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李恪拜府

武士彠於李恪有救命之恩,楊妃爲李恪生母,與楊氏又爲同宗,楊妃要帶李恪親自往武府道謝自也在情理之中,李恪倒也未曾多想,便跟着楊妃去了。

三日後,大雪已歇,天氣漸已放晴,李恪和楊妃便同往豐樂坊的武府而去。

“阿孃,武府到了。”李恪身着月白色錦袍,帶着席君買並一衆王府衛率策馬在外,輕聲對馬車內的楊妃道。

楊妃聞言,在瓶兒的攙扶下,緩緩掀起了門簾,走下了馬車。

武府正坐落在坊道的邊上,坊道兩側大雪還未消融,正是最冷的時候,李恪見楊妃下了馬車,便連忙自一旁的瓶兒手中接過披風,親自爲楊妃披上。

楊妃出了馬車,擡頭看着武府門前的鎏金門匾,對李恪道:“虎頭,咱們出府不過才一炷香的功夫便到了,這武府離你的王府倒是不遠。”

李恪笑道:“兒的王府在延康坊,武府在豐樂坊,中間不過隔了個興化坊,一坊之隔而已,自是近的很,若非顧及阿孃,兒策馬盞茶便到了。”

楊妃聽了李恪的話,臉上露出一絲寵溺之色,拍了拍李恪的手背道:“長安國都,坊道之中豈能容你策馬橫行,左右武侯衛雖管不得你,可回頭要是叫御史臺那幫人知曉,又該去你父皇那邊參你了。”

李恪笑道:“兒不過隨口一說罷了,阿孃還較了真了,外面風大,我們快些進去吧。”

李恪說着,便帶着楊妃一同進了武府。

楚王李恪和楊妃入府拜訪,早在剛一接到拜帖的時候,武家便已正門大開,在正廳專候李恪。

武府正廳之中,武士彠並楊氏正在等候,至於武元慶和武元爽這對武家兄弟則因在李恪客居荊州都督府時在言語上冒犯過李恪,故而被武士彠斥了出去,不叫他們出現在李恪的眼前,免得叫李恪不快。

“臣武士彠、武楊氏拜見貴妃,拜見殿下。”李恪和楊妃剛進廳中,武士彠和楊氏便連忙上前,對李恪拜道。

楊妃上前,將武士彠和楊氏夫妻,對二人道:“本宮此番前來,是爲謝過應國公對恪兒的救命之恩,應國公、楊夫人不比多禮。”

“謝貴妃,謝殿下。”武士彠夫婦應了一聲,站起了身子。

“擡進來。”楊妃對門外的王府衛率輕喚了一聲,原本站在門外的王府衛率便擡了個及膝高的木箱走了進來。

楊妃命人將這木箱放在了廳中,對武士彠道:“本宮今日前來,是爲謝應國公於恪兒救命之恩,些許薄禮,還請應國公笑納。”

武士彠見狀,忙推辭道:“護駕之功,陛下早已下旨恩賞,臣豈敢再取貴妃之賜。”

早在今歲早些時候,李恪爲武士彠所救的消息傳到長安,李世民便已經下旨賞賜,準武士彠故後,其子可不降封襲爵。

凡大唐公侯之爵,除聖旨所出,準世襲罔替外,餘者只可承襲三代,父傳子,子傳孫,而後若無再立功勳者,則爲白身,不復爲勳貴也。而縱是這初傳的三代中,每代襲爵亦是降等而封,不同其父。

武士彠的應國公非是世襲罔替之爵,若依朝例,待武士彠故後,其長子武元慶襲爵,所襲之爵位便非應國公之爵,而是降了一等的郡公甚至是縣公或者是侯爵。

而因武士彠救李恪有功,故李世民特下恩旨,準武士彠之子襲爵時可不將=降封等,仍襲應國公之爵,自算得上是極大的恩遇了,這比之金銀甚至是官職都要厚重了許多。

楊妃聞言,卻笑道:“陛下之賜乃朝廷恩賞,與本宮無關,本宮今日來此是爲家事,今日本宮送來的謝禮也是如此,應國公便不要推辭了。”

這時一旁的李恪也道:“母妃之言甚至,應國公更非外人,只管收下便是。”

李恪說武士彠非是外人,乃是指武士彠與李恪交好,已算是他在朝中盟友之意,可楊氏動了嫁女的心思,把李恪的話聽在耳中,卻有了其他的味道。

楊氏擔心李恪誤會武士彠疏遠於他,也在旁勸慰道:“殿下也說了,阿郎非是外人,既是殿下的意思,阿郎收下便是了。”

武士彠曾贈酒於李恪,此番李恪上門謝禮,武士彠收下倒也無不妥,於是武士彠拱了拱手,對李恪道:既是殿下之意,那臣便謝過貴妃,謝過殿下了。”

李恪笑道:“如此纔好。”

楊妃今日同李恪來此,謝禮只是其次,她真正的目的是要帶着李恪一起看看那位武家小娘,楊妃看了看,見武媚娘並不在廳中,於是道:“咦?那日救了恪兒的小娘怎的不在,莫不是出府去了嗎?”

