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武氏兄弟

李恪失蹤,大唐朝野震動,就連閉門休養一載有餘的杜如晦都給遣了出來,要將李恪尋回。

且不論如此大地動靜,能否真的救回李恪,但各處地方官員卻沒有一個敢有半分大意和怠慢的,否則若是因懈怠此事爲李世民所知,天子雷霆盛怒之下誰都扛不住。

故而當杜如晦命淮南周邊郡縣嚴查各處關卡的手令傳來,武士彠雖沒有半分把握在荊州境內尋得李恪的蹤跡,但還是不敢有絲毫懈怠,哪怕是明知做無用之事,也是整日待在府衙之中,不敢大意懈怠。

兩日之後,李恪在荊州都督府上已經待了一段時間,身子已經養地差不多,李恪估算了一下子,殘樑的那些人應該也不會再如以往那般追尋自己的下落了,於是便欲啓程東歸,前往淮南。

可就當李恪正欲向武媚娘借一匹馬,便離開江陵的時候,卻不巧遇到了武家的那兩位公子——武元慶、武元爽。

“正是女大不中留,阿妹與外面的野小子相識才幾日,便要將家中之物相贈,若是再久些,那還了得?”武媚娘正帶着李恪在荊州都督府的後院馬棚提馬,卻聽到了身後傳來了兩個男子的聲音。

李恪聽得身後的聲音,轉身望去,身後站着的是兩個二十五六的男子。這兩位男子樣貌倒是生地不錯,但是看着他們的眉目舉止,卻總有一份猥瑣輕浮之感。

這兩人李恪雖都不曾見過,但李恪都不必問,便能猜出他們的身份,除了武家那兩個連武士彠都看不上眼的浪蕩公子,還能是誰?

“兩位兄長這是何意?李公子曾相助於我,如今他遇難,我再幫回也是理所應當的,兩位兄長這麼說話,未免齷齪了吧。”武媚娘年方十一,但已知何爲名節,武氏兄弟之言若是傳了出去,旁人又該如何看她?武媚娘聽得武元慶、武元爽的話,臉色微微一變,回道。

武媚娘爲妹。而武氏兄弟爲兄,武媚娘當着外人的面這麼同他們說話,自是分毫的面子也沒有給他們留下。

兩人之中,年紀稍大些的武元慶當即道:“阿妹,在外人面前,你便是這般同兄長講話的嗎?”

武氏兄弟乃武士彠前婦相里氏所出,而武媚娘卻是武士彠正妻楊氏所出,與武媚娘非是一母,又因武士彠待楊氏與武家姐妹又甚是疼愛,甚至在他們這兩個男丁之上,故而武家兄弟對楊氏和武媚娘等很不待見,鬧出些口角也是常有的。

武媚娘寸步不讓地回道:“兄長怎麼同我講話,我便怎麼同你們講話,你們既自己不要顏面,我又何必顧及。”

這時,一旁的武元爽卻又道:“你報私恩,你自己報便是,你拿我武府的財貨贈人,是何道理?更何況你身爲女子,不動聲色地便將外面的男子帶回家中,我身爲兄長還說不得了嗎?”

武媚娘回道:“李公子曾今助我,如今我留他在府中休養,也是阿爹同意了的,至於贈馬之事,我自會晚些時候自會向阿爹稟明。”

武元爽聞言,笑道:“如此說來,這贈馬之事阿爹便是不知了?正所謂不告而取是謂之竊,小妹莫要被這外面來的野小子給騙了,把自家的財貨貼了個乾淨。”

武家本就是世代經商,家中鉅富,而武士彠又貴爲應國公,荊州都督,便更是如此,對他們武家來說,區區一匹馬,又能算得了什麼,武媚娘就算送了出去,武士彠也絕不會多說什麼,這一點武氏兄弟也清楚地很,他們這般爲難她,不過是爲了叫她面上難堪罷了。

武媚娘不悅道:“區區一匹馬,你們未免小題大做了吧。”

武家兄弟得意地笑道:“今日贈馬,明日便能贈宅子,後日恐怕大半個武家都要被貼了出去。依爲兄看,這野小子分明就是哄騙小妹來的,爲的就是竊我武家家財。”

武媚娘視李恪爲友,武媚娘聽着武家兄弟的話,臉上越發地掛不住了,心中也已然生了怒意。

武媚娘道:“兩位兄長莫要血口噴人,如此口無遮攔,未免過分了些,莫要逼我告訴阿爹。”

武家兄弟自然多少畏懼武士彠,只是他們看着武媚娘生怒,正是他們想要看到的場面,心中反倒越發地得意。

武家兄弟於是接着道:“我們絕無惡意,只是小妹少不更事,不知人心險惡,見得這等模樣俊俏,又專會哄人的市井小子,難免辨不清真假,不如便將他交給我們,我們拿了他去見官,一審便知,如何?”

