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

?成進和李定國坐在大帳裡,聽完了趙英傑和尤洪亮的報告之後,兩人也不禁都發出了一聲苦笑:這一仗怎麼打成了這個樣子。?

在陳留縣和朱仙鎮這兩個戰場上,戰事的進展情況都差不多,甴於雙方都釆用土工作業迫進戰術,因此戰場都呈現出混亂的局面。?

這種混亂的作戰一直進行了二天的時間,中華軍己經付出傷亡近四千人的代價,雖然從場面上來說,中華軍略佔一點優勢,因爲中華軍都受過城市戰的訓練,比較習慣這種狹小地形內的作戰方式,也適應這種以連排爲單位的小隊配合作戰,另外中華軍使用的火槍和手榴彈配合,也比較適合這種環境。?

但中華軍的優勢僅僅只是在戰場的局部,做爲一個整體來說,中華軍並沒有佔到多少上風,因爲在兩天的戰鬥之後,中華軍在戰場上基本沒有取得多少進展,在兩個戰場上,清軍的防線並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因此中華軍唯一的優勢就在於傷亡的人數要比清軍略少一些。?

成進和李定國也不得嘆惜,清廷到是學得真快,用中華軍的戰術來反制中華軍。不過南北雙方重新開戰之後,清廷就一直在學習使用中華軍的戰術,因此這到並不算什麼意外的事情。不過一來是清廷並沒有完全掌握中華軍的真正戰術精華,所學到的僅僅只是一些表面上的皮毛或是局部的小戰術,也就是什麼戰壕防守、三段連射之類,而中華軍真正的戰術思想,如靈活機會,注重殲滅有生力量,不計劃一城一地得失等等,卻還是一知半解。因此儘管清軍可以在某一個局部戰場和中華軍打得勢均力敵,平分秋色,但放眼整個中原戰場,清軍卻是處處受制,己經連輸掉了兩場大戰役了。?

因此儘管現在清廷使用的以戰壕制戰壕戰術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並不能挽回清軍在整個中原戰場的敗勢。起碼大名府彰德府一線仍然被中華軍切斷,中原的清軍早晚都是難免失敗。?

當然成進、李定國等人不會就這麼坐等着清軍的失敗,但繼續這樣的亂戰下去,也不是辦法,因此成進和李定國也急忙把兩路中華軍的主將趙英傑和尤洪亮招集在一齊,認真的研究着對付清軍的辦法。?

從目前總體來看,中華軍在武器和小範圍團隊作戰都比清軍要強一些,因此在局部戰鬥上能夠佔到一定的優勢,但由於對整個戰局的整體控制不利,因爲有相當一部份軍隊都是在目力所不能及的戰壕中作戰,無法將這些局部的優勢轉化成整體的優勢,結果在全局上看,並沒有取得多少進展。?

不過經過了這兩天的戰鬥之後,衆人對目前的戰壕作戰方式也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因此經也了衆人的商議之後,也制定出了下一步的作戰方案,一在戰鬥時,全軍將分散成以連爲主要作戰單位,進行小組作戰。而且每個連在作戰時,必須保持兩個排在地面作戰,兩個排在戰壕中作戰的分配比例,戰壕內外,地面上下的隊伍不能分散,互相配合,形成一個整體的作戰小組,這樣一來只用找到地面上的部隊,就可以大致掌握整個戰場的情況了,從而也能對戰場進展進行指揮和調度;二將作戰部隊分爲橫向作戰部隊和縱向作戰部隊兩部份,這樣作戰目標明確,職責清楚,也就不會產生混亂了;三是每個排至少都要準備一架木梯,以方便於出入戰壕,以及部隊跨過戰壕,也方便各部位直接達到作戰的目標;四是仍然要貫徹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作戰方略,不能有任何急燥、輕敵、速勝的心理想法。?

作戰的方案制定好了之後,趙英傑和尤洪亮也立刻返回各自的戰場,進行作戰佈置。?

就在第二天,在朱仙鎮和陳留縣的兩個戰場上,中華軍又向清軍的防守陣地發動了進攻。由於這一次兩路中華軍都嚴格的執行了決定好的作戰方案,指揮得到了統一,後方的指揮者也能夠控制全局的戰鬥,並做出針對性的佈置和調整,因此戰鬥很快就納入到中華軍的步調中來。?

儘管經也了兩天的亂戰之後,清軍也對這種地面—戰壕一體化作戰方式有了不少感覺,但清軍畢竟沒有受過專門的城市作戰經驗,在使用的武器也比中華軍相差甚遠。首先是清軍的火槍兵並不多,而且有一大半火槍還是火繩槍,在近戰中很難發揮火槍的作用,只能插上刺刀作白刃戰,因此在地面上的戰鬥,清軍顯然敵不過中華軍的遠近結合戰術。?

而在戰壕內作戰,中華軍的火槍作用也不大,雙方更多的進行白刃戰,但甴於戰壕內地方狹窄,中華軍使用插上刺刀的火槍正好長短適中,清軍使用長槍,在戰壕裡施展不開,而使用單刀,在長度上又比不也中華軍的刺刀,因此處處受制,既使是作白刃戰,也明顯處於下風。何況中華軍還有手榴彈,在這種狹窄的地方,雙方的人員密度都很大,因此手榴彈的爆炸威力也可以完全發揮出來。?

