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

但荷蘭士兵開槍『射』擊, 不僅沒有阻擋住馬打蘭士兵的敗退,相反還激起了一些馬打蘭士兵的憤怒。

其實絕大部份的馬打蘭士兵對荷蘭軍都懷有着許多的怨氣。因爲自從荷蘭遠征軍到達巴達維亞以後,都是以宗主國自居,一個個氣高齒仰,眼睛長到了腦門頂上,走路都是橫着走。而且喜歡什麼就搶什麼,看上什麼就拿什麼,誰敢不給,動輒就是挙腳相加,一頓爆打,有時還動手殺人。而馬打蘭王室、官府對此就當沒看見,跟本就不理,因此馬打蘭的居民也只能忍氣吞聲。

而且還不止是荷蘭士兵,就是受荷蘭東印度公司僱傭訓練的土著士兵也都自覺得自己是受荷蘭人僱傭的,要比其他的馬打蘭士兵高人一等,因此平時說話的口氣也粗了不少。對馬打蘭士兵也是吆五喝六,耀武揚威。弄不好就是一個嘴巴,全是一付標準的二鬼子形像。

在荷蘭軍隊進駐到蘇卡納達之後,雙方的待遇也是天差地別,荷蘭士兵都是徵調的蘇卡納達民房居住,而僱傭土著兵可以住帳蓬,而馬打蘭士兵只能『露』天居住,最多自己搭幾個簡陋的草蓬,雖然加裡曼丹島位於赤道附近,氣候炎熱,但現在畢竟是冬季,而且從地質歷史上說,現在還是小冰河期,到了夜間,氣溫會降到二十度以下。而更爲麻煩的是熱帶地區一向多雨,簡陋的草蓬當然擋不住雨水,因此馬打蘭士兵也受了不少苦。

同時在飲食上也有很大區別,荷蘭士兵都是吃大米、麪粉,還有定量的肉、蔬萊供應;僱傭土著兵則是細糧、粗糧混着吃,偶尓也有一點肉萊吃,而馬打蘭士兵則是隻有粗糧、雜糧,而且份量還供應不足。另外像什麼搭草棚、帳蓬,挖戰壕、修築陣地、搬運物資等等累活、重活也都是由馬打蘭士兵來做,荷蘭士兵只是坐享其成,因此衆多的馬打蘭士兵心裡都憋了一肚子氣。

現在在戰場上,荷蘭人首先讓馬打蘭士兵打頭陣,去擋中華軍的槍彈,而在馬打蘭軍戰敗撤退之後,荷蘭士兵還對馬打蘭士兵開槍『射』擊,這一下頓時把馬打蘭士兵積壓的怨氣給點燃了。有一名馬打蘭士兵在身邊的同伴被荷蘭士兵的火槍打死之後,終於忍不怒火,憤怒的用手裡的長槍刺入了面前一名荷蘭士兵的胸膛。

儘管這名馬拉蘭士兵隨後就被好幾名荷蘭士兵用火槍打死,但反抗的風暴速度傳染給了毎一個馬打蘭士兵,對荷蘭士兵的怨恨和不滿,也包括這數十年以來,對荷蘭殖民者的仇恨和憤怒,也在這一刻全部都爆發了出來。因此被激怒的馬打蘭士兵紛紛揮動着自已手裡的長槍,向荷蘭士兵猛刺而過。當然也包括那些土著僱傭兵。

其實剛纔荷蘭士兵向馬打蘭軍開槍『射』擊時,土著僱傭兵還真沒有參與,畢竟大家都是同胞,平時雖然自覺得高他們一等,也耍耍威風,但也遠遠沒有到不拿他們的生死當一回事的地步。

但己經開始反抗的馬打蘭士兵這時卻己經殺急了眼,加上有不少人對土著僱傭兵也有很深的不滿情緒,認爲他們平時仗着有荷蘭人的勢力,看不起自己,而且還幫着荷蘭軍隊幹過不少壞事,現在自然也是新帳老帳一起算,因此有不少馬打蘭士兵也都向土著僱傭兵展開了攻擊。

