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包稅十萬兩

幾天後,張文保大人眉開眼笑地押解走了四萬七千兩稅銀,黃來福還好,馬公公,還有堡內的一干人,都是依依不捨地眼看着銀子的遠去。

四萬七千兩銀子,重達幾千斤,要分十幾輛馬車才能分裝完。除了張文保大人隨同的一些差役外,黃來福還派出一些家丁,還有一些屯丁們充作民夫,協助護送張文保大人將稅銀押解到太原。

張文保大人走後,此後的一些天內,在張文保大人和安代山大人,還有馬公公、黃來福等人的奏摺經快馬交到內閣後,五寨堡就和京城的官員們扯起口水仗來。

對黃來福的要求,工部表示理解,在工部尚書曾同亨看來,只要五寨堡城池的擴建,不要工部掏錢,工部並不介意黃來福擁有神池堡及八角堡境內的開發權。

不過戶部尚書王遴卻有不同看法,他認爲,讓黃來福擁有神池堡及八角堡境內的境內荒地開發權不是不可以,不過這個稅糧,是不是應該增加一點?根據他的估計,這兩地的荒地怕有幾十萬畝,雖說以前這些土地都是廢棄不用,但現在黃來福既然看上了,那就是顯出這些地方的價值來了,適當增加一點稅糧也是應該和必要的。

關於開發這兩地的荒地問題,各人很快達成了共識,不過在黃來福要求開採兩地的礦產時。內閣大臣申時行卻拿不定主意。

在今年的九月十二日,萬曆皇帝朱翊鈞遣內臣責問內閣各地時有人疏請開礦,爲何不見戶部奏復的事時。內閣首輔申時行就回奏說開礦必當聚衆,聚衆必當防亂,爲了防患和愛惜錢財計,所以還是不開礦爲好。

不過他這個理由在山西鎮和五寨堡卻是不存在,這一帶都是邊防重地。重兵雲集,聚衆必當變亂,倒也不見得,這不,五寨堡各個農場不都是好好的嗎?而且依黃來福的做事風格看來,讓他來經營這兩地礦產。不但朝中不會花錢,相反還可收上許多課稅。

不過內閣首輔申時行擔心,此例一開,萬曆皇帝朱翊鈞就會大力派人到各地去收礦稅,眼下各地的礦產都被當地勢力和大商賈們瓜分完畢,各地利益根深蒂固,如朝庭派人收稅。怕是會鬧得不可開交。

就在這僵持的時候。在五寨堡地馬公公給萬曆皇帝朱翊鈞上了一道密摺。提出了一個良方,就是可將這兩地的經營權包於五寨堡守備黃來福,每年總收稅銀多少,至於黃來福經營什麼,不必說得太清楚,模糊過去就好。

萬曆皇帝朱翊鈞一看這密摺大喜,讓內閣首輔申時行等人依此商議,申時行和王遴認爲也不錯,可以堵住天下人的嘴。最後各人商議出包稅的總金額:黃來福帶五寨堡、神池堡及八角堡三地的經營,每年包稅十萬兩。

關於這金額的議定。本來兵部尚書石星說三地總稅額六萬兩就好。內閣首輔申時行則認爲七萬兩很恰當。不過戶部尚書王遴卻有不同意見,他認爲,黃來福屯田厲害,三地才收這麼點錢,是褻瀆了黃來福地才能。最後他堅持三地應收稅銀十萬兩。

聽了王遴的意見後,內閣首輔申時行也認爲王遴大人說得很有道理,最後他也改爲支持了戶部尚書王遴大人的意見。在工部尚書曾同亨同立。禮部尚書許國也支持戶部尚書王遴的情況下。兵部尚書石星大人爭不過幾位大人,只好作罷。

商議出這辦法後。各人都很滿意,特別是戶部尚書王遴,更是滿意。現在不比國朝初期,各地都要戶部掏錢,特別是吃錢大戶軍隊,更是如此。就拿山西鎮來說,一鎮馬步官軍五萬多員,一年的銀餉就要二十二萬兩。如能從五寨堡三地每年收稅十萬兩,就可養活山西鎮軍馬大部了,可以極大地減輕了戶部的負擔。

在萬曆皇帝朱翊鈞確認後,最後內閣發文書給五寨堡黃來福,看他對這個決定怎麼樣。文書中說得很模糊,沒說讓黃來福在兩地屯田,也沒說在兩地開礦,只說治理三地。

在等了一些天后,黃來福終於有了迴應,他認同了各位大人的意見,不過他在奏摺中訴苦,說是五寨堡多年來,兵器裝備軍服等都沒有更新,破破爛爛地,讓人聞者流淚,見者傷心!

他希望朝庭拔給五寨堡一些兵器裝備,最好再拔給一些火炮戰車。還有,黃來福認爲,現在地五寨堡居民稠密,商販輳集,爲了防患虜賊土寇,請朝庭許可五寨堡製作一些鳥銃等中型火器。可請現在堡中地欽差天使馬久英公公代爲督管。

最後內閣商議後,同意了黃來福的意見,兵部尚書石星發公文給山西的軍器局及針工局等分部,要求他們調拔一批裝備給五寨堡的守備黃來福。

最後黃來福領到的這批裝備有:

配八瓣鐵帽盔的鐵甲一百五十副、配硃紅皮盔的皮甲三百副、虎蹲炮三門。鳥銃三百門、手銃一百五十把、配有火繩、藥管、鉛子袋、銃套、火藥、鉛子若干。

合力弓三百張、弓弦二百條、大箭三萬只、腰刀二千把、長槍二千根、藤牌長牌各二百副、狼筅一百把、馬鞍仗五十副。另還有軍用胖襖、戰鞋、軍褲、軍士裘帽二千套,熟鐵五萬斤。

