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機

李瑁低頭看着手邊的茶杯,只見純白的杯沿上清晰的印着一抹嫣紅的脣印,脣印正對着李瑁地身體,分外顯眼。

看着這抹刺眼的脣印,一時間,李瑁竟不知該拿還是不該拿。

“妹夫你這是怎麼了?難道是怕三姐我下了毒,不敢喝嗎?”楊玉瑤見李瑁一副躊躇的樣子,噗嗤一下笑了出來。

“怎麼會,能喝到三姐倒的茶,李瑁求之不得。”李瑁看了看,見四周無人,於是端起茶杯,硬着頭皮喝了一口。

“嘻嘻,妹夫,想到你這個人看着一臉正氣,想不到也是個色鬼,這麼大的杯子你哪兒都不喝,偏偏調三姐喝過的地方喝,你這是何意?”楊玉瑤見李瑁飲了自己的脣印,反倒倒打一耙,調笑起了李瑁。

聽見楊玉瑤這樣說,李瑁心裡不禁感到一陣無奈。這個以豔名傳於青史的女人果然不是省油的燈。

李瑁兩人爲人,何曾被女子這樣調笑過,心裡頓時來了心氣。左右楊玉瑤不會責怪自己,李瑁反倒大起了膽子,對楊玉瑤玩笑了起來

“三姐是傾國傾城的美人,能借三姐的脣香入茶,這樣的機會李瑁豈會錯過?”說着,李瑁還拿起茶杯把玩了起來。

楊玉瑤一向自忖絕色,對自己的美貌極具信心,見得年輕俊秀的李瑁也爲自己傾倒,楊玉瑤的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膽子也越發地大了。

她站起身子,一隻手搭在李瑁的左肩,一雙蓮步慢慢地往李瑁的身前挪動,她的手伴隨着腳步的移動,慢慢地滑到了李瑁的脖頸。

緊接着,楊玉瑤竟全然不顧身處何地,大搖大擺地坐在了李瑁的腿上。

“你當年爲了討好我,送我那般貴重的禮物,難道只是爲了送三姐入宮?就沒有點別的心思嗎?”楊玉瑤攬着李瑁的脖頸,在她的耳邊呵氣如蘭。

這時,李瑁方纔明白,難怪楊玉瑤在他的面前會這般大膽。原來在她看來,李瑁對她垂涎已久,李瑁所贈的十萬貫錢財不是對她入宮的賀儀,而是向她求歡的明證。

想到這些,李瑁心中一陣苦笑。

楊玉瑤本就生得極美,體態又豐滿窈窕,可謂是天生的媚骨,一顰一笑都能勾魂攝魄。

李瑁美人在懷,嗅着楊玉瑤身上的香氣,縱然心中擔憂,卻也不免一陣激盪。

“哦?貴嗎?那我怎麼覺得十萬能買三姐一縷脣香是我佔了便宜呢?”李瑁淡淡一笑,不推不久地回道。

不料楊玉瑤見李瑁並不直接回答她的問題,愈發大膽,竟抓住李瑁地手,慢慢地放在了自己的胸脯上:“三姐這裡還有些別的便宜,你要不要佔呢?”

仲春氣溫已經回暖,楊玉瑤身穿的乃是一件領口低開,**半露的齊胸襦裙,李瑁地手**着楊玉瑤光滑細膩的胸脯,腦袋短暫地蒙掉了。

這裡可是皇宮,眼前的這個女人可是皇帝最爲寵愛的貴妃娘娘,害怕與興奮在他的腦海中來回涌動,連呼吸都不自覺地加粗了。

唐史中的楊玉瑤放浪形骸,私闈混亂,想不到膽子竟大到了這個份上。

一時間李瑁彷彿整個人都凝固住了,連手都忘了拿開。

楊玉瑤看着李瑁進退維谷的模樣,覺得大爲有趣,嫵媚道:“妹夫,你倒是是不敢,還是不想呢?你當素秋這麼久沒回來在幹嘛,她在外面望着風呢?你放心,沒有我的允許別人進不來。”

楊玉瑤的話和舉動一下子滋長了李瑁地興奮,李瑁腦袋一熱,拉開了楊玉瑤的手。

“恩......”

