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收降李定國

現在是重建武昌府,還是另選別處安身呢?另一方面這纔是八月底,按另一時空的時間,李自成和孫傳庭分出勝負,還要等到一個多月以後,只是這場戰鬥,還會像另一時空那樣進行嗎?

所有的黑衣人都消滅乾淨了,但耽誤了這麼一會兒的時間,張獻忠一行人早就跑沒影了。而且紅外線也掃描不到,顯然是跑出了掃描的範圍。而商毅也不想再追了,因爲在這深山老林裡,想找這兩百多號人,無異於大海撈針一樣,而且現在的張獻忠也基本等於是全軍覆沒,想要恢復元氣,沒個兩三年的時間是辦不到的。再短時間內,是翻不起多大的浪來。

至於以後張獻忠會有什麼發展,是會東山再起,還是從此消沉下去,還會不會像另一時空裡那樣進入四川,在川中稱王幾年,這就不是商毅思考的範圍了,反正自己以經盡了全力,至少湖廣地區並沒有像另一時空那樣,完全淪落在張獻忠的手裡,這樣的結果就以經很不錯了。而現在湖廣的戰鬥基本也算結束了,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的事情了。

和周少桓的人馬匯合之後,商毅就下令人馬出山,一邊走着,商毅也一邊再想着這些事情。

就在這時,忽然又隱隱傳來了槍聲,而且隨着距離拉近,也漸漸淸楚了起來。商毅判斷, 這應該是商家軍的某一支分隊與西軍的殘餘力量相遇, 發生的戰鬥。即然在這裡碰上了,自然要趕去支援。因此商毅立刻下令,讓沈雲英領路,趕雲戰場。

不多時,商毅就帶着人馬到達了戰場,在這裡作戰的是成鋼和黃震兩個小隊,這時以經困住了一支西軍的殘餘人馬,將他們堵在一外山崖下,無路可走了。

見商毅率軍趕來支援,成鋼和黃震自然十分歡喜,兩人向商毅彙報,剛一開始相遇的時候,商家軍發動過一次強攻,不過儘管商家軍的火力兇猛,但西軍佔居了有利的地形,能夠居高臨下,雖然武器比不上商家軍,但用石頭、木塊,因此商家軍被砸死砸傷了十幾人,西軍還是能夠免強守住了陣地。

而成鋼和黃震一見強攻傷亡大大,也改變了戰法,釆用層層推進,緩緩進攻的策略,逐步逐步向西軍的陣地推進,並且派出狙擊手,專打西軍露頭的士兵。這樣一來儘管商家軍推進的速度減慢了許多,但傷亡立刻大大降低,同時還打死了許多西軍的士兵,使他們幾乎都不敢露頭出來,西軍也只得且戰且退,由於地理不熟,退到了一處山崖前,無路可走了,被商家軍攻破陣地,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就在這個時候,商毅趕到了戰場來。

聽完了兩人的戰況,啇毅也點點頭,看來商家軍的各級將領們現在都學會了用腦子打仗,不是一味的依靠火器強攻。商毅拿出瞭望遠鏡,向上看去,意外的發現,這次西軍的主將居然是李定國。商毅一直以爲他跟着張獻忠在一起,沒想到他會在這裡。回想一下,剛纔追趕張獻忠的時候,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三人都看見過,還真就沒發現李定國。既然張獻忠把那三人都帶在自己身邊,唯獨讓李定國獨領一軍離開,這顯然說明,張獻忠對李定國起了疑心。

於是商毅立刻擡頭向山上高喊道:“在上面堅守的,是李定國嗎?現在張獻忠以經放棄了你們,向西逃竄。你們以經無路可走了,繼續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條,還是儘早投降,我可以保證你們的平安。”

這時在山上駐守的李定國本來以經絕望了,聽到了商毅的聲音,李定國心裡,也翻走了不小的波瀾。自從跟着張獻忠從咸寧敗逃之後,儘管張獻忠沒有再追究李定國是否背叛了自己,但也明顯對李定國疏遠起來,凡事都和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商議,而不再有李定國的份了。

李定國心裡雖然十分憋氣,但心裡總還抱着一絲希望,認爲張獻忠疏遠自己,只是暫時的,曰久天長之後,他會重新相信自己,因此到也沒有怨言,還是跟着張獻忠一路逃進了永明嶺。

進嶺之後,張獻忠將大軍化整爲零,自己身邊留下了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和約萬餘主力人馬,而將其他人馬分配給簫彥、陳鳳州和李定國三人,分路隱藏,蕭彥和陳鳳州各分了五千多人,而分給李定國的,只有兩千餘人。而李定國這才明白,張獻忠顯然是打算放棄自己了。但事以至此,李定國也無話可說,誰叫當初是自己迭的這條路,因此也只能聽天由命。

