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桂王

一行人來到了桂王府的正殿, 這時桂王朱常瀛已在王座上就位,二十多名桂王府的屬官各在兩邊站位,加上太監、侍女、校尉,也有六七十號人,這個架式到也不小。

商毅見桂王約五十左右歲的年紀,鬚髮都有些花白了,但身體比朱由榔要肥胖得多,雖然沒有傳聞中福王那樣的巨胖,但無論在那個時空,也都夠得上是胖子的標準。不過桂王到也很客氣,衆人向他施禮的時候,桂王還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揮了揮手,道:“各位都免禮吧。” 然後又對商毅道:“孤王久聞商將軍的大名,這回商將軍的人馬一到,立刻就嚇退了賊兵,果然是名不虛傳。在商將軍在,衡州就安全了。”

商毅也客氣了幾句,桂王立刻請衆人就座,同時又下令開宴,當然能坐在正殿上陪桂王飲酒的,只有商毅、劉堯佐、韓馳三人,其他的人,包括商毅的幾名部將,都沒有資格,在偏殿另設了一席,招待他們。

衆人就座之後,各種精美的酒菜,也如流水一樣送到各人的坐席上,同時還有王府的歌姬樂工在席間歌舞助興。

桂王高居主位,朱由榔坐在他的左下首。或許是因爲賊兵退了的原因,父子二人的食慾都不錯,在幾個宮女的服侍下,都吃得十分暢快。

一邊吃着,朱由榔還不忘問商毅與流寇的戰鬥,商毅也只好半真半假,就像說故事一樣,邊吃邊說,有時還故意買幾個關子,朱甴榔也聽得如醉如癡,不時發出叫好的聲音。而且還不斷的刨根問底,生怕錯過每一個細節。十足一個不懂世事的樣子。

桂王雖然不向朱由榔這麼聽得入迷,但也很感興趣的樣子,一方面是因爲十分新奇,因爲他們這種藩王,雖然生活豐足,其實就像是養豬一樣,被圈養了趕來。沒有皇帝的聖旨,別說不能離開就藩之地,就連王府都出得很少,治像是關在一間五星級的大監牢中一樣,因此對外界的事物都比平常人更爲好奇。而另一方面,也是想知道商毅以往的戰績到底如果,能不能打敗賊兵。

聽商毅說完一段之後,朱由榔首先道:“按商毅軍所說這些賊寇也並不如傳聞中那麼可怕。”

商毅微微一笑,道:“世子明鑑,昔曰嶽武穆曾言,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天下始太平,若是我大明官兵皆不怕死,賊寇自然也就不足爲怇了,但如果臨作戰,人人貪生怕死,畏戰不前,縱有百萬大軍,也一無事用。”

朱由榔聽了,也縮了縮脖子,而桂王又問道:“不知商將軍認爲賊人還會再來進攻衡州府嗎?”

商毅微微一笑,知道這纔是桂王最想知道的事情,道:“賊兵來去無定,而那張獻忠又是極爲狡猾之人,因此末將也說不準他還會不會再來攻打衡州府。”

桂王的臉色也不禁變了一變,因爲這幾年來,他以經聽說過不少藩王因爲屬地被農民軍攻破,結果滿王府的老小都被賊兵所殺,最慘的就是洛陽的福王,據說被李自成和着一鍋鹿肉給煮着吃了,一想起來就令他毛骨悚然,因此這一次張獻忠打到衡州,他才主動拿出錢糧,資助守軍,雖然總算是堅持到了援軍趕到,但在西軍進攻的這幾天裡,桂王毎天都是提心吊膽,生怕賊兵攻破了衡州,把自己抓起來,也給煮了吃,因此恍恍不可終曰。現在聽商毅的意思,賊軍隨時都有可能再打過來,叫他怎麼能不害怕吧。

這時朱甴榔卻道:“父王,您不用擔心,現在我們衡州城裡,有商將軍右,就算是賊兵來了,也不用懼怕他們。”

桂王聽了,臉色也變得好了一點,道:“商將軍,如果賊兵再打來,你能守住衡州城嗎?”

商毅一笑,道:“賊兵若是來了,末將豈只是守住衡州城,還要將賊兵殺個落花流水,生擒張獻忠。只是就他們不肯來,那可就不好辦了。”

聽前面的話,桂王心裡還好些,但聽到後面一句不禁又懸了起來,而朱由榔還傻呼呼的問道:“爲什麼賊兵不來,就不好呢?”

商毅道:“因爲末將不是湖廣守將,因此不可能久守衡州,只要朝廷一紙調令,末將就必須離開衡州。”

朱由榔想了半天,纔算想明白,也變色道:“那可怎麼辦?萬一商將軍走了,賊兵又殺來了呢?”

桂王到底是有幾歲的年紀,比朱由榔老到一些,也聽出來一些弦外之聲,問道:“那麼商將軍有什麼好辦法嗎?”

商毅笑道:“回稟王爺,辦法自然是有。”

桂王道:“有什麼辦法,你快說呀。”

商毅道:“末將在來王府之前,以命人出城,打探賊兵的行蹤,一但發現賊蹤,末將就會立刻帶兵出擊,徹底擊敗賊寇,生擒賊首,一絕永患,豈不是好嗎?”

