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

昨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不僅是楊渥的疑問,也是其他所有淮南將領的疑問。

按理說,朱全忠親自領兵的情況下,應該不會有人敢於在樑軍營地裡面作亂,更別說還造成樑軍這麼大的損失。

至於說是被外部敵人攻擊所導致的,這一點的就更讓人奇怪了。

楊渥率領的大軍昨夜一直留在營地裡面沒動,即便是淮南騎兵也被留下來負責警戒,所以不可能是楊渥的麾下動的手。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附近的軍隊裡面,除了淮南軍之外,又有什麼人敢於突襲十多萬樑軍,而且還成功了?

“殿下,會不會是我軍水師乾的?”朱瑾有些遲疑的詢問道。

如果說樑軍是遭到淮南水軍的突襲這才導致大敗,那倒是有可能。

不過一來樑軍不可能不防備淮南水軍的突襲;二來,若真是淮南水師取得了如此大勝,他們應該早就派人來報喜了纔是,不可能直到現在楊渥都一點消息都不知道。

所以楊渥搖搖頭道:“可能性不大,如果是水師做的,那麼他們人呢?這都到已經到中午了,怎麼不見他們一個人來?”

這一仗實在是有些莫名其妙,樑軍被人打得大敗,這當然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但到底是誰突襲了敵軍,楊渥等人卻摸不着頭腦。

這時候,有人指着下游河面上道:“殿下,遠處有大批船隻向這裡趕來,應該是咱們的水師!”

楊渥連忙望去,當先之人正是司馬福,“莫非真的是水師做的?”楊渥更加疑惑起來。

然而,等到司馬福過來後一問,這才知道,司馬福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只是在淮河下游發現了大量被水流衝下來的樑軍屍體,這才逆流而上來查看一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難道真是樑軍自己內訌了?”楊渥不由失笑起來。

這時候,在附近負責警戒的騎兵來報,他們遇到了一羣人,領頭的自稱是霍邱守將朱景,並且那人聲稱,昨夜的事情就是他們做的!

“朱景?”楊渥這下是真的震驚了。

如果這個這個朱景沒有撒謊的話,那麼他這次立下的功勞就實在太大了。

只是,霍邱不過是一個小小縣城而已,雖然是邊境縣城,但守軍最多也就一兩千人而已,此人竟然就憑着這麼一點人就敢向十多萬樑軍發起進攻,而且還被他們做成了,楊渥怎麼不知道淮南還有這麼一號猛人呢?

不會是前來冒領功勞的吧?楊渥有些懷疑。

這時候,李承嗣心中一動,走上前道:“殿下,昨晚的事情或許還真是這朱景做的!”

“你是說此人真有這等本事?”

“不錯,而且,這附近有能力做成昨夜之事的也就只有此人了!”李承嗣解釋道。

原來,朱景這人就是霍邱本地人,性情豪俠,在當地名氣極大,乃是遠近聞名的人物。

當初楊行密率軍平定濠州、壽州以後,因爲霍邱地處南北要衝,不僅經常遭到樑軍的襲擾,而且當地盜賊衆多,地方不得安寧。

楊行密聽聞這個朱景乃是遠近聞名的地方豪強,所以任命他爲霍邱的守將。

之後,朱景在霍邱招募上百有各種特長的市井無賴,日夜操練,竟然被他操練出了一支精兵。

以這一百多無賴組成的軍隊爲核心,朱景將軍隊擴充到一千人,鎮守霍邱,各地盜賊不敢來犯,便是樑軍南下都經常被朱景擊敗,甚至有一次他還以一百多人就擊敗了三千多樑軍。

如果說此人做下了昨晚之事,那還真有可能;只是在細節上還有些難以解釋,尤其是,他們即便發起突襲,樑軍的損失這不至於那麼大才是。

楊渥當即將朱景招來一問,這才知道事情的經過。

原來,當初樑軍渡河的時候留下的石像,已經被朱景的人動過手腳了。

如果說對當地水文條件的熟悉,還有誰比朱景這個當地人更瞭解呢?

他暗中命人將石像移動,僅僅是十幾步的距離,石像就從淺水區被移動到了深水區;至於水面爲什麼只到石像的胸口,那是因爲朱景讓人在石像下面墊了其他石頭將其墊高了。

由於石像被移動的距離並不大,加上樑軍渡河之時又是夜晚,所以根本沒人分辨出石像已經被移動過,他們只看到水面剛剛淹沒石像的胸口,就以爲渡河沒有問題。

結果,當樑軍主力渡河之時,那些涉水渡河的士兵卻一腳踏入了深水區,頓時引發混亂,大批士兵大聲呼喊着救命。

其他士兵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正是惶恐不安的時候,朱景率領他麾下的一千多人向着十多萬樑軍發起了進攻。

這些人根本不和樑軍正面交戰,而是四處製造混亂,並且大聲嚷着“淮南軍來了!”