李瑁對待楊玉瑤全然沒有對待楊玉環那般憐惜溫柔,弄疼了楊玉瑤,痛地她輕呼了出來。

不過此刻的李瑁已經被這樣異樣的興奮佔據了理智,哪還顧得上楊玉瑤的感受,李瑁低下頭去,重重地吻在了楊玉瑤的脣上,放肆地索取。

就在李瑁愈發興奮,準備更近一步的時候,忽然,一陣清風自亭外吹來,帶着陣陣涼意怕打在了李瑁地臉上,李瑁滾燙的臉一下子冷了下來,整個人都都不由打了個哆嗦。

迎面而來的涼意讓李瑁興奮的思維一下子冷靜了下來,心裡的慾望也淡了幾分。

李瑁看了看四周的環境,又看了看懷中已經被他拿捏地面色微紅,意亂情迷,但卻略顯得意的楊玉瑤,忽然想起了什麼。

這裡是皇宮,他是皇子,而楊玉瑤是貴妃,今日若當真在這裡和他發生了什麼,被她抓住了把柄,那他便要爲她所用,這一生都擺脫不了她的控制。

恐怕這纔是楊玉瑤的真正目的。

他壯志未酬,怎麼能栽在這裡。想到這些,李瑁感覺一陣後怕,自己的整個後背都溼透了

他連忙放下楊玉瑤,自己站到了一旁,大口地穿着粗氣:“三姐,這裡雖然是承香殿的範圍,但不禁是在室外,若是被她看見了終歸不好。”

楊玉瑤本想着李瑁血氣方剛,又守孝三年,不知肉味,自己主動委身與他,一定能夠手到擒來,可萬萬沒想到,李瑁竟在最後關頭推開了自己,

原本楊玉瑤想的的確不差,只是楊玉瑤不知,今日李瑁在入宮前已經被楊玉環餵飽了,而且餵了不止一遍,所以方纔纔能有所節制。

楊玉瑤眼眸中一閃而過一絲不甘的神色,但隨即掩飾了過去。

楊玉瑤入宮三年以來,雖然盡得皇帝恩寵,但她心裡一直有一個執念,那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后之位。貴妃雖尊,但說白了不過是皇帝的一個侍妾,只有皇后纔是皇帝的正室,纔是真正的六宮之主,一國之母。

不過皇后與貴妃不同,並非全憑皇帝的一人喜好便可冊封,正如李瑁地生母武惠妃,武惠妃獨寵後宮二十年,比起現在楊玉瑤猶有過之,可她沒有百官的認可,依舊登不上皇后之位。

楊玉瑤很清楚,要想稱爲皇后,光靠李隆基的寵愛還不夠,她需要朝堂的支持。只不過是她是女子之身,又常在後宮,想要在朝中營建自己的勢力可謂難上加難。

楊玉瑤是聰明人,她通過壽王府這些年在宮中的安排不難猜出李瑁的用意——爭儲。

而李瑁若要爭儲,那便勢必要在朝中建立屬於他的壽王黨,那壽王黨便是她能夠在朝中藉助的力量。

不過正如李瑁不敢全然相信楊玉瑤一樣,楊玉瑤也不敢完全信任李瑁,她一定要有能夠節制和掌握李瑁的東西,所以纔會發生剛纔的一幕。

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九章 密謀第六章 鳳棲梧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四十六章 返京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十四章 重賞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一章 面聖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十章 決策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七章 入城第十四章 重賞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四十章 建佛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三十五章 破關南歸第九章 劍舞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十四章 楊昭儀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十五章 退封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十七章 論戰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六章 鳳棲梧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十二章 誤闖第一章 水淹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二章 稱帝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二十六章 終破僵局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十一章 冷箭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三十九章 所謂世家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三章 心機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十五章 提點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二十三章 離京第四章 徵前第四十一章 用計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十四章 危局第九章 封后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八章 瑛娘第九章 寧王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請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四十六章 下馬威第四章 提詩第十四章 重賞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一章 楊安之爭
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九章 密謀第六章 鳳棲梧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四十六章 返京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十四章 重賞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一章 面聖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十章 決策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七章 入城第十四章 重賞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四十章 建佛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三十五章 破關南歸第九章 劍舞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十四章 楊昭儀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十五章 退封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十七章 論戰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六章 鳳棲梧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十二章 誤闖第一章 水淹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二章 稱帝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二十六章 終破僵局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十一章 冷箭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三十九章 所謂世家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三章 心機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十五章 提點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二十三章 離京第四章 徵前第四十一章 用計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十四章 危局第九章 封后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八章 瑛娘第九章 寧王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請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四十六章 下馬威第四章 提詩第十四章 重賞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一章 楊安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