楊氏解釋道:“二囡正在內院待着呢,臣婦只是擔心她年少,恐行事不妥,故而未使她出來。”

楊妃聞言,當即道:“那小娘雖年少些,但行事何來的不妥,她倒是挺合本宮得眼緣的,她是恪兒的貴人,快些請她出來一見吧。”

楊氏笑道:“既如此,貴妃和楚王稍待,臣婦這便請人去叫她。”

說着,楊氏便喚了一婢子過來,去內院傳武媚娘去了。

———————————————————

自打楊妃和楚王入府,武媚娘在內院就已經得到了消息,正和阿姊武順待在內院等着阿孃傳話,坐立不安。

“小妹,我方纔聽門子說了,楚王此番可是帶了個箱子來的,莫不是贈你的納采之禮?”武順看着小妹在內院坐着,卻時不時地擡頭望向院門的方向,哪不知武媚孃的心思,於是對武媚娘打笑道。

成婚有六禮: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若是行了納采之禮,兩人的婚事便是已經定了個大概,不過眼下顯然還未到這一步。

武媚娘正在內院等地心焦,聽了阿姊的話,忙回道:“我同殿下這纔是哪兒,怎的就來送納采之禮了。”

武媚娘頓了頓,似乎又想到了什麼畫面,臉上又露出了一絲嬌羞,對武順道:“更何況以殿下的身份,哪有親自登門納采的,阿姊莫要玩笑我了纔是。”

納采之禮向來都是媒妁爲之,李恪貴爲親王,若是他納采,出面的要麼是朝中重臣,要麼便是宗室長親,絕不會是他親來。

武順看着武媚孃的滿面嬌紅,笑道:“說來也是,殿下貴爲楚王,乃諸王之冠,又得陛下寵愛,若是殿下納采,必是有聖旨達下,比之此番定要熱鬧上不少。”

武媚娘聽着武順的話,臉上也慢慢露出了笑意,似乎已經看到了聖旨臨門,宮媒納采的那一幕。

就在武媚娘正同武順玩笑的時候,終於奉楊氏之命前通傳的婢子也到了,婢子入了院門便對武媚娘道:“小娘拾掇好了便快些去前院正廳吧,貴妃指了名要見小娘。”

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六十三章 長孫設宴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三十四章 以身赴險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二章 一箭雙鵰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五十一章 新軍第八章 婚成第七十八章 換將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五十四章 長安秋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六章 岑長倩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六十二章 東宮始亂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一章 定帥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四十五章 《洛神賦十三行》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十四章 求親第六章 拜府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三十五章 再會趙德言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七十一章 之官洛陽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八章 鞠文泰第四章 取義第五十四章 定價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二十四章 再懷身孕第四十六章 送歸第十五章 搖搖欲墜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二十九章 涼州司馬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六十二章 輕騎出城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二十四章 王玄策第三十四章 察覺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二十四章 王玄策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三十章 圈套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五十章 長孫心憂第三十七章 漢王入套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二章 一箭雙鵰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十章 收局第三十五章 兵議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
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六十三章 長孫設宴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三十四章 以身赴險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二章 一箭雙鵰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五十一章 新軍第八章 婚成第七十八章 換將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五十四章 長安秋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六章 岑長倩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六十二章 東宮始亂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一章 定帥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四十五章 《洛神賦十三行》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十四章 求親第六章 拜府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三十五章 再會趙德言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七十一章 之官洛陽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八章 鞠文泰第四章 取義第五十四章 定價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二十四章 再懷身孕第四十六章 送歸第十五章 搖搖欲墜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二十九章 涼州司馬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六十二章 輕騎出城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二十四章 王玄策第三十四章 察覺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二十四章 王玄策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三十章 圈套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五十章 長孫心憂第三十七章 漢王入套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二章 一箭雙鵰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十章 收局第三十五章 兵議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