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威脅

林靖將尹鳳祥送走,貼身收好尹鳳祥贈與她的白色瓷瓶,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呼了出去,表現出一副淡然尋常的模樣,便往園外走去。

林婧剛剛走走花園不過幾步,園子的門口,一個男子的身影突然從牆角處閃了出來。

“誰!”此事花園中的人已經被她盡數遣開,她被這忽然而來的身影驚地一顫,厲聲喝問道。

這身影不是旁人,正是奉李瑁之命潛入關中,伺機而動的嚴莊。

嚴莊緩緩走到林婧的身邊,俯身拱手道:“林美人不必驚慌,在下並無惡意。”

嚴莊本就相貌清癯,舉止斯文,再加上他這一身尋常的粗布長袍,倒是頗有幾分鄉間教書先生的模樣,叫人生不出什麼厭惡之意。任誰都猜不出,他竟是唐史那個堪稱“毒士”的嚴莊。

“你是何人?從何而來?”嚴莊雖然口中說着自己沒有惡意,但嚴莊來得突然,而且恰好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叫林婧不得不謹慎。

嚴莊聽了林婧的問題,慢慢地直起來身子,對林婧道:“在下姓嚴名莊,自劍南來。”

“你自劍南來,那你便是靖王的人了?”林婧一聽到嚴莊的話,臉上露出了一絲凝重的神情。

林婧自出身至今,從未踏足過劍南半步,也不曾和李瑁有過絲毫的交集,甚至就連面都沒見過幾次,李瑁爲何會在如此敏感的時候派人來見她?

嚴莊回道:“林美人猜的不錯,在下正是靖王的謀士,承蒙殿下不棄,忝爲靖王府記事參軍,替殿下掌管文書。”

林婧一聽到嚴莊的話,她雖然不知嚴莊是何人,但她頓時便知道了嚴莊在李瑁身邊的分量。

記事參軍乃掌管文書案牘,奏摺起草之臣,雖看似低微,實則極爲清貴,非心腹智囊不能爲之,而李瑁身邊上一個任記事參軍的還是如今的靖王府長史高適,由此可見嚴莊在靖王府的分量了。

換句話說,嚴莊在關中,應該就是代表着李瑁的。

林婧故作鎮定地回道:“如今靖王正在南陽備戰,嚴大人不在南陽侍駕,出謀劃策,跑到這潼關所爲何事?”

嚴莊道:“自然是爲了助殿下退敵,安定天下。”

林婧聞言笑道:“若是嚴大人有意助靖王靖平天下,應當去的是南陽郡的宛城,而不是潼關。”

嚴莊微微一笑,一本正經地搖頭道:“林美人豈不聞禍起蕭牆之說?”

林婧一聽到嚴莊口中吐出的“禍起蕭牆”四字,身子微微一顫,心裡猛地閃過一絲不安。

看嚴莊的樣子,想必嚴莊躲在牆角已經有些時間了,恐怕自己方纔和尹鳳祥的談話已經被他聽地一清二楚,否則他絕不會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

不過林美人雖然有這個擔憂,但她還是嘴角輕笑,故作不知地問道:“小女才疏學淺,恐怕不知嚴大人所言何意?”

嚴莊看着林婧裝傻的樣子,嘴角掛起了一絲不屑。

嚴莊既然出現在了這裡,自然還是對林婧做過了解的,林婧出自下邳林氏,下邳林氏乃徐州第一高門,從來以儒學傳家。而禍起蕭牆之說出自論語,堂堂林氏嫡女會連這點都不知道嗎?

嚴莊見林婧出言敷衍,於是也懶得再跟她耗費時間,他伸出了自己的手,伸到了林婧的身前,開口道:“方纔尹鳳祥交於林美人的瓷瓶可否借在下一觀。”

林婧聽到“瓷瓶”兩字,臉色突變,忙否認道:“嚴大人之意小女不懂,小女也沒有見過嚴大人所說的瓷瓶。”

說完,林婧擺了擺手,便想要擡足離去。

林婧的腳剛剛擡起,嚴莊便伸手擋在了林婧的身前,嚴莊道:“嚴某話還未講完,林美人就要離開,似乎有些不妥吧。”

