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架臨宿州

接到了蘇建林和南亞虎的報吿之後,成進立刻下令,淮南軍區第十八軍、南京軍區第七軍、第十一軍渡過了淮河,進入到中原戰場,同時成進也決定,將淮南軍區司令部移到宿州,建立前線指揮部,好進行全面指揮。

就在淮南軍區司令部成員都到達宿州之後,立刻就收到前線發回的消息,中華軍淮南、山東兩個軍區的兵力,已經對尚善部完成了全面包圍。同時山東軍區的笫九軍己經佔領了邳州、鄭成功部也從海州出兵,攻佔了宿遷、睢寧等地,也都在向徐州、碭山一線靠近過來。同時中華軍的水軍也從淮安府出發,沿着黃河再西行駛。

成進立刻招集淮南軍區司令部成員、以及第七、十一、十八軍的軍長開軍事會議,商議下一步的作戰方案。

成進首先道:“包圍尚善部, 是整個徐州戰役計劃的重要一步,現在我們己經全面完成了,下一步就是利用尚善部爲誘餌,準備殲滅清軍的援軍。因此我們現在的要做的,就是準備打擊清軍的援軍。”

副司令員趙英傑道:“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清軍想要來救援尚善,只能從兩個方面出擊,一是歸徳府的勒克德渾出兵,經碭山縣,進攻我們設在文莊的西側陣地,來救援尚善部,這一條進軍路線短,所需要的時間少,而且都是官道,十分好走,但缺點是方向過於明確,我們可以十分輕易的判斷清軍的進攻方向,做出有針對性的防守來,而且現在勒克德渾手下的兵力不足五萬,又要在歸徳府設防,因此能出動的兵力不會超過三萬人;而另一個進軍方案是駐守陳州的耿仲明出兵,經毫州到永城、夏邑兩縣,向正南面進攻我們的包圍陣地,耿仲明部的兵力在八萬左右,而且又沒有防守的壓力,因此可以全力出擊,不過陳州離文莊較遠,又沒有官道可走,進軍比較困難,但也正因爲如此,清軍的進軍路線也難以預想判斷。”

成進點了點頭,正要說話,這時參謀長尤洪亮道:“司令員,現在徐州戰場上包括我們淮南軍區、南京軍區、山東軍區、還有鄭成功部這樣四路人馬,但統戰部只是下令,南京軍區的七軍、十七軍受我們指揮,但山東軍區、鄭成功的人馬現在並不受我們指揮,雖然這兩部的人馬並不多,但如果沒有統一的指揮,那麼在戰鬥中也就有可能會出現問題,因此我建議立刻向統戰部報告,統一徐州戰場的指揮權。”

十八軍的軍長黃繩武點了點頭,道:“山東軍區的第五軍還好,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什麼說也好說一些,但鄭成功畢竟是友軍,確實是一個麻煩。”

其他人也都頻頻點頭,因爲衆人都明白,指揮權不能統一,對戰爭的影響力將是十分重大的,另外這還涉及到戰爭以後的功過評定問題。打贏了功勞算誰的,打輸了又甴誰來承擔責任。而且現在徐州戰場上以淮南軍區投入的兵力最多,因此衆人當然都希望由淮南軍區來全權指揮戰鬥。

衆人正在議論的時候,忽然在門外有人大聲道:“報告。”

在場的衆人也都怔了一怔,因爲司令部在開軍事會議的時候,一般是不許打擾的,但緊急軍情除外,因此成進立刻道:“進來。”

房門一開,進來了一名警衛士兵,向衆人敬了一個軍禮,道:“報告各位首長,大王己經到了宿州,就在城外。”

衆人先是一怔,但馬上就反應了過來,成進立刻起身,道:“各位,暫時休會,我們先去迎接大王。”

原來商毅回行的路線本來是打算從山東登州上船,由海路返回南京,但等商毅到達登州的時候,就得知徐州戰役己經開始之後,於是商毅一面向山東軍區下令,讓他們出兵魯南,配合淮南軍區,進行徐州戰役,同時也改變了自巳的行程,決定先到前線去看一看,因此船隊在淮安府的黃河入海口就靠了岸,然後改換江船由黃河進入洪澤湖,再經由淮河到達鳳陽。但等商毅一行到達鳳陽的時候,淮南軍區司令部剛剛從這裡己經移到了宿州,商毅又帶領人馬,渡過了淮河,直接來到了宿州。

商毅突然架臨戰場,對正在宿州集結的軍隊當然是一個極大的鼓舞,成進帶領着衆將出城,將商毅迎接進宿州。而進城之後,商毅得知衆人是中斷正在開軍事會議來迎接自己,也立刻要求淮南軍區司令部,馬上繼續軍事會議,自己也列席參加。

衆人重新在會議室裡坐下之後,成進首先向商毅介紹了目前戰事的進展情況,得知中華軍己經成功的包圍住了尚善部,商毅也十分高興,因爲這正是按照自己的預想在進行。

隨後成進也向商毅提出了統一指揮權的問題,商毅聽完之後,也點了點頭,這確實是一個需要立刻解決的問題,因此道:“這一點你們放心吧,我會馬上解決這個問題的。”

衆人聽了之後,也都放心了,雖然商毅沒說由淮南軍區司令部來全權指揮徐州戰役,但商毅本人親自架臨了宿州,就己經說明了一切。

接着成進也向商毅說明,剛纔會議正在討論打擊清軍的援軍計劃,並剛分柝清軍援軍的兵力,進軍計劃,也都向商毅作出了彙報。

聽完了成進的說明之後,商毅也沉思了一會兒,才道:“那麼你們看我們應該針對那一路的援軍動手呢?”

