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楚王大婚

六月中,十三日,夏末。

大暑已過,時近立秋,長安城的天氣已不似往日那般炎熱,稍稍涼爽了一些,楚王李恪和應國公武士彠之女武媚孃的大婚也如期而至。

李恪大婚的規格,說着是與李泰相同,但因成婚之人不同,卻難免會有許多差異。

魏王李泰得皇帝恩寵,雖不在李恪之下,但說破了天,終究還只是一個受寵的皇子,論聲望和功績,都與李恪不可同日而語,無形中自也會有許多不同。

酉時,黃昏,日頭已降,李恪便自楚王府起駕,跨下神駿定北,以親王儀仗打頭,自延康坊,過興化坊,便直奔武府所在的豐樂坊而去。

楚王府和武府相隔頗近,東西不過一坊之遠,不過一炷香的功夫,楚王府洋洋灑灑的迎親一衆便到了武府的門外。

若依唐禮,凡兩家大婚,夫家往女家迎親之時,需經“催裝”、“下婿”、“障車”三禮,所謂催裝,便是在夫家迎親之時,女家大門緊閉,任夫家堵門,叫嚷許久後方可開門,才準郎君進門迎親,將娘子接走。

“催裝”之後便是“下婿”,所謂“下婿”便是在女家大門洞開口後,女方姑、姨一輩長者待郎君將進門時,手持木棒,輕輕敲打郎君,爲的是告誡郎君,成親之後萬不可欺辱娘子,至於“下婿”之後纔是“障車”,由女家人堵住迴路,要的喜錢後方可放回。

只是這些禮節大多用於民間婚俗,但李恪和武媚孃的大婚卻是李世民一手指下,李恪迎親一衆到了武府門外,誰人又敢冒抗旨之嫌,要李恪閉門催裝,至於下婿便更是如此,李恪乃是皇子,天潢貴胄,誰又敢持木棒敲打李恪,哪怕只是做個樣子。

當李恪率迎親一衆來到武府時,非但武府大門已然洞開,就連武家主武士彠都已在內院院門處等候。

武士彠出身微末,靠着舊功和太上皇恩典纔有今日,故而他在朝中一向謹慎,哪怕貴爲國公,也從不敢自拿做派,行事謙遜地緊。

武士彠在江陵便曾同李恪打過交道,不過那時武士彠同李恪尚屬君臣,還無翁婿之說,那時的武士彠便對李恪的手段也多有耳聞,待李恪更是恭敬。

武士彠做事謹慎,待李恪也一向恭敬慣了,故而當他站在內院院門處,看着李恪身着絳紗袍迎面而來時,武士彠輕擺衣袍,竟欲拜見。

若是以往,李恪爲君,武士彠爲臣,武士彠先拜李恪自是情理之中,可自今日起,李恪與武媚娘成婚,恪爲婿,武士彠爲翁,哪有丈人先拜李恪的道理。

楊氏眼疾手快,見得武士彠的模樣,當即一把拉住了武士彠,輕聲道:“阿郎這是作甚。”

武士彠被楊氏這麼一拉,這纔想起,今日不同往日,若是他先拜了李恪,豈不是亂了輩分,這才直起身子,靜待李恪上前。

“小婿李恪,拜見丈人,拜見丈母。”李恪上前,走到武士彠和楊氏的身前,對兩人俯身拜道。

這時,楊氏才連忙上前,扶起了下拜的李恪,對李恪道:“殿下來了,快快請起。”

李恪在楊氏的攙扶下這才站起了身子,李恪起身後對楊氏道:“自今日始,媚娘便是小婿之妻,小婿家中排行第三,丈母喚小婿一聲三郎便是,殿下之稱切莫再提了。”

李恪之言方落,楊氏和武士彠對視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笑意,李恪之言雖輕,但言語中卻已滿是對他們武家的敬重和對武媚孃的寵愛。

所謂天地君親師,君在親前,今日是李恪和武媚娘成婚大禮,當着衆人之面,武士彠和楊氏自然還需端着幾分,但依禮敬稱卻是斷不可廢的,可李恪卻說出了這番話,以子侄晚輩自居,自然是對武家的敬重和對武媚孃的寵愛了。

楊氏聞言,喜上眉梢,對李恪笑道:“三郎稍待,媚娘已經在閨房候着了,我這就將她領出來。”

