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

對五寨堡變化震驚的,並不是孫師爺一個人,鎮西衛指揮使的劉景春大人,在8月28日得到五寨堡大豐收的消息後,第二天,便派家丁到五寨堡來查看,察看的結果,自然是非常不可思議。

家丁回去後,加油添醬,劉景春大人自然是聽得非常心動,想起義子黃來福答應自己的承諾,此次派孫師爺等人來,便是向黃來福要糧來的,還有隨便問問,關於羊絨的事情,到底如何了。

當然,察看的人,劉景春大人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在一片慘淡中,五寨堡這種大豐收,太引人注目了。這幾天中,岢嵐州知州楊德符,保德州知州劉經,還有周邊幾個軍堡的將官們,都有派人來窺探。窺探的結果,自然都是心思各異,不過這些人心情各異凡心思各異,要他們想對黃來福怎麼樣,卻是沒這個心力。

當然,有這個心力的人也不是沒有,比如說現正在偏關防秋的岢嵐兵備道高其大人,理論上,黃來福的五寨堡是衛所繫統,只受鎮西衛指揮使劉景春大人和太原的都指揮使劉甫玉大人管轄。但明時邊鎮的複雜就在這裡,山西鎮分爲三個兵備道,如有戰事時,連岢嵐州鎮西衛,五寨堡在內,都要受岢嵐兵備道的節制,所以高其大人也算是黃來福的上司了。

眼下,高其大人和一員參將就駐紮在偏關,分轄二十城堡,帶五寨堡在內,總管官軍一萬二千三百三十三員名。馬騾三千四百五十四匹頭,內援兵官軍三千二十八員名,馬騾二千二百九十七匹頭。高其大人身爲有司參議兼兵備官,總理各道軍事,還分管當路的糧儲、屯田之事,從三品。

五寨堡大客棧,原名五寨堡客棧,原先只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客棧。算是楊安章楊百戶家的產業,當時由其二子楊小牛經營,僅在過年地時候,客棧還是冷清得門可羅雀,但到了今年的時候。特別是進入九月時,一下子就顧客盈門,經常都是爆滿。生意越來越好,楊小牛也就順應潮流,將客棧名改爲五寨堡大客棧了。

此時在五寨堡大客棧的一間客房內,二個漢子推門進來,其中一個長得胖大粗黑,年在三十多歲。一個長得清瘦些,年近四十,嘴角浮動着一絲冷笑,頗有些陰沉自得的味道。

兩人進了客房內,那個長得胖大粗黑的漢子道:“他媳婦家娃的,沒想到五寨堡一區區小堡。竟一下子變得這麼熱鬧,俺記得去年六月時,還和高大人路過這裡,當時這裡冷冷清清的。一個鳥都沒有,真沒想到,才一年時間,就變化這麼大,這黃來福還真是神了。那個清瘦陰冷的漢子眼中浮動着光芒,冷笑道:“一年產出幾十萬石糧,還遠遠沒到底。想不熱鬧都不行。只是黃思豪和黃來福父子,一區區千戶。就擁有這些多錢糧,怕不是好事啊。”

那個長得胖大粗黑地漢子道:“也是,聽高大人說,山西鎮一鎮馬步官軍五萬八千五百二十六員,一年的主兵銀也不過十二萬三千三百兩,客兵銀不過十萬兩。他黃家區區一千戶,單單一年糧米收入,就超過我們一鎮官軍的糧餉,這老天還真是瞎了眼了。唉,看看我們偏頭關,這一年的收入下來,和五寨堡遠遠不能比啊。”

偏頭關靠近河套蒙古部落,這些年,兵火不興,偏頭關各地,也和蒙古部落,形成了一個個的民市,相互進行貿易,不過一年地收益下來,卻是和五寨堡相差太遠。

那個清瘦陰冷的漢子冷笑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怪只怪黃家父子不會做人,有這麼多糧米,也不知道要孝敬我們高大人和總兵大人。”

那個長得胖大粗黑的漢子道:“齊先生,難道你想讓高大人……只是,我看過五寨堡旗軍,可不象是其它衛所的老弱軍士,硬來的話,就算能說動吳參將,怕我們也討不了好啊。”

那個清瘦陰冷的漢子冷笑道:“王兄弟,誰說我們要動粗了?這五寨堡旗軍這麼強壯,正好調入營兵中,然後說動總兵大人,一紙調令,將他調到別的軍堡守備,再將我們的兄弟調防來五寨堡,這五寨堡地一切,不就由高大人等任取了嗎?”

