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

當天晚上,楊渥在宮中舉辦盛大宴席來招待王審知,留在金陵的大小官員進階參加。

宴席之上,觥籌交錯,賓主盡歡。

第二天一大早,楊渥便在王審知、李承嗣等人的陪同下再次巡查軍校。

與上一次只是私下去看看不同,這一次巡查軍校可是公開進行,朝中文武大臣多有參與,不僅檢閱了軍校學員和教官組成的方陣,同時楊渥還親自接見了部分優秀的學員。

楊渥之所以將此事操辦得這麼隆重,其目的除了向王審知炫耀武力,以堅定其投降的決心外,也是爲了讓文武大臣們進一步明白軍校帶來的好處。

如今別看軍校辦理得紅紅火火,但將來指不定會出什麼亂子,到時候或許就會有人跳出來指責。

現在提前將其好處展現給大家看,以後就能少些阻力,算是未雨綢繆之舉。

巡視過軍校之後,接下來楊渥依舊沒有向王審知攤牌,而是繼續以各種方式讓他自己去感受,讓他明白楊渥對他的誠意,同時也讓他明白,不投降是沒有任何出路的。

如果說以前對吳國的強盛還只是停留在其他人轉述的隻言片語中,那麼經過親眼目睹之後,王審知已經絲毫不懷疑吳國統一南方的趨勢和決心。

福建不管是選擇直接投誠,還是選擇戰爭,最終的結果都不會有什麼不同,福建終究會被吳國吞併。

唯一不同的,應該就是王審知等人將要獲得的待遇吧。

……

當楊渥以各種方式在安撫和影響着王審知,好將福建順利納入手中之時,福州這邊卻發生了一場暴亂。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也不知道是從哪裡開始的,總之,這幾天福州城中的軍營裡面,突然有不少傳言開始流傳。

“聽說了嗎?大王想要向吳國投降,結果他剛剛離開福建,便被吳國的人給扣押起來了,準備以此來要挾我們!”

“聽說了嗎?吳國人殘暴好殺,他們這幾年每到一地都會留下滿目蒼夷;據說這次他們就準備將我們福建人全部殺死,搶走我們的財物,奪走我們的土地,睡我們的女人!”

“聽說了嗎?吳國人……”

彷彿一夜之間,整個軍營中到處都在流傳着吳國人的種種罪行,彷彿吳軍就是當初那支以吃人著稱的蔡州軍一般。

僅僅一個晚上的時間,福州城中談吳色變,人人都對吳軍或者吳國避之不及,深恐與之粘上了什麼關係。

而在這些留言的背後,自然少不得會有這麼一句:“聽說,大王當初離開福州時,他深知吳國人狡詐難信,擔心自己去了金陵後會被吳國人扣押起來,所以留下了長公子執掌福建。然而如今大王被吳國扣押,長公子自己卻貪圖富貴,不顧父子之情,更不顧福建數十萬軍民的生死,想要繼續向吳國投降。不僅如此,他還大肆搜刮百姓,強搶民女,這些都是準備日後到金陵去享受的……”

這些傳言,自然是王延鈞和王延稟這兩人在暗地裡傳播的。

當然,若是隻有他們兩個,自然不可能造成這麼大的影響,中間少不得有許多人在暗中默許這一切,甚至還有更多人在暗中推波助瀾。

向吳國投降,這一點在福州本來就有不少人反對,當王審知還在福州城中時,自然沒有任何人敢於跳出來反對。

但如今王審知都離開福州了,留下來的不過是王延翰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如何能夠壓住衆人?

在王延鈞和王延稟二人開始帶頭之下。其他人自然是一路跟進。

更讓局勢不斷惡化的是,王延翰或許是知道這段時間應該就是自己唯一能夠執掌福建大權的時間,過了這一段時間後,他就要在他父親的命令下向吳國交出大權,然後跟着他的父親一起到金陵去過寄人籬下的生活。

結果,王延翰在這個關鍵時候想的居然不是如何穩定福州的大局,保證將來投降事宜能夠順利進行,他所想的居然是如何趁着這短短時間盡情的享受!

首先就是搜刮財富,他擔心將來去了金陵之後會缺錢過日子,所以在這短短一段時間裡面,王延翰出動軍隊在福州城中大肆抓捕富商,並安上各種罪名加以殘害。

通過種種辦法,他居然很快就搜刮到了數萬貫錢的鉅額財富,此外還有不少金銀珠寶,玉器古玩等等。

除了搜刮財富以外,王延翰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搜刮民間美女,只要他看中的,不管哪家哪戶的女子,即便是軍中將領的女子,他都會直接搶過來,這使得他的後宅倒是迅速充實起來。

可惜的是,王延翰的種種舉動雖然讓他自己感到極爲滿意,但造成的結果卻是城中軍民的怨聲載道。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所做的這一切的背後,自然是少不得某些人的不斷蠱惑和慫恿……

“老三,看不出來你還有這等本事,居然輕輕鬆鬆就讓老二在城中軍民之中威信盡失,讓他們乖乖的投向了咱們這一方。要是大王早些知道你的本事,只怕早就將你確立爲節度留後了吧?”

