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

第一波的進攻僅僅是一次試探,由王輿率領的一千人發起。

此時天色剛剛大亮,太陽尚未升起,天氣並不算炎熱,河面上的晨霧還沒散去,正好掩護淮南軍的渡河行動。

一千名淮南將士列隊涉水過河,清涼而緩緩流淌的河水僅僅漫過腰間,根本沒有影響到將士們的渡河行動。

對面的聯軍彷彿還在睡夢中一般,一直都沒有反應。

此時,睡眼惺忪的士兵們纔剛剛爬出營帳,開始收拾東西,穿上鎧甲。

他們接到的命令是今天做好出擊準備,明天才開始發兵渡河進攻敵軍。

在很多人看來,他們一方的兵力遠遠多於敵軍,要進攻也是由他們一方主動進攻,自然不會想到敵軍會率先發起進攻。

此時,當聯軍士兵正忙着收拾東西,到處一片混亂時,有耳尖的士兵卻偏着頭,似乎聽到了河中隱隱傳來的響動。

“這是什麼聲音?”有士兵小聲詢問道。

周圍並無人理睬他,不過漸漸地,河中傳來的響聲越來越大,更多的士兵們都聽到了。

聯軍紮營的地方位於河岸邊上的樹林中,以躲避烈日的照射。在樹林與河邊之間還有一小段沙地,那是河邊的灘塗,可惜此時被一層薄薄的霧氣籠罩,根本無法看清楚河面上的動靜。

“似乎有敵軍渡河過來了?”聯軍士兵們雖然聽到了越來越大的響動,卻是依舊無法相信敵軍竟然這麼快就主動進攻了。

一直到淮南軍已經渡過河,開始登岸時,聯軍士兵才如夢初醒,此時的聯軍根本沒做防備,頓時有些慌亂起來。

“速速迎敵!速速迎敵!”

幾百個之前還顯得懶懶散散的士兵連忙拉弓搭箭向正在登岸的淮南軍射去,不過取得的戰果卻很少,僅有幾個倒黴的士兵中箭倒下,根本無法阻止淮南軍的渡河行動。

其他聯軍的軍官似乎也發現了這一點,連忙大聲吆喝着讓士兵們開始列陣迎敵,不過這個過程卻是顯得亂糟糟的。

“聯軍的訓練程度果然遠遠比不上我軍,竟然讓我軍都摸到這裡來了才發現!”王輿不由小聲嘀咕道。

迎着聯軍並不算猛烈的箭雨,王輿非常順利的登上了南岸,而聯軍一方此時卻還處在混亂之中。

“兄弟們,隨我衝上去!”王輿半點都沒有猶豫,便向敵軍發起了進攻。

他們的兵力較少,僅有一千人,而軍卻有六萬之衆,即便敵軍因爲戰線拉得太長,分佈在兩翼的敵軍難以接應到中線的戰鬥,但中線的敵軍兵力也不是他這一千兵力能夠對付的。

所以趁着敵軍還沒反應過來就發動猛攻纔是最好的選擇。

被他這一番猛攻,當面的聯軍根本無法抵擋,一時間竟然潰不成軍,被王輿輕易的佔領了灘塗。

“這……”王輿有些驚訝,顯然沒想到敵軍這麼快就潰退了。

不過他也知道,敵軍兵力衆多,潰退的僅僅是其中很少一部分敵軍,而敵軍的主力此時卻沒有動。

如今的他不過是佔了突然襲擊的便宜,想要就此擊敗敵軍顯然不可能。

“可惜都督沒有在此時將主力全部渡河發動襲擊,不然此時說不定已經擊敗敵軍了!”王輿心中想着。

當然他也知道,他們如今只是一千人渡河,自然聲勢較小,不容易引起敵軍的注意,但若是全軍渡河,那動靜就有些大了,想要達到這種突然襲擊的效果就很難。

“都督交給我的任務乃是試探敵軍虛實,那麼本將就集中兵力向前突進,看看敵軍的反應速度和兵力部署究竟如何!等半個時辰之後,不管戰事如何,必定要退兵回去……”王輿心中想着。

而在另一邊,遭到突襲的聯軍迅速將消息傳到了危全諷那裡。

“你是說敵軍突然渡河打過來了?”危全諷滿臉都是驚訝,淮南軍的行動顯然超出了他的預料。

“怎麼會突然打過來呢?難道敵軍不應該沿着象牙潭佈陣,等着我軍的進攻嗎?至少敵軍遠道而來,也應該休息一段時間才進攻啊!”

可惜沒人來解除他的疑惑。

“敵軍到底有多少兵力渡河了?如今戰況如何了?”

“啓稟大帥,敵軍兵力並不多,應該只有一千人左右,不過他們的攻勢十分猛烈,我軍的損失……”說到這裡,信使有些遲疑的道:“我軍損失極爲嚴重!”

“什麼?只有一千人也敢來進攻?那麼我軍到底損失了多少人?”

