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州

正當安仁義剛剛下定決心準備起兵時,遠在宣州的田覠卻比他更早就作出了起兵的決定。

三天之前,在周隱剛剛宣佈安仁義所犯罪行時,田覠也收到了楊行密發來的一道詔令,內容是任命田覠的部下康儒爲廬州刺史。

康儒是淮南的老將,在田覠麾下效力多年,無論是資歷還是功勞他擔任刺史之位都是足夠的;加上這些天廣陵上下都在討論安仁義的案子,所以對於這道任命書沒有任何波瀾就被通過了。

然而也正是這道詔令讓他感到無比擔憂,甚至比楊行密即將做出的對安仁義的判罰還要擔憂。

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康儒追隨他的時間實在太久了,對他的許多秘密都瞭如指掌,甚至他的軍中經常出現的造反之言都沒有避過。

如果此人一心忠於他也就罷了,但此人卻經常與他唱反調,上次從杭州撤軍時,面對楊行密發來的軍令,衆將都認爲那是亂命,應該繼續進攻,唯獨此人覺得吳王軍令無論對錯都必須服從。

由此可見此人在忠於他與忠於楊行密之間的選擇了。加上這一次楊行密突然傳令任命康儒爲廬州刺史,田覠心中不免會覺得是不是這個康儒已經出賣了他,所以楊行密纔會給他加官進爵。

而田覠心中本來對康儒的忍耐就到了極點,加上此事後心中殺心更是難以抑制。

不過康儒爲人正直,資歷較老,過去的功勞也很大,在宣州軍中的威望較高,與楊行密不能無故討伐田覠、安仁義他們一樣,田覠若是冒然殺了康儒那麼宣州衆人心中也可能會不服。

而且無故斬殺楊行密剛剛任命的廬州刺史也意味着與楊行密的徹底翻臉,接下來也就只能立即起兵了。

然而若是任由康儒去擔任廬州刺史,那麼宣州也就沒什麼秘密可言了。如果康儒離開了宣州後大肆宣揚田覠將要造反的事情,憑藉他在宣州多年的經歷,難免他不能掌握一些實際證據,那麼接下來楊行密也就有了足夠理由去對付他,這與他直接起兵造反又有何區別?

可以說楊行密這一招完全是戳中了他的痛腳,讓他左右爲難。

事實上,楊行密等人當初商議好的計劃便是用這些不起眼的手段來逼迫田覠等人。像尋找苦主告發安仁義的罪行,因爲安仁義本來就犯過這些罪行,所以楊行密藉機對付他不僅沒有遭到淮南上下的反感,反而獲得一致叫好。

再比如任命康儒爲廬州刺史,這只是一個很正常的人事任命,加上衆人注意力都集中在安仁義的身上,所以大家都沒怎麼將此事放心上,但這個任命對田覠來說卻很致命。

歷史上楊行密在使出這一招後田覠不久便起兵了,如今在楊渥建議下楊行密提前使出這一招效果同樣很好。

倒是朱延壽那裡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反而在新年期間派使者送了一些賞賜,完全一副不知道朱延壽已經與田覠他們勾結的樣子。

就在田覠左右爲難時,安仁義派出的第一批使者到了。

一番詢問後,田覠知道,安仁義陷入了巨大的麻煩,如今與他一樣正處在是否立即起兵的猶豫之中,這反而讓田覠下定了決心。

在他看來,若只是他一個人猶豫那也就罷了,如今安仁義也派使者前來詢問,如果他不給出積極迴應,那麼他們這一方的士氣就泄了;而如果連主帥的造反決心都不堅決的話,接下來造反的前景也就不難想到了。

“幾位先生,如今的情況你們也知道了,本帥決定立即起兵進攻升州,你們覺得如何?”

事實上田覠造反的準備早就做的差不多了,此時之所以猶豫不過是想要等待更好的時機;而現在的時機雖然還沒到最佳,但也不差。

首先是軍隊,當初宣州軍隊只有三萬多人,但去年六月份他從廣陵回來後便大肆擴軍,這纔在武勇都之亂前將兵力擴充到了六萬人。之後雖然在杭州的戰事中損失了近萬人,但徐綰、許再思的武勇都投靠他後又補充了近萬人,所以他的麾下大軍一直都維持着六萬大軍。

以一州之地維持六萬大軍已經到了極限了,即便宣州富裕,加上從錢鏐那裡得到的五萬貫錢也不過勉強維持,想要繼續擴軍卻很難。

而在盟友方面,歷史上的朱延壽因爲對節度留後的位置還抱有幻想,遲遲沒有下定決心與田覠一起造反,一直到八月份朱延壽才同意與他共同起兵;但等後來楊行密使出裝病計謀後朱延壽又中計喪命。

但這個時空的朱延壽卻在去年就下定了決心,有了朱延壽的更早加入,田覠對造反的前途自然更有信心。

最後在造反的時機上,此時起兵或許卻未必是最佳時間,但在軍情的角度來看也是不錯的機會。

楊渥率領的廣陵大軍一路緩行,如今雖然剛到海州還沒有和朱全忠大軍交戰,但急切間想要返回也沒那麼快。

而升州李神福足智多謀,素來爲田覠所忌憚,如今更是已經和杜洪的軍隊交戰了,急切之間想要撤軍返回難度更大。

更何況如今升州兵力空虛,守將孫琰不過是一員降將,未必能讓守軍信服。要是自己趁機出兵襲破升州,一來可以斷掉李神福的歸路,二來也能用升州城中李神福的家人逼他投降。

那樣的話造反的成功率就大爲提高。

所以有了這些原因田覠也就比安仁義更早下定立即起兵的決心。

“節帥,雖然我軍已經做好了起兵的準備,但畢竟沒有合適的理由,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若是出師無名則只怕淮南上下多有不服啊!”殷文圭開口勸諫道。

作爲一個文士,他考慮的自然更多的是淮南的人心,或許此時造反在軍事上或許是較好的時機,但沒有合適的理由就冒然起兵對爭取人心非常不利。

不過田覠雖然看上去禮賢下士,但有的地方卻很剛愎自用,此時他開口詢問其實更多的是想得到幕僚的支持,所以即便殷文圭出言勸阻他,他也不想改變自己的決定,反而轉頭看向沈文昌。

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二十八章 逃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七章 我服了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十章 王茂章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十三章 溫馨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九十八章 嘉興之戰(一)第四章 朱廣德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十三章 溫馨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二百六十一章 保守與激進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九章 夜談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
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二十八章 逃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七章 我服了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十章 王茂章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十三章 溫馨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九十八章 嘉興之戰(一)第四章 朱廣德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十三章 溫馨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二百六十一章 保守與激進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九章 夜談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