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

幸好商毅也沒指望這一筆銀子,他這次到北京來,到是隨身攜帶了七萬兩白銀,準備是在北京打通關節之用,到現在以經花去了近五萬兩。下拔到他手裡的白銀有六萬多兩,兩下抵消之後,商毅到還有一萬多兩的盈餘,這樣算來還是賺了,商毅到也覺得十分滿意了。

拿到了銀子之後,商毅又來到了軍器局,提取下拔給他的各種武器,按說他只用在軍營裡等着就行了,軍器局自然會把挑好的火銃送來,但商毅對明朝的火銃質量可不放心,而且明朝的軍器局都由太監掌管,商毅就更不放心了,因此堅持要自己親自挑選火銃。吳甡對此也沒有意見,讓商毅自己去挑,自己去搬,到也樂得輕鬆。

因爲有聖旨和兵部批下的條子,因此軍器局的主管太監們也不敢過刁難,十分順利的放行。當然這也和商毅送上了三千兩白銀,分發給軍器局的主管太監和各級官員,人人都有一份有關。

衆人自然都喜的眉開眼笑,都說這位商將軍果然上路,日後的前途不可限量。因此商毅趁機提出,自己想親自去挑選火銃,軍器局的官員們二話沒說,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心裡還高興,他們自己還省功夫呢?於是一個官員將他們帶到庫房之後,自己就走了。

商毅自然是和他一起到庫房去挑選火銃的,是成進、成剛、段鵬三人和兩個偵察班的士兵。周少桓和童大勇帶着另一個排和剩下三個偵察班在外面看守着車輛。

進了庫房之後,只見裡面密密麻麻放滿了各式和火銃,足有二三萬支,依類形分別排放着,段鵬到吸了一口冷氣,道:“我的娘啊,竟然有這麼多火銃,要是能都拿走就好了,咱們穆陵軍裡,就可以人手一支火銃了。

成進拍了他一把,道:“那有這麼多廢話,還不快挑,這裡面還不知有多少劣質的火銃,要從挑出兩千五百支優質火銃,沒有二三個時辰是幹不完的。”

段鵬一吐舌頭,轉頭對士兵們道:“還卻怔着幹什麼,還不快乾活,給我仔細挑,以後這批火銃就給你們使了,誰挑到壞的,就該誰倒黴。”

於是士兵們在厙房裡紛紛開始挑選,果然發現有相當一部份火銃都存在質量問題。因此士兵們也挑得格外仔細,過了一陣子挑出了三百多支鳥銃,一百多支魯密銃。商毅心中一動,立刻叫來段鵬,耳語了一番,段鵬立刻點頭,叫了二名士兵,數了二百支鳥銃,將五十支一捆,捆成了四捆,讓他們先搬運出去裝車。

過了一會兒,這二百支鳥銃全都裝車,段鵬也回來了,一臉興奮對商毅低低道:“大人,放心吧,他們連看都沒看,就放我們出去了。”

商毅也點點頭,心中暗喜,既然軍器局管理得這麼鬆懈,那還客氣什麼,要不然也對不起自己送出去的那三千兩銀子,於是將每捆增加到六十支,依然算五十支一捆,一捆一捆的搬了出去。

軍器局的太監官員們一來是受了商毅的銀子,二來也是懶得多事,因此數也不數,甴商毅的士兵報多少算多少。結果商毅的士兵越捆越多,六十五支一捆,七十支一捆,還有兩捆甚致達到了八十支,全部都順利過關。

最後還在庫房裡發現了三十支迅雷銃,其實明朝生產的迅雷銃並不多,一方面是還沒有意識到迅雷銃的價值,二來也是因爲財政緊張,不可能大規模生產,只是像徵性的生產了幾十部,基本還停留在樣品階段。

見到這些迅雷銃,商毅把手一揮,也全都搬走,儘管迅雷銃和其他火銃有着明顯的差別,但軍器局的官員們全當是沒有看見,一率放行了。不過火銃好夾帶,但火炮卻不好作弊,商毅也只能老老實實挑選了二十八門火炮,然後全部裝車,拖回了軍營裡。

經過重新過數,一共拿到了七百三十支魯密銃,二千四百八十五支鳥銃,共計三千二百一十五支,另外還有三十隻迅雷銃,其中有二十二管四支,十八管四支,十二管八支,五管十四支。這三千兩白銀花得到不冤枉。

而商毅在歡喜之餘, 也不禁被明朝內部腐壞到這個地步而感到可悲,由其是庫房裡差不多還有好幾千支各種質量合格的火銃,最後恐怕都落到了清軍手裡,商毅這個心痛啊。

收齊了火銃,朝廷下拔的火藥原料也到位了。商毅也準備着該離開北京,返回青州去了。而在返程的頭一天,是在北京的最後一件事情,到田弘遇家裡去赴宴。

因此在第二天一早,商毅帶着葉瑤瑱,一起來到了田弘遇的府裡。

田弘遇雖然還不是正牌的國丈,但他的女兒是崇禎的寵妃,恩寵不在周皇后之下,因爲善於經營,現在出任左軍督都,在北京城裡也頗有威勢。因此與正牌國丈嘉定伯周奎相比,絲毫也不遜色。

到達田弘遇的府邸之後,商毅下馬,葉瑤瑱也從車中出來,這時只聽有人道:“商將軍,你先到了。”

商毅遁聲望去,只見吳三桂帶領着一隊家丁,從對面走了過來。商毅走上兩步,抱拳道:“吳將軍,別來無恙。”