依舊是王延鈞的府中,王延稟這一次的聲音卻顯得輕鬆多了。

他們制定的奪權計劃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蠱惑王延翰不斷的去行兇,而他們則在暗地裡釋放流言,進一步在百姓之中製造恐慌。

這個計謀雖然簡單,但十分有效。

王延翰生性就驕淫奢侈,貪婪殘暴,之前不過是有王審知在,所以收斂了本性而已;如今王審知去了金陵,看來是回不來了。

失去了王審知的約束,又以爲自己只有這麼一段時間可以執掌大權,再加上王延稟他們的蠱惑,王延翰自然是想着趁機大撈一筆。

王延鈞作爲這個計劃的制定人,此時卻沒有絲毫的高興,反而幽幽說道:“若是我父親知道我還有這般手段,只怕他就不是這麼簡單的把我軟禁起來了,而是直接投入大牢之中了!”

在他看來,他的父親或許能算一個合格的統治者,對手下能人盡其用,對百姓寬宏大量,對自己要求嚴格,勤儉節約,然而對他們這些兒子卻缺乏足夠的瞭解。

不僅是不瞭解王延鈞,同樣也不瞭解王延翰。

所以王延翰的本性王審知不知道,但作爲他弟弟的王延鈞卻是一清二楚的。

“好了,不管大王是準備將你投入大牢中,還是將你任命爲節度留後,總之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了。接下來還是說說如何發動最後一步吧!咱們的力量還是有些不足,必須謹慎行動,才能保證成功。”

在王延翰的“大力配合”之下,本來就對投降之事心懷不滿的福州軍民,此時大部分都已經暗中倒向了王延鈞這一方。

不過最關鍵的軍權,尤其是王審知留下來的親軍,如今依舊在王延翰的掌控之中。

王延翰再怎麼蠢,他也知道這些軍隊纔是他的命根子,是萬萬得罪不得的,而且還要大力拉攏。

而陣陣投靠了王延鈞等人的,其實不過是些沒多少權利的基層軍官,在這種大變之中未必能指望得上。

而那些能夠指望得上的將領,在這種時候卻不會親自下場,最多對他們的行動暗中默許。

若是他們能夠取得成功,這些將領就會站出來向他們投效;若是他們失敗了,那麼他們自然是落井下石了。

王延稟深知那些人的秉性,所以他知道在這種時候不能指望他們,還需要他們自己來動手。

“還能如何?如今王延翰都已經完全失去了民心,城中的很多將領也會支持咱們,剩下的也會默許咱們的行動。所以帶着咱們的人,直接殺到王府中去,將他抓獲就是了!”王延鈞有些不以爲然的道。

他雖然擅長陰謀詭計,不過真說到帶兵打仗他就不怎麼清楚了。

而王延稟在這個時候反而更加清楚該怎麼辦,他將能夠確定支持自己的力量一一列舉出來,又將支持王延翰的力量和估計會中立的力量都列出來,最後經過一番對比後,王延稟決得,最好還是以巧取勝。

幾天後,在王延稟的暗中蠱惑下,王延翰帶着自己的妻妾們出了福州城準備巡遊福州,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本來就只是一個圈套而已。

當王延翰一行人剛剛出城不久,便遭到數百伏兵的伏擊,王延翰當場被弓弩射死。

失去了王延翰的掌控之後,王延均以王審知次子的身份站出來收拾殘局,迅速掌控了福州的大局。

那些之前還保持中立的將領們,此時果然普通王延稟他們的預料一般,迅速向他們投誠了。

“控制福州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想辦法迅速掌控其他四州,此外,最重要的一點則是儘快向吳軍發起進攻,趁着他們反應過來之前就擊敗他們,這是我們獲取勝利振奮軍心民心的最好時機!”

依舊是琅琊王府中,此時主位之上卻已經換成了不久前還被軟禁在家中的王延均,而王延稟則坐在他的身旁,大聲向衆將宣佈着。

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一百八十章 戰局已定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三百章 崩潰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更新計劃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二章 人選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二百四十三章 突圍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
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一百八十章 戰局已定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三百章 崩潰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更新計劃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二章 人選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二百四十三章 突圍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