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鳳棲梧

“老奴內府局管事林招隱跪見壽王殿下,玉真長公主。”

紫衣太監方一進門,便看到了面門而立的李瑁和玉真公主,連忙走上前去,跪拜道。

李瑁聽着來人自報名號,心中微微一驚。

內府局掌管宮中財物,負責爲皇上保管錢財,權利極大,內府局管事更是正三品的宦官,身份相當於李隆基的管家,頗得李隆基的信任。

可以說,皇宮之中,雖然宮女太監數萬,但除了位份最高的高力士和楊思勖外,能與林招隱並肩的宦官不過寥寥數人。

看着林招隱跪在地上的身影,李瑁在心中暗暗想到:“原以爲最多來一個御前太監,沒想居然會是林招隱,看來現在是不好打發了。”

李瑁心中雖然這樣想着,但臉上還是一副疑惑的表情,叫林招隱站了起來,問道:“原來是林公公,林公公是父皇身邊的要人,林公公不在父皇身邊服侍,大老遠地跑到這玉真觀所爲何事?”

林招隱自打入觀後見到壽王護衛便知道事情恐怕不妙,如今聽了李瑁明知故問的話,心中更是咯噔一下。

林招隱雖然在宮中地位頗高,但說破了天也還是皇室家奴。既然壽王問了話,他也不好猶疑,恭敬地回道:“啓稟壽王,老奴此來玉真觀是奉了陛下之命,接太真道人去宮中爲故太后祈福。”

“哦?”

李瑁露出一絲詫異的神情,問道:“即是祈福,在玉真觀中便好,何故要去宮中呢?”

林招隱道:“故太后仙逝於宮中,陛下每每思及,心痛難當,故而有此安排,還望壽王殿下知曉。”

“原來如此。”

李瑁點了點頭,露出一絲恍然之色:“爲太后祈福乃是儘子孫孝道,理當遵從。”

林招隱看李瑁的表現,似乎並沒有阻撓太真進宮的意思,當即鬆了一口氣。

林招隱在宮中數十年,極善於揣度皇上的心思,他看得出皇上對於楊玉環極爲上心。他若是能趁着這次迎接楊玉環入宮的機會率先結好楊玉環,或許他在宮中的地位還能再上一層樓,成爲和高力士平起平坐的人物,從此不用再看他人臉色。

林招隱爲了求得這次迎接新貴人入宮的機會可是下了許多功夫,廢了諸多口舌,甚至還在暗地裡得罪了李隆基最爲寵信的太監高力士,此事關係他日後的前程,可萬萬不能有失。

林招隱在心中暗自慶幸了一番,悄悄地鄙夷了李瑁的懦弱,臉上卻露出討好的笑意,道:“既然如此,那老奴便帶着太真道人入宮了。”

說着,林招隱便要上前攙扶着楊玉環離開。

可林招隱剛剛上前兩步,還沒來走到楊玉環的身邊,便被李瑁伸手攔了下來。

李瑁伸着手,擋在林招隱的面前,臉上露出一絲爲難的神色,道:“爲故太后祈福乃兒孫輩應盡之責,本王本不該推脫。只是王妃自幼體弱,近日又受了些風寒,身體多有不適,實在是不宜祈福久坐,耗費心神,還望公公稟明父皇,由本王替代玉環如何?”

難怪先前這邊好說話,原來李瑁在這裡等他。

林招隱臉上立刻露出了慌張的神色,但很快便被他掩飾了過去。

林招隱在心中快速地思索了一番,面露難色:“此乃大家御口欽定之事,事關大家的威嚴,怕是不好隨意變更吧。”

李瑁笑了笑,道:“林公公不必爲難,林公公只需如實回稟父皇,本王自當親自解釋,必不叫公公難做。”

林招隱看着李瑁的樣子,似乎鐵了心要阻撓自己帶走楊玉環了。

此事於林招隱干係重大,林招隱當下心中大急,再也顧不得什麼天家家奴的忌諱,當着玉真公主的面,對李瑁暗語威脅道:“此事重大,關係到壽王殿下的前程,老奴以爲殿下還是三思而行,不要插手的好。”

“哼!”