李恪生得俊美,尚在武家兄弟之上,武家兄弟竟是將李恪說成了靠着樣貌,哄騙女子的欺詐之徒。

李恪見多了狡詐之徒,就連長孫無忌那樣的老狐狸也常打交道,武家兄弟這樣的道行,李恪實在是不看在眼中。

李恪的臉上不見半分神色波動,只是淡然道:“兩位公子無憑無據,如此說話,未免欠妥了吧,”

“哼!”

武元慶輕哼了一聲道:“待我將你拿下,扭送官府,一番審訊之下便知真假了。”

說着,武家兄弟上前,竟是要將李恪拿下。

武士彠拜荊州都督,乃是武職,武家兄弟也算是將門子弟,再加之他們以往常在市井廝混與人毆鬥,手上倒還確有幾分功夫,再加之他們不知李恪深淺,只見李恪年少,故而竟欲動手將李恪擒拿。

武家兄弟的功夫,若拿去對付那些市井流氓還算好使,可李恪師承名家,又久在行伍,得許多軍中猛將指點,他們如何是李恪的對手。

武媚娘看着兩位兄長的動靜,也是閉口不言,她親眼見過李恪射箭,李恪能毫不費力地開七鬥之弓,別的暫且不談,光是這份臂力,就是她這兩個不成器的兄長遠遠比不了的,他們主動去跟李恪動手,吃虧的自然是他們,她自己也正好出了這口氣。

果然,就當武家兄弟一齊動手,準備拿下李恪的時候,他們剛纔碰到李恪的手臂,正要將李恪按下,李恪微微一笑,手腕只是輕輕一轉,便就反手抓住了武家兄弟的手臂,使勁往下一扣,武家兄弟的手腕便被李恪緊緊地扣住,疼地不敢動彈。

一切發生地太過突然,只在轉眼之間,他們根本還未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自己便被李恪拿下。

“野小子,有本事別用拳腳,咱們比比槍劍上的功夫,可敢?”在武家兄弟看來,李恪必是常年廝混於市井,故而練得了一身蠻力和手上功夫,想必還未曾接觸過刀槍劍戟,若是比試兵刃,李恪自然不是他們的對手,他們也可乘機狠狠地教訓李恪一頓,一來出了這口氣,二來叫武媚娘難堪。

李恪聽了武家兄弟的話,也在想着要不要應下。

以李恪的身份,武家兄弟竟稱呼他爲野小子,本就是大不敬之罪,李恪就算是將他們的手腳打斷,也並非不可,只是眼下他孤身在此,實在不宜同這些地頭蛇結怨太深,免得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平添麻煩。

而正當李恪有些爲難的時候,後院的門口也傳來了一陣厚重的聲音:“李公子的本事我是親眼見過的,兩位公子還是回去歇着,莫要自取其辱的好。”

第六十章 上皇病危第四十三章 李恪設宴第十五章 搖搖欲墜第二十五章 密謀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二十四章 王玄策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五十六章 金山禍起第六章 加註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五十七章 又見趙德言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一章 朝覲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七十八章 換將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四章 易爵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三十章 破陣第五章 將欲南下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三十四章 察覺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九章 飲酒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五章 汗庭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六章 加註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五章 射花燈第四章 祿東贊第十九章 風暴將起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七章 持節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七章 命格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十九章 鹽行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八章 鞠文泰第十四章 拉攏第七十一章 之官洛陽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四章 取義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九章 飲酒第二十五章 密謀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十六章 殺機第六十章 密信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六十章 鐵勒九部第六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二十七章 賠罪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
第六十章 上皇病危第四十三章 李恪設宴第十五章 搖搖欲墜第二十五章 密謀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二十四章 王玄策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五十六章 金山禍起第六章 加註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五十七章 又見趙德言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一章 朝覲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七十八章 換將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四章 易爵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三十章 破陣第五章 將欲南下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三十四章 察覺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九章 飲酒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五章 汗庭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六章 加註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五章 射花燈第四章 祿東贊第十九章 風暴將起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七章 持節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七章 命格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十九章 鹽行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八章 鞠文泰第十四章 拉攏第七十一章 之官洛陽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四章 取義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九章 飲酒第二十五章 密謀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十六章 殺機第六十章 密信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六十章 鐵勒九部第六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二十七章 賠罪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