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

而有了一個帶頭的,就不怕沒有第二個、第三個,等馬良一家說完,立刻就又有人搶着要蹬臺,去揭發馬家的罪狀,這次衝上臺的是馬家寨下屬一個村的秀才,叫張仁水,他和馬家本無冤仇,但在半年多以前,有一次對馬家的行爲實在有些看不過眼去了,而且又仗着自己有功名,因此指責了馬家幾句,結果被馬猛、馬勇兄弟帶人暴打一頓,把家裡的東西也砸了個稀爛。

不過終歸因爲張仁水有功名在身的人,因此馬家到不敢把他整得太狠了,打過之後也就再算了。而張仁水吃了這個虧之後,也明白自己這功名在馬家面前不管用,以後也就小心翼翼,不敢再得罪馬家。但他心裡可一直都沒有忘記這個仇恨,但一直都在隱忍着,以“不是不報、時辰末到”和“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兩句座右銘來激勵自己。而這一次總算是等到了機會,因此他第二個上臺來挹發馬家的罪行。

當然張仁水也淸楚,光憑打了自己一頓這點事情,顯然是份量不夠,不過讀書人就是讀書人,腦子就是比別人好使,因此他不僅講了自己的事,而且重點還把這幾年以來,馬家在他們村子幹過的壞事都說了出來,就彷彿村裡的發言人一樣。而且說得條理清楚,邏輯嚴密,每說一件事情的時候,還要把當事人從臺下叫上來,證明自己不是在誣陷馬家,加強自己的說服力。結果底下本來有人是不打算登臺的,但被他這麼一擠對,也不得不蹬臺揭發。最後張仁水還鼓動大家,建議將馬賀強剝皮、馬勇凌遲,其他人點天燈。

連商毅也嚇了一跳,這個時代後讀書人果然都是狠角色,不過有他這一出頭,到是帶動批鬥大會,本來商毅害怕冷場,在馬良之後,還安排了兩拔人,結果現在看來都不需要了。

等張仁水說完了之後,現場的氣氛也熱烈了起來,人就是這樣,情緒一上來,別的就不管不顧了,於是一個接着一個,或是聲淚俱下,或是頓足捶胸,或是大呼痛哭,還有人衝上去打人,而罪狀也多種多樣,從草菅人命、搶田霸產、搶女抓男,到高利盤剝,強買強買,再到縱狗咬人,偷雞摸狗,反正是大事小事,雞毛蒜皮一應俱全。揭發的對像從馬賀強、馬勇父子,到馬家的親戚、管家,教師護院、淸客跟隨,甚是廚師園丁,全都扯了出來。有人是在真的揭發馬家的罪行,但也有少數是趁機打擊報復,落井下石。

不知不覺,過去了一個多時辰,上臺揭發的沒有二十也在十六七八,但說來說去的,內容也就都差不多了,百姓們漸漸也開始有了一些倦態,氣氛也過頂峰,雖然在商毅的印像中,在另一時空裡的批鬥大會上,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婆婆,拿着一件血衣上臺來控訴惡霸的經典場情並沒有出現,但商毅也覺得火候也可以了,準備要停止揭發,轉入下一項,公佈馬家衆人的罪行和處理決定。

就在這時,在人羣中又有一個人擠了出來, 二話不說,徑直來到馬賀強面前,這時馬賀強早就己經被批鬥的暈暈沉沉,躺在地上裝死,結果被這人扯着衣領子給抓了起來,掄開巴掌左右開弓,一連來了三四耳光。打得眼前金星直冒。而馬賀強身邊的馬勇一見這人,又驚又怒,道:“原來是你。”

那人又轉向馬勇,道:“是我又怎麼樣,現在輪不到你們爺們稱王稱霸了。” 說着給馬勇給當胸猛踹了一腳,馬勇頓時被踢了個仰面遭天。

而百姓們這纔看清來人, 有不少都認識他,此人是馬家的一個馬伕, 叫馬大路,綽號“臥槽馬”。

馬大路其實也是馬賀強的一個遠族,這到也不奇怪,馬家寨是絕大部份人論起來都能拉扯一點親戚關係,就連馬良家和馬家也能扯上一些瓜葛,而商家軍發現他時,他正被關在馬家的地牢,還捱過打。經過商家軍調查,發現這人沒有什麼惡績,雖然是馬家的家人,但只是一個地位低下的馬伕,因此就把他放了。而馬良知道馬大路的事後,也積極的動員他今天蹬臺揭發馬家的罪行。

今天馬大路也來看批鬥大會,一開始對上不上臺還猶豫不定,但看有這麼多人上臺,也想起了自己的仇,於是鼓起勇氣,顯身蹬臺,而且心裡有氣恨不過,在登臺之前,又打了馬家父孑,也算出了一口氣。因爲在此前,對馬家都是用遠程攻擊,還沒有人衝上去打他們,因此馬大路的舉動又贏得了一些喝釆聲,本來有些減弱的氣氛又提高了不少,而商毅一見這個人的舉動,也想看看他要說什麼,就暫停進入下一項。

馬大路站在臺上看着下面黑壓壓一大片人,心裡也不僅有些打鼓,但回頭瞅了瞅主席臺上,見商毅衝着他笑着點點頭,於是一鼓勇氣,開始說話:

“鄉親們,大夥可能有不少人都認識我,我馬大路雖說和馬家有點親戚,但他們家的那個馬是在天上,而我馬大路的這個馬卻是在地下。說白了實際上就是他們家一個餵馬的,也就是待候他們家的馬,一個月就一兩二錢銀子,算是免強能養家餬口吧,但每天早晚三遍料,馬料要切得細細的不說,還得給每匹馬抓癢、梳毛、擦身,清理馬蓬,工錢低、幹活累,而且稍有一點做不好,不是挨板子就是扣工錢。這幾年來,我少說也捱了十幾回打。”

“我就是個餵馬的,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但這些年的年景不好,不是旱就是雨,大家平日裡都過得艱難,粥裡下塊番薯就算過年了,這個大夥都知道吧。他們馬家呢?吃得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就是他家的馬,也吃得比人好。一天三遍料全是用小麥來喂不說,每天還有兩個雞蛋。最可氣的是馬賀強這個老八蛋,還說馬不能吃隔夜料,頭一天叫不完,第二天就扔了。有一次我跟他說,他們家的馬可比人吃得付,你們知道他說什麼?他說他們家就姓馬,因此就是家裡的馬也要比人吃得好。鄉親們,你們說說,這是什麼話。”

“這一次是商家軍把我從他們家的大牢裡放出來的,可大夥兒知道我爲什麼進大牢嗎?這不快過年了嗎?我們家裡還沒有一點年貨,我實在被逼得沒辦法,把他們家隔夜的馬料偷了一點,鄉親們,絕對都是馬頭天沒吃完的料,那知被馬賀強這個老八蛋發現,硬是說我偷他家的馬料,我說這些都是隔夜的小麥扔了可惜,馬要不吃,就給我吧,我拿回去一家人也能過個年,他說他們家就是牲口吃的東西也比我甘貴,就是餵豬餵雞,也不能餵我們。因此硬是要我陪,到我家裡把家裡剩的最後三斤黒面搶去了不說,還把我關進大牢裡,說讓我長長記興。要不是商家軍放我出來,現在我還關在牢裡呢?”

商毅聽完了這一大段半真半假的話, 也不禁苦笑了一聲, 看來要是再批鬥下去, 還不知會說出些什麼奇思妙想的話來, 或許連半夜雞叫也會出來了。

其實馬大路說的大半都是實情,說馬吃得比人還要好,實際上並不過份。在人們的印像中, 馬是食草動物, 因此飼料也就該是青草或乾草, 其實不然。餵馬的飼料主要還是糧食作作,如小麥、大豆、穀物等,因爲馬的消化系統功能不很強,飼料還要切得細細碎碎。同時還要補充鹽和蛋白質、鈣,餵馬吃雞蛋就是爲了這個。吃草對馬來說,只能算是副食。

越是好馬,越是要細心餵養,商家軍的戰馬幾乎都是用小麥來餵養,當然是麥杆、麥穂都用,而且也同樣要餵雞蛋,有時還會喂點肉食和骨粉。由其是那一百八十多匹安達盧西亞馬,用嬌生慣養來形容,也一點不過份。因此馬家這樣餵馬,雖然說奢侈了一點,其實並不算過份。

不過絕大多數的百姓並不知道內情,但本來這時他們的憤怒都以經達到了很高的時候,馬大路的這一番話火上澆油,現在一聽到馬家連馬都吃得這麼好,憤怒自然更是到了無以加復的地步,也不知道是托兒們的騸動,還是百姓的自發,有人猛然帶頭大呼了一句,道:“打倒馬家,爲民除害。”

其他的百姓們聽了,也逐漸把情緒轉移到審判結果上。也都紛紛高喊道:

шшш▪ t tkan▪ CΟ

“打倒馬家,爲民除害。”

“殺了馬賀強,爲我們報仇。”

“把他們都殺了。”

商毅也十分滿意批鬥會的進展情況,心裡也不得不佩服另一時空裡的那些建立天朝的先輩們,這一招果然好使。見羣衆的情緒都被激歷起來了,也非常順從民意後站出來,宣佈判處結果:馬家以馬賀強、馬勇等三十四個民憤大的人,都被判以死刑。而馬家其他的三百餘人包括惡奴,家人、主要是馬家養的團丁等等,全都被判以強制勞動改造。隨後商毅下令,將判以死刑的人,立刻執行槍決。

百姓們聽到了這一判決,又是一陣歡騰,批鬥大會的氣氛也達到了最高朝。

接着商毅又宣佈,各村的人都受過馬家的壓迫,因此將馬家查抄的財產進行分發,每戶發放二石米,十兩白銀。如果人口在十口以上的,則發放三石米,十五兩白銀。其他的物資,也都分發了一些,除了馬匹以外,其他的牲口則以村爲單位,進行分發。

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8章 軍備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98章 僱傭兵(下)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64章 調兵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59章 保薦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46章 亂攤子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88章 交易(上)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85章 襲擊(下)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43章 拿人墊吧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381章 喜迅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36章 南歸(下)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90章 合圍(一)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52章 派遣內應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一章 安撫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80章 洋人(上)第84章 夜襲(二)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04章 完婚(二)第54章 水上進攻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29章 授藝第149章 新政(三)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78章 步兵進攻第99章 備戰(一)
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8章 軍備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98章 僱傭兵(下)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64章 調兵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59章 保薦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46章 亂攤子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88章 交易(上)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94章 救援蘇州第185章 襲擊(下)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43章 拿人墊吧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381章 喜迅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36章 南歸(下)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90章 合圍(一)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52章 派遣內應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一章 安撫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80章 洋人(上)第84章 夜襲(二)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04章 完婚(二)第54章 水上進攻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29章 授藝第149章 新政(三)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78章 步兵進攻第99章 備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