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

“將軍勿急!”

就在馬璘準備轉身投火的時候,馬璘的身旁,一個金吾衛的士兵忽然扯住了他的馬頭。

“何事?”馬璘揚眉問道。

金吾衛士兵指着前方的吐蕃士兵,高聲道:“吐蕃人的陣型似乎亂掉了,應該是有人從他們後面進攻。”

馬璘擡頭看去,發現吐蕃人的陣型果然不似先前那般有序,凌亂上了許多,還有人帶着傷,不斷地從後面的隊列跑過來,顯然是他們的後隊遭到了襲擊。

此處距離鬆州數百里,絕不可能是劍南的軍隊在進攻,這樣說來,唯一的可能就是李瑁了。

馬璘舉刀指天,激動地吼道:“弟兄們,殿下率軍來救我們了,殺出去,和殿下匯合。”

馬璘的話彷彿一個火種,在原本已經絕望的唐軍中再一次燃起了求生的慾望,舉刀往外圍殺去。

吐蕃軍原本的注意力都在前方,李瑁忽然趁着濃煙帶人從後方殺來,吐蕃人一下子有些措手不及,被殺了個手忙腳亂。

吐蕃後方的唐軍彷彿一把鋒利的尖刀,武彥平的武藝又都是大開大合的路子,唐軍在武彥平的率領下直刺吐蕃後心,硬生生地以少對多,將吐蕃的防線撕開了一道口子。

“殿下,馬將軍似乎就在前面。”董承宴看見了一個身形與馬璘酷似的唐軍將領,指着他對李瑁道。

李瑁點了點頭,重重道:“殺過去,和他們匯合。”

人將死前爆發的力量是可怕的,唐軍瀕死反擊,前後包夾,一下子就貫通了吐蕃的防線,匯合在了一起。

“殿下,末將馬璘幸不辱命!”兩軍匯合後,馬璘策馬殺到李瑁的身邊,激動道。

李瑁看着馬璘被烈火薰地焦黃的狼狽模樣,心中一陣激盪,拍了拍馬璘的肩膀,高聲讚道:“果然是我大唐男兒,壯哉!走,隨本王殺出去。”

兩軍相匯,李瑁衆人當即調轉馬頭,又往外面殺去。

唐軍俱是精騎,而吐蕃都是步兵,只要唐軍能找到一絲空隙便能能利用位置和速度的優勢插入其中,將縫隙迅速挑大。

乘着大火和濃煙,乘着吐蕃軍還在慌亂,唐軍順着方纔殺來的道路原路衝了出來。

“蘇必齊,你回去告訴莽布支,今日之事只是開始,只要本王還是劍南節度使,早晚有一日親自取了他的狗頭。”兩軍之前,李瑁一邊策馬往西門趕去,一邊回頭對蘇必齊叫道。

蘇必齊聽到了李瑁的話,這才知道李瑁的身份,原來這個率軍襲糧的年輕人居然就是唐軍的劍南節度使,壽王李瑁!

“早知道他就是李瑁,說什麼也要生擒了他!”蘇必齊看着揚長而去的身影,狠狠地跺了跺腳,懊惱道。

安戎城糧草被燒,蘇必齊已經犯下了無法饒恕的罪過,若是他能生擒李瑁或許還能抵上幾分罪過,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他的結局已經同這被焚燒殆盡的糧草一般,註定了。

-------

鬆州城外,吐蕃二十萬大軍的軍營。

李瑁還沒來得及回到鬆州,莽布支已經得到了糧草被燒消息。

吐蕃軍的大帳中,包括乞力在內的二十餘爲吐蕃將領俱都在內。

大帳中鴉雀無聲,落針可聞,前些日子還囂張跋扈的吐蕃將領全部默不敢言,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廢物!全都是廢物!”一隻水碗被莽布支扔了出去,砸在了安戎城信使的身前,直嚇得信使瑟瑟發抖。

“整整五千人,五千人憑藉着這麼堅固的城池居然被唐軍幾百人燒了糧草,蘇必齊是什麼的!”莽布支已經沒剛來時的雄心勃勃,指着大帳中的諸位吐蕃將領怒吼道。

看莽布支怒氣沖天的模樣,安戎城信使被嚇得周身一顫,硬着頭皮解釋道:“城門是被叛徒翟都局騙開的,而且唐軍都是精騎,來的很突然,蘇必齊將軍根本來不及防備。”

聽着信使的解釋莽布支怒氣反笑:“來的突然?什麼叫來的突然!難道唐軍燒糧還要提前和他打招呼嗎!蘇必齊這個廢物!我問你,唐軍這次負責偷襲的將領是誰,是許遠嗎?”

