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

楊隆演四人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心中自然不怎麼滿意,不過見朱思勍一副閉口不言的模樣,他們也只能作罷。

這時候,外面有侍衛進來道:“將軍,外面有一些潰兵,自稱是駐守湘鄉的我軍將士,說是楚軍在在五天前突襲了他們。”

“什麼?湘鄉遭到突襲了?”朱思勍驚訝道。

王捻遭受突襲,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不過在另一方面對朱思勍他們也有好處,他擔心的就是楚軍不露面,只要他們露面了,那麼他們的最後優勢就沒有了。

與吳軍相比,楚軍在各個方面都不佔優勢,唯一的長處就是對地形更加熟悉,可以倚仗地利來偷襲吳軍。

之前劉信那邊就有信使前來通報,說是駐守礄口鎮的馬鄴、劉崇景部遭到敵軍襲擊,結果指揮使馬鄴被俘;不過最終吳軍在劉崇景的統領下還是擊退了楚軍。

這一次敵軍又是偷襲,不過對象卻變成了王捻。

“看來楚軍也知道自己的優勢所在,知道正面交戰不能擊敗我軍,所以一心想着偷襲啊!”

“湖南這邊的山地還比較少,尤其是潭州這邊,更是河流較多,不過越往西南去,深山老林就越多,我軍對那裡的地形就越不熟悉。”

“將來若是敵軍一心想要偷襲,而不與我軍正面交戰,這也是個讓人頭痛的事啊!”朱思勍皺眉想着。

在此之前,不管是那一方敵軍,一般都是以正面交戰爲主,所謂偷襲,那都是少數情況下使用的戰術。

哪像楚軍現在搞的,根本不與吳軍正面對抗,而是隱藏起來,四處設法偷襲。

“咦,不對啊!”突然間,朱思勍驚醒過來。

“將軍,有什麼不對的?難道說那幾個潰兵的身份是假的?”楊隆演道。

“當然不對了!不過那幾個潰兵的身份應該沒什麼問題,相信他們到我軍營地後就被反覆審問過了,若是假的,肯定會被發現!”

想要用其他人僞裝成吳軍士兵混入營地,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朱思勍營地中就有隨軍的長劍都密探負責情報收集,同時自然也要負責審問俘虜等任務。

那幾個自稱是潰兵的人,在抵達吳軍營地後肯定也要經受嚴格的審問,只有經過了審問確認了他們的身份後消息纔會上報到朱思勍這裡來。

不然若是幾個潰兵是敵軍假冒的,這笑話就鬧大了。

“既然將軍覺得那幾個潰兵的確是我們的人,那麼這還有什麼問題?”

“難道將軍懷疑他們被收買了?”

楊隆演等人連忙問道。

朱思勍搖搖頭,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下令將陳璠、範思從等將領召集起來。

等衆將到齊之後,朱思勍簡單介紹了情況,然後說道:“那幾個潰兵應該的確是我們的人,不過這其中還有個大問題,那就是他們爲什麼跑到我們這裡來了?”

“這裡是衡州!距離湘鄉王捻的駐地有兩百里距離,幾個潰兵在五天時間內就能逃亡到這麼遠的地方來,這可能嗎?”

是的,引起朱思勍懷疑的就是這個問題。

湘鄉和衡州的距離太遠,中間不僅隔着南嶽衡山,而且還有不少河流阻隔,再加上敵軍可能的追殺,這幾人又是如何在沒有中途補給的情況下跑到衡州來的呢?

要知道相比于衡州這麼遠的距離,潭州劉信的大營距離湘鄉王捻駐地可不算遠,這些潰兵有這個精力和能力跑到衡州來,還不如直接逃到潭州去。

怎麼看這其中都透露着古怪。

“將軍,或許是有敵軍在後面追殺他們,或者他們前往潭州去的道路被封鎖了,所以無奈之下就逃到這裡來了吧?”陳璠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你說的也有可能吧!不過如果你是一個潰兵,你在與大軍失去聯繫後,你是會選擇設法隱藏起來,等待機會回到潭州去,還是會選擇不辭辛苦逃亡兩百多里路程,跑到另一個軍的營地去?”朱思勍反問道。

“這……”陳璠啞然。

這時,之前負責審訊潰兵的長劍都密探道:“按照潰兵們說的,他們一直都在遭到敵軍追殺,又沒法擺脫,無奈之下才一口氣逃到我們這裡來的。”

“那就更加奇怪了,敵軍爲什麼要對幾個潰兵追着不放,甚至似乎是在故意將他們驅趕到我們這裡來?”

