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連寨戰術(下)

其實從第二次征剿湖北地區的商家軍開始,清軍就一直希望找到和商家軍的主力進行正面決戰的機會。儘管清軍也知道商家軍的火力猛,戰鬥力強,但在湖北地區的兵力並不多,而且還存在彈藥補充的困難,因此如果能夠找到商家軍的主力,集中兵力進攻,還是有很大的取勝把握,那怕就算是打成兩敗俱傷,甚致是失敗,只要是能夠大量消耗商家軍的實力和彈藥,那也是值得的。因爲清軍可以很快的再次集結兵力,發動連續不斷的進攻。

只是在前幾次征剿的過程中,包括這一次征剿戰鬥一直到現在,商家軍都沒有給清軍這樣的機會。而這時因爲商家軍主動出擊,進攻清軍的堡壘羣,清軍一直等待着的正面決戰機會終於來了。因此勒克徳渾得知商家軍向清軍的堡壘陣地發動進攻的時侯,也立刻聚集了三萬人馬,分兵兩路,向商家軍發動了進攻。

這時商家軍己經攻入了清軍的一個大堡壘中,但仍然沒有將清軍全部消滅徹底佔領這個堡壘,但勒克徳渾率領的援軍己經趕到了戰場,李定國也只得下令,暫緩進攻堡壘,先迎戰清軍的援軍。同時也下令,讓充當預備隊的三旅也投入戰鬥中來。

雙方就在清軍的堡壘羣中展開了一場激戰,這也是湖北戰場開避之後,清軍和商家軍之間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場戰鬥,商家軍參戰的兵力爲二萬五千人左右,而清軍共計投入了三萬二千多人。而激烈的戰鬥也以大堡壘爲核心展開,一直擴散到周圍的十餘個小堡壘。

不過雙方爭奪的焦點,依然還是這個大堡壘,這時商家軍己經全面佔領了缺口,深入到堡壘裡面,但清軍的援軍則從其他各門增援進來,在一個比現代足球場略大一點的堡壘裡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

儘管商家軍依靠着武器和火力上的優勢,給清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清軍的援軍卻源源不斷的涌入堡壘中,而勒克德渾也清楚,這個大堡壘的爭奪,相會影響到這一戰的成敗,因爲也親自進到堡壘裡指揮戰鬥,因此清軍也是前仆後繼,拼死不退。商家軍想要毎推進一步,都十分困難,在不少的局部陣地,雙方都會進行反覆爭奪,陣地幾經易手多次。

而且現在雙方畢竟是在進行白刃作戰,儘管商家軍在武器上佔有一定的優勢,在這樣激烈的戰鬥中,也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大量的傷亡,在堡壘裡面的地面上,己經躺滿了雙方士兵的屍體,鮮血流淌成渠。

一直進行到下午四時左右,激烈的戰鬥還在繼續着,儘管這時在戰場上商家軍還佔據着一定的優勢,但離徹底擊敗清軍,佔領大堡壘,依然還有一段距離,但商家軍己經沒有援軍了,而且這一次出戰攜帶的彈藥也差不多快要消耗殆盡,而清軍依然還有援軍可以趕到戰場上。再接戰下去,對商家軍並不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定國也只得下令撤軍,退出清軍的堡壘羣,回到大同鎮駐守。

這一次戰鬥,商家軍一共陣亡三千一百五十七人,傷一千零六十一人,而清軍陣亡的人數多大五千七百九十三人,傷二千五百六十四人,並且有八個堡壘曾被商家軍攻破。從傷亡數字和戰果來說,而且商家軍還是主動進攻的一方,因此商家軍無疑算是獲勝了。

但戰鬥最終的結果並沒有達到李定國戰前制定的戰鬥目標,而兵力的損失,對清軍來說,影響並不大,而對商家軍來說,卻承受不起這樣的損失,另外這一戰中,商家軍也消耗了大量的彈藥,因此李定國也不敢輕易再次發動全面進攻。而儘管八個被商家軍攻破的堡壘,經過了兩三天的搶修之後,基本都恢復了原貌,清軍的堡壘羣依然沒有被商家軍打破。

而就在兩天之後,洪承疇率領一萬人馬,以及大批的火器趕到了東線,來増援勒克德渾,而李定國也只能被迫轉爲在大同鎮防守。

洪承疇到達了東線之後,首先大力讚揚了這一次淸軍頂住了商家軍的進攻,守住了堡壘羣沒有被商家軍打破,並對有功的將士進行了嘉獎和晉升,以鼓勵全軍的士氣。不過對那些放棄堡壘,臨陣逃跑的士兵,也毫不留情,全部處斬,一共斬殺了二百四十七名士兵,裡面者四十三名滿旗士兵,其中還包括一名鑲白旗的牛錄額真,另外還有六十二名漢旗士兵,以示在軍令面前,無論滿漢士兵,一率同罪的決心。

這一次軍法,也再一次震攝了全軍,無論是滿漢士兵,對洪承疇的命令都充滿了敬畏之感。而洪承疇和勒克德渾又聚集了四萬五千兵力,向大同鎮發動了進攻。

大同鎮並沒有城牆可以駐守,好在是李定國早有準備,在前幾天的時間裡,大同鎮外也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以抵抗清軍的進攻。