林招隱的話剛講完,李瑁便重重哼了一聲。

李瑁看着林招隱叫人生厭的嘴臉,一揮袍袖,冷冷道:“王妃身體不適,本王實在不忍王妃入宮,若是父皇實在如此在意,本王自當親自入宮爲故太后祈福,莫說三月,縱然是三年也並無不可。”

說着,李瑁便拉過楊玉環的手,不再理睬林招隱,徑直往門外走去。

“玉真公主,您看這……”林招隱見李瑁全然不將自己的威脅放在眼中,當即慌了神,連忙向身旁的玉真公主求救。

玉真公主聽了林招隱的話,沒有半點的表示,依舊是一副魂遊天外,萬事不理的神情,好像發生在這裡的事情與他全無干系。

林招隱見玉真公主這幅神情,心一下子涼了大半。

這哪是什麼結交新貴的美差啊,這簡直是他的催命符啊。他這趟出來非但得罪了高力士,還辦砸了皇命,這可是要了他的老命。

林招隱看了看門外佇立着的壽王護衛,知道自己是留不住人了,當即咬了咬牙,橫下心來,對李瑁道:“壽王殿下,老奴只是一個奉命跑腿兒的,殿下不顧皇命要帶走太真老奴不敢阻攔,只是殿下總得要給老奴一句話,叫老奴回去交了差吧。否則陛下怪罪下來,非但老奴要挨責打,就連玉真殿下也要受到牽連。”

聽了林招隱的話,李瑁一下子頓住了腳步。

人是從玉真觀中帶走的,若是李瑁就這麼一走了之了,作爲觀主的玉真公主必然會受到牽連。李瑁不關心林招隱的死活,但玉真公主他卻不能不管。

李瑁停在了院門口,低頭想了沉思了片刻。過了一會兒,忽然走到看守院門的武彥平身邊,霍然抽出了腰間的承影劍。

“傖啷”一聲龍吟。

名劍承影應聲出鞘,剎那間一股寒光從院中閃過。

“殿下你要幹什麼!”林招隱見李瑁居然抽出了劍,生怕李瑁對自己不利,連忙倒退幾步,尖聲叫了出來。

李瑁並不理睬林招隱的叫喚,只是低頭看了看手中的佩劍,走到了那堵雪白的院牆之前。

“你既要交代,那本王便給你一個交代。”

說着,李瑁以劍代筆,在玉真觀雪白的院牆上昂首疾書。

大唐尚武,李瑁雖然性格懦弱,但作爲皇子自然也是自幼習劍,這把鋒利的佩劍李瑁拿在手中絲毫不覺得生疏,反倒有幾分熟悉的感覺。

沙沙沙,鋒利的劍尖在白牆上劃過,發出悅耳的摩擦聲,很快,一行行鐵畫銀鉤,刀劈斧斫的行楷便一氣呵成地出現在了牆上。

鳳棲梧: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一行行,一字字當真是貼切極了李瑁和楊玉環昨夜今朝的感受。

那份獨倚高樓,憑欄遠望的愁苦,那份茶飯不想,深夜無眠的相思,字裡行間,聳然動容。

這些字彷彿在講述着一個故事,一個男女相思,借酒澆愁的故事,這個故事直看的女主人公楊玉環雙淚將垂,心醉如酥,就連最後對李瑁的一點點小抱怨都拋到了天涯海角。

“玉環體弱,本王不忍其受清修之苦,故而擅自將人帶回,若是父皇問起,還請公公將此曲轉呈父皇。”

言罷,李瑁收劍於鞘,拉過楊玉環的一雙玉手,決然而去。

轉身的一剎那,李瑁覺得內心前所未有的通泰,彷彿將昨夜陰翳一掃而空。

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一章 勸進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四章 交易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九章 城破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一章 水淹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七章 救人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十章 衝突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十三章 威嚇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十八章 玉環吃醋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二章 緣起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二十四章 賑災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八章 起兵第三章 謀算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九章 城破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十一章 激將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十七章 小道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三十章 請封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十二章 危機第九章 城破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十六章 大捷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九章 劍舞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三十四章 貴妃出宮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四章 提詩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十章 決策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四十五章 威逼
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一章 勸進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四章 交易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九章 城破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一章 水淹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七章 救人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十章 衝突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十三章 威嚇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十八章 玉環吃醋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二章 緣起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二十四章 賑災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八章 起兵第三章 謀算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九章 城破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十一章 激將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十七章 小道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三十章 請封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十二章 危機第九章 城破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十六章 大捷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九章 劍舞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三十四章 貴妃出宮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四章 提詩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十章 決策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四十五章 威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