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

不一會兒,範遇匆匆回來向他彙報查到的消息。

“都打聽清楚了嗎,情況如何?”

“是的,公子。已經打探清楚了,他就住在城東的劉家客棧旁的一戶人家,據說是他的一個朋友家。”

“聽他自己說是在潤州做八品小官,具體是個什麼情況?”

“小的聽說他是潤州司倉,來廣陵交割錢糧的,已經在廣陵住了快一個月了。”

“這是爲何?交割錢糧這種事應該不需要一個月吧?”

“公子有所不知,各州上繳廣陵的錢糧,本來是很快就能辦理好,不過下面那些辦事的小吏們如果有人想要爲難他,這事拖上許久也很正常。”

“原來如此。”楊渥點點頭。

這種事情他也有所耳聞。正所謂“閻王好惹,小鬼難纏”。對於各地方州縣來廣陵辦事的官吏來說,那些小吏,就是一個個難纏的小鬼,不給足他們好處,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的刁難。就算是一些手握大權的州刺史,在廣陵都有可能被上門求取財務;更何況陳彥謙只是一個八品小官,被人刁難也不足爲奇。

不過雖然知道了這個情況,楊渥也沒有過問的打算。他還指望陳彥謙在廣陵多留着日子,這樣也方便他去打好交情;如果早早的幫陳彥謙把差事辦好了,結果人家回潤州去了,自己就要自討苦吃了。

而此時,一旁楊柳也知道剛纔是誤會了,不由鬧了個紅臉,狠狠瞪了楊渥一眼,把楊渥弄得莫名其妙。

“小的還聽說,潤州的安使君自恃武勇,向來瞧不起文士。陳先生在潤州素有才名,又勤於政務,可惜爲人太直,故而不受重用,至今只是司倉參軍。”

楊渥聽後,更加放心下來。若是陳彥謙現在就得到重用,自己要招攬只怕還要花費一番心事;但如今嘛,自然容易許多。

“嗯,還有其他消息嗎?”

“暫時就這些了。”

“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楊渥點點頭。

第二天早上,楊渥讓範遇帶上兩罈子好酒,一行人策馬向城東陳彥謙的住處行去。

剛到劉家客棧,範遇便指着旁邊一個小院子道,“那間院子就是陳先生住的地方。”

楊渥點點頭,下馬上前,輕釦院門,揚聲問道,“請問陳先生在家嗎?”

院子裡半晌沒有動靜。

楊渥又連問了幾聲,院子裡依舊沒有動靜。

這時範遇上前,用力拍打院門,大聲問道,“有人在嗎?”

這時院門才“吱”的一聲打開了一半,一個青衣少年滿臉不爽的伸出半個身子來,看了衆人一眼,打了個哈欠道,“你們找誰啊?沒事別打擾人睡覺!”

楊渥笑着道,“我們找陳彥謙陳先生,不知道他是否在?”

“你說那個姓陳的啊?一大早就出去了,也不知道去幹嘛了,有什麼事情你等他回來吧!我先睡覺去了。”那少年剛說完,便“砰”的一聲將門關上了,將範遇氣得擡腿就踢了院門幾腳,又大聲叫罵幾句,不過院門始終沒有再次打開過。

楊渥啞然失笑,沒想到一大早就出來,卻碰了個閉門羹。

“公子,您看咱們現在怎麼辦?”範遇問道。

“留一個人在這裡等着,咱們四處轉轉吧!”穿越到這個時代後,楊渥還沒有好好感受過揚州的繁華。

揚州在古代向來以繁華著名,這裡是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自從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後,這裡就成了南北交流的中心。雖然經過了十多年前的孫儒之亂的摧殘,但之後的十多年裡,這裡作爲淮南節度使的治所,又重新發展起來。

走在大街上,神色各異的行人絡繹不絕。街道兩旁,各種小貨攤上擺滿了物件,貨郎們叫賣的聲音此起彼伏。很難想象這裡在十年前還是一片廢墟。

感受着與後世大都市完全不同的熱鬧氛圍,楊渥饒有興致的四處觀望。

突然,他眼前一亮,只見前面一個小貨攤上擺着各種小玩意,非常有趣,趕緊走上前去。

“這個竹馬怎麼賣?”看着眼前這個用竹子做成的小玩意,楊渥不由得想起了他那調皮的弟弟。這個竹馬雖然做工一般,但勝在精巧,四肢和馬首都是能活動的,若是送給弟弟,他一定會喜歡。

“這些玩意都是十文錢一個,很便宜的,你看這竹蜻蜓也很有趣,公子多買幾個吧!”那貨郎見楊渥像是個大戶人家的公子,當即開口道,又熱情的爲他介紹。

楊渥想到其他幾個弟弟妹妹,便在貨攤上又選了其他幾個小玩意,一併買下了。

“對了,還有楊靜和楊雯,也要給她們買點小禮物。”

楊雯就是他那個今年十四歲的妹妹,她與楊靜的性格相反,平時很文靜,話語不多。不過她與楊渥的關係也遠遠不如楊靜親密。

“楊靜如今已經及笄了,楊雯也快了。女子愛美,不如給她們買點小飾物。”想到這,楊渥又開始轉悠起來。

不久,便看到一個專門賣各種女子飾物的小店。

“順興隆!”

楊渥看了看店名,邁步走進店門。剛過門檻,卻見一個身影迎面撞了上來。

“啊!”

只聽一聲驚呼,眼前之人站立不穩,就要倒下。楊渥趕緊伸手一抓,正抓住那人的胸口,將她扶了起來。

“對不起!你沒事吧?”楊渥連忙道歉。

這時候他纔有空仔細看了,只見眼前乃是一個清秀絕俗的少女。

她年約十五歲,雙眉彎彎,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翹,瓜子般的精緻臉龐上沒有半分可挑剔的瑕疵,輪廓分明彷彿經刻意雕削一般,清秀絕倫,一頭烏黑秀髮披在細削香肩上,雖然還有些稚嫩,但那清新脫俗的氣質卻讓楊渥神色一震。

即便是後世在網上見慣了各種美女,但在現實中卻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美麗的少女。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楊渥忍不住脫口讚道。

那少女聽了臉色脹得通紅,“公子還不放手嗎?”

楊渥這才發現自己竟然還抓着人家的胸口,他連忙鬆手,口中連連道歉,神情好不尷尬。

少女卻沒多言,只是惡狠狠的瞪了楊渥一眼,轉身出了小店。

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十章 王茂章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五章 家宴(上)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
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十章 王茂章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五章 家宴(上)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