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山東大捷

在兗州戰役之後山東清軍的主力基本被中華軍殲滅大半根據推算現在清軍在濟南的兵力應該只有兩萬左右因此全軍上下都對攻取濟南充滿了信心而且現在阿巴泰、嶽樂、李率泰都己成爲中華軍的俘虜只剩下在濟南駐守的博洛如果攻克濟南在抓住博洛那麼就再好也不過了?

周少桓和童大勇帶領着中華軍一路北上?經過泰安、又穿過泰山直奔濟南府而來但大軍走到方山的時侯收到第四軍發來的捷報原來清軍不戰自退主動讓出了濟南第四軍己經進駐了濟南?

原來博洛得知兗州失守阿巴泰和嶽樂的援軍全軍覆沒之後也知道老爹和弟弟凶多吉少了在濟南大哭了一場不過這時他到是還記得阿巴泰在臨行之前嚀囑自己的話一但救援兗州失守不要在濟南固守立刻退出山東退守河間府保衛北京的南面門戶因此博洛在哭罷之後立刻招集濟南的諸將?下令撤軍?

其實這時濟南的諸將心裡都清楚濟南根本就守不住了因此博洛下令之後也都十分高興立刻開始收拾準備撤離濟南?

因爲清軍的行動得早因此撤退得也比較從容不僅把剩餘的兩萬多人馬全部撤走而且還將濟南的糧草淄重也都撤走了大半剩餘帶不走的則點了一把火全部燒燬?

雖然駐守高苑、淄川一線的第四軍聞迅急忙出兵趕來阻擊清軍但也晚了一步等第四軍的軍長滕胤玉率軍趕到濟南的時候清軍也己經撤走了兩天就是最後一批人馬也過了禹城縣因此滕胤玉只得率軍先進駐濟南接管城市然後又派人向周少桓報告?

儘管讓博洛給跑了圍殲山東清軍的目標沒有實現但不費一槍一彈就奪取了濟南城還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畢竟攻佔濟南就意味這次山東戰爭取得了最完美的勝利因此周少桓和童大勇立刻下令火速進軍進駐濟南城並且命令第四軍馬上向山東的最後一塊地方東昌府發動進攻?

一天之後周少桓和童大勇進駐濟南並且派遣人馬又收復了濟南府西北面的禹城、平原一直打到了徳川才收住了人馬而在最後一個戰場上第四軍的進軍也十分順利因爲這時清軍己經全部撤出了山東省因此在東昌府根本就沒有清軍抵抗中華軍的進攻第四軍所到之處所有州城府縣紛紛開門納降?

第四軍於六月三日進駐東昌府五日進駐臨清州到這時整個第二次山東戰役也全部結束以中華軍山東軍區的全面獲勝而告終?

第二次山東戰役一共歷時三十四天中華軍一共殲滅清軍三萬四千餘衆俘虜清軍三萬六千多人並且基本收復了山東全境而中華軍自身也戰死了五千八百三十一名士兵另有三百七百五十二人受傷?

而且中華軍全面佔領山東之後等於在清廷的中原一帶地區擠進一塊向北可直接危脅北京向西可以逼迫山西向南可以壓制河南在戰略上已經處於一個十分有利的位置?

而這時正在圍攻大同的多爾袞聞迅之後也不禁又氣又急但這時清軍圍攻大同己有半月之久屢攻不下多爾袞也無暇分身而且陝西一線也同樣是到了最關建的時刻也不能從這幾條戰線抽調兵力因此多爾哀只好急令從北京再抽調三萬人萬交給博洛一定要守住河間府又命駐守開封的洪承疇立刻出兵駐守大名府以擋住中華軍西進山西而河南有勒克徳渾的大軍駐守多爾袞還有一點放心因此沒有在這一線增派兵力?

這時清廷的兵力己經捉襟見肘不得不釆敢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來應對眼前的局面了隨後多爾袞又下令加緊進攻大同同時催促陝西和甘肅兩地儘快平定當地的叛亂現在山西、陝西、甘肅無論那一處只要能夠將叛亂平息下來清朝也就能夠緩過這一口氣來了?

不過中華軍在佔領了山東之後並沒有急於進軍一方面是因爲兩次山東戰後?一共進行了兩個多月中華軍也陣亡了一萬多名士兵另外還有一萬二千多名傷兵部隊需要一段時間來修整另一方面在戰後還有一大堆善後的工作需要處理有不少問題不解決山東軍區也就無法進行下一步的戰鬥?

是收復山東的最後告捷己經傳到了南京?在沒有收到商毅的下一步指令之前周少桓也不敢輕舉妄動畢竟現在山東可以向三面用兵因此俱體是向那一個方面出兵周少桓還需要聽從南京的命令?服從於大局考慮另外周少桓也考慮到便於下一步的戰鬥指揮和調度希望將山東軍區的司令部從青州遷移到濟南來?這樣無論向那一方用兵?消息傳遞也都會更快一些當然司令部的遷移也是大事必須等着南京統戰部批准?

