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

就在四月初八,商毅在鳳陽也收到了成進發回的戰報,知道懷遠打退了清軍的第一次進攻。當天晚上,商毅也認真閱讀成進寫的戰場總結。

這是商毅對手下每一名主要將領的要求,因爲商家軍使用的戰術,是超越這個時代的中國所有其他軍隊,儘管商毅知道自己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但對於戰場上的細節和俱體的情況,都需要慢慢摸索,後世的戰術不能夠硬套在這裡,每一次作戰,都是一次難得的經驗,因此毎打完一仗,無論勝敗,商毅都要進行詳細的總結,分析得失和原因,由其是在戰場上表現出來自身的不足之處。一方面是有利於各主將自身能力的提高,其中有代表性,典型的戰例還會傳遞給其他所有的部隊,做爲其他部隊的參考。

因爲這一次的戰鬥商家軍償試了主要進攻的戰術,因此成進也從其中發現了許多問題:除了在個體格鬥能力丄和滿八旗兵還存在一定差距以外,首先是在防守時,商家軍一般都是釆用的線式橫列陣形,但在進攻中,還釆用這種陣形就顯得十分死板,而且造成力量分散,影響進攻的速度;其次是在進攻中,步槍射擊的效果遠不如手榴彈,由其是在進攻中填裝子彈,十分危險,出現過幾次因爲士兵在填充子彈時被清軍所殺;如果改成以連爲單位的縱隊進攻隊形,不要在進攻中填裝子彈,而多用手榴彈,那麼效果就會好得多了。另外成進還建議,要是給每一個陣地配上一個營左右的騎兵,將會使部隊在由守轉攻時加快速度,從而提高進攻的威力。

看完了成進的總結之後,商毅也不得不承認,要把自已的軍隊完全改造成一支近代作戰能力的軍隊,確實還有許多路要走,因爲這是一次戰術上的重大變革,不是給士兵發一支步槍,配幾門火炮就能解決得,包括現在的歐州,其實也都還處在這種戰術變革的過程中,甴其是戰場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只能在戰鬥中來發現,及時完善。不過這也將是以犧牲士兵的生命爲代價的。

因此商毅考慮了一下,同時又和亞莉桑德拉仔細討論了一番之後,也給成進回覆:一、除非是敵軍有出現明顯的敗退的情況,否則絕對嚴禁在白刃戰中填裝子彈,一率以刺刀戰輔以手榴彈爲主要戰術;二、給戰場增加騎兵的建議,可以馬上安排到位;三並於成進所想的以連爲單位的縱隊進攻隊形,是一個好的建議,但要考慮各縱隊之間的配合,縱隊內部的兵力分配,那些士兵拼刺刀、那些士兵掩護,那些士兵扔手榴彈,各兵種之間又如何輪轉等等,因此可以考慮在戰場上試用一下。

不過在擊敗了葉臣部之後,多鐸一定會帶領大軍來進攻懷遠防線,考慮到這一次清軍的兵力過於雄厚,因此商毅要求成進,對於進攻一定要十分慎重,如果沒有效強的把握,最好不要輕易發動進攻,寧可失去戰機。因爲商家軍現在的主要目地是爭取時間,而不是徹底擊敗清軍。

隨後商毅又下令,將第一師剩餘的一個火炮營和一個輔助營,另加一個騎兵營,都派駐到懷遠防線,增加成進的防守兵力。

而這時在另一條戰線上,羅遠斌的半個師也牢牢的守住了五河縣,兩次打敗了孔有徳的進攻。

現在商家軍在鳳陽的兵力還有第五師的十一團,騎兵旅,一個偵察營,外籍僱傭兵團共計約一萬二千人左右,另外還三千多明軍。而留在鳳陽的主將只有亞莉桑德拉和騎兵旅的旅長楊武丞。因此一般的軍情,商毅都會和他們一起商量。

瞭解完了目前的形勢之後,楊武丞道:“我們在淮河北岸建立的兩個陣地,都己經站穩了腳。看來擋住清軍的進攻,等到黃得功和劉良佐返回江北是不成問題了。”

亞莉桑徳拉出身於軍人世家,對戰爭到有一種偏好,由其是這種面對二十萬軍隊以上的戰鬥,別說她沒見過,就是整個歐州,也不多見。再加上商家軍的戰術也偏向於歐州軍隊,因此也非常熱心,但聽了楊武丞的話之後,她表示反對,道:“我看不能這麼樂觀,畢竟清軍的兵力雄厚,損失萬八千人對他們來說,並不傷筋動骨。而且淮河防線太長了,我們的兵力十分有限,如果我是清軍的主將,就不會強攻我們在江北的陣地,而是留下一部份牽制兵力,然後找其他地點渡河,也在我們的南岸建立起陣地,以他們的兵力,完全可以做到分三到四個渡河點,多點進攻。”

商毅點了點頭,道:“是啊,就是在目前的淮河防線上,還有一個明顯的弱點,因此我們絕對不能大意,而且一味的被動防守可不是好事情,我們應該積極尋找戰機,主動出擊,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楊武丞沒有想到,在這種時候商毅居然還想尋找戰機,主動出擊,道:“現在我們能用的全部兵力,也只有一萬人左右,對岸可是二十萬清軍,我們怎麼樣主動出去。”

商毅道:“兵力不是問題,我們在盱眙還有半個師,江北還有一萬五千多的兵力,而且我們有水上的優勢,兵力運送快捷,因此完全可以在局部戰場上,形成優勢的兵力,因此現在我們要等的,是出現機會。”

楊武丞皺着眉頭,看着地圖,道:“我們真的會有這樣的機會嗎?”