最後還有戰車三座,讓黃來福如獲至寶。當然,這時大明軍隊領取武庫的裝備時是要給錢的,不過由於兵部有明令,所以黃來福這個價格會優惠些,在付出近萬兩銀子後,黃來福順利地得到了這筆裝備。

在領到裝備這一天,五寨堡營房外的較馬場上,各軍士們都歡騰了。

各人圍在那幾門虎蹲炮和三座戰車前,興奮地議論個不停。

黃來福也是在衆人地簇擁下,仔細觀看那幾座戰車,只見這三座戰車。每輛都是雙輪長轅,用騾二頭,兩頭俱堪騾架,以便進退。上用偏廂,各隨左右安置。長一丈五尺,兩頭各有一門。啓閉出入,每車上都安放大佛狼機二架,威風八面地掃着寒光。

大明的戰車一向厲害,當年戚繼光就是用車營擋住韃靼人的進攻,然後自己親率騎兵包抄,全滅了幾萬入侵的韃靼騎兵。有了戰車在身邊,步兵在野外遇到騎兵時。安全感都增加了許多。

看着周邊衆人渴望的目光。最後對這筆裝備地使用。黃來福打算如下。

軍服自然是每人換上新的一套,而配八瓣鐵帽盔地鐵甲一百五十副中,每個家丁都擁有一副。還有各個百戶,總旗,小旗等軍官,也每人發給一副鐵甲,這樣,這些鐵甲便分配完畢了。至於配硃紅皮盔地皮甲三百副,則分於那些在這些時間內練兵較爲刻苦的軍士們,這樣。皮甲也分配完畢。

弓箭腰刀長槍等,暫時存於武庫中。

三門虎蹲炮,平時用於守城。野戰時,便拉出去。

關於鳥銃和手銃,手銃每個軍官配一把。對於鳥銃,黃來福對於這時地火器質量有些擔心,果然。在檢驗時。便發現了幾十門地鳥銃銃管有炸裂的危險,最後。黃來福便絕了使用這批鳥銃的想法,還是自己造好了。反正朝庭的批文己經下來,許可五寨堡製造鳥銃。還是自己造的東西放心點。

至於戰車的使用,黃來福決定編一個微型的車營,暫時用一個百戶充任,就是自己親隨江大忠了。

黃來福還是學練兵實紀中,每車派軍士二十名,分爲奇正二旗。

正兵一旗,軍士十名,以二名專菅騾頭。以六名管佛狼機二架,每架三名。車正一名,專在車上披堅執旗,以司進止。舵工一名,專管運車,左右前後,分合疏密。

奇兵一旗,軍士十名,小旗執旗幟,以鳥銃手四名仍兼長刀,在車內放鳥統,出車先放鳥銃。敵近用長刀,又以身中年少骨軟二人,爲藤牌手,在車內放火箭,出車打石塊,敵近用藤牌。又以殺氣者二人充狼筅手,在車放火箭,出車亦放火箭,敵近用狼筅。皆其責任。

這樣,三座戰車便需使用六十人,加上一些雜事,一個百戶正好。

處理完裝備地事,依自己地朝庭講明地條件,黃來福也要準備擴建五寨堡城邑的事。由於兵部給了自己一大批的裝備,也省了黃來福至少一年中許多製造兵器的錢糧及麻煩。

這筆錢財省下來,正好用來擴建城邑。

黃來福的打算是,自己出一部分錢,讓堡內的商人們分擔一部分的錢糧。

黃來福放出風聲去,此次在建城中表現良好的商賈們,黃來福將來會優先和他們合作,而且黃來福說了,自己己經得到了朝庭的許可,取得了神池堡及八角堡的治理權,那裡可是諸多地荒地和礦產,將來合作的話,可是財源滾滾。

五寨堡商人們,己經是對黃來福有些充足的信心,在黃來福放出話後,不但是渠家,就象平遙的李家,介休的侯家,萬榮的潘家,陽城的楊家等大商賈們,也是紛紛前來守備府拜訪,願意慷慨解囊,很快,黃來福自己出了一萬兩銀子,其餘地幾萬兩銀子,便由各個商賈們分攤了,募集到了充足地資金。

這讓馬久英公公和安代山大人等人見了震驚不己。對黃來福的撈錢才能,二人表現出了深深地佩服之意。

築城至少需要幾千人的民夫,至少需要半年的工期,黃來福一邊忙着和安代山大人制訂新城堡的具體規劃,審覈設計圖樣等,一邊安榜四處招收民工。

在黃來福開出每人每月五錢銀的工錢後,各地流民聞聽後,更是滾滾而來。一下子,至少又是讓幾千戶流民,取得了活命的機會。

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29章 王京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18章 轟動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132章 跋扈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240章 大捷第252章 還鄉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227章 探獄第265章 規劃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229章 王京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94章 歡聚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96章 連升三級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00章 又震動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12章 老營堡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70章 軍容、青磚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94章 歡聚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5章 軍與兵第22章 過節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226章 踊躍第119章 平叛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61章 成親(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46章 談判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263章 勾結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
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29章 王京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18章 轟動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132章 跋扈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240章 大捷第252章 還鄉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227章 探獄第265章 規劃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229章 王京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94章 歡聚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96章 連升三級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00章 又震動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12章 老營堡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70章 軍容、青磚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94章 歡聚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5章 軍與兵第22章 過節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226章 踊躍第119章 平叛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61章 成親(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46章 談判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263章 勾結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