結果,本來就處於混亂中的樑軍更是一片大亂,士兵們都以爲是淮南軍的主力到了,頓時心驚膽戰,相互擁擠,很多人都想要儘快渡河逃命。

大批士兵就這樣相互擁擠着進入了淮河之中,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前方根本不是什麼可以直接涉水渡河的淺水區,而是兩人多高的深水區!

樑軍士兵本來就是北方人居多,不識水性,而且他們還穿着沉重的鎧甲,手裡拿着兵器,結果被淹死者不計其數。

更重要的是,前方的士兵損失慘重,後面的士兵在黑夜裡面卻不知道前方發生了什麼事,他們還在蜂涌着進入河中,推推搡搡之下,便是想停都不是短時間能停下來的。

一直到朱景他們撤離後,樑軍的混亂才逐漸被平息下來,但樑軍的損失卻大得嚇人,至少有一萬多名士兵死亡。

此外,因爲那三條之前標記的渡河點已經不能用了,樑軍渡河效率大減,朱全忠無奈之下只好將糧草輜重全部焚燒掉,大批兵器鎧甲被扔下,只用船隻運輸士兵,這才勉強在天亮之前渡過河去。

聽完整個過程,楊渥驚喜交加。

這一次朱景立下的功勞實在太大了,大到連王茂章等人都感到嫉妒了。

楊渥當即任命朱景爲宿州刺史,升官爲都指揮使,並且賞賜十萬貫錢。

至於其部下,楊渥則讓朱景自行上報有功之人,進行嘉獎。

這番賞賜可謂豐厚,不過相對於他立下的功勞,這點賞賜卻並不算多。

楊渥之前雖然擊敗了康懷貞,但如果沒有朱景的話,朱全忠的主力就會安然無恙的退回去,到時候楊渥的勝利就會打個折扣;但如今這麼一來,天下誰都會知道,朱全忠親自率領的大軍吃了個大虧。

這對淮南的意義,尤其是對楊渥的意義,可比只擊敗康懷貞要大多了,傳出去後,對天下的震動也要更大。

賞賜了朱景後,楊渥心中一動,向朱景問道:“這個渡口叫什麼名字?”

這一戰和之前消滅康懷貞一戰,其中代表的意義,絕對不比清口之戰要低。

當初清口一戰,讓淮南正式躋身於天下強藩之列,有了和朱全忠叫板的實力;不過真要說起來,淮南的實力還是比不上朱全忠的,不然這一次朱全忠也不敢這麼草率的率軍南下。

而這一次的戰事,卻讓天下人意識到,淮南已經成爲與朱全忠並列的強藩,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立足於中原的政權都將不敢再南下,而淮南也就可以趁此機會安心的統一南方。

這麼重要的一場戰役,自然不能沒有名字,所以楊渥纔有此問。

朱景道:“此地極爲普通,並沒有什麼名字,還請殿下賜名!”

楊渥笑道:“這一戰你立下如此大的功勞,這個渡口又處於你霍邱縣境內,所以這命名的事情,還是由你來吧!”

朱景倍感振奮,他想了一會兒道:“此地往東三裡有個王家村,不如就叫王家渡吧?”

“王家渡?”楊渥有些不滿意,這名字太普通了,不過他已經讓朱景取名了,自然不好再改口。

“好,那麼這一戰就叫做王家渡之戰!傳令下去,將這些樑軍屍體的頭顱全部砍下來築成京觀,堆放在這裡以震懾敵軍!讓朱全忠知道,我淮南是不可戰勝的!”楊渥大聲宣佈着他的勝利,同時也宣佈着淮南的勝利。

“萬勝!”

“萬勝!”

……

不知道是誰帶頭的,一開始還只是少數幾人高舉着手中的兵器,大聲慶賀着;接着,越來越多的淮南士兵加入到歡呼中來,他們的聲音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整齊。

更重要的是,他們所喊的口號也漸漸的從“萬勝”變成了“萬歲”,呼喊的對象也變成了高坐馬背上,立於萬軍之中的楊渥。

在這萬軍歡呼之中,楊渥的聲威也迅速上升,即便是高勖、張訓等淮南老臣也對楊渥發自內心的臣服起來,加入了歡呼的衆人之中。

從此以後,即便是楊行密也無法再掩蓋住他的聲望,而他本人也將成爲真正名震天下的名將!

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州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更新計劃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五十一章迎接第十章 王茂章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六百五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三百章 崩潰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
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州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更新計劃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五十一章迎接第十章 王茂章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六百五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三百章 崩潰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