“我軍的損失應該在兩千人以上,目前敵軍還在向我軍營地發起猛攻,他們的攻勢實在太猛了,我軍難以抵擋!”

“難以抵擋?”危全諷頓時氣樂了,敵軍不過一千人,自己一方卻有六萬大軍;以六萬大軍圍攻一千人,非但沒有擊敗敵軍,反而損失慘重,這也太無能了。

“還愣着幹什麼?趕緊調集兵力包圍敵軍啊!要是讓一千敵軍到我軍萬軍之中大殺一通,又安然返回北岸,那老夫的臉面就要丟盡了!”危全諷大聲向營地裡的衆將咆哮着。

若是敵軍一千人的進攻就抵擋不住,那麼等到敵軍上萬大軍打過來,全軍豈不是要土崩瓦解了?那他還當什麼江西之主?便是撫州也沒必要回去了,還不如直接向敵軍投降算了。

在危全諷的催促下,聯軍終於爆發出了平時難以企及的行動速度,沒過多久便做好了準備,開始向渡河的一千淮南軍包圍過去。

可惜的是,周本之所以讓王輿不管如何都在半個時辰之內撤回去,就是考慮到聯軍可能在半個時辰之內做好準備,若是再不撤,就可能陷入敵軍的重重包圍。

而此時,在敵軍包圍圈形成之前,王輿便果斷與敵軍脫離接觸,開始撤退。

等到撤退到河邊時,王輿清點一番人數,發現自己的損失僅僅兩百多人,而他們殺傷的敵軍卻應該是他們的傷亡的十倍以上,頓時極爲滿意。

“立即渡河,讓敵軍跟在我們後面吃灰吧!”王輿大聲道,引得將士們鬨然大笑。

這一戰僅僅是做個試探,看看敵軍的部署和士氣、反應能力等情況,而這一番試探下來,王輿已經知道了他想要知道的,敵軍的戰力和各項準備比他想的還要差!

且不說王輿這邊的安然撤退,另一邊,危全諷見聯軍遭到一千敵軍的進攻,不僅損失慘重,更是最後讓敵軍安然逃回了北岸,危全諷頓時勃然大怒。

“立即渡河追擊!傳令各其他兩處,讓他們一同渡河,從兩翼進行包抄!”

本來按照危全諷的打算,應該是等到明天準備好之後,先從兩翼渡河進行包抄,中路在最後渡河;不過此時怒不可遏的危全諷卻是管不上之前的部署了,嚴令各部立即渡河,而且渡河的順序也變成了中路先渡河,然後纔是兩翼。

當然,危全諷也不是完全失去理智,他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渡河,也是因爲他覺得此時趁着敵軍敗退的時機進行追殺,可以擴大戰果。

只是他卻沒想到,王輿乃是主動撤退的,並非是被他們擊敗後潰退的!

想要以追擊敵軍的方式擴大戰果顯然有些想當然了!

此時,太陽已經升起來,河面上的霧氣漸漸散去,隔河對峙的兩軍已經能夠清楚的看到對方的行動。

見到聯軍一方正在排列陣型,似乎打算尾隨着王輿的後面渡河追擊,周本不由愕然,隨即又是大笑起來:“危全諷自取滅亡,本將便成全他就是!”

他原本的打算是在王輿試探清楚敵軍的虛實之後,再有針對性的部署兵力發起進攻;然而現在危全諷竟然打算渡河主動來攻,這就給了他半渡而擊的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

“派人去告訴王輿,讓他登岸之後立即向兩翼轉移,不要擋住我軍進攻的道路!”

“再傳令給米志誠,等敵軍追擊過來後,立即發動最猛烈的進攻,務必要一舉擊潰他們!”

……

周本雖然臨時改變了進攻策略,不過總體的部署卻不需要改變,因此在他下達命令之後,淮南軍便迅速行動起來。

王輿在渡過河水之後,立即向兩翼轉移,以免擋住淮南軍的進攻道路;而聯軍隨着王輿的步伐也順利渡過河面,開始登上灘塗。

淮南軍的目的是半渡而擊,而不是阻止敵軍過河,所以當最前面的聯軍登岸的過程中,淮南軍並沒有發起進攻,而是靜靜等待更多的敵軍登岸。

等到大約有五六千敵軍登岸時,周本感到時機已經成熟了,頓時下令道:“進攻!全力進攻!”

作爲淮南軍中有名的驍將,米志誠尤其擅長箭術,在軍中與朱瑾的槊法齊名。

此時,隨着他手中寶弓一振,一支唱箭應聲射出,已經登岸的聯軍中打頭的那個軍官便應聲倒下。

接着,淮南軍萬箭齊發,以最爲迅猛的速度向敵軍射擊着。

這等聲勢可比之前聯軍阻止王輿渡河時要猛烈得多,剛剛登上灘塗還未站穩腳跟的聯軍將士遭到這麼猛烈的打擊,頓時一片大亂。

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五章 家宴(上)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
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五章 家宴(上)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