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渡河襲擊

淮河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在中國呈南北對持的時代,能夠守得住淮河一線,由其中西起大別山,東至洪澤湖的這一段,往往也就是南方政權能否抵擋得住北方政權進攻的關建所在,因此南北戰爭歷來多發生在這一段區域。而且淮河兩岸支流湖泊衆多,水網密佈,對於一向以騎戰爲主的北方,也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如果明軍的兵力充足,完全可以依憑淮河爲防線,抵抗清軍南下,只是現在黃得功和劉良左這兩支人馬渡江回援南京,只以商家軍目前的兵力,還不足以守住淮河全境,因此只能夠以鳳陽爲核心,佈置淮河防線。

鳳陽原名濠州,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也是明朝的中都,而且正好位於從大別山到洪澤湖的中間位置,因此對於守住淮河防線,致關重要。

商毅到達鳳陽的時候,是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45年四月初三,而這時清軍的三路大軍齊頭並進,東路的恭順王孔有德己經攻取了宿州,中路的豫親王多鐸也進取蒙城;西路懷順王耿仲明佔領了穎川,三箭齊發,向淮河殺了過來。

而這個時候商毅也在鳳陽集結了大量兵力,計有商家軍第一師、騎兵旅第一團,第五師第十二團、偵察團第一營、第二營、外籍僱傭兵團等,共計兵力一萬八千餘人,另外還有其他明軍五千餘人,也拔調給商毅指揮。而在鳳陽東邊一百二十里的泗州、盱眙一線,還駐紮着羅遠斌的第四師和騎兵旅第二團。同時駐守黃河水道的水軍現在也徵調到各種船隻二百六十餘艘,己經抽調了二百餘艘,停駐在在洪澤湖的的東南泗州、盱眙之間的入口位置。

只是留下了淮河上游的壽州,由史可法派左都督劉肇基率領八千人馬駐守,也是這條防線上的一個最大漏洞。

商毅到達鳳陽之後,根據偵察營的報告,這時清軍的先鋒兵力己到達了淮河北岸的穎上、懷遠、五河等地,差不多可以和商家軍隔河相望。但清軍也己得知明軍在淮河南岸佈置防線,因此也不敢冒然南進,當然另一方面也是在徵集渡河的船隻。

商毅當然知道,儘管商家軍的火力兇猛,但受制於兵力不足,難以守住整條淮河防線,如果任由清軍推進到淮河岸邊,多點進攻,也難以守住淮河防線,何況還有壽州這個薄弱環節,一味死守可不是辦法,唯有主要出擊,以攻帶代纔是上策,致少也能夠多拖延一段時間。因此商毅也決定,率先向清軍發動進攻。

四月初四,成進率領兩個團的兵力,於當天夜裡在塗山西邊附近渡過淮河,首先進攻懷遠縣。

到達懷遠縣城的時候,己是三更左右,成進藉着微弱的星光放眼看去,只聽懷遠縣城的城牆上燈火闌珊,稀稀疏疏的有一些清兵守衛着。

成進點了點頭,看來清軍的守衛並不怎麼嚴密,轉頭對段鵬道:“小段,現在可就看你的了。”

因爲這時是奇勢懷遠,因此商家軍只帶了小型火炮,中重型火炮一門沒有,就連靂靂火箭也只帶了筒式,沒有帶箱式的,想要攻開懷遠的城門,只能靠爆破,而這個任務自然落到了偵察兵的頭上。

段鵬道:“放心吧,我們一定能夠炸開城門的,只要注意掩護就行了。”說看,帶着一個排的士兵,就要動身。

成進拉住了段鵬,道:“小段,小心一點。”

段鵬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用爲我們擔心了。”說着帶領着偵察兵,向懷遠城潛行而去。

一直到他們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成進才又下令:“霹靂火箭,準備發射,第三團準備進攻。”

隨着他的這一聲令下,二十名士兵扛好了霹靂火箭的發射筒,對準了懷遠縣的城牆。在他們身後,有士兵點燃了霹靂火箭的的引線。

“嗖嗖嗖嗖!”的破空之聲立刻打破了夜空的寧靜,一道道燦爛的火線,飛向懷遠縣而去,在黑暗夜空的襯托下,就像是綻放的煙花一樣,炫麗耀眼。不過等火光降落的時侯,帶來的卻只有死亡的恐懼。

這批淸軍從來沒有和商家軍交戰過,因此還不知道是怎麼一會事,不少人都還在城牆上傻傻的看着。等霹靂火箭都落入到了城中,引發了一連串的爆炸和星星點點的火苗時,才意識到這是敵人的奇襲。而就在這時,第一師的三團也點起了火把,向懷遠縣的縣城逼近了過去,還架着幾架長梯。

守城的清軍立刻亂了起來,紛在城頭上大叫着:“敵軍偷襲,有敵軍偷襲。”銅聲、鼓聲也震天的悄響了起來。只是誰也沒有注意到,有一支小隊已經潛到防城河邊,游到了城牆邊來。