林婧見嚴莊伸手擋在自己的面前,面露不悅道:“你這是何意,難道你就不怕我傳人進來嗎?你是靖王的人,一旦讓陛下知道了你的身份,你必死無疑。”

嚴莊搖了搖頭,絲毫沒有將林婧的警告放在心上的意思。

右羽林衛大將軍高仙芝是李瑁的人,嚴莊能出現在這裡,便是高仙芝一手安排的,這花園附近的守衛已經被高仙芝全部抽走,嚴莊根本不擔心林婧把人叫來,而且他也有足可以威脅林婧的東西。

嚴莊道:“此處乃皇帝行宮,護衛之嚴密不亞於大明宮,我能進來到這裡,難道我還會擔心你這點威脅嗎?更何況,難道你叫來了人,你便能落了好嗎?若是禁軍從你的身上搜到那個瓷瓶,死地很慘的一定是你。”

林婧聽了嚴莊的話,心一下子沉了下來,靖王李瑁在長安經營多年,也曾在禁軍統兵,他根基之深自然不必贅言,這是她萬萬沒想到,李瑁的人居然在皇帝的行宮中也能如此大搖大擺地進出。

“你想要做什麼?”林婧停下了腳步,看着嚴莊警惕地問道。

嚴莊道:“靖王想請林美人幫個忙。”

林婧聽了嚴莊的話,先是微微一愣,緊接着嘴角閃過一絲不滿道:“我是陛下冊封的美人,我憑什麼爲靖王辦事。”

“憑什麼?就憑下邳林氏三百四十條人命。”

嚴莊不疾不徐地說着,一臉的淡然,彷彿在說一件和他毫不相關的事情。

“轟!”

林婧沒想到從嚴莊口中說出的竟是這些話,腦袋猛地一炸,驚訝地眥目問道:“林家犯了何罪,你們憑什麼殺人!”

嚴莊回道:“彭城太守許叔冀已經被殿下重利收買,只要殿下一封書信,便可以林美人和尹鳳祥合謀,意圖毒害陛下的罪名滅了林氏滿門,你覺得呢?”

“證據呢?你們的證據呢?”林婧爭辯道。

嚴莊嘴角勾勒出一絲不屑地笑意,反問道:“如此亂世,株連幾個人需要證據嗎?”

嚴莊的話音方落,園中一陣涼風拂過,吹的林婧背脊發亮,不自覺的打了一個寒顫。

嚴莊用計,從來不記後果,不論生死,又怎麼會在乎林家的幾百條人命呢?林婧有一種想要立刻逃離的衝動了。

不過林婧終究還是沒有失了理智,向嚴莊問道:“你要我做什麼。”

嚴莊見林婧妥協,滿意地笑了笑,也從懷中取出一個瓷瓶交到了林婧的手邊:“尹鳳祥的藥太猛,用不得,你把這個拿去,兌在陛下每日飲用的茶湯中,三日一服。”

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七章 救人第八章 議政第十六章 人選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三章 軍情第八章 議政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三十章 籌糧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五章 立儲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十六章 謀退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十三章 贈劍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十四章 請戰第二章 緣起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十九章 賑災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三章 軍情第二十五章 刺客第十章 衝突第十七章 小道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十四章 請戰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十九章 破城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十八章 返程第九章 高仙芝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四章 結盟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十八章 襲城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十章 決策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十七章 論戰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十一章 叛亂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六章 名將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十四章 請戰第十九章 激將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十二章 斬將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一章 面聖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三十一章 郭子儀南下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十四章 贈禮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
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七章 救人第八章 議政第十六章 人選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三章 軍情第八章 議政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三十章 籌糧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五章 立儲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十六章 謀退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十三章 贈劍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十四章 請戰第二章 緣起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十九章 賑災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三章 軍情第二十五章 刺客第十章 衝突第十七章 小道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十四章 請戰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十九章 破城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十八章 返程第九章 高仙芝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四章 結盟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十八章 襲城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十章 決策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十七章 論戰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十一章 叛亂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六章 名將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十四章 請戰第十九章 激將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十二章 斬將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一章 面聖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三十一章 郭子儀南下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十四章 贈禮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