“果然讀過書的人,就是讀過書的人,齊先生這腦子,就不是我們這些老粗所能比的。”

兩人相對大笑起來。

“福兒,岢嵐州的劉景春大人派人前來了,說是有事和你商議。”

黃來福剛送走了渠源銳等商人,和何副千戶等老軍官們,自己的父親黃思豪就滿面笑容地走進廳來,對黃來福說道。

“哦,原來是義父派人來了,是爲了糧地事吧。”黃來福微微一笑。

此次他進京替職時,隨便在岢嵐州城拜了個便宜乾爹,回來後,和父親說起,他也很是贊同,和指揮使大人搞好關係,這是有必要的,雖然每年要送便宜乾爹四千石糧食,讓黃思豪有些肉疼,不過最後他還是沒說什麼,反正兒子長大了,什麼事,就讓他拿主意吧。事實證明,自家兒子這一年接手來,將五寨堡打理得井井有條,遠超於往常自己治理的五寨堡,並不用自己擔心。

父子二人迎了出去,在大門口,就見孫師爺幾人正站在那,打量着千戶宅四周的情形。

見到黃思豪和黃來福父子,孫師爺忙拱手道:“小地孫萬敖,見過黃老大人,見過黃少爺。”

此次來五寨堡之前,劉景春大人早已和孫萬敖師爺說過自己和黃來福的關係,不管自己怎麼受指揮使大人的寵愛,但明面上,自己可是劉家的下人,現在黃來福又是指揮使大人的義子,這禮節上,自己可不能讓人說什麼。

“呵呵,原來是孫師爺,一路辛苦了,義父他老人家還好吧?”黃來福熱情地道。

“託黃少爺的福,劉大人還好,就是想念少爺得緊。”孫師爺滿面笑容地道。

“來福也是同樣想念義父大人,只恨公務繁忙,無力分身,不能前往岢嵐州侍候他老人家。”黃來福感慨地道。

二人寒暄了幾句,黃思豪笑道:“福兒,孫師爺一路辛苦,還不請他進去?”

黃來福拍拍額頭道:“你看我,光顧着說話,都忘了請孫師爺進去了。”

當下衆人一起進入千戶宅內,各人分賓主坐下,獻了茶。

孫師爺感慨地道:“一路前來,五寨堡的變化真是讓人不可想象,記得前些年時,小地也來過五寨堡,若不是親眼見到,真是說什麼也不會相信眼前地變化。”說到這裡,他只是連連搖頭感慨。黃思豪父子聽了都是心中得意,五寨堡眼前的一切,是和他們地辛苦努力分不開的,而成績得到他人的肯定,說心中不得豪,是不可能的。

黃來福道:“孫師爺過獎了,五寨堡說起來,還是個小地方,不能和岢嵐州比啊。”

孫師爺只是連連搖頭感慨,連道不可思議,半響,他嘆了口氣,道:“五寨堡能取得如此的發展,想必劉大人見了,定是內心歡喜。只是和五寨堡不一樣,今年岢嵐州卻是年景不好,屯田無收,想必劉大人又要爲鎮西衛軍士們的衣食擔憂了。”

黃來福和黃思豪互視一眼,黃來福臉色沉重地道:“義父大人的憂戚,來福一直放在心上,恰好我五寨堡今年有一個好收成,來福在岢嵐州城時,曾和義父大人說過,願獻上糧草數千石,以解義父之苦,今日正和父親大人說起這事,明日要派心腹往岢嵐州城一行,解去糧米四千石,孫師爺來得正好,正好和糧米一起前往。”

孫師爺聽了大喜,自己此次來的任務順利完成,說不歡喜是假的。他連連道:“大人一直和小的說,少爺宅心仁厚,是個一等一的人才,今日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

此時更是賓主皆歡,當下黃來福喚人來請孫師爺去沐浴更衣,又設了晚宴爲孫師爺等人接風洗塵,在宴上時,孫師爺嘗試地問起羊絨之事,黃來福沉吟道:“此事我已和一干商賈商定,建廠設房的時間,定在九月中旬,請孫師爺回去轉告義父大人,此事請他老人家不用憂慮,來福自有計效,讓他老人家高枕無憂便是。”

孫師爺更是歡喜,道:“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孫師爺在五寨堡待了兩天後,九月五日時,黃來福便抽選幾百名屯田押解四千石糧米,隨孫師爺一起前往岢嵐州城,父親黃思豪親自前往。

依他的說法,他是正好順路往岢嵐州城一行,見見自己的親家兼世兄弟顧千戶。不過黃來福卻可看出父親對自己事情的關心。當衆人起行時,他親自將父親,孫師爺一行人送到了堡外。

在一行人遠去後,與此同時,受戶部尚書王遴的指令,戶部在太原的一管糧主事張文保帶着幾個小吏,從太原前往了五寨堡。五寨堡的錦衣校尉楊大爲,也接到了密令,立刻前往京師,面聖!

第237章 提督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233章 威力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1章 商議第94章 歡聚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75章 大過年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75章 大過年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35章 顧家第246章 談判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34章 慘烈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96章 連升三級147章 面聖第17章 大幹第100章 又震動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09章 冗濫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51章 軍歌(2)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2)第56章 收稅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241章 徵日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1章 商議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38章 衛學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226章 踊躍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72章 神池、馬賊第168章 迎接第272章 大災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
第237章 提督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233章 威力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1章 商議第94章 歡聚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75章 大過年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75章 大過年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35章 顧家第246章 談判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34章 慘烈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96章 連升三級147章 面聖第17章 大幹第100章 又震動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09章 冗濫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51章 軍歌(2)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2)第56章 收稅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241章 徵日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1章 商議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38章 衛學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226章 踊躍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72章 神池、馬賊第168章 迎接第272章 大災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