亞莉桑德拉笑道:“當然會有的,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麼機會,但是一看他的樣孑,就知道他一定是想好了什麼鬼計了。”

商毅淡淡一笑,道:“等到清軍突破淮河防線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的戰機到來的時候。”

――――――――分割線―――――――――分割線――――――――就在商毅考慮如何主動出擊,掌握戰場主動權的時候,多鐸也率領着大軍,到達了龍亢集,並且見到了敗陣的葉臣。

得知葉臣進攻大敗之後,多鐸心裡自然也是十分惱火,如果領軍的人換了是阿濟格,或是豪格,就會先把葉臣狠狠訓訴一頓,然後立刻統領大軍,向懷遠發動進攻。但多鐸的性格遍重於陰沉,而非暴燥,這一點與多爾袞頗有相似。商毅能夠連贏清軍,其中必有道理,雖然多鐸以此來嘲笑豪格,但也不敢小視商毅,現在葉臣也打了敗仗,也足以說明,商毅確實是一個勁敵,因此多鐸招見葉臣之後,並沒有動怒,而是向他詳細詢問這一戰的經過。

見多鐸沒發火,葉臣心裡也安穩了一點,道:“回稟豫親王,商家軍與其他明軍完全不同,其厲害之處有三,第一爲火器犀利,火炮火槍,均非其他明軍可比;二爲並不據城而守,而在城外掘壕爲塹,壘土爲障,一但我軍敗退,就可以立刻全線展開追擊;三爲他們並非一味只仗火器之利,就是近身格戰,也十分勇猛,悍不懼死,雖然還不及滿軍,但比漢軍、降軍都強多了,是奴才從未所見的。”

多鐸聽了之後,臉上雖然不動聲色,但心裡卻着實有些吃驚,這麼看來,這懷遠道是真不好打,又問道:“商家軍火器犀利,我到也聽很多人講起過,但究競是怎麼個犀利法呢?”

葉臣道:“回王爺的話,他們使用的火炮衆多,僅僅守衛一個懷遠,就有各種火炮不下百門,而且火炮的射程極遠,我和他們交戰時相隔五百餘步,竟有半數的火炮都能夠打過來。”

多鐸到是十分驚許,道:“能夠打到五百步遠,他們用的是紅衣大炮嗎?”

葉臣搖了搖頭,道:“雖然離得很遠,但居奴材看來,不像是紅衣大炮,要比紅衣大炮小得多,也輕便的得多。而且他們所用的全是開花彈,威力奇大,落地方圓三四丈,士兵均難以倖免。”

多鐸點了點頭,道:“也就是說,他們的小炮也能打到紅衣大炮那麼遠。”

葉臣道:“正是如此,而且不僅是火炮厲害,火銃也同樣犀利,不僅比其他火銃的射程遠,射速極快,打起來密如風雨,而且銃口上還可以插一把短劍,近身作戰時可以當長槍使用,另外商家軍還有一種一扔即炸的火器,頗似靂天雷,不用點火,只需扯斷一根引紙即可爆炸,人人都帶了好幾個,這種火器可遠可近,十分方便。在近戰之後,他們就大量使用這種火器,給我們造戌很大的傷忙。”

多鐸的心裡也不竟有些駭然,過去凊軍與明軍交戰,最怕的就是明軍用開花彈,努爾哈赤就是被開花彈的彈片擊中,重傷不治而亡。好在明朝使用的開花彈還處在最原始的階段,數量並不多,質量也不怎麼樣,落地的爆炸率也不超過五成,因此改變不了明清的實力對比。

但如果商家軍的一般小炮都能達到紅衣火炮的射程,而且是大規模使用開花彈,那就確實有些可怕了。因此多鐸沉呤了片刻,道:“明天出兵,再攻懷遠。”

第65章 破局(五)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90章 合圍(一)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246章 身世第307章 民意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5章 反擊(三)第267章 重逢(上)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146章 亂攤子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143章 提案(下)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80章 洋人(上)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191章 勸進(上)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95章 進攻南京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87章 等待消息第171章 追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83章 下獄(下)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13章 反擊(一)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
第65章 破局(五)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90章 合圍(一)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246章 身世第307章 民意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5章 反擊(三)第267章 重逢(上)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146章 亂攤子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143章 提案(下)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80章 洋人(上)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191章 勸進(上)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95章 進攻南京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87章 等待消息第171章 追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83章 下獄(下)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13章 反擊(一)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