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

各處糧倉一齊起火,開仁坊的火勢正猛,一時間難以遏制,火勢沖天而起,映紅了整個城南。

而就在此事,安慶緒正在燕皇宮的樓臺上飲酒作樂,佳餚在盤,美人在抱,正是得意之時,安慶緒已是酒醉八分,辨不清南北了。

“呵呵,這是就要天明瞭嗎?怎的紅彤彤的一片,很是亮堂。”安慶緒靠在欄杆旁,看着城南方向的大火,神志不清的他竟是將這看成了日出,還正奇怪着今日的時間似乎過地尤其地快,一眨眼太陽都出來了。

安慶緒見到的自然不是朝陽,而是城南開仁坊的大火。

安慶緒醉了,侍候他的美人可沒醉,美人看了一眼,對安慶緒道:“陛下,如今纔是子時,時辰尚早,看方向似乎是城南那邊失火了。”

此事的安慶緒已經醉了,哪裡還記得清城南還有一座關係着他命脈的糧倉,他只當是哪戶人家失火,嗤嗤一笑,便過去了。

安慶緒性情暴躁,侍候他的人無一不知,左右薊城是安慶緒的,既然連安慶緒都沒有追問,他們又怎會主動找那些不痛快,於是轉而又給安慶緒喂起了酒。

“陛下請酒。”美人們將酒遞到了安慶緒的嘴邊。

安慶緒自恃酒量,無有不應地接過了酒杯,嘴巴靠了上去,一口吞進了口中。安慶緒一邊喝着,一邊手也不老實,在美人的腰際熟練地上下游走,嬉笑取樂。

對於安慶緒的品性,衆人早已見怪不怪,她們任由安慶緒肆意動作,自己卻又給安慶緒斟上了杯酒,接着道:“陛下海量,再請一杯。”

“哈哈,朕乃真龍天子,酒量豈會差了,再來!”安慶緒興致正高,自己伸頭湊了上去,將杯中之酒一口飲下。

安慶緒懷中的美人見狀,連忙出言奉承道:“陛下之量冠絕天下,好生了得。”

安慶緒高聲一笑,猛地一把抓在了美人豐滿的胸脯之上,肆意笑道:“朕還有更了得的,美人要不要試試?”

這些美人能被安慶緒收在宮中,自然也是寫識“趣”之人,故作嬌弱地嬉笑道:“陛下乃真龍天子,威武無雙,妾豈能久持,還望陛下憐惜。”

美人的話欲拒還迎,一下子將安慶緒的興致推到了頂峰。

安慶緒笑道:“那可不行,朕一定要你看看朕的厲害。”

說完,安慶緒拉過美人的一帶,輕輕一拉,緊接着抓着衣裙猛地一扯,美人身上的外衣便被盡數剝落,只留下一件薄薄的輕紗罩在身上。

美人身上的輕紗宛如一層薄霧,隱約可見輕紗背後綽約的風景,在火光的映照下散發出一種迷人的光澤,看得已經大醉的安慶緒食指大動。

可就在安慶緒準備大快朵頤的時候,臺階之上卻突然闖進了人,來人不是旁人,正是安慶緒的心腹,掌管薊城大軍的張通儒。

“啓稟陛下,緊急軍情。”張通儒來到安慶緒的身旁,跪地道。

安慶緒正值興頭上,忽然被張通儒入內攪擾了好興致,當即心情大壞,呵斥道:“張將軍,沒看到朕正在何處嗎?有什麼事情不能等到明天再說嗎?”

張通儒道:“啓稟陛下,糧倉失火十萬火急,耽誤不得。”

安慶緒酒還未醒,聽了張通儒的話,接上便道:“糧倉失火又如何,糧倉...”

安慶緒話說到一半,聽到糧倉二字,腦海中忽然想起了方纔城南的大火,猛地一個機靈,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一剎那,安慶緒的後背一下子浸滿了冷汗,酒意也散去了大半。

安慶緒立刻看了眼火光沖天的地方,回過頭來雙目圓瞪地看着張通儒問道:“糧倉失火是何時的事情?”

