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

就在倒幕一方和幕府軍在關原進行激戰的時候,在另一個戰場上,同樣也進行着激烈的戰鬥。

在關原合戰開戰之前,由德川賴宣和德川綱重率領着六萬多人馬趕去救援甲府。因爲甲府是幕府軍的退路和補給線,而且還是徳川綱重的藩治所在,因此在德川賴宣和德川綱重的指揮下,幕府軍向甲府發動猛烈的進攻。

守衛甲府的中華軍是十四師,雖然進攻甲府的幕府軍兵力是中華軍的近六倍,但中華軍的防守,又豈是那麼容易被攻破的,更何況甲府城雖然不是一座大城,但也有城牆,有護城河,有守天閣,再加上中華軍強大的火力,超遠的射程,根本不是幕府軍所能攻破得了的。

結果幕府軍向甲府連續發動了三天的進攻,但在中華軍的猛烈打擊下,幕府軍被打得死傷慘重,在甲府城下屍積如山,血流成渠,損失的兵力超過了一萬,而甲府城卻仍然是安然無恙,紋絲不動。幕府軍連城頭都沒有辦法攻上去。反而在第三天裡,被中華軍突然殺出甲府城,打了幕府軍一個突襲,幕府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被中華軍打得大敗,退兵十餘里,而且還陣亡了一位大名,和十餘名家臣。

而經過了這一敗之後,德川賴宣和德川綱重才知道中華軍不好惹,甲府也不好打,因此兩人也不敢再輕易向甲府再發動進攻了,只好暫時扎住人馬,派人到關原去向酒井忠勝求救。

那知派出的人剛走了沒兩天,就立刻又轉回來,向德川賴宣和德川綱重彙報,幕府軍在關原被中華軍打得大敗,二十五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酒井忠勝、徳川直義、徳川光圀等人剖腹自殺等等消息。

兩人聽了之後,頓時就傻了,而且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當然在兩人心裡也還抱着一絲幻像,傳回來的是假消息,二十五萬大軍,就那麼容易被打敗嗎?或者雖然是打敗了,但也並沒有敗得這麼慘。

但就在第二天,從關原戰場逃出來的鬆平綱隆、稻葉正則、阿部定高等十幾個大名,帶領着幾千敗軍,到達了兩人的大營,並且告訴兩人,這些消息都是真的,幕府軍己經徹底輸掉了第二次關原合戰,現在中華軍如日中天,就算攻下了甲府,也沒有任何意義,不如放棄甲府,先撤回江戶去再說。

最後的幻想終於徹底破滅了,德川賴宣和德川綱重這時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聽從了鬆平綱隆、稻葉正則、阿部定高等人的勸告,和他們合兵,繞過了甲府,走小道返回江戶。但在幕府軍撤退的時候,中華軍又從甲府城出擊,追着幕府軍的尾巴,又追擊了一陣,再一次擊敗了幕府軍。

因爲第二次關原合戰的規模太大了,二十五萬幕府軍,陣亡的人數達到十五萬多人,在戰爭結束以後,整個南宮山、桃配山都差不多堆滿了幕府軍的屍身;而俘虜的人數也差不多接近八萬,實際比現在的倒幕軍人數也差不了多少,另外還有大量的軍械、物資等等需要清點,檢收,因此戰後的清理,善後,收尾等工作也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夠做得完,實際上一直到第七天,才差不多初步清完。

不過在這一段時間裡,倒幕的一方又連連收到好消息,首先是救援甲府的幕府軍撤退,返回江戶,徹底放棄了收復甲府,而從關原到甲府之間地區內的各大名,要麼向倒幕勢力投降,要麼就放棄了封地,逃到江戶。最終有十六位大名向倒幕勢力投降,而倒幕的勢力,也一下子從關原一直擴大到了甲府地區,向東整整推進了近三百公里,離江戶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離,關原合戰取勝之後的巨大紅利,也在一步一步的體現出來,而倒幕的勝利,己經遙遙在望了。

在關原戰場打掃清楚之後,商毅也下令,讓成進統領十一軍,帶領着倒幕軍繼續向東進軍,和駐守甲府的十四師匯合,並且連同正在江戶灣外遊弋的第一分艦隊,從海陸兩路,攻取江戶,徹底消滅徳川幕府,完成最後的倒幕勝利。而在此其間投降的各大名,一率帶罪立功,加入倒幕軍去進攻江戶。商毅則帶領着剩餘的中華軍,進入京都,等候着倒幕成功的消息。而隨商毅一起返回京都的,還有豐臣餘衆和毛利廣綱、鍋島勝茂、有馬忠賴等倒幕的主導大名。

因爲經過了關原合戰之後,日本的戰局己經大局已定了,攻佔江戶,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且接下來的重點,是倒幕之後,對日本局勢的重新洗牌,包括中日關係的確定,還有豐臣氏在日本的重新崛起定位等事務,因此商毅也沒有必要親自出馬去進攻江戶,交給成進去完成也就夠了,自己則應該留在京都,考慮這些倒幕之後的事情。