在同伴的掩護下,段鵬和偵察排都己經遊過了護城河,他們毎個人身上都帶着一個炸藥包,這時也全部都集中起來,粘到城牆上,然後又將各炸藥包的引線一一接上,雖然這時城上也有清兵發現了他們的動靜,開始向城下射箭,但也己經晚了,引線己經從幾個地方分頭點燃。而偵察兵們也紛紛向城牆兩側分散躲開。

進駐懷遠縣的是多鐸手下的梅勒章京伊爾德和原來大順軍的降將平南伯劉忠,共計有五千多人馬。其中滿旗軍有一個甲喇的人馬,約一千餘人。

攻佔了懷遠之後,伊尓徳確實十分放鬆,從來沒有想過明軍會來偷襲,雖然他也聽說過商家軍以前的戰績,知道他們火器犀利,打敗了阿巴泰、打敗了豪格,但清軍多年以來形戌的輕視明軍的觀念,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得過來,而且在伊爾德看來,雖然商家軍比一般明軍的戰鬥力要高一些,但依然還是使用的明軍的老戰術,先依仗火器死守,等清軍進攻的勢頭過了,在發動反擊,既使是在野戰中,也是如此,但主動進攻的能力卻依然很弱。

至少伊爾徳也從沒聽說過商毅軍圍攻過某一座城池,因此他也並不擔心商家軍用主動來襲擊懷遠,雖然也佈置了一些防禦措施,但還遠遠沒有達到是臨近對方陣線的嚴密程度,也給了商家軍可趁之機。

伊爾徳接到了明軍襲擊的報告之後,到也吃了一驚,趕忙下令調集兵力,迎戰敵軍。好在清軍確實是訓練有素,很快就聚集了千餘人,伊爾徳也帶領着集合起來的一部份士兵趕到西門來迎戰。

那知就在伊爾德剛剛趕到了西門前,正要指揮士兵進行防守的時候,只聽“轟”的一聲驚天動地般的巨響,就連整個大地都發生了巨烈的顫動,兩扇半尺厚的城門竟裂成了好幾塊,隨後一股巨大的衝擊氣波,向清軍襲來。在城門前的清兵也是首當其衝,被氣浪衝得滕空而起,飛起了七八尺高,然後重重的摔落到地上。而且碎裂的門板,也砸死砸傷了好不少清兵。

等這一次爆炸結束之後,在地上致少躺倒了三四十名清兵,也包括伊爾德再內,因爲剛纔他離着城門最近,所承受的爆炸衝擊也最重,這是已是混身是血,人事不知。而且在城牆上的清軍也都毫無防備,不少人都站立不穩,摔倒在地上。

這次用來炸城門的黑火藥足有六十公斤之多,雖然黑火藥的爆炸威力不大,但也架不住數量多,因此這次爆炸的結果,也同樣十分駭人,不僅是把城門給完全炸碎,就連城門外的防城河吊橋也被爆成了十餘片小木板。其實這是商家軍第一次使用爆破的手段來炸城門,也捏拿不準火藥的用量,差一點弄巧成拙,連城樓都給炸塌了。幸好這時商家軍的大隊還沒有到達護城河邊,否則也會被砸死砸傷好幾個。

段鵬等人雖然也都各自退出了數丈遠的距離,但也覺得山搖地動,耳中“嗡嗡”直響,段鵬也一吐舌頭,道:“好傢伙,這一下也太厲害了吧,弟兄們,衝啊。”

說着帶領着偵察排的士兵們,從兩側殺進了城門洞裡。雖然每人都帶着步槍,但衝進了城門洞之後,首先使用的,卻是手榴彈,於是又給了城中第二次爆炸。

這時有不少清軍還沒從剛纔巨大的爆炸衝擊中回過神來,還有人正在搶救人事不醒的伊爾德,雖然這一次爆炸的威力遠不能炸開城門的那一次相比,但這一次卻少了城門掩護,讓清兵們直接首當其次,效果也絲毫不比上一次的差,等一連串爆炸結束以後,地上躺下的清兵屍體也比剛纔多了一倍不止,而剛纔正在救護伊爾徳的幾名士兵不僅沒能把伊爾徳弄醒,連自己也被炸得徹底的倒地不起。

其他沒有被爆炸波及的清兵都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戰爭模式,也被嚇得心驚肉珧,連連後退。而段鵬也趁機指揮着自己帶來的一排的士兵,以三排連射的陣式,守在城門洞前。然後輪番射擊,又打倒了不少的清兵。

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03章 海商(上)第75章 湖南失陷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94章 遷移(二)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47章 穿插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63章 剃髮令(下)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72章 求和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83章 游擊戰(二)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一章 真像第66章 建設(上)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94章 遷移(二)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55章 火船(一)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65章 出兵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369章 交易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80章 洋人(上)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46章 制度(上)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207章 哭諫(上)第165章 出兵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
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03章 海商(上)第75章 湖南失陷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94章 遷移(二)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47章 穿插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63章 剃髮令(下)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72章 求和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83章 游擊戰(二)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一章 真像第66章 建設(上)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94章 遷移(二)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55章 火船(一)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65章 出兵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369章 交易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80章 洋人(上)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46章 制度(上)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207章 哭諫(上)第165章 出兵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