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蟄伏

“把這塊門匾慢慢地掛上去,哎呦,輕點,輕點,可別磕壞了,磕壞了拿你的小命都賠不上。”

“哎哎,這門匾不正,快往右邊挪挪,哎呀,挪過了,再往左邊去一點,對,對,就這樣,這樣就差不多了。”

自打從寧王府中回來,李瑁便起了更換門匾的心思。入苑坊壽王府中,十多名王府家奴正在正殿的檐下來回地忙活着。

原本在正殿上高懸着的儲英殿門匾已經被拿了下來,擱在了庫房中,如今殿樑上掛着的正是昨夜新做好的門匾——敏慎殿。

君子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敏、慎二字,囊括了李成器一生的處事之學,也是李成器臨去前專程叮囑李瑁的東西。

“阿郎,這儲英殿的門匾是當初開府時惠妃娘娘賜下的,頗有寓意,怎麼今日突然要把它換了?”敏慎殿的書房中,武雲娘聽着殿外嘈雜的吆喝聲,不解地問道。

“今晨宮中傳來消息,父皇已經準我所請,許我在壽王府爲大伯守孝三年。三年時間我將足不出府,不涉朝堂,不幹政事。我既然要擺出了一副閒散王爺的樣子,何不一擺到底,將這部戲給做全了,免得成天被人惦記。”李瑁端起茶杯,輕輕啜了一口,淡淡道。

“阿郎如此決定想必有阿郎的道理,那我們在宮中安排的事情怎麼辦?也要停下來嗎?”武雲娘思索片刻,又問道。

李瑁擺了擺手道:“宮中不比朝堂,我們不必自己動手,我們大可以藉助三姐的手來培植我們在宮中的勢力。”

武雲娘面有疑惑,問道:“楊昭儀雖是王妃的三姐,但畢竟關係隔了一層,靠得住嗎?”

李瑁於她雖有恩惠,但在皇宮中,恩惠這東西卻是最靠不住的。

wωw. тTk дn. ¢O

李瑁的食指輕叩着書案,眉宇間流露出一股有內而發的自信。

“三姐是聰明人。她是玉環的三姐,又是從我壽王府入的宮。無論她是否願意,她的身上都有我壽王府的烙印,洗都洗不掉。除了我,無論是太子,慶王,還是李林甫都不會放心她。更何況如今父皇雖然身體康健,但已年近花甲,想再生子嗣已是難上加難。雲姨是從宮中出來的,應該知道,宮中的女人如果沒有子嗣,縱然眼下恩寵再隆,也不過是過眼雲煙,轉眼變回消散。在她有能力如當年的母妃般影響朝堂之前,三姐一定,也只能站在我這邊。只不過......”

李瑁停下了手上的動作,頓了頓,又接着道:“只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不能全部依賴她,待到我們在宮中的勢力成型,我們就要慢慢獨立出來,另謀其他。宮中的事情我不甚懂,只能拿個大概,很多事情還要幸苦雲姨多多費心。”

“阿郎的心願也是娘娘和奴婢的心願,何來辛苦二字。”武雲娘看着李瑁,由衷地笑了笑。

武雲娘跪坐在李瑁的對面,看着李瑁運籌帷幄的樣子,不自覺想起了當年的惠妃娘娘。當年惠妃娘娘爲了阿郎的太子之位勞心勞力,但阿郎自己卻不甚在意。若是娘娘能看見阿郎現在這個樣子,想必會非常欣慰吧。

“雲姨,府中現在的錢糧調度可還方便嗎?”李瑁從前就是個甩手掌櫃,不問府中的情況。

一個月前李瑁剛贈給楊玉瑤十萬貫,如今府中的資金運轉李瑁自己也沒個底。

“府中財物倒還充足,阿郎可是要做什麼?”武雲娘估摸着李瑁可能要做什麼耗費極大的事情。

李瑁點了點頭道:“大伯信佛,我想捐些香火給城外的幾間寺廟,以全孝心。”

“阿郎只是要捐助寺廟嗎?”武雲娘一下子嗤笑了起來。

武雲娘從袖中掏出了一本厚厚的賬簿,放到了書案上:“阿郎是壽王府的主人,也該知道些府中的情況了,娘娘這些年爲阿郎攢下的財務盡在此處,阿郎不妨看看。”

李瑁從書案上拿起賬簿,不過簡單地翻了幾頁,一下子就愣住了當場,明白了方纔武雲娘嗤笑的原因。

原因無他,只是因爲壽王府太富有了。

長安及益州良田一萬餘頃,東西兩市店契一百八十間,長安宅院十六處,金銀現錢五百萬貫,這些還沒有算上那些價值不菲的珠寶玉器,古玩字畫。

難怪武雲娘出手便是十萬貫,連眼都不眨的,原來這些錢財對壽王府來說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漫說是區區十萬貫,就算是一百萬貫,只要能幫到李瑁,那也是毫不猶豫的。