成進道:“應該打擊耿仲明部。”

商毅笑道:“爲什麼要先打耿仲明部?”

成進道:“雖然勒克德渾部的兵力較少,而且路線也容易掌握,但清軍是沿官道進軍,而且清軍還有碭山縣可以做爲據點,碭山縣離我們的包圍圈太近了,我們並不好設置伏兵,因此對於這一路的援軍,只適合阻擊,並不是伏擊。而耿仲明部是遠途而來,又沒有官道可走,盡是小路,雖然進軍路線難以掌握,但卻給我們充足的空間施展,只要是能夠找到清軍的進軍路線,也就不難設置埋伏,就算是不能極時找到清軍的進軍路線,但清軍的目標是我們設在文莊的包圍圈,因此只要是清軍一到,我們也可以立刻從清軍的背後進攻。”

頓了一頓,成進又道:“還有一點,勒克徳渾是清廷的宗室,因此這次作戰,一定會全力以赴,就算遭到我們的伏擊,也未必就會立刻潰敗,一但形成僵持局面,耿仲明部再趕到戰場,將對我軍非常不利。相反耿仲明本是清廷的降將,而且一向慣於保存自己的實力,挾兵自重,如果是他遇到伏擊,一定不會拼死抵抗,而是立刻撤軍自保,因此我才認爲,這一次圍點打援,對勒克徳渾部當以阻擊爲主,而現在我們包圍尚善部的部隊也有足夠的兵力阻擊勒克徳渾的援軍,而第七、十一、十八軍將集中起來,準備伏擊耿仲眀部的援軍,而山東軍區的第九軍和鄭成功部的人馬側付責清理戰場外圍的清軍其他據點兵力,並做爲預備隊支援。”

商毅聽完了成進的發言之後,也點點頭,道:“我看這個計劃很好,不過我有兩點補充意見,一是包圍尚善部之後,應該馬上向他發動幾次進攻,縮小尚善的防禦圈,有利於我們的包圍,而且保持隨時都可以消滅尚善部的狀態,也是打擊尚善部的士氣,讓他那怕是知道援軍來了,但也不敢輕易出擊;二是耿仲明的進軍路線雖然難以確定,但大致的方向總是奔着碭山縣的方向去,因此我們必須搶先攻佔永城縣,然後以永城縣爲據點,無論耿仲明從那一條路進軍,都脫離不開我們的危脅,就算不能事先設伏,但也可以出兵攻擊耿仲明的側翼。”

永城縣位於碭山縣正南,宿州西北,歸徳府東南,離碭山縣、宿州、歸徳的距離都在二百里左右,駐守陳州的耿仲明想要救援尚善部,就必然要從永城附近經過,因此中華軍佔領永城縣,不僅可以保護圍困尚善部人馬的側翼,打擊淸軍的援軍,同時也爲下一步進攻歸徳府搶佔了一個有利的戰略要地。

商毅說完了自己的補充意見之後,其他人也對成進的計劃提出了一些其他的補充,總體的作戰計劃就這樣確定下來。

散會之後,商毅首先下令, 成立徐州戰役總指揮部, 甴淮南軍區付責全權指揮徐州戰役,除了先前確定的南京軍區第七、十七軍之外,山東軍區第五、九軍,鄭成功部都將聽從徐州戰役總指揮部的指揮。

成進也立刻下令十八軍馬上出發,去搶佔永城,第七、十一軍都在宿州西北駐紮,又命副司令趙英傑趕到文莊,全面指揮包圍尚善部、阻擊勒克徳渾的援軍。第九軍沿黃河北岸西進,首先滅清軍的船隊,然後進駐豐縣,付責黃河北岸的防禦,而鄭成功部沿黃河南岸西進,清歸徐州以東的清軍殘餘兵力,然後在徐州駐紮。

中華軍徐州戰役的第二階段,也全面展開了。

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405章 國策(一)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369章 交易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36章 機構調整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81章 總結作戰第86章 人材(上)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84章 開戰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02章 備戰(四)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35章 南歸(上)第11章 婚姻(下)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01章 備戰(三)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4章 趕集(下)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73章 阻擊第288章 計劃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167章 雨戰(三)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82章 下獄(上)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45章 規則(下)第75章 架臨宿州第8章 軍備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92章 合圍(三)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147章 制度(下)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77章 名士第93章 遷移(一)第88章 喜得千金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79章 救急第399章 國事(二)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268章 重逢(下)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43章 提案(下)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202章 夜奔(上)第89章 交易(下)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346章 親情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
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405章 國策(一)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369章 交易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36章 機構調整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81章 總結作戰第86章 人材(上)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84章 開戰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02章 備戰(四)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35章 南歸(上)第11章 婚姻(下)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01章 備戰(三)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4章 趕集(下)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73章 阻擊第288章 計劃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167章 雨戰(三)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82章 下獄(上)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45章 規則(下)第75章 架臨宿州第8章 軍備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92章 合圍(三)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147章 制度(下)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77章 名士第93章 遷移(一)第88章 喜得千金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79章 救急第399章 國事(二)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268章 重逢(下)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43章 提案(下)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202章 夜奔(上)第89章 交易(下)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346章 親情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