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

何斌也不覺有些羞惱成怒了,也提高聲音,道:“商毅,你是千總,我可也是千總,你憑什麼管我的事情?你們有能耐,能打敗韃子,算你們有種。老子還不伺候呢,現在就回青州去。”

說着他轉身又青州兵道:“走,走,我們都走,回青州去。”

青州兵也紛紛起鬨,道:“走,我們都走。”

商毅冷笑了一聲,道:“想走?先把東西都交出來。否則,一個都走不了。”

搶到手的東西,青州兵們自然捨不得交出來,他們剛纔吵嘈着要回青州,也是有幾分借梯下牆,想把搶到的東西就勢帶走就完了。而且現在也是利令智昏,因此聽了商毅的話之後,何斌道:“老子就是不交出來,看你能把老子怎麼辦?有本事上青州府來找我。”

說看他剛要轉身,只見商毅猛然一擡手,“啪”的一槍,正中何斌的眉心。何斌慘叫了一聲,圓睜的雙眼,盯着商毅,晃了兩晃,然後一頭栽倒在地上。

青州兵中立刻引起了一場搔亂,誰都沒有想到,商毅居然真的翻臉下手。何斌的幾個心腹手下一見,一時頭腦一熱,也都立刻衝了上來,要和商毅拼命。而充當商毅護衛的十二名狙擊手這時那裡還不明白商毅的意思,一起舉槍射擊。一連串槍響之後,一下又打殺了十餘名青州兵。

這一下不只是青州兵,就連百姓也都被嚇得不輕,全場竟靜的悄然無聲。過了好一會兒,商毅這才道:“我再說一遍,把你們搶的東西都交出來。”

這一回沒有人再敢和商毅頂牛,紛紛從懷裡,袖口裡掏出紋銀,綢緞、珠寶、器皿,放在地上。

忽然段鵬指着一個士兵道:“大人,這小子剛纔藏着東西。” 說着走上前去,把那名士兵拉了出來,將衣服一扯,果然從他懷裡掉下幾顆珍珠來。

那士兵嚇得跪在地上磕頭像小雞啄米一般,不停的道:“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啊。”

段鵬看着商毅,道:“大人,怎麼處制他?”

商毅面無表情,只是揮了揮手,段鵬立刻舉起火槍,對着那士兵的腦門“轟”的開了一槍。那士兵慘叫了一聲,鮮血標出了三四尺遠,身子一軟,倒在地上。

商毅又看向那些青州兵,道:“不要怪我,我以經給了你們機會。你們繼續。”

其他的士兵那裡還敢再藏私,紛紛把身上的東西全都掏了出來。有些本是他們自己的東西,但也怕被穆陵軍拿到,也都掏了出來。轉眼之間,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商毅點了點頭,暫時沒有再追究下去,又問道:“那麼剛纔的爭鬥是怎麼回事?”

百姓們雖然被商毅剛纔毫不留情的手段所震攝,但看見剛纔商毅懲處的是青州兵,心裡還稍安一些,見商毅問起剛纔的爭鬥,又得到了吳漢生的示意,有幾個人仗着膽子出來,把剛纔雙方爭鬥的起因說了一遍,並且還指證了幾個士兵。

商毅聽完之後,轉向青州兵那一邊,道:“剛纔說的話你們都聽到了,現在你們還有沒有什麼要分辯的?如果有也儘管直說。”

到了這一步,士兵們還有什麼可分辯的,只能都低頭無語。其實從一開始商毅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就知道這場爭一定是官軍首先挑起來,畢竟一般的老百姓誰吃飽了沒事幹,會去主動招惹官軍。不過商毅還是怕自已先入爲主的觀念影響了判斷力,仍然給了雙方伸辯的機會,但現在看來,一切都十分清楚了。

商毅立刻下令,讓百姓指認,剛纔是那些士兵首先挑起的爭端。而百姓們見商毅行事公平,並不偏坦官軍,膽子也大了許多,出來講述的幾個百姓根據自己的記憶,從青州兵中又指認了出幾名士兵,其他百姓見了,也都紛紛站出來指認。其實想分辯也並不算很難,因爲先前的士兵以經和百姓打成了一團,毎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撕扯拉打的痕跡,因此不多一會兒,就被百姓指認出了一百二十七人。

剛纔參加了打鬥的並不止這一百二十七人,不過被指認出來的,都是鬧得最兇,給人印像最深刻的。商毅立刻下令,將這一百二十七人全都上綁關押,由傳人看管,而其餘的士兵一率解甲棄械,暫時限制行動。並且警告他們,如果老實不生事,可以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誰敢再造鬧生事,一率格殺勿論。同時又派了三百火槍兵看守他們。

處理完了士兵之後,商毅去安撫百姓道:“各位鄉親們,都是我商毅管教不嚴,治軍無法,才使得這一批士兵在城裡行兇,使各位鄉親們受苦。不過請各位鄉親們放心,這樣的事情絕對不會再發生,大家剛纔也看到了,兇手我以經都抓了起來,只是今天的事情太多,暫時來不及處理,等到過二天,我一定會對那些死傷的鄉親們一個交待。請各位鄉親們聽從我軍的安排,尊守秩序,大家的生活口糧,我們都會安排。”