再加上中華軍的戰鬥更有組織性,縱向突破部隊和橫向擴展部隊各施其責,目地明確,也沒有出現過混亂的局面。一步一歩的壓縮着清軍的陣地。?

結果雖然清軍的抵抗非常努力,戰鬥意志也很高,在陣地的每一外地方都盡力和中華軍進行爭奪,使中華軍每想前進一步,都十分困難,都要付出相當的傷亡代價,而且在一些局部的戰場,清軍甚致還向中華軍發動過反擊,雙方反覆爭奪,陣場幾經易手,才能夠最終確定。?

但無論是從整體的指揮佈置,還是戰場上的局部作戰,清軍和中華軍相比,都有一些差距,而這些差距彙集到一起之後,也就造成了清軍的全局被動。雖然中華軍擴展、突擊的速度並不快,但還是逐步推進、穩紮穩紮,一點一點的擠壓着清軍的陣地。?

在第一天的戰鬥中,中華軍分別攻破朱仙鎮外圍的趙莊和陳留縣外圍的石碾莊,終於將兩個戰場的清軍外圍防線都打開了一個缺口。?

而在第二天的戰鬥中,兩路的中華軍也都再接再厲,繼續擴大戰果,在陳留縣的外圍,中華軍在這一天的戰鬥中,先後攻破了班莊、三裡堡莊和大寺村這三個村的據點,基本清除了清軍在陳留縣的外圍陣地;而在朱仙鎮外圍,中華軍也連續攻破了清軍在兩個村子的據點。在兩個戰場上,中華軍都己經攻到了清軍的防守核心區。?

第三天,東路的中華軍對陳留縣發動了進攻,而西線的中華軍也清除了朱仙鎮的所有外圍陣地,也可以像朱仙鎮發動進攻了。?

又經過了三天的戰鬥,雙方同樣都傷亡的大量的士兵,清軍的傷亡達到了兩萬五千餘人,而中華軍的傷亡也接近了一萬五千多人,兩路清軍都分別向駐守開封的多爾袞發出救援信,要求增加援軍。?

但在援軍還沒有到達之前,雙方的戰鬥並沒有停止,在清除了所有的外圍陣地之後,中華軍分別向朱仙鎮和陳留縣發動了更爲猛烈的進攻。?

這一次是西線首先取得了突破,因爲朱仙鎮沒有城牆,雖然臨時建成了一道一丈多高的矮牆,但由於是用黃土堆成,因此是底寬上窄的梯形結構,而且十分厚實,甴於是斜坡結構,可以抵得住爆破,但中華軍的士兵同樣可以沿着斜坡,直接攻上矮牆。?

在進攻的一開始,中華軍就對朱仙鎮展開了全線進攻,並且調來火炮,對清軍進行火力壓制。結果在火炮的掩護下,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突破了矮牆,殺入朱仙鎮內。?

儘管清軍在朱仙鎮裡也佈置了許多防守據點,但戰鬥進行到這一步,清軍的失敗己是不可避免,雖然主將尼堪指揮清軍進行最後的抵抗,但也無法阻擋住中華軍的進攻了。?

朱仙鎮在明末的時候,雖然己經與廣東的佛山鎮、江西的景德鎮、湖北的漢口鎮一起,並稱爲全國四大名鎮。但畢竟只是一個鎮的行政區,能夠有多大的地方,因此防線節節失守,清軍層層敗退,很快就退到了清軍的指揮所的位置。?

在開戰之前,誰也沒有想到,尼堪會把清軍的指揮所是設在嶽王廟裡,不過朱仙鎮本身只是一個小鎮,雖然繁榮,但畢竟沒有什麼大富豪強人家,嶽王廟不僅位於朱仙鎮的中心位置,?而且也是朱仙鎮上最大也是最好的建築,因此尼堪把這裡當作自己的指揮中心,也並不算奇怪。?

而且這時清廷剛剛入關,還沒有那麼多講究,尼堪更是粗人一個,只知道岳飛是宋朝的一個將軍而己,似乎很會打仗,是和關羽差不多的人,至於岳飛的生平、經歷,尼堪根本就不知道,而嶽王廟裡的道士當然也不會告訴他。相反尼堪入住的時候,還給岳飛上過香,希望能得到這位名將的保佑。?

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87章 講和(下)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48章 新政(一)第80章 洋人(上)第104章 完婚(二)第236章 隱密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78章 回航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23章 震盪第369章 交易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400章 國事(三)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78章 衡州府第186章 講和(上)第145章 規則(下)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9章 安慰公主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86章 人材(上)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51章 撫平青萊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42章 偵察兵第154章 激戰(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73章 勸進(下)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19章 政治平衡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81章 出兵(下)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27章 夜襲(下)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91章 遇刺(下)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369章 交易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章 清廷(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72章 勸進(上)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28章 計劃(上)第80章 洋人(上)
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87章 講和(下)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48章 新政(一)第80章 洋人(上)第104章 完婚(二)第236章 隱密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78章 回航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23章 震盪第369章 交易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400章 國事(三)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78章 衡州府第186章 講和(上)第145章 規則(下)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9章 安慰公主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86章 人材(上)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51章 撫平青萊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42章 偵察兵第154章 激戰(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73章 勸進(下)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19章 政治平衡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81章 出兵(下)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27章 夜襲(下)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91章 遇刺(下)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369章 交易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章 清廷(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72章 勸進(上)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28章 計劃(上)第80章 洋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