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

回頭看了看山下,而冒着滾滾濃煙的村莊,劉忠偉的嘴角也露出了一絲笑容,而在他的身邊,一個士兵舉了舉手裡抓着的大公雞,笑道:“頭,這一次可是大有斬獲啊,足夠我們吃三四天了,咱們先在這裡休息一吧。先把這隻雞給烤着吃了,怎麼樣?”

劉忠偉在他的頭上拍了一把,道:“沒出息的貨,這就等不及了嗎?等回到營地再吃也不遲啊,也就還差十幾里路就到了。”

那士兵趕忙諂笑了兩聲,立刻又老老實實跟在隊伍裡面去了。而劉忠偉一邊走着,心裡一邊盤算,這幾天的情況明顯比半個月以前要差得多,中華軍對各地方的防守力度都明顯加強,自己己經連繼進攻了一箇中華軍的補給點,和兩個縣城,但都沒能取得成功,還損失了一百多名弟兄,從成都出來的時候,全隊是四百五十人,現在就只剩下三百多號了。而且昨天就己經斷糧了,絕大部份士兵都只吃了一頓飯,要不是今天搶了一個村孑,搶到一些糧食,恐怕就要餓肚子了。看來中華軍對這一帶地區已經加強了守備,這一票己經幹完了,自己應該換個地方了。

一邊想着,劉忠偉帶着隊伍己經到達了山林深處的臨時營地,而士兵們也不等劉忠偉吩咐,一回到營地裡就立刻開始生火打水,把搶來的大米、家禽等物洗剝乾淨,準備做飯。因爲這支川軍到現在差不多己有一天沒過了東西,都有些餓的受不了了。

而劉忠偉是這一支小隊的主將,獲得的食物也要比別人多一些,昨天並沒有餓肚子,對吃飯也並不那麼着急,因此回到自己的帳蓬裡,躺在行軍牀上,還在想着,等今天之後,自己帶着隊伍再到那裡去,是返回成都還是向更遠的地方去發展。

但就在這時,只聽“砰砰砰砰”一陣槍響,打斷了劉忠偉的思考,他猛然一驚,趕忙從行軍牀上站了起來,剛剛挑開了帳蓬,只聽“轟”的一聲巨響,煙霧瀰漫,熱Lang襲面,原來是一顆手榴彈,就在帳蓬的門口爆炸,激射的彈片在劉忠偉身上、臉上劃出了三四道傷口。疼得劉忠偉也大聲的慘叫了起來。

而在煙霧的瀰漫中,依然可以聽到槍聲響個不停,而川軍中彈之後的慘叫聲也不絕於耳。不過煙霧很快就變得淡薄,而槍聲依然還是不停,在川軍的臨時營地,川軍的士兵們己亂成了一團,不斷有人中槍倒地。其他的人來回奔跑,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而剛纔燃燒好的火堆,架好的大鍋,支好的燒烤架,幾乎全都在來回的奔路中被撞翻,有不少士兵被燒得滾燙的湯水淋到,或是被帶着火苗的木材打中,被燙得拼命的尖叫。

雖然亂了這麼一通,其實整個時間並不長,槍聲雖然還在響起,但己從叢林裡佔出了無數道綠色的身影,端着刺刀衝向川軍的臨時營地。

原來在川軍襲擊村孑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就有一支中華軍的特種兵連接到了消息,迅速的趕到了當場。儘管這時川軍己經離開了有一段時間,但川軍在一路上留下的各種痕跡、線索,都足以讓中華軍十分輕易的找到川軍的行蹤方向。

其實在路上中華軍就可以追上川軍,但中華軍並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始終和川軍保持着一定的距離,一直到尾隨着川軍到達山林裡的臨時營地,川軍對此基本一點察覺都沒有。

而中華軍立刻展開了佈置,由三個排分別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包圍上去,靠近川軍的營地,首先開川軍展開一輪猛烈的射擊。雖然這時中華軍只有三個排參戰,但使用的火槍中,迅射槍佔了一半以上,因此這一輪射擊,火力又猛又快,再加上而扔出了幾十顆手榴彈,頓時將川軍打得昏頭轉向,手忙腳亂,死傷無數。隨後中華軍又立刻向川軍發動了衝鋒。

本來這時的川軍又累又餓,一心想着早一點做好飯,飽餐一頓,然後好休息一夜,誰也沒有任何的思想準備。而且在前一段時間,都是川軍突襲中華軍的地方,雖然最近中華軍加強了各地的防守,但川軍自認爲自己地理熟悉,又是山高林密,中華軍那能那麼輕易就找到自已,因此誰也沒有想到,中華軍會在這個時候發動突襲,因此川軍根本就一點防備都沒有。卻沒有想到,在中華軍的眼裡,幾乎到處都是川軍留下的線索,想找到川軍的藏身之地,根本就不費事。

而且中華軍在一開始兇猛的火力,又給了川軍當頭一棒,把川軍的陣腳打亂,因此在發起衝鋒之後,川軍根本就不敵,幾乎毫無抵抗之力,紛紛倒在中華軍的刺刀之下。結果僅僅只交戰了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川軍就被打得全線潰敗,營地裡留下了一大堆的屍體。