商毅剛纔的行動,百姓們也全都看見了,可以說幾乎所有的百姓都沒有見過這樣爲自己做主的官員,只是聽故事裡說過宋朝有個包公包青天,專門替老百姓做主,還有些上點年紀的人到是老人們說過,幾十年前大明朝到有一位海瑞海青天,也替許多老百姓做過主,沒想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而且又是在死裡逃活之後,能夠真正遇到這樣的官員。因此也都願意老老實實在穆陵軍的指揮下,各自找地方安頓下來了。

這一場動亂,終於就這樣被平息了下去,並沒有釀成大禍。不過商毅也不敢大意,畢竟這可是十幾萬百姓,別看現在穩定住了,萬一再鬧起來,可也不得了,因此又派吳漢生等偵察隊的士兵,分散到老百姓中去,分頭安撫他們的情緒,又從百姓中抽調人手做飯,提供飲食,好在城裡的糧食堆積如山,可以放開供應。

而就在這時,在城外打掃戰場的穆陵軍也進駐了穆陵關中,同時也引得不少百姓趕到城門口去觀看。

只見一隊人馬從城門進來,有騎兵有步兵,雖然人人身上多少都帶有一些血跡,有些人的盔甲還有破損,但一個個都精神煥發,昂首闊步,精氣神和其他的明軍完全不一樣。隨同軍隊進城的還有不少車輛,和馱着裝着各種繳獲物資的馬匹,盡砍下的清軍首級,就裝了十幾車,而在車輛後面,還跟着一隊被俘的淸兵,一個個低頭耷拉腦,垂頭喪氣。

濟南城裡的百姓們人人都吃過清兵的苦頭,一見有清兵被俘,氣就不打一處來,紛紛拾起石頭泥土,狠狠的向清兵的頭上扔去。只打得清兵左躲右閃,還有的抱住了腦袋。要不是兩側有穆陵軍的士兵攔着,直怕都要衝上來痛打淸兵一頓。

而到了這個時候,百姓們才終於相信,朝廷的大軍確實打敗了清軍,收復了濟南府,自己終於得到了安全。因此許多百姓都紛紛跪伏在道路兩邊,頂禮膜拜。

還有膽大的向士兵打聽:“軍爺,你們是那裡的軍隊?”

“老鄉,我們是穆陵關千總司的人馬?”

“穆陵關在那兒?沒聽過呀,軍爺,那麼你們的將軍叫什麼?”

“我們千總大人姓商,叫商毅。知道嗎?”

“商毅?這麼說你們就是商家軍了?”

“…… ……”

“商家軍,鄉親們,他們就是商家軍,是商家軍打敗了韃子。”

商毅也沒有想到,自己一手拉扯起來的這支軍隊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以“商”的姓氏命名,這是收復濟南府的另一個結果。當然商毅對這個稱號並不排斥,畢竟能夠以主將姓氏命名的軍隊,而被載入史策的,只有兩支——岳家軍和戚家軍,可都是中國歷史上響噹噹的軍隊。能夠和這樣兩支軍隊並立,當然是極大的榮謄,同時這個稱號也加強了全軍對商毅的依附然,而且從此以後,穆陵軍對內,就開始以商家軍而自居。

經過最後的統計,這收復濟南府的戰鬥中,穆陵軍共斬首兩千四百八十七級,生擒二百一十六人。而自身戰死四百五十六人,另有一百二十五人受傷。這也是穆陵軍首次與清兵主力進行較大規模的野戰,雙方的傷亡比達到了五比一,主要因爲穆陵軍的遠程打擊太過厲害,也證明火槍也能夠在野戰中爲自己帶來勝利。

同時這一戰的收穫也不小,各種盔甲達到了三千多件,刀槍器械鑼鼓旗幟計有六七千件,又從淸軍們身上搜出了白銀四萬佘兩,同時還奪得了三百五十多匹戰馬,連死馬也有五百多匹。穆陵軍一樣秉承着過去的傳統,地能帶走的全都都帶回了濟南府裡。

不過繳獲的這些東西和濟南府屯積的各種物資相比,只能算是微不足道,無論是糧食、草料、布匹、都只能用堆積如山來形容。甴其是看到庫房裡存放的白銀,商毅的頭腦中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話:俺滳神訝,俺這輩子也沒有見過這麼多銀子。

第17章 朱印船(上)第93章 勸降(上)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43章 提案(下)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23章 震盪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36章 南歸(下)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87章 挑戰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92章 勸進(下)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153章 激戰(上)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75章 架臨宿州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87章 講和(下)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95章 進攻南京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18章 江南攻勢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49章 皇太極(下)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4章 趕集(下)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207章 哭諫(上)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48章 新政(一)第5章 受勳第36章 投靠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94章 撤兵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3章 出兵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117章 海盜(一)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160章 民心第56章 火船(二)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
第17章 朱印船(上)第93章 勸降(上)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43章 提案(下)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23章 震盪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36章 南歸(下)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87章 挑戰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92章 勸進(下)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153章 激戰(上)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75章 架臨宿州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87章 講和(下)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95章 進攻南京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18章 江南攻勢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49章 皇太極(下)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4章 趕集(下)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207章 哭諫(上)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48章 新政(一)第5章 受勳第36章 投靠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94章 撤兵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3章 出兵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117章 海盜(一)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160章 民心第56章 火船(二)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