而且這時濟南、東昌、兗州三府都是纔剛剛收復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穩定並建立南京zhèngfu的行政機構另外兗州城中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對城市建築都有相當向破壞而濟南雖然沒有發生戰爭但清軍撤退的時候將城裡的糧食幾乎全都搜刮一空這時城裡己經斷糧了因此這兩地都需要一定時間的恢復現在周少桓己經下令從青州調集一批糧食過來緩解濟南的糧荒?

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處理山東起義軍的問題這次能夠攻佔山東農民起義和原明將領的反正也起了不小的作用沒有他們的配合和牽制中華軍也未必能夠這麼輕易就取得勝利?

但在戰事暫時告一段落之後如果處理這些人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周少桓也是經歷過明末的農民軍大規模起義的時代深知農民起義是一把雙仞劍即能危險清廷也可以危害到中華軍自身?

因爲現在山東地區的農民起義軍反正軍隊加起來也有六七萬之衆其中也不乏社會油子、地痞無賴、無業遊民等人絕大多數都沒有經過什麼正規訓練缺乏組織紀律性也沒有什麼軍紀和服從命令的觀念而且又以響應中華軍抗清的功臣自居儘管周少桓對這些隊伍也三令五申一再強調尊守軍紀不許搔擾百姓但在初期欺壓良善、強拿強要搶男霸女的事情仍然時有發生而且都是打着中華軍的旗號進行至於私藏戰利品、哄搶清軍遺留的物資更是普遍?

不過在這一點上週少桓和商毅的觀點一致對於軍紀的執行決不能姑息因化下令各地的部隊發現一起就堅決處理一起決不手軟無論是誰救請也沒有用一進濟南周少桓就連續處理十二起違紀的事情處決的人數達六十餘人雖然很快就把這股風氣給壓制下去但也確實引起了一些舉義、反正領頭者的不滿情緒雖然震攝於中華軍的戰鬥力不敢明名張膽的反對但在私下裡卻是牢騷滿腹都說自己爲中華軍立了大功現在中華軍佔領了山東就要卸磨殺驢等等?

周少桓也知道這一批人的數量雖然多但都烏合之衆真要打起來當然不是中華軍的對手但他爪畢竟是幫助中華軍立下大功不能這麼粗暴簡單的對待以後在其他戰場中華軍也都會遇到類似情況如果這一次處理得不好恐怕也會影響到以後?

當然對這些事情的處理中華軍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首先遣散起義軍隊願意回事務農的人發給他們一筆銀圓遣送回家並且保證分給田地起義軍的主體還是農民參加起義多半也是走投無路了因此可以拿錢回家分給田地自然大多數人都願意於是一下就散去了七八成?

那些舉義、反正領頭者雖然不滿意但在中華軍的兵威逼迫之下也不敢輕舉妄動加上中華軍這麼一來人心散了隊伍也不好帶了也只好認了對這一批人也要給予一定的安撫願意留下來的舉義軍士兵則全部做爲預備軍進行訓練通過考覈才能成爲正式的中華軍士兵通不過的可以轉爲當地民兵維護地方治安?

而對領頭者也都授於一定的軍銜但想成爲正式的中華軍一樣要參加訓練當然也可以選擇在地方上出任行政職務這數管齊下也就可以將舉義軍的隱患消除但需要時間來一步一步解決?

六月中旬山東軍區收到南京的公文首先對山東軍區進嘉獎也批准遷移司令部的打算並讓他們好好修整準備接下來的戰鬥而在最後通知山東軍區大約將在一個月之後商毅將親自到山東進行視查?

第90章 合圍(一)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19章 海盜(三)第93章 合圍(四)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56章 重新整編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146章 制度(上)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132章 攻城(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76章 鹽場(下)第48章 皇太極(上)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98章 困境(下)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78章 工匠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78章 工匠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73章 福臨登基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69章 召見第180章 報紙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6章 家事! 公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84章 開戰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271章 妙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97章 遷移(四)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87章 講和(下)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62章 破局(二)第17章 行軍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370章 戰術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83章 游擊戰(二)第91章 逼宮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
第90章 合圍(一)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19章 海盜(三)第93章 合圍(四)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56章 重新整編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146章 制度(上)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132章 攻城(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76章 鹽場(下)第48章 皇太極(上)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98章 困境(下)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78章 工匠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78章 工匠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73章 福臨登基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69章 召見第180章 報紙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6章 家事! 公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84章 開戰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271章 妙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97章 遷移(四)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87章 講和(下)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62章 破局(二)第17章 行軍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370章 戰術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83章 游擊戰(二)第91章 逼宮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