結果商家軍攻入永明嶺,成鋼首先找到了李定國的人馬,而黃震緊跟着也趕到,李定國且戰且退,被逼入了絕境,人馬也死傷了大半,剩下的己不足五百。

而就在這時,商毅在下面勸李定國投降。李定國聽了之後,心裡連轉了好幾個念頭,現在除了投降之外,也確實沒有別的辦法了。而且張獻忠的做法,也確實讓李定國覺得十分寒心,因此在思考了再三之後,李定國將士兵們招集起來,道:“兄弟們,大王自己以經逃走了,而我們又被商家連逼到了絕境,除了投降之外,沒有別的辦法了,咱們就都投降了吧。”

剩下的士兵現在是以李定國馬首是瞻,而且也都知道張獻忠把自己丟下不管了,見他這樣說了,也無人反對,有一個小頭目道:“李將軍說得對,反正都是個死,不如投降,說不定還能得一條生路。”

其他人聽了,也都紛紛附和,道:“是啊!是啊!我們就聽李將軍的。”

李定國點了點頭,道:“好,我先下山去見商將軍。”

說着,他摘盔御甲,也不拿兵器,隻身走下山,來到商家軍的陣前,道:“請你們轉告商將軍,就說我李定國歸降來了。”

正說着,商毅以經從陣中站出來,笑道:“李定國,你想通了嗎?”

李定國趕忙跪伏於地,道:“商將軍,李定國罪該萬死,先前不知將軍一片好意,頑冥不化,今日歸降,全憑將軍發落。”

商毅來到李定國面前,將他扶了起來,道:“李定國,你現在歸降,也不算晚,如今棄惡從善,日後還有你大展才智的時候。”

李定國聽了,心裡也不禁大爲感動,道:“罪人蒙將軍錯愛,兩次不殺,天高地厚之恩,莫止不忘,以後願爲將軍架前一個小兵,永生跟隨將軍,以報將軍之恩。”

商毅笑道:“不必如此,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我們商家軍的一員,我必會量材錄用,以後你能有多大前途,也就盡你之所能,盡爲施展。絕不會屈沒了你。”

李定國又道:“回稟將軍,罪人在山上還有數百弟兄,願意一併歸投大人,還請大人收錄。”

商毅點點頭,道:“他們如果願意投降,我自會收留,但有兩點要事先說明,既然投降了我商家軍,就必須尊守我商家軍的軍紀,凡事有違反軍紀者,我必以軍法處置,絕不留情,這一點無論是你們這些降兵,還是我商家軍的老兵,全都一視同人,無厚重輕薄之分。二是我們啇家軍分正兵和輔兵之分,現在你們只能算商家軍的輔兵,想要成爲商家軍的正式士兵,包括你在內,必須通過測試,合格之後,才能算是正兵。測試不合格的,可以跟着輔兵一起訓練,以後還會有機會。如果不願從軍,也可以選擇從良務勞,去留自便,絕不強求。”

李定國聽了,心裡也不禁一凜,這纔有些明白,爲什麼商家軍有這麼強的戰鬥力,和軍紀嚴明,選拔訓練嚴格是分不開的,並不是一味依靠火器。因爲李定國平素好讀兵書,當然知道,一支強大的軍隊,必然都是令行禁止,訓練嚴格。心裡也計劃過如果由自己來掌握軍隊,應該如何操練,才能練出一支精銳之兵。

在張獻忠攻克了武昌之後,李定國也曾數次向張獻忠提出過,要練一支精兵,爲他奪取天下的要求,但張獻忠根本就心無大志,因此以各種理由所給搪塞拒絕。而說得多了,李定國也不禁有些心灰意泠,知道在張獻忠的軍中,這個願望根本無法實現。

而現在投降商毅之後,這個原望似乎到是能夠實現,雖然不是自己親自訓練士兵,但也能參與其中,也是一個很好的結果。同時也可以比較一下,啇家軍的訓練方法,和自己構想的有什麼不同。

於是李定國馬上返回,將商毅的條仵告訴給其他士兵。到了這一步,士兵們還講什麼條件,而且看李定囯的樣子,是完全贊成的,也就都沒有反對。於是衆人都收拾了一下,一齊下山,向商毅投降。

直到這時,這次進山搜剿西軍的戰鬥才全部結束,雖然沒有殺了張獻忠,但也逼迫他逃到廣西,而且元氣大傷,又收降了李定國,降兵五百餘人,俘虜一千二百餘人。商家軍自身的傷只有九十三人。總體來看,還是大有收穫。

而出山之後,商毅率領人馬,進駐道州。

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41章 火炮對決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402章 北境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208章 進京(上)第268章 變數(四)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333章 對持(三)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52章 派遣內應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399章 國事(二)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307章 民意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71章 不解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60章 民心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332章 對持(一)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46章 內外夾攻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42章 海警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26章 夜襲(上)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267章 重逢(上)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79章 桂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41章 造船廠第2章 應對第35章 追擊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288章 計劃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199章 廷議(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33章 互不相干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
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41章 火炮對決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402章 北境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208章 進京(上)第268章 變數(四)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333章 對持(三)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52章 派遣內應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399章 國事(二)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307章 民意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71章 不解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60章 民心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332章 對持(一)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46章 內外夾攻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42章 海警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26章 夜襲(上)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267章 重逢(上)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79章 桂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41章 造船廠第2章 應對第35章 追擊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288章 計劃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199章 廷議(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33章 互不相干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