張通儒看着安慶緒彷彿能吃人的眼神,低着頭回道:“一炷香之前。”

安慶緒聽到張通儒的話,心一下子涼了半截,一炷香時間,足夠將開仁坊的存糧燒去絕大半了,薊城的存糧原夠大軍大半年所需,如今看來,恐怕撐不了多久了。

安慶緒接着問道:“可曾派人前往滅火。”

張通儒回道:“末將在得知起火後,便立刻遣人前往滅火,只是火勢太兇,一時間還是控制不住。”

安慶緒聽了張通儒的話,握拳道:“可曾查出是何人所爲?”

張通儒面露難色,頓了頓纔回到:“來人手持高相的手令,說是奉高相之命前來查糧,守糧的士卒一時不察,這才叫他們鑽了空子。”

“高尚?”

安慶緒聽到了張通儒口中所吐出的那個名字,臉色立刻難看到了極點,他萬萬沒想到,主使此次燒糧的竟是他大燕的宰相高尚。

宰相尚且如此,更何況旁人?

一時間,近來發生的許多事情都在安慶緒的腦中來回閃動,從在城中發現敵軍細作,到在官邸發現嚴莊的腰牌,再到牽連盧氏,誅其滿門,原來這一切的一切都在高尚的謀算之中。

而他安慶緒,只是高尚的一枚棋子,傻乎乎地爲其所用,爲高尚在他的新主李瑁面前掙下了一筆不小的功勞。

安慶緒一想到這些事情,當即大怒,一腳踹翻了面前的桌案,桌案上的酒杯食盤“哐啷啷”地散落了一地。

“高尚欺我太甚!”安慶緒一把提起了腰間的佩刀,怒聲喝道。

張通儒道:“高尚其人狡詐萬分,既然他今日自暴身份,想必他還有後手,末將請前往府邸捉拿。”

安慶緒怒道:“不必了,朕要親自前往,拿了高尚的人頭,將他千刀萬剮泄憤。”

說完,安慶緒提刀便要殺了出去。

可就在安慶緒剛剛準備往階下走去的時候,南門守門的校尉又突然持令上前,打斷了安慶緒的計劃。

“啓稟陛下,啓稟大將軍,城外唐軍突然趁夜大舉攻城,發了瘋一樣,兄弟們抵擋不住,特求增援。”

安慶緒聽到校尉的稟告,險些站立不穩,從階上摔了下去,看來這高尚是早和李瑁勾結,想要趁着內亂之時要了他的命啊。

“戰事緊急,先去南門退敵。”

安慶緒當即下令,率領一衆人馬往南門趕去,不解風情地留下這嬌俏的美人,身着單薄的紗衣的秋風中受凍。

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十九章 決裂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三章 心機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三十一章 郭子儀南下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八章 提點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八章 提點第九章 高仙芝第十章 阻撓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十一章 叛亂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十章 衝突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十三章 威嚇第六章 請帖第四章 交易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十六章 謀退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十章 謠言四起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六章 請帖第十六章 定策第二十八章 全據中原第十章 決策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十一章 責罰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十二章 賜婚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十三章 圈套第十一章 激將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四章 提詩第十四章 重賞第十章 決策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九章 劍舞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三十一章 郭子儀南下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三十章 籌糧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九章 密謀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十七章 新軍第二十一章 天策上將第三章 謀算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三十章 內鬥第二十章 平叛人選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十章 韋清兒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五章 秦州再會第八章 起兵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九章 春獵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一章 爭鋒相對
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十九章 決裂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三章 心機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三十一章 郭子儀南下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八章 提點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八章 提點第九章 高仙芝第十章 阻撓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十一章 叛亂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十章 衝突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十三章 威嚇第六章 請帖第四章 交易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十六章 謀退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十章 謠言四起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六章 請帖第十六章 定策第二十八章 全據中原第十章 決策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十一章 責罰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十二章 賜婚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十三章 圈套第十一章 激將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四章 提詩第十四章 重賞第十章 決策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九章 劍舞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三十一章 郭子儀南下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三十章 籌糧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九章 密謀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十七章 新軍第二十一章 天策上將第三章 謀算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三十章 內鬥第二十章 平叛人選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十章 韋清兒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五章 秦州再會第八章 起兵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九章 春獵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一章 爭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