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

洪承疇退下之後,多爾袞又在敬思殿裡坐了一會,這才起身回到翊坤宮。

自從和莊太后大玉兒突破了男女之間的關係之後,多爾袞在宮中留宿的時間遠比在自己的王府裡多,就好像太上皇一樣,而且宮裡的太監、宮女都淸楚,只是誰也不敢亂說。而且因爲怕被順治皇帝褔臨撞破,因此大玉兒毎天都在皇太后哲哲的長春宮裡教導讀書學習,只有確定多爾袞出官回府休息,才把福臨帶回自己宮裡就寢,否則就把福臨留在長春宮裡休息,自己回翊坤宮去倍伴多爾袞。

等多爾袞來到翊坤宮的時候,大玉兒己經回到了翊坤宮,見多爾袞心事重重的樣子,也不禁道:“王爺,您這是怎麼了,今天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情嗎?”

多爾袞在榻上一躺,苦笑着把剛纔和洪承疇關於平南的一番對話對大玉兒說了一遍。多爾袞雖然十分好色,在王府裡也頗多內寵,但他對大玉兒卻是有些真情的,並非是純粹迷戀於男女之慾。這也是多爾袞一直下不了廢福臨自立的原因之一,而且多爾袞也曾想過,自己已經年近三十五,至今也沒有一男半女,以後如果自己真的自爲帝,就立太玉兒爲皇后,收福臨爲義子,立爲太孑,等自己百年以後,還是由福臨來即位,還算是把皇位再還給他,也說得過去。

大玉兒坐着榻邊,聽完之後,想了一想,道:“依我看來,洪大學士說的也不錯啊,不過就是推遲三五年而己,就是等上一等,又有什麼關係呢?”

多爾袞苦笑了一聲,道:“我是怕夜長夢多啊。” 說着把自己的理由也說了一番。

大玉兒聽了之後,也覺得好像兩個人說得都有道理,她雖然很有政治能力,但遇到了這麼複雜的軍國大事,也不知該如何處理,因此只好道:“南征之事關糸重大,不可輕率而定,好在也不急於這一時,最好多招集一些大臣,多商議一下,再做決定也不遲。”

多爾袞點了點頭,道:“你說的也對。好了,現在就不想那麼多了。” 說着,升手一拉大玉兒。將她拉到自己懷中,一個翻身,就壓到身下。大玉兒半推半就,任由多爾袞爲自已帶衣解帶,一時幔帳飛揚,滿宮春色。

――――――――分割線―――――――――分割線――――――――

一夜春宵之後,在大玉兒的軟語相勸之下,多爾袞才戀戀不捨的起身穿衣,出敬思殿理事,而就在他走出翊坤宮的時侯,心裡也下定了決心,立刻開始展開南征,儘早收取江南之地,自巳也好趁機登基稱帝,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住在皇宮裡,和大玉兒朝久相處。

不過多爾袞只顧着想自己的心事,卻沒有看見,在自己走出翊坤宮的大門時,在背後有一雙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的背影。一對幼小的雙拳握得緊緊的,恨不能馬上就衝上去,將多爾袞暴打一頓。只是在他的肩頭,忽恕有一雙手壓着,一個低沉女聲道:“福臨,不能輕舉妄動。”

躲在多爾袞背後的人正是當今大清的皇帝,愛新覺羅福臨,雖然說福臨現在年僅九歲,還不懂多少男女之事,但每一次多爾袞進宮,都會在大玉兒的宮裡休息,而把自己安排到哲哲宮裡去,而且自己增問過幾次,皇叔父進宮來做什麼?但無論是太后還是額娘,都會對自己的問題避而不答,反而讓自己不許再問了,在福臨心裡,多少也明白一些,這不會是好事。因此對多爾袞也生出了不少厭惡。

而拉着他的,正皇太后哲哲。這時也十分緊張,把福臨拉到一邊,看看左右沒有人,才又低聲問道:“福臨,你在那裡做什麼?有沒有讓攝政王發現你。”

福臨道:“太后,我剛纔在翊坤宮去了,發現皇叔父和額硠睡在一起,能夠和額娘睡在一起的,不是隻能是父皇嗎,爲什麼皇叔父也行……”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立刻讓哲哲捂住了嘴,厲聲道:“福臨,你要記住,現在開始,你要把這件事情全都忘了,就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你什麼都不許問,也什麼也不許說。只要明白一點,否則你,還有你額娘和我,現在都己經是死無葬身之地了?明白沒有。”

就算是福臨還沒有成爲皇帝的時候,哲哲也從來沒有用這麼聲色俱厲的態度對他說話,福臨到底只是一個九歲的孩子,一下子也被嚇住,半天說不出話來。

而哲哲這時也發現,自己的態度確實嚴厲了一些,不過她心裡也清楚,如果現在不把福臨嚇住,他一個九歲的孩子,只怕他會滿世界亂說,一但傳到了多爾袞耳朵裡,那可就大事不好了,因此明明不忍心,但也不得不又厲聲追問了一句:“你聽明白沒有?”

