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

雖然毛利廣綱和衆家臣們都不明白,商毅爲什麼看中了臨海館,點名要住在這裡,但即然中國皇帝發了話,當然只能照辦,因此毛利廣綱立刻下令,命臨海館裡的人馬上搬走,給商毅騰地方,同時又命人把爲商毅準備好了的用具,伺奉人員統統都帶到臨海館。而安德烈也帶領護衛軍的一個團先行上岸,到臨海館周邊駐紮,佈置警哨等事情。

而就在曰本人去清理臨海館的時候, 商毅也在船中招開了軍事會議,商議本州島的戰鬥計劃,參與的除了中華軍的將領之外,還有毛利廣綱和益田元輝、穴戶安次。畢競在曰本土地上打仗,少不了曰本人蔘於。

衆人在長條的會議桌前就座,在桌上鋪好了日本地圖,商毅這才道:“現在幕府軍在那裡駐守?兵力怎麼樣?”

益田元輝忙道:“回稟皇上,現在幕府軍基本都撤出了中國地區,駐守在大阪城裡,兵力約有三萬多人,主將是酒井清勝,酒井忠勝己經返回江戶,去招集各譜代、親藩大名,聚集兵馬去了。”

商毅點了點頭,他知道益田元輝所說的中國地區,是日本的一個地理概念名詞,在原氏時代,日本以首都京都爲中心,根據距離遠近將國土命名爲“近國”、“中國”、“遠國” 三個地區。“中國”其實就是“中部地區”的意思,大致和中國的華中、華北概念相似。

雖然現在的曰本的地方行政已經不是這樣劃分了,但這種叫法卻一直沿用了下來,當然中國地區也是泛指,大體包括本州島西南部的鳥取、島根、岡山、廣島、山口等地區。而酒井清勝,酒井忠勝聽起來像是親哥倆,其實根本就不是一家,頂多只能算是同一族。

這時成進道:“皇上,現在我們雖然在本州登陸,但地勢偏避,迴旋的餘地並不大,而這時徳川幕府的大軍尚在聚集當中,大阪城的守衛空虛,大阪是日本重鎮,地外本州中心位置,如等攻下大阪,再配合南路軍攻佔四國,那麼整個日本以西的地方,就全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因此臣建議立刻出兵,進攻大阪。”

商毅點了點頭,成進的建議也正合他的意思,因爲商毅的護衛軍到達本州之後,現在中華軍在本州的兵力己經達到了三個師二個旅,四萬五千餘人,這還不算海軍陸戰隊,因此還困守在本州西南角一帶,兵力確實有些施展不開。

而大阪是日本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這個時代曰本的堅城之一,位於本州中部,賴戶內海的東岸,曰本傳統的關東和關西地區的交界地帶,當年豐臣薰的父親豐臣秀賴就是以大阪爲根據地,與徳川家康對抗。因此一但中華軍攻佔了大阪,不僅,整個關西地區瓏全在中華軍的掌握之中了,這樣一來,迴旋的餘地就大得多了。而且還居有很大的政治像徵意義。

另外一點,佔領了大阪,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控制日本天皇,雖然現在的日本天皇僅僅只是一個像徵性的稱號,並沒有任何的實權,但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仍然還是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因爲按照日本傳說,天皇是日照大神的後代。

因此儘管到這個時候,天皇失去權力有近八百餘年的歷史,其間經歷了攝關政治、源平相爭、鎌倉幕府、室町幕府、安土桃山時代、江戶幕府等各個時期,但卻沒有那一個日本的實際統治者敢廢除天皇,取而代之。相反歷代的日本實際統治者都會謁見天皇,得到天皇的確認,並封賜官職,以示自己統治的正統性,以此爲榮,雖然官職只是一個像徵性的。

如號稱甲斐之虎、戰國第一名將的武田信玄念念不忘的就是“上洛” 即到京都拜見天皇。而在戰國未期,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徳川家康在取得了日本的統治權之後,也都接受了天皇的策封。豐臣秀吉甚致還請天皇賜姓,豐臣這個姓氏,就是由天皇賜下的。因此也可見天皇在曰本的影響力之深。

當然,這數百年以來,歷代的天皇也都安於現狀,並沒有過多的政治追求,對掌握曰本權勢的各方基本都是順從態度,也是天皇能在曰本保存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

歷代的日本天皇一直都居住在京都,一直到近代才遷到江戶,而京都離大阪還不足五十公里,當年豐臣秀吉選擇將大阪作爲豐臣的根據地,一方面是因爲地利位置優越,而且可以很方便的控制天皇。

現在商毅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至於大阪城裡的三萬守軍,商毅還真沒放在心上,熊本城不也是堅城嗎?而且還在大阪之上,還有四萬人馬駐守,不是照樣被中華軍給平滅了嗎?大阪當然也不會例外。

因此商毅點了點頭,轉向毛利廣綱,道:“毛利廣綱,如果中華軍馬上進攻大阪,現在毛利藩可以出動多少人馬?”