“不是。”信使忙搖頭道。

“那是誰?難不成是章仇兼瓊親自去的?”劍南有名氣的將領不多,莽布支所知道的也就是章仇兼瓊和許遠。

“是...”

信使說話結巴了一下,膽怯地擡頭看了眼莽布支,道:“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聽他的口氣好像是唐軍的主帥壽王李瑁。”

“李瑁?”莽布支一下子楞在了當場,頓時覺得臉上火辣辣地疼。

幾日前,他可是當着全軍的面藐視了李瑁,還說李瑁是個沒上過戰場的娃娃,揚言要將他捉回來喂鷹的。這才幾天過去,李瑁就用自己的行動結結實實地打了他的臉。

夜襲百里,騙城燒糧,然後還能全身而退,這哪是一個不通軍事的娃娃,分明就是一個膽略俱佳的良將。

“李瑁,原來是他!”

短暫的驚愕後,莽布支又念起了他的名字,腦海中浮現起李瑁那張年輕俊俏,又得意洋洋的臉蛋。此刻的他恨不得將李瑁拉過來,將他那張討厭的俊臉狠狠地踩在腳下,揉碎。

先鋒乞力見莽布支暴怒的樣子,連忙出言道:“大將軍,錯誤已經鑄成,再後悔也沒用了。如今最要緊的是解決我們目前的困境。我們二十萬大軍的糧草全都囤積在安戎城,糧草已經被全部焚燬,我們隨軍攜帶的乾糧只剩下不足三日,是打是退,還請將軍決斷。”

糧草被燒,吐蕃軍已經失去了和唐軍消耗的資本,無論這仗打還是不打,都應該早做決定。

“哼!”

莽布支重重地哼了一聲,臉上滿是狠厲的神色,怒吼道:“打!當然要打,李瑁小兒以爲燒了我們的糧草就能打敗我們,我偏偏不讓他如願。傳我的命令,二十萬大軍全部集合,日夜不停,不眠不休,所有人都我去攻城。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我都要攻破鬆州城,割了李瑁的腦袋!”

莽布支雙目圓瞪,咬牙切齒,胸中的怒火和對李瑁的仇恨已經徹底佔據了他的大腦,只要能要了李瑁的性命,付出多大的代價他都在所不惜。

吐蕃衆將得了莽布支的命令,一個個面面相覷,但都不敢在莽布支的氣頭上忤逆他的意思,咬了咬牙都領命出去了。

其實莽布支的話看起來不夠理智,甚至有些草菅人命的意思,但細細想來卻也是莽布支的無奈之舉。

如何莽布支退兵的話,從鬆州退回吐蕃最快也要八九日,而他們的糧草只能支持三日,到時候恐怕士兵們沒有被唐軍殺死,反倒全部餓死在路上了。

莽布支這樣不惜代價地攻打鬆州城,能夠攻下了自然最好,就算攻不下也能減少幾萬張吃糧食的嘴巴,這樣他就有足夠的口糧帶着剩下的士兵撤回吐蕃。

只是可惜了這些無辜喪命的將士,他們可大多都是莽布支從雲如鎮抽調來的親信軍隊。他們就象徵着莽布支以後在吐蕃的地位,這一戰之後,恐怕莽布支再難在朝中立足了。

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十九章 李林甫第十六章 定策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二十章 平叛人選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七章 試探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二章 稱帝第三章 心機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十九章 破城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七章 閿鄉城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十一章 盤算第十九章 決裂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十八章 襲城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十一章 挑撥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四章 徵前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十五章 退封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六章 南詔入京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二章 神箭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八章 提點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六章 盧婠婠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四章 美人玉環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十章 韋清兒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九章 論戰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四章 涼州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十三章 圈套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四章 交易第六章 名將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八章 李林甫的試探第二章 緣起第六章 名將第六章 封后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七章 閿鄉城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一章 激將第一章 面聖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二十二章 接風
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十九章 李林甫第十六章 定策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二十章 平叛人選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七章 試探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二章 稱帝第三章 心機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十九章 破城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七章 閿鄉城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十一章 盤算第十九章 決裂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十八章 襲城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十一章 挑撥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四章 徵前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十五章 退封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六章 南詔入京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二章 神箭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八章 提點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六章 盧婠婠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四章 美人玉環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十章 韋清兒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九章 論戰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四章 涼州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十三章 圈套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四章 交易第六章 名將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八章 李林甫的試探第二章 緣起第六章 名將第六章 封后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七章 閿鄉城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一章 激將第一章 面聖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二十二章 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