因爲中華軍是從東南西三個方面發動的進攻,因此川軍當然都迭擇向北方逃跑,但還沒等川軍跑出二百步的距離,迎頭又是一陣槍聲,同時還有十幾顆手榴彈落到了川軍的人羣中爆炸。跑得最快的十幾名川軍士兵立刻當即倒地身亡。其他的士兵一見這邊也有中華軍的埋伏,嚇得不敢再向前跑,紛紛後退,但這時在川軍的背後,中華軍也追擊上來,川軍腹背受敵,死傷大半,剩下的只能棄械投降。

整個戰鬥一共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結束了,中華軍一共殲滅了川軍二百五十六人,俘虜了五十七人,逃走的川軍士兵只有十幾人。經過俘虜的辯認,在死亡的人中發現了這支川軍主將劉忠偉的屍體。而中華軍一方,僅僅只有兩名戰士陣亡,另外有十幾人受傷。因此這一戰也可以算是大獲全勝。

取勝之後,中華軍清理戰場,將川軍士兵的屍體就地掩埋,然後押着俘虜的川軍士兵,以及一部份被川軍搶走的糧食物資,又回到剛剛被川軍洗劫過的村子。

在村子裡,中華軍招集剩餘村民,將這五十七名俘虜推到了剩餘的村民面前,聲稱是抓住了洗劫村子的兇手,交給村民們處置。因爲川軍剛剛離開不久,有不少村民百姓還認識其中的一些人。絶大部份村民都有親人死在這支川軍的手裡,仇人相見,自然是分外眼紅,而且現在川軍成了階下囚,還怕什麼,因此村民們不管男女老幼,人人掄起木棍,石塊將俘虜進行一頓暴打,當場就打死了六七名俘虜。而隨後中華軍將剩餘的俘虜全部都處死,並將奪回的糧食物資分散給村民。

中華軍的這一系列的舉動都讓村民們大爲感動,因此在中華軍離開村子的時候,村民們都長跪在地上,含淚送別了中華軍。

這時中華軍展開反恐行動之後,與川軍的恐怖部隊進行的一次戰鬥,不僅取得了全面的勝利,而且也極大的拉近了中華軍和百姓的關糸。可以說是取得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而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川軍明顯發現,以前那種可以輕易偷襲得手做時候,己經一去不復反了,中華軍的補給點和運輸隊都加強了防守的兵力,川軍根本就打不過、而所有的州府縣城也城門緊閉、吊橋高扯,夜晚也加強了巡邏守衛,使川軍只能望城興嘆,甚致是一些鄉村鎮店,也都開始自發的築牆守護,要想打進一個村子,已經很不容易了。

同時中華軍的反恐戰鬥也全面展開,特種兵師分散在四川西部的廣大地區裡,搜尋着川軍的行蹤,一但發現立刻或是強攻,或是智取,在四川西部的廣大山區中,和川軍展開了一糸列的各種激戰。

不過如果按商毅的眼光來看,雙方都是不合格的。既使是排除掉武器的差異,商毅也認爲現在中華軍的特種兵,最多也只相當於自己穿越以前那個時代的六七成水平,當然主要的差距並不是個人的技術和武力能力,而是缺乏經驗和現代基本的常識觀念。但這些東西,不是短時間能夠改變的。

而和中華軍免強還能算是特種部隊相比,川軍扮演的恐怖份子,更是半路出家,山寨中的山寨,連那個時代恐怖份子的三成水平都達不到,根本就不合格。這一次川軍的恐怖行動,僅僅只有一個大致的目標,就是不停的破壞,四處殺人放火,不僅缺乏俱體的行動計劃和方案,目標,跟着感覺走,完全是打到那裡算那裡。而且在行動完成之後,也根本沒有隱藏自己行蹤的方法和觀念,以爲就往山林裡一鑽就沒事了,另外川軍低人員更是沒有經過任何的恐怖專業訓練。

除此之外,川軍無論是在個人能力還是使用的武器水平,都和中華軍都不是同一個水平,因此綜合比較起來,川軍和中華軍的差距可就不是一點半點了。因此中華軍的反恐行動全面展開之後,川軍的好日孑也就到頭了,很快就遭受到沉重的打擊。

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80章 報紙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56章 火船(二)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82章 破敵之策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177章 鑄炮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143章 提案(下)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91章 合圍(二)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65章 出兵第172章 勸進(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47章 制度(下)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50章 再攻濟南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79章 桂王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19章 海盜(三)第94章 勸降(下)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4章 玄皇教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281章 辭職(下)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31章 山東大捷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36章 機構調整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63章 破局(三)第56章 火船(二)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66章 忽悠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67章 變數(三)第127章 追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245章 獻投
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80章 報紙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56章 火船(二)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82章 破敵之策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177章 鑄炮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143章 提案(下)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91章 合圍(二)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65章 出兵第172章 勸進(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47章 制度(下)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50章 再攻濟南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79章 桂王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19章 海盜(三)第94章 勸降(下)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4章 玄皇教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281章 辭職(下)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31章 山東大捷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36章 機構調整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63章 破局(三)第56章 火船(二)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66章 忽悠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67章 變數(三)第127章 追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245章 獻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