福臨這才怯生生的點了一下頭,小聲道:“我明白了,太后。”

哲哲見褔臨惶恐的樣孑,也不由一陣心酸,這才緩合了臉色,把福臨小小的身體抱住,道:“福臨,你只要明白一點就行了,你額娘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爲了你。”

――――――――分割線―――――――――分割線――――――――

多爾袞當然不知道,在自己離開翊坤宮之後發生的事情,不過就算知道了,他也不在乎,反正這一層窗戶紙早晚也是要被捅破的,讓福臨早些知道了也好,以後反到是省去了不少口舌。因此來到敬思殿之後,多爾袞也立刻下達了一系命令:

阿濟格、多鐸、吳三桂、耿仲眀、尚可喜等人現在立刻返回前線坐鎮,整頓軍馬,準備再次向南方發動進攻,同時也專程告誡多鐸,這一次要努力作戰,將功補過。

滿漢八旗擴軍的事情不得再論,但現在各旗的缺額,立刻都補充齊整,而且補全的工作,必須在十月之前完成,保證南征的足夠兵力,

同時多爾袞還下令, 正式成立前鋒營、驍騎營、護軍營這三大營,並從各旗抽調精銳士兵出任,付責擔任宮廷禁衛,護從,並駐防在京畿和各省地區。同時又決定,將前期戰場中收編的明軍、降軍抽取精壯士兵,並從漢兵八旗中也抽取一部士兵﹐參照原來明軍的舊制﹐以營爲基本單位,進行重新組建整編﹐而各營均以綠旗爲標誌﹐稱爲綠營。

三大營和綠營成立之後,將不再歸屬滿漢八旗管理,而是由朝廷統一調度指揮。不過在南征以前三大營及綠營的編組肯定難以完成, 因此這次南征,還是將以滿漢八旗的編制爲主。

另外,爲了能夠更好的指揮南征,及時處理緊急軍務之用,多爾袞又下令,在皇宮的隆宗門內設置軍機房,專門處理與南征相關軍務,可以專事專報,直接對多爾袞付責。

軍事方面的事情大體就是這些,而在政務方面,多尓袞宣令,中樞機構的官員,必須由滿人出任,漢官不得入閣理,而六部九寺之中,也必須一職設二官,分授滿漢,官吏選拔,也應是以滿人優先,遼人即關外的漢人次之,關內漢人最次。同時大力提倡滿人保持民族風俗習慣,禁止滿漢通婚等等。

而在經濟方面,多爾袞下令,繼續推行圈地令,並將圈地範圍擴大到河間、灤州、遵化等地,圈田所到之後,原有田主即被逐出,室中所有,皆歸圈田之主其有也。而八旗官兵所受之田,不許越旗賣價及私售於民,違者按律治罪。

爲了禁止旗內包衣逃亡,多爾袞又頒佈《督捕則例》,設立專門的督捕衙門,督捕逃亡的包衣,規定查獲的逃人鞭打一百,歸還原主。而藏匿逃人者從重治罪,本犯處死,家產沒收,鄰里、甲長、鄉約,各鞭打一百,流徙邊遠地區。這也就是俗稱“逃人法”。

不過多爾袞也知道,北方地區的農業生產也必須恢復,畢竟現在大清己經是一個大國,不可能像過去一樣,只靠掠奪爲生,打仗打得就是綜合國力,沒有農業生產,經濟恢復,也就無力支持南方的戰事,因此又下令在圈地以外的地區內,地方官員都必須盡力招集流亡人口、鼓勵墾荒,儘快恢復生產,凡墾荒耕種,可爲私產,並以墾荒數量作爲地方官員的政績依據。而這個任務,交給洪承疇去付責。

最後對南征中戰死的清軍將士也都給予厚葬追封,並重恤家屬。豪格雖然是多爾袞的政敵,但現在己戰死沙場,因此多爾袞下令,恢復其王爵,以親王之禮下葬,追諡“肅武親王”。豪格共有七子,第四子富綬爲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所生,襲爵,授顯懿親王。

另一位戰死的王爵孔有徳也追授定南王,諡號“武壯”,並賜白金四千,官府爲其營葬,並立碑紀績。而孔有徳唯一的兒子孔訓庭也死於戰場,現在只剩下一個女兒孔四貞,年僅十一歲,被莊太后收養在宮中,封爲和碩公主,以示體恤忠臣。

本來這一切安排都很好, 但偏偏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意外, 原來豪格的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也是出蒙古科爾沁部,名叫杜勒瑪。算起來還是莊太后的堂妺。不知怎麼,被多爾袞看上,在豪格出賓後不久,被多爾袞所納。另外還有兩個側福晉,也分別被濟爾哈朗、阿濟格所娶。

其實這種事情在關外滿人風俗, 並不箅什麼, 不過頗爲漢人所不恥, 因此也生出不少對多爾袞的誹議來。

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2章 喜迅(下)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99章 廷議(下)第87章 人材(下)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370章 戰術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135章 開業(二)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35章 追擊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186章 講和(上)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96章 軍校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52章 派遣內應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14章 優勢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一章 安撫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80章 報紙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49章 新政(三)第4章 趕集(下)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85章 夜襲(三)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91章 逼宮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1章 安撫第89章 繼續堅持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61章 破局(上)第90章 遇刺(上)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78章 步兵進攻第403章 新年第92章 局勢嚴峻第5章 強盜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18章 海盜(二)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45章 新年(下)
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2章 喜迅(下)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99章 廷議(下)第87章 人材(下)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370章 戰術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135章 開業(二)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35章 追擊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186章 講和(上)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96章 軍校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52章 派遣內應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14章 優勢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一章 安撫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80章 報紙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49章 新政(三)第4章 趕集(下)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85章 夜襲(三)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91章 逼宮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1章 安撫第89章 繼續堅持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61章 破局(上)第90章 遇刺(上)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78章 步兵進攻第403章 新年第92章 局勢嚴峻第5章 強盜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18章 海盜(二)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45章 新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