從前李瑁只道母妃偏愛自己,將她的半生所得大半都給了自己,但卻不知數目。

щщщ ▪тTk ān ▪Сo

壽王府豪富,漫說是其他王爺,就是整個關中,能與他壽王府一較高下的,除了那些少數幾個積累千年的世家門閥,也就只有李林甫和高力士等寥寥數人了。

直到現在,看着手中的賬簿,李瑁這才知道,原來自己竟是這般豪富,也難怪李琦要妒忌了。

------

夜色漸深,壽王府白日裡來來往往的人羣已經褪去,敏慎殿悄然安靜了下來。

若是擱在平時,此時敏慎殿的主臥中早該點起燭火,不時傳出男女歡愉的嬉笑聲,但今日,卻是還是黑漆漆的一片。

反倒是早該熄了燈火的書房,依舊燈火通明,小丫頭紫竹還不時地進去填茶加水,沒有半點歇息的意思。

書房中,壽王李瑁正一臉正色地端坐在書案前,臨摹着初唐書法大家歐陽詢的《季鷹貼》原本。

歐陽詢的字筆力險勁,法度謹嚴,於平正中見險絕,於規矩中見飄逸,極得時人推崇。

而在李瑁地一旁,楊玉環則一手下巴支撐着靠在書案上,一手慢慢地研着磨。

“玉環,時候已經不早了,我今日就在這書房歇了,你快些回去休息吧,不必在這陪我了。”李瑁看着楊玉環的一臉倦意,心中閃過一絲心疼。

可楊玉環卻搖了搖頭,非但沒有離去的意思,反倒站起身子,一邊搶過了李瑁手中的湖筆,一邊拉起李瑁的右臂,自己坐到了李瑁地懷中。

“秋郎,我們成婚已經三年之久,可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子嗣,如今你又要爲大伯守孝三年,三年後我就二十有三了,你到時候會不會嫌棄我?”楊玉環先是拿過李瑁的手臂,輕輕的放在了自己的腰上,讓李瑁將自己摟住,然後小聲地問道。

李瑁既然要爲李成器守孝,那守孝三年內便不能夫妻同房,自然也就不會育有子嗣。

在李瑁的觀點看來,女子二十三歲未有子嗣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可在時下人的眼中,那卻是一件極爲嚴重的事情,如果處理地不好,那可是要七出休妻的。

李瑁懷摟佳人,低頭看着玉環憂心忡忡的樣子,不禁啞然失笑:“我道你今日怎麼這般粘我,原來是在擔心這個。”

李瑁輕輕揉了揉她的小腦袋,接着道:“你這腦袋裡整日都在想些什麼,難道在你心裡爲夫就這般不堪嗎?”

楊玉環連忙搖了搖頭道:“秋郎對玉環的心意玉環自然曉得,只是人言可畏,前途未知,玉環自己不放心罷了。”

李瑁貴爲親王,他的王爵自然需要有世子來繼承,若是楊玉環始終不能育有子嗣,衆口鑠金,其中的壓力的確大的嚇人。

而據李瑁所知,原本歷史中的楊貴妃確實不曾懷有子嗣,她的擔憂也許真的不是巧合。

李瑁凝視着楊玉環楚楚動人的模樣,想起了她在玉真觀淒冷的背影,心裡滿是疼惜與不忍。

李瑁輕輕地捉過楊玉環的手,放在了自己的心口,鄭重道:“今日我壽王李瑁在此立誓,無論將來玉環何時育有子嗣,壽王府的正妃永遠只有玉環一人,若有違逆,天打雷劈。”

李瑁的話一字字地吐露,重重地敲擊在楊玉環地心頭,慢慢地,她的眼眶有些溼潤了。

無論楊玉環之前的內心有多麼的不安,有了李瑁這句話,都已經安寧下來了。

“你臨帖,我爲你研磨。”楊玉環爲了掩飾自己的失態,匆匆從李瑁地懷裡坐了起來,背對着他。

李瑁坐在案前,看着這個素手研磨的芊芊背影,忽然覺得整個人都輕鬆了起來。

除了那個他深埋在內心的目標,他似乎又多了一個前行的動力。

紅袖添香夜讀書,三年時間似乎也沒那麼難熬了。

第二十章 賑災第九章 春獵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十八章 返程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三章 暗探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六章 封后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三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十九章 決裂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十一章 冷箭第十二章 賜婚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十三章 圈套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十六章 中毒第十五章 退封第二十四章 逼退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五章 再遇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十六章 中毒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十六章 中毒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十四章 請戰第三十九章 起兵第十五章 提點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三十章 內鬥第十五章 提點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十二章 危機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十一章 責罰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四章 徵前第十四章 贈禮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一章 勸進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二章 稱帝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十八章 襲城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十一章 盤算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十八章 返程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九章 高仙芝第八章 瑛娘第十五章 紛爭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十五章 入宮第六章 封后
第二十章 賑災第九章 春獵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十八章 返程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三章 暗探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六章 封后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三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十九章 決裂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十一章 冷箭第十二章 賜婚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十三章 圈套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十六章 中毒第十五章 退封第二十四章 逼退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五章 再遇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十六章 中毒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十六章 中毒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十四章 請戰第三十九章 起兵第十五章 提點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三十章 內鬥第十五章 提點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十二章 危機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十一章 責罰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四章 徵前第十四章 贈禮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一章 勸進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二章 稱帝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十八章 襲城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十一章 盤算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十八章 返程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九章 高仙芝第八章 瑛娘第十五章 紛爭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十五章 入宮第六章 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