毛利廣綱和益田元輝、穴戶安次互相看了一眼,益田元輝立刻道:“回亶皇上,這一次戰鬥,我們毛利藩的損失很大,因此在短時間內,只能出動五千左右的兵力,不過這些士兵絕對都是精確人馬,可以幫助中華軍作戰。”

商毅道:“打仗的事情並不用長州藩的軍隊出動,只是從長州藩到大阪這一路上還有神戶、福知山、豐岡、龍野、崗崎等十餘個藩,雖然可以有水路相通,但在陸地上,也需要有兵力牽制,另外糧草也需要有人運送,因此你們必需在三天之內,徵集至少一萬兵力和一萬民役,付責大軍的糧草物資搬運,以及相應的船隻,只要把這一點做好了,你們長州藩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其由的就看中華軍的。”

毛利廣綱、益田元輝、穴戶安次聽了,也趕忙道:“請皇上放心,我們絕對不會誤事。”

商毅點了點頭,又轉頭道:“成進。”

成進立刻起身,道:“在。”

商毅道:“你帶第九軍,明天就出發,進攻大阪,在十天之內,必須攻下大阪城,明白沒有。”

成進道:“皇上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商毅又道:“毛利廣綱,你們長州藩從陸地出兵,大造聲勢,造得越大越好,吸引其他各方的注意力,民役隨船隊出發。”

毛利廣綱也趕忙道:“皇上放心,我們長州藩也保證完成任務。”

從下關到大阪的距離大約有四百多裡,海陸兩路的距離差不多,不過走海路可躲開陸上的這些大名,雖然說中華軍並不會懼怕他們,但畢竟要耽誤時間,而從海路走可以日夜兼程,最多五天,就可以到達大阪海邊,並且節省士兵的體力,這也是日本這個島國的特殊性,海運相當暢通。因此商毅也只給了成進十天的時間,五天趕路,五天攻城。

各種事項都確定下來之後,商毅也宣佈散會,這時益田元輝才道:“皇上,各位將軍,我們下關地荒人稀,而且物產不多,也沒有什麼可以招待皇上和將軍的東西,幸好這裡盛產河豚,肉質鮮美,雖然比不上中國美味可口,但是曰本的特產風味,今晚我們己經準備了河豚宴,爲各位接風。”頓了一頓,又道:“各位儘管放心,這些河豚都是經過精心處理,而且事先也有人試吃,可以保證絕對安全。”

商毅也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河豚確實是下關地區的名味菜餚,在另一時空裡的春帆樓就是一間以做河豚而著稱的飯店,居說當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是下關人,非常喜歡吃河豚,因此纔將與中國談判簽約的地點定在下關春帆樓。也有錦衣還鄉,煊耀自己的功績的意思。

當然河豚其實並不是白鰭豚這類的豚科動物,而是一種魚類,學名叫河魨,生長在近海或江河下游的入海口水域,確實肉味腴美,鮮嫩可口,但魚腹中有劇毒,其脊血、鰭尾、肝臟等處也都藏有毒汁,因此民間俗語,也有拼死吃河豚之說。

不過到這個時代,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吃河豚的歷史都有數百年了,達官貴族都喜愛吃河豚,也形成了一套庖制河豚的方法,一般後高級酒樓都會聘請有經驗的老廚師傅製做河豚宴,而且在制熟之後,都要有人先試吃,同時在吃河豚的時候,還要配一鍋蘆根湯以備解毒之用。因此基本可以保證安全。而吃河豚毒死的,多半是民間家庭或一般的小酒館。

因爲中華軍是從東南沿海地區成勢的,在這一帶地區也盛產並興吃河豚,中華軍裡也幾乎人人都吃過河豚,因此也都不會談豚色變,商毅也點了點頭,笑道:“好吧,既然是長州藩一片誠心,我們也就入鄉隨,償一償日本的河豚味道,和我們中國有什麼不同。”頓了一頓,道:“那麼就把河豚宴擺在臨海館來,今晚就在臨海館觀海吃河豚。”

第87章 挑戰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4章 趕集(下)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90章 遇刺(上)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1章 深夜靜思第33章 互不相干第93章 遷移(一)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46章 亂攤子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242章 勸降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94章 遷移(二)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8章 軍備第101章 備戰(三)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196章 軍校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89章 繼續堅持第38章 家事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97章 僱傭兵(上)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404章 新年(下)第145章 新年(下)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63章 通商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279章 大不敬第147章 穿插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145章 迴歸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
第87章 挑戰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4章 趕集(下)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90章 遇刺(上)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1章 深夜靜思第33章 互不相干第93章 遷移(一)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46章 亂攤子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242章 勸降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94章 遷移(二)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8章 軍備第101章 備戰(三)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196章 軍校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89章 繼續堅持第38章 家事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97章 僱傭兵(上)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404章 新年(下)第145章 新年(下)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63章 通商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279章 大不敬第147章 穿插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145章 迴歸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