“有勞丈娘。”李恪拱手道了聲謝。

————————————

楊氏進了內院,正要將武媚娘迎出,而與此同時,內院的閨房中武媚娘早已梳妝齊整,在長姊武順和侍女錦兒的陪同下候着自己的郎君。

今日正是武媚娘大婚之日,武媚娘頭戴鑲金嵌玉的琉璃花釵,身着青色綴紅的寬袖禕衣,肩披紫帛,正是親王妃成婚時所着禮衣,望之便覺華貴非常。

“小娘,你今日的這身衣裳可真好看。”閨房的妝臺前,武媚孃的侍女錦兒看着武媚孃的花釵禮衣,輕聲讚歎道。

“這禮衣倒是還好,只是這花釵着實是沉了些,戴着實在吃力,真是恨不得拿下來歇會兒。”武媚娘一手慢慢地扶了扶自己髮髻上的花釵,一手揉着自己的後頸,對錦兒道。

武媚娘頭上的花釵合計九鈿,通身由琉璃所制,上鑲金玉,比之武媚娘以往所佩的玉釵要繁重了許多,武媚娘年少,氣力還有不足,戴地久了自然覺着疲累。

一旁在屋中陪着武媚娘等親的武順聞言,連忙上前,輕輕地爲武媚娘扶住頭上的花釵,滿是豔羨地對武媚娘道:“阿妹快輕些,今日你所佩的花釵可是不比尋常,這九樹描翬釵是爲極貴,是貴妃娘娘專程命人從宮中送來的,漫天下能戴此花釵的也沒有幾人,這可是多少求都求不來的。”

武媚娘嫁於李恪,爲楚王正妃,命婦之首,而命婦婚服所佩花釵又分五等,而武媚娘頭上所佩的九樹描翬釵又非親王妃不可用,故而武順有此一言。

武媚娘回道:“阿姊所言小妹自知,只是這花釵實在重了些,虧得只戴半日,若是要戴整一日,小妹怕是吃不消。”

武順聞言,幫武媚娘扶着頭上的花釵,囑咐道:“眼下並無旁人,小妹圖着鬆快些,倒也無妨,只是小妹今日大婚,待會兒滿朝君臣都會往楚王府道賀,到時小妹行事可需仔細,切莫叫人看了楚王府的笑話纔是。”

“多謝阿姊提醒,小妹曉得輕重的。”武媚娘笑了一聲,應了下來。

“如此便好。”武順笑道。 шшш✿ ttкan✿ C O

武順站在武媚孃的身後,透過武媚娘身前的銅鏡,看着鏡中豔若桃李,嬌似春花的武媚娘,口中雖還是長姐的該有的樣子,不停地囑咐着武媚娘,但心中已經有意無意地多了幾分敬畏。

武順知道,現在的武媚娘雖還是她的小妹,可待今日武媚娘進了楚王府,異日在往武府回門省親時,武媚娘可就不再只是她的小妹,更是宛在雲端的楚王妃了。

第十六章 質子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一章 接風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十三章 召見第三十章 借馬尋釁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四章 取義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六十章 太子還京第八十五章 曬鹽第六十章 密信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九章 奪河第四十八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六十二章 東宮始亂第七十二章 裴行儉第八章 惡陽嶺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五十七章 又見趙德言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三十六章 一靜一動第八章 慶功大宴第二十章 初定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五十七章 又見趙德言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二十章 回京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十五章 搖搖欲墜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十章 校場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三十六章 推恩令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五十五章 嫡子爭議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五章 汗庭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七章 持節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五章 囚於陰山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十二章 晉王李治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七十章 雍王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十九章 鹽行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七十一章 之官洛陽第十六章 席君買入府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十六章 席君買入府第十二章 晉王李治第三十七章 蕭月仙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七十一章 文水縣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二十九章 牛進達
第十六章 質子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一章 接風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十三章 召見第三十章 借馬尋釁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四章 取義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六十章 太子還京第八十五章 曬鹽第六十章 密信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九章 奪河第四十八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六十二章 東宮始亂第七十二章 裴行儉第八章 惡陽嶺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五十七章 又見趙德言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三十六章 一靜一動第八章 慶功大宴第二十章 初定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五十七章 又見趙德言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二十章 回京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十五章 搖搖欲墜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十章 校場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三十六章 推恩令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五十五章 嫡子爭議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五章 汗庭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七章 持節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五章 囚於陰山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十二章 晉王李治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七十章 雍王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十九章 鹽行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七十一章 之官洛陽第十六章 席君買入府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十六章 席君買入府第十二章 晉王李治第三十七章 蕭月仙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七十一章 文水縣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二十九章 牛進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