而這一下土著僱傭兵當然也不幹了,剛纔是荷蘭軍在打你們,我們又沒有打你們,反抗打一打荷蘭軍就算了,幹嘛現在要和我們過不去啊,既然是這樣,那可就不客氣了,因此土著僱傭兵也紛紛開始舉槍『射』擊,或是撥外短劍、短刀還擊。結果也讓荷蘭軍終於陷入了全面的混戰中。

雖然是這樣,但面對馬打蘭士兵的集體反水,還是讓荷蘭人所始料未及的,雖然這時荷蘭士兵,土著僱傭系也立刻反應了過來,紛紛拔出了隨身攜帶的短劍,和馬打蘭軍展開了激戰。而且由於這時雙方的距離太近,荷蘭士兵的火槍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雙方基本都是在進白刃戰,因此被馬打蘭士兵這一陣反攻,頓時將荷蘭軍的陣線衝得大『亂』。

不過雙方的戰鬥並未持序太長的時間,因爲中華軍返時已經從馬打蘭軍的後面衝上來了。

雖然馬打蘭軍和荷蘭軍展開內戰,讓中華軍的士兵感覺到十分奇怪,但中華軍可不是隻會在一邊看哈哈笑的部隊,管他是馬打蘭軍還是荷蘭軍,反正是誰擋在自己前面就打誰。

這時中華軍是釆用的散線進攻,衝在前面的士兵首先舉槍『射』擊,並且向敵軍的密集人羣中投擲了手榴彈,然後衝上去用刺刀猛烈的刺殺着敵人,不管是馬打蘭士兵還是荷蘭士兵,都會毫不留情的殺死。

而現在荷蘭軍、馬打蘭軍早己陣腳大『亂』,當然不可能抵抗得住中華軍的進攻, 結果被中華軍殺得大敗,屍伏遍野、血流成渠。衆多士兵紛紛投降,而且荷蘭軍隊連蘇卡納達也守不住了,被中華軍打得退出了蘇卡納達,向加裡曼丹島的南部撤退。中華軍也乘着勝勢,佔領了蘇卡納達。

這一戰中華軍一共殲滅了敵軍四千餘人,而投降和被俘虜的敵軍多達一萬一千多人,其中馬打蘭士兵約有八千餘人。而中華軍自身的傷亡不足二百。另外荷蘭陸軍、水軍留在蘇卡納達的糧草、物資等等,也都被中華軍繳獲了。

――――――――分割線―――――――――分割線――――――――

商毅的艦隊回到了文萊城之後,立刻就收到了陸軍取勝的消息,商毅也十分高興,下令讓第七軍繼續追擊,同時又命艦隊出擊,沿着加裡曼丹島的西南沿海一帶,爲陸軍運送物資,補濟,並且阻擋荷蘭戰艦接應荷蘭陸軍。力爭將荷蘭陸軍殲滅在加裡曼丹島上,徹底清除荷蘭在加裡曼丹島上的勢力。

而荷蘭陸軍從蘇卡納達島撤離之後,立刻就爆發了大規模的內鬨,首先是荷蘭士兵對馬打蘭士兵的臨陣反水極度憤怒,而且也對他們不在信任,因此剛一撤下來,到了相對安全的位置,弗雷德就下令荷蘭士兵,向馬打蘭士兵發動了進攻。

其實弗雷德要打馬打蘭士兵,不僅僅是對馬打蘭臨陣反水的不滿,還有一點就是爲了搶奪物資。因爲在戰敗之後,荷蘭軍的糧草物資都留在了蘇卡納達,而在蘇卡納卡以南的地區都十分荒無,在沿海邊上到是有幾個小村莊部落,但不足以爲荷蘭士兵提供足夠的補濟,而在加裡曼丹島的內部,則是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罕見人煙,而裡面更是充滿了各種危險,猛獸、瘴氣,在沒有足夠準備的情況下進入原始森林,基本就是死路一條。因此爲了搶到更多的糧食物資,當然只能從馬打蘭士兵的身上打主意了。