朱思勍這麼一說,衆將也有些疑惑起來。

事實上,王環在擊潰了王捻之後,爲了趕在衡州失守前讓消息儘快傳遞到朱思勍這裡來,的確是故意驅趕了幾個潰兵到這裡來。

雖然他也知道這樣做太刻意了,容易被發現漏洞,不過時間緊迫,他也只能如此。

後來攔截了劉信派出的三個信使之後,從他們身上搜到的信件也表明劉信等人看出了破綻。

所以王環就更加擔心起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匆忙之間做的計劃,自然很容易出問題。

“不管怎麼說,這其中總是有些奇怪,我等還是小心謹慎才行!接下來各部不得鬆懈,要繼續保持警惕。”朱思勍大聲下令。

“末將遵命!”衆將應道。

“範思從,明天輪到你們攻城了,本將希望你們能夠一舉攻破城池,不要再拖延了!”

“是!末將定當破城!”範思從連忙躬身答道。

按照朱思勍的安排,陳璠、範思從這兩個師將輪流負責攻城,一方負責攻打三天,然後輪換,直到破城爲止。

而最終攻破城池的人將得到頭功,另一人自然只能屈居次功。

這樣在無形之中就讓兩人形成了競爭,讓他們不得不努力去攻城。

朱思勍點點頭,接着道:“好了,別管湘鄉那邊的事情了,儘快攻破衡州後,我等還要迅速北上與右鎮國軍匯合,大家都不要大意了!”

……

“這個朱思勍也太謹慎了,到了如今居然還是不緊不慢的在攻城,一點變化都沒有!他難道一點都不着急嗎?”

衡州之北,楚軍營地裡,連秦彥輝都不由得低聲抱怨起來。

分兵突襲王捻的行動的確獲得了成功,不過相比於湘鄉那邊,衡州這邊的戰事更加重要,可惜朱思勍卻是謹慎依舊,讓秦彥輝也只能徒呼奈何。

到了現在這個境地,衡州隨時都可能失守。

只要衡州失守,朱思勍就能領兵北上,到時候光靠他手中的這點兵力,即便與王環再度匯合,也不過是一萬人不到,只怕也難以阻擋朱思勍北上的步伐。

而等到朱思勍趕到潭州與劉信匯合後,他們就能夠集中兵力開始進攻潭州。

更重要的是,如今吳軍只出動了兩個軍四萬人,但以吳軍龐大的規模,誰能保證他們不會進一步增加兵力呢?

所以楚軍要麼不動手,要麼動手就要獲取足夠的勝利,趁着現在敵軍尚未增兵之前,設法先擊敗朱思勍或者劉信,以解除潭州之圍。

至於吳軍失敗後是不是會惱羞成怒出動更多的軍隊來進攻,那就是將來的事情了。

部將們見秦彥輝臉色極爲不好,一個個也低頭沉思着,不敢大聲議論。

過了許久後纔有人開口問道:“將軍,現在該怎麼辦?我軍還是繼續等下去嗎?”

秦彥輝點點頭道:“等,接着等!”

“再等下去,只怕衡州……”

秦彥輝皺眉向那人看了一眼,隨即答道:“就算衡州失守了那又如何?我軍兵力只有這麼多,而朱思勍用來攻城的兵力不過是一萬人而已,他還留了一萬人防着我軍呢!我軍就算全部壓上去也解不了衡州之圍,反而可能讓我們也陷進去!”

有部將提議道:“將軍,敵軍雖然將衡州圍困起來,不過也不是沒有漏洞,我軍若是趁着夜色突入城中,然後與守軍一起堅守城池,衡州或許還有希望繼續堅守下去!”

秦彥輝明顯楞了一下,隨即冷笑道:“是啊,是有可能!不過就算按照你說的,我們成功突入城中,到時候也是被人甕中捉鱉了!”

如今衡州局勢危急到了極點,或許他們這七千人趁着夜色的確有一點希望突入城中,不過那樣也意味着他們失去了隱秘性和機動性。

到時候吳軍就能更加從容的發起攻城,直至將城池攻破,將他們徹底消滅在城中。

然而對楚國來說,如今他們最重要的不是地盤,而是軍隊。

湖南等地盤如今已經基本上沒做指望,但軍隊纔是馬殷立身的本錢。

若是軍隊被打光了,就算還有地盤,那也不過是給吳國準備的菜。

這一次大戰,馬殷雖然投入了四萬大軍,希望能夠在潭州打一場漂亮的勝仗,不過這個前提卻是不能損失太多軍隊。

按照馬殷所說,他能夠接受一場只損失少量軍隊的敗仗,卻不能接受一場損失大量軍隊的勝仗。

所以若是事不可爲,他們也只能放棄衡州,甚至連潭州也放棄掉,到時候他們的任務就成了接應許德勳突圍。

總之,可以丟掉地盤,卻不能損失太多軍隊,這就是馬殷的最高指示。

“罷了,朱思勍太過謹慎,若是事不可爲,那也只能放棄衡州吧!”

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七章 我服了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九章 夜談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五十一章迎接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五百章盧枇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九章 夜談
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七章 我服了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九章 夜談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五十一章迎接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五百章盧枇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九章 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