吳三桂趕忙下馬,也抱拳還禮,道:“不敢不敢,以恆別來無恙。聽聞以恆在皇宮救駕,力戰數十名亂黨,保得皇上平安無事,在下實在佩服。”

商毅在皇宮救駕的事情早己傳遍了北京,吳三桂也知道,商毅現在正受皇帝恩寵,雖然官職暫時還不如自己,但前途也不可限量,他對商毅本來有幾分尊佩,因此言語之前,也十分客氣,直接稱呼商毅的表字。

商毅微微一笑,道:“皇上鴻福齊天,又豈是些許小賊所能奈何,長伯兄太過獎了。” 即然吳三桂改用親近的稱呼,商毅自然也不能見外了,隨後又回頭,叫上來葉瑤瑱,道:“長伯兄,這就是內子。”

葉瑤瑱也向吳三桂道了一個萬福,道:“吳將軍一可好,小女子有禮。”

見了葉瑤瑱之後,吳三桂也不禁眼睛一亮,欠了欠身道:“夫人有禮,聽說以恆在皇宮救駕時,夫人也在場與以恆並肩作戰,真可贊是幗國英雄。兩位郎材女貌,真是羨煞人也。”

葉瑤瑱嫣然一笑,道:“吳將軍真會說話,怎麼不見尊夫人呢?”

吳三桂道:“不巧得很,內人今曰身子不便,不能前來,改日在下一定帶內人到府上拜訪以恆兄。”

商毅笑道:“不敢,該是我們夫妻登門拜訪纔是。”

這時只見田府的大門一開,田金貴從裡面一溜小跑着出來,對兩人一躬到地,道:“兩位將軍以經到了,我家老爺以在府裡恭候兩位將軍多時了。”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並肩向府裡走去。葉瑤瑱稍稍落後半步,跟在商毅身邊。

田弘遇的府邸果然氣派,寬敞高大,富麗堂皇,廊沿牆邊,盡是家人和使女侍候着,雖然比不上皇宮禁地,但也算是豪奢之極了。

穿過了兩重院落,纔來到一間正堂屋前,只見一個身材削瘦,衣着考究,年約五十左右的老者,站在屋檐下等候着。商毅估計這個人就是田弘遇了。

果然見吳三桂搶上兩步,雙手抱拳,躬身一揖到地,道:“末將見過田國丈。”商毅見了,也忙上前兩步,學着吳三桂的樣孑施禮。

田弘遇趕忙雙手相攙,呵呵笑道:“長伯,以恆,不必多禮,不必多禮,老夫不過是一介閒散怎敢受你們如此大禮呢?”

吳三桂笑道:“國丈德高望重,素有賢名,我和以恆平素交談,都是敬佩之及。”

自己無緣無故被吳三桂拉到了田粉的行列中,商毅心裡自然十分鬱悶,但又不好當面駁了吳三桂的面子,只好裝出一臉崇敬的樣子,道:“是呀、是呀。在下久聞國丈大名,今日一見,也是三生有幸了。”

雖然知道兩人都是在奉承自己,但田弘遇心裡也十分受用,一張老臉也笑開了花,道:“那裡,那裡,你們兩人才都是少年材俊,日後的國家棟梁。這裡不是講話的地方,進屋去說,進屋去說。”

這時葉瑤瑱也過來給田弘遇見禮,田弘遇還了半禮,又問吳三桂爲什麼沒有帶夫人來,吳三桂又將妻子今天身體不便,不能前來等話說了一遍。田弘遇笑了一笑,沒有再說什麼,只是請三人進屋去。並有使女將商毅、吳三桂領到各自的坐席上。

廳裡共設了三個席位,正中自然是田弘遇的主位,左則是吳三桂的席位,右則是商毅的席位。葉瑤瑱坐在商毅的身邊,而吳三桂的身也空了一個位置,顯然是該給吳三桂的夫人準備的。

衆人落座之後,田弘遇吩咐家人準備開席,而在開席的空隙,有使女送上香茶來。田弘遇一面品茶,一面和兩人交談。首先感謝商毅救了自己的家人車隊一行。吳三桂自然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情,也十分好奇,連忙詢問。商毅只好又把當初發生的事情講說了一遍。

而田弘遇顯然是應酬場面的高手,一面聽着商毅說,不時恰到好處的插幾句嘴,問吳三桂幾句,使他也不致於冷場尷尬。

等商毅說完之後,菜餚美酒也都陸續端上來,田弘遇首先舉杯相敬,三個人一起幹了一杯。隨後田弘遇又不斷向兩人勸酒,而且對兩人都不分彼此,也葉瑤瑱也不落下,十分得體。商毅也不得不承認,如果這個老頭到現代去,一定也是應酬場上的一把好手。

第94章 撤兵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36章 投靠第188章 勸降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264章 調兵第309章 宣戰(下)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96章 軍校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208章 進京(上)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404章 新年(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62章 破局(二)第27章 夜襲(下)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278章 回航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92章 返航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402章 北境第265章 變數(上)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380章 總結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59章 保薦第381章 喜迅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6章 家事! 公事!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36章 南歸(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41章 火炮對決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
第94章 撤兵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36章 投靠第188章 勸降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264章 調兵第309章 宣戰(下)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96章 軍校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208章 進京(上)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404章 新年(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62章 破局(二)第27章 夜襲(下)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278章 回航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92章 返航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402章 北境第265章 變數(上)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380章 總結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59章 保薦第381章 喜迅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6章 家事! 公事!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36章 南歸(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41章 火炮對決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