不過防守戰一向都是商家軍的擅長,清軍一連進攻了二天,對大同鎮到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威脅。

但清軍的進攻也改進了不少,開始學會將兵力充份散開,進行散線進攻,雖然暫時還不能憾動商家軍的陣地,但卻大大減輕自己的損失。在以前的戰鬥中,一般來說,商家軍的十次射擊中,可以命中三次左右,但現在實際巳經下降到只能命中一次多一點。當然這也是清軍還在有意試驗這種新的散線進攻戰術,因此進攻的強度也不大,這兩天的進攻中,清軍總計損失的兵力也不超過一千人。而相對的,商家軍則消耗了大量的彈藥,時間拖長,對商家軍肯定不利。

直到這個時侯,李定國才真意識到,這一次湖北戰區的局勢確實十分危險,看來對目前的戰事,也要重新估計。

而且這時清軍在西線也再度發動進攻,原來耿仲明兵敗之後,退回到黃陂縣一帶駐紮,駐守湖南的韓岱又給他派來了一萬人馬增援,同時耿仲明也收到了洪承疇的命令之後,也開始老老實實的修築堡壘,緩緩向黃安縣逼近。

爲了加強黃安縣的守衛,李巖己經將駐守麻城的二十二旅的一個團派往黃安縣駐守,但這時麻城縣也空虛了下來,只有少數警衛兵力和地方民兵駐守。因此李巖也給李定國來信,問他是否能夠從大同鎮抽出一個團的兵力,回來駐守麻城,而且最後李定國能夠親自回麻城一趟,衆人好聚集一起,商議下一步的對策。

李定國也早有這個打算,於是在收到了李巖的信之後,也立刻決定,留十八師、三旅和九師的炮兵團在大同鎮駐守,自己帶着九師其他兩個團返回麻城駐守。並把所有的彈藥都留在大同鎮。

因爲在前一階段的戰鬥中,九師一直都充當戰鬥的主力,士兵們不僅疲勞,而且兩個主力步兵團的損失都很大,由其是十四團,損失的兵力幾乎達到了一半,也需要一段時間的修整和補充。其實大同鎮的戰線並不大,只要是能夠保證有足夠的彈藥供應,刮下的商家軍還是能夠守住大同鎮的,把九師其他兩個團帶回麻城,並不會大同鎮造成多大的影響。同時還可以儘快讓九師補充兵員,恢復實力。

回到了麻城縣之後,李巖,李定國、李牟等人經過了一番仔細的商議之後,決定聯名像杭州統戰部發送一份公文,詳細介紹了目前湖北戰場面臨的局面,並且也直言不違,由於這一次清軍的兵勢過於強大,同時又釆用堡壘進攻的戰術,使商家軍難以像以前那樣靠運動戰取甠,因此如果僅靠湖北地區現在的兵力,幾乎可以肯定是無法再次打敗清軍,必須得到浙江,或是揚州地區的援助,才能繼續和清軍戰豐。

公文發走以後,李巖、李定國等人一面等待着杭州統戰部的回覆,一面也加緊備戰。

這時清軍在西線也在慢慢的修建堡壘,逐步推進,但暫時還沒有危脅到黃安縣的邊緣來。因此李定國也下令駐守黃安縣的二十二旅旅長李本深,不斷派兵襲擊清軍的築堡施工,以延緩清軍的進度。

而在東線上,清軍己經了先期的試探進攻以後,也開始逐漸發力,對大同鎮的進攻,也加強了不少。但商家軍顯然也對清軍的散線進攻有所準備,在防守的時候,並不在追求以密集的火力網阻擊清軍,以禦敵於陣地之外,而是追求命中率,爭取打準,節約彈藥。而等着清軍接近到陣地三十到四十步的距離,開始收縮、集中的時候,才突然加強火力,給清軍以猛烈的打擊。並且還會在陣地中故意露出一段空隙,吸引清軍攻擊過來,然後在正面和清軍進行白刃作戰,而則面以兇猛的火力切斷清軍的後援部隊。以優勢的兵力,將攻進商家軍陣地的清軍消滅。

就在這樣制約和反制約的來回攻守中,戰鬥也進行的越來越激烈。

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208章 哭諫(下)第35章 鄉鬥(下)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63章 通商第269章 召見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81章 佈置(二)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88章 交易(上)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一章 安撫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279章 大不敬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7章 夜襲(下)第2章 喜迅(下)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267章 重逢(上)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78章 衡州府第398章 國事(一)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24章 天像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66章 新法令(上)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85章 襲擊(下)第332章 對持(二)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29章 授藝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5章 強盜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14章 反擊(二)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28章 許婚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60章 民心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45章 新年(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91章 逼宮第267章 變數(三)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107章 收復杭州
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208章 哭諫(下)第35章 鄉鬥(下)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63章 通商第269章 召見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81章 佈置(二)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88章 交易(上)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一章 安撫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279章 大不敬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7章 夜襲(下)第2章 喜迅(下)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267章 重逢(上)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78章 衡州府第398章 國事(一)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24章 天像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66章 新法令(上)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85章 襲擊(下)第332章 對持(二)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29章 授藝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5章 強盜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14章 反擊(二)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28章 許婚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60章 民心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45章 新年(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91章 逼宮第267章 變數(三)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107章 收復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