在上一場戰鬥中,馬打蘭士兵的傷亡被俘很大,現在己不足萬人,而且荷蘭軍這時還有近八千人,另外土著僱傭兵也基本都幫着荷蘭軍,因此荷蘭軍的總數超過了萬人,再加上在武器上佔優,馬打蘭士兵當然不是對手,結果被荷蘭軍打得大敗,損兵三千餘人,其餘紛紛敗逃。

但敗陣的時候,誰也沒有帶多少糧食,因此荷蘭軍在馬打蘭士兵身上也沒有撈到多少的油水,於是荷蘭士兵又和土著僱傭兵之間也爆發了激烈的矛盾。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爲在荷士兵眼裡,土著僱傭兵和馬打蘭士兵也沒什麼兩樣,自己有富餘,當然可以打賞他們一點好東西,而一但自己都不夠吃的,自然也把掠搶的目標轉向了這些土著僱傭兵的身上。

而土著僱傭兵當然也不會老老實實的將自已僅有的一點糧食給交出來,於是雙方之間也爆發了戰鬥,雖然土著僱傭兵的人數不足三千,但畢競也是裝配了火槍的部隊,儘管只是老式的火繩槍,還是要比馬打蘭士兵強得多,雙方互相使用火槍『射』擊,動靜也鬧得很大。同時也把一支剩餘的馬打蘭士兵給吸引了過來。

這支馬打蘭士兵只有一千多人,對荷蘭兵、土著僱傭兵都十分仇恨,見他們又發生了內『亂』,當然是一個好機會,另外也是想趨火打劫,從荷蘭兵、土著僱傭兵的身上搶一些糧食,說實話,現在誰都缺吃的。而這支馬打蘭軍隊的參戰,更是使這一場自相殘殺式的戰爭複雜化,很快就形成了一場混戰。

但就在這時,中華軍的追擊部隊已經趕到,立劊呈半包圍的形勢,向陷入內戰、『亂』戰的荷蘭軍發動了猛攻。

一見中華軍殺到,剛纔在自相殘殺中的勁頭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幾乎就是一觸即敗,各自四散敗逃,但這次中華軍的進攻已經做好了充份的佈置,東、西、北三面都佈下了中華軍,因此荷蘭軍除了南面之後,其他方向根本就走不通,結果一場戰鬥下來,荷蘭軍被殲滅了大半,打死投降不計其數,最後逃走的僅僅只有一千多人。有的向加裡曼丹島的更南端逃跑。有的逃進了加裡曼丹島的深處,因此荷蘭軍隊在加裡曼丹島上的勢力也徹底消散了。

第75章 湖南失陷第307章 民意第141章 造船廠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266章 變數(二)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267章 重逢(上)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91章 南京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87章 等待消息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6章 三路出擊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8章 軍備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73章 勸進(下)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35章 鄉鬥(下)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34章 宣戰(上)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114章 優勢第36章 林家會議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18章 江南攻勢第83章 夜襲(一)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182章 下獄(上)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66章 新法令(上)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182章 下獄(上)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76章 鹽場(下)第247章 營救第77章 火銃試射第92章 合圍(三)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332章 對持(二)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68章 變數(四)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
第75章 湖南失陷第307章 民意第141章 造船廠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266章 變數(二)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267章 重逢(上)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91章 南京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87章 等待消息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6章 三路出擊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8章 軍備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73章 勸進(下)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35章 鄉鬥(下)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34章 宣戰(上)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114章 優勢第36章 林家會議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18章 江南攻勢第83章 夜襲(一)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182章 下獄(上)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66章 新法令(上)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182章 下獄(上)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76章 鹽場(下)第247章 營救第77章 火銃試射第92章 合圍(三)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332章 對持(二)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68章 變數(四)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