桂王父子立刻都拍手道:“好辦法,果然是好辦法。”

商毅道:“只是我軍遠路而來,未能攜帶多少糧草,若是將士缺糧少餉,恐怕也無人願意出力死戰啊。”

劉堯佐立時道:“殿下,如今衡州庫房空虛,軍兵早己欠餉多時,王府之內銀糧尚有餘足,還請王爺再資助一些錢糧勞軍,以使將士們能夠出力作戰。”

桂王這才聽明白了,繞來繞去,原來又是要向自已要錢,也不禁有些不悅,道:“孤王先前不是以經出了二十萬兩白銀嗎?怎麼現在又要向孤討要呢?這衡州城也不是孤王這一家的,城內官員富戶巨室也都有守土之責啊,可以叫他們拿錢糧出來啊?而且從孤王的父王那一代開始,朝廷就拖欠了孤王府中的俸給,如今早已經是入不敷出了,如果不是先王尚有些積蓄,纔算是免強夠支仕王府上下的供養,現在叫孤王那裡去再拿錢糧出來。”

其實先前桂王和城中大富捐出的銀子到還剩下三四萬兩,不過這筆錢自然是被衡州的官員私分了,誰也不會再拿出。劉堯佐也不和桂王在這些俸給,拖欠上糾纏,只是道:“請王爺以大局爲重。一但城破,那就玉石俱焚,王府縱有萬貫家財,也盡歸賊寇所有,福王、周王、襄王前車之鑑,王爺不可不查。”

聽他提到了福王,桂王不禁又覺得脖子冒涼氣,氣勢一下孑也矮了半截,正在沉吟不語,朱由榔道:“父王,兒臣覺得劉大人說的有理,要是真讓賊寇給打進城來,恐怕悔之晚矣,因此還請父王三思。”

其實桂王心裡以經有些活動,聽朱由榔這麼一說,也就不再堅持,想了一想,道:“商將軍,孤王就再出五萬兩白銀,一萬石糧食,供應你的人馬所用,你看夠嗎?”

商毅見目地達到了,微微一笑,道:“多謝王爺的賞賜,末將必會竭盡全力,保全衡州。”

而劉堯佐忙道:“王爺心懷朝廷,實在是英明。”

桂王“哼”了一聲,道:“劉知府,那可就只此一回,下不爲例了。以後再有這種事情,孤王一兩銀子也不會出了。”

宴會結束之後,商毅也心滿意足從王府出來,和周少桓等人匯合,回到了軍營中休息。商毅這纔將從桂王那些敲出了五萬兩白銀,一萬石糧食告訴他們,衆人也都十分高興,都說這一趟衡州之行到沒有白來。

到了第二天,偵察兵就傳回了消息,果然在永州府方向,發現了西軍的行蹤。商毅立刻下令,命周少桓帶二團出發,趕去永州府,尋找西軍,並且還拔出一個偵察營和一個騎兵營,隨他一起出發。一但發現了西軍的主力,就要死死咬住不放,並立刻回報給自己所知,自己馬上率軍趕去支援。

而就在周少桓領軍準備出城的時候,桂王世子朱由榔親自押運着桂王答應賜下的錢糧,送到商毅的軍營中來,見商家軍正在整軍,也饒有興趣在一邊觀看,連大營都不進了。

只見商家軍先是組成一個一個的小方陣,然後又由一個一個小方陣組成了四個大方陣,每一個方陣都整齊劃一,無論是橫看堅看,每一列的士兵都是呈一條直線,就是刀栽斧剁,也都未必有這麼整齊。而且每個士兵雖然都高矮不一,但腰身全都挺得筆直立挻,行動一致,就得是一個人一樣。旌旗蔽日,刀槍耀眼,還有一尊一尊火炮,都顯得精氣十足的樣子。

朱由榔雖然沒有見過別的明軍,但也能看出,這支軍隊確實不同尋常,因此也不禁看得入了神,和身邊一個長史道:“好威風的軍隊啊!可比我們王府的校尉精神多了,要是他們也能有這麼威風就好了。”

長史忙道:“世孑,那還不容易嗎?能回去之後,咱們也把王府的校尉照着排一排。”

正詵着,商毅以從營中迎接出來,給朱曲榔見去禮之後,商毅道:“世子大架光臨,請到末將營中小坐。”

朱由榔擺了擺手,道:“不不不,孤還想在這裡多看一會,商將軍,你的軍隊好整齊啊,就像一個人一樣,比我們府裡的校尉可強多了。”

商毅道:“世子過講了。” 不過朱由榔不肯進營,他也只好在外面陪着朱由榔觀看。

這時隊例一陣一陣的開拔,朱由榔這才問道:“商將軍,他們這時要去那裡?”

商毅道:“回稟世子,我們發現了賊兵的行蹤,因此發兵去攻打他們。”

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9章 催促出兵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90章 合圍(一)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99章 備戰(一)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03章 海商(上)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99章 備戰(一)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88章 交易(上)第192章 勸進(下)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01章 備戰(三)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8章 蒐羅人材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01章 備戰(三)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132章 攻城(下)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165章 出兵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97章 困境(上)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44章 救援部隊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280章 辭職(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60章 民心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
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9章 催促出兵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90章 合圍(一)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99章 備戰(一)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03章 海商(上)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99章 備戰(一)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88章 交易(上)第192章 勸進(下)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01章 備戰(三)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8章 蒐羅人材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01章 備戰(三)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132章 攻城(下)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165章 出兵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97章 困境(上)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44章 救援部隊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280章 辭職(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60章 民心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