另外處理這些問題,一定要找一個地方,彙集日本的所有大名勢力,進行集中宣佈,封派、賞罰等事,而江戶是徳川幕府的治所之地,顯然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地方。而雖然在近幾十年的時間中,日本的政治、經濟中心正在由京阪神地區向江戶轉移,但畢竟時間不長,京都、大阪地區,仍然是曰本重要的地區,由其是京都是天皇的居住地,而大阪是豐臣氏的基礎,因此將彙集曰本各大名勢力的地點選定在京都,更爲合適一些,畢竟天皇還是商毅手中的一塊很好的招牌,這一次仍然還要利用。

但就在這時,忽然有人來報,仙台藩大名伊達綱宗、米澤藩大名上杉剛憲聯合了本州東北地區的三十四位大名,宣佈舉兵倒幕,並且聚集了八萬多大軍,向南進發,這時人馬己經到達了宇都宮,又派遣伊達綱宗的弟弟伊達宗實爲使者趕到關原,參見商毅,祝賀中華軍取得關原合戰的勝利,並且表示了自己願意加入由中華軍主導的倒幕聯盟中來。

而這一次消息卻讓毛利廣綱、鍋島勝茂、有馬忠賴等幾位倒幕的主導大名十分不滿,因爲事情明擺着,在長州、左賀、久留米等藩起兵倒幕的時候,増經派人和伊達綱宗、上杉剛憲聯絡,要求他們起兵支援,但當時伊達綱宗、上杉剛憲雖然在口頭上支持倒幕,但在暗地裡仍和徳川幕府暗中來往,企圖在雙方之間左右逢源,大撈好處。而現在倒幕軍費盡力氣,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才終於取得了第二次關原合戰的勝利,而伊達綱宗、上杉剛憲一見倒幕將成,立馬倒戈過來,想摘現成的桃孑吃,當然讓這幾位大名十分不滿。

毛利廣綱年齡最小,雖然這段時間被磨練得成熟了不少,但畢竟還是年輕氣盛,因此當時就跳起來了,道:“實在是太可惡了,伊達綱宗、上杉剛憲居然這個時候纔想來,真是大無恥了,應該立刻把伊達宗實趕走。”

益田元輝趕忙道:“主公,請息怒,伊達宗實是來拜見中國皇帝的,我們可不能阻攔他。”

鍋島勝茂也道:“廣綱殿下,元輝所說的不錯,這次伊達宗實來到關原,擺明了立場是要參見中國的皇帝,我們是絕對不能阻攔的,只能如實向中國皇帝稟報,由他來決斷。”

而有馬忠賴也道:“廣綱殿下,勝荗殿下說得沒有錯,這件事情只能由中國皇帝來處理,我們不能從中作梗,而且你放心好了,中國皇帝不會不明白伊達綱宗、上杉剛憲的小聰明,還記得在關原合戰之前,中國皇帝是怎樣堅決的逼迫他們表眀立場了嗎? 因此中國皇帝不會給他們好臉色,你就等着看好了。”

毛利廣綱想了一想,也點點頭,道:“兩位殿下說得有道理,是我太沖動了。”

原來伊達綱宗、上杉剛憲本打算在倒幕和幕府之間左右逢源,大撈好處,但卻被商毅嚴辭拒絕,而幕府也改變了一味拉隴的立場,結果弄得裡外不是人。兩人也是左右爲難,不知該如何是好,因爲在這個時候,無論投降那一方,都不討好。

好在是在隨後的時間裡,倒幕和幕府誰也沒理他們,而是各自集中了所有人馬,在關原進行決戰。兩人經過了一番商量,認爲現在又有機會了,於是拉隴了一批觀望的大名,聚集了一批人馬,坐觀雙方的成敗。

因爲按兩人的估計,這次關原合戰雙方都集中了所有的人馬,敗者固然是徹底完了,而勝者也必然會遭到重大的損失,而自己正好可以挾兵自重,視戰鬥的結果而定,失敗的一方當然只能依靠自己,而勝利的一方在損失重大之後,也不敢輕視自己的實力,只能和自己妥協,從而達到扶持失敗者,與勝利者分享成果的目地。而如果雙方兩敗俱傷,那麼就更好,由自已出面收拾殘局,摘取最後的果實。

因此在關原合戰結束以後,伊達綱政立刻打發弟弟伊達宗實到達關原,以參拜商毅爲名,實際是探一探倒幕軍的底,還剩幾分力量,當然在同時也派人去了江戶, 對兩邊的情況都要了解。

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91章 逼宮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38章 軍歌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309章 宣戰(下)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4章 玄皇教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117章 海盜(一)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84章 襲擊(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182章 下獄(上)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54章 水上進攻第59章 保薦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236章 隱密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57章 火船(三)第91章 南京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33章 互不相干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37章 新武器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77章 鹽場(下)第52章 派遣內應第306章 曰本內戰
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91章 逼宮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38章 軍歌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309章 宣戰(下)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4章 玄皇教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117章 海盜(一)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84章 襲擊(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182章 下獄(上)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54章 水上進攻第59章 保薦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236章 隱密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57章 火船(三)第91章 南京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33章 互不相干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37章 新武器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77章 鹽場(下)第52章 派遣內應第306章 曰本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