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

?雖然多爾袞己經做好放棄大軍,輕裝南逃的準備,但同時仍然對援軍能夠攻下大名府,打通北返的道路一直都抱有很大的期盼,當然在此之前,還是要守住開封才行,因此不僅對陳留和朱仙鎮修建了防守工事,而且在兩地的防守兵力也同時不昔代價。?

雖然在陳留和朱仙鎮派駐的兵力都只有三萬人,但這是因爲這兩個地方都不大,兵力派多了並沒有用。而且派駐的都是目前開封清軍的精銳士兵,多爾袞不僅把僅存的一萬八千多新軍和一百二十餘門火炮,以及開封城內剩餘的其他火器,也全部都分派到兩處的防線。另外一但有損失,開封那邊也隨時補充。因此也可以說一但陳留和朱仙鎮失守,開封城根本就無法守住。?

當然這一方面是因爲在豫北戰場分出勝負之前,必須先守住開封,而多爾袞也有另一種想法,就是如果援軍無法攻取大名府,那麼這十幾萬大軍也就全部扔到中原戰場了,與其到那時被中華軍殲滅,不如在這個時候,趁着全軍希望尚存,還有幾分鬥志的情況下,和中華軍拼死一戰,那怕是都葬送在陳留和朱仙鎮的戰場,也可以多消耗一些中華軍的兵力。?

而就在這時,清軍也收到了大名府一線發過來的消息,聯軍的東路軍進展順利,己經連續攻破了中華軍的三個阻擊陣地,很有可能攻取大名府。?

中華軍攻佔了大名彰徳一線之後,雖然截斷了中原清軍的退軍道路,但中華軍畢竟只能封鎖大路,不可能截斷每一條通過大名府、彰徳府的小路,因爲沒有足夠的兵力,清軍的大軍雖然不能穿越這段地區,但個別的探子還是可以通過一些山路小徑,在兩地間來回傳遞消息,因此北方的各種消息也還是能夠傳遞到開封府來,當然時間要比正常的時候慢幾天。?

不過這一消息總算還是來得及時,因爲正好在中華軍向開封發動進攻之前,對於清軍來說,這個消息無疑是一針強心劑,因此士氣也有了相當程度的振奮,畢竟希望己經出現了。?

中華軍是在十月十四日向陳留縣發動進攻的。由於有了豫南戰役的經驗,中華軍並不急於立刻向清軍發動進攻,而是釆用豫南戰役同樣的以大規模土工迫進戰術,穩雜穩打,逐步攻擊,把戰壕一直挖到清軍的前沿陣地,攻佔一村鞏固一村。?

在陳留縣的外圍,清軍一共佔據了王莊村、石碾莊、班莊、三裡堡莊和大寺村五個駐點,最外圍的一道戰壕雖然不是互相連通,但都是呈多層分佈,縱橫交錯,十分複雜。同時也有少量豫南戰場的敗軍逃到開封,因此守衛開封的清軍也知道中華軍在豫南戰場釆用過土工迫進戰術,在這一段時間裡,清軍也商議出一些對付土工迫進戰術的方式,就以戰壕對戰壕加短促突襲相結合戰術?

即中華軍在挖戰壕的同時,清軍也同樣從自己的陣地內,向中華軍陣地方向也同樣挖掘戰壕,所不同的是中華軍是挖“之”字型戰壕向清軍的延伸,而清軍則是挖出一圈一圈橫向戰壕,用於截斷中華軍的戰壕。?

中華軍隨軍帶來了約五萬多名民役,而清軍更簡單,直接強徵開封地區的民役來挖掘戰壕,因此在前二天的戰鬥中,雙方並沒有出動地面部隊,只是在陣地上互相用火炮對轟,而雙方的民役卻在地平線下奮力的揮動着鐵鍬、鋤頭、鐵鎬等工具,在河南遼闊的田野、平原地帶努力的挖掘着泥土。?

如果在這個時候從天上俯看,就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從雙方的陣地上,錯綜複雜如迷宮,密密層層似蛛網一樣的壕溝正在不斷的互相接近着。?

在三天之後,雙方挖掘的戰壕終於發生了接觸,中華軍的好幾道“之”?形縱向戰壕都與清軍的橫行戰壕互相接通上。就在中華軍的戰壕和清軍戰壕連通的一刻,戰場上的平靜也立刻被打破,清兵和中華軍的士兵在狹窄的坑道里揮動着武器,進行激烈的戰鬥。?

但現在戰場的戰壕就向迷宮一樣,橫七豎八,交錯凌亂,因此儘管雙方已經展開了戰鬥,但也僅僅只是這個迷宮的一個局部,而且戰鬥是在地平線以下進行,如果是站在地上稍遠一點的地方,很難發現一場激烈的戰鬥己經開始了,因妝在地其他地方挖掘戰壕的民役和士兵們還不知道,依然還在奮力的進行着土工作業,一直到和對方的戰壕相接上爲此。?

隨着雙方戰壕的接觸點越來越多,戰鬥的範圍也在逐漸的擴大,就在第五天的時候,雙方戰壕的接通地點已經多達十七個,而且作戰的地區基本己經分佈在整條戰線上,因此雙方也都不約而同的同時終止了土工作業,開始全力的投入到戰鬥中。?

但這是一場十分詭異而奇怪的戰鬥,在中華軍和清軍的交戰史上,雖然進行過大小數百場的戰鬥,?什麼樣的仗也都打過,但還從未有這樣的一場戰鬥,因爲雙方有一大部份戰鬥,竟會是在地平面以下的地方進行的。?

說實話這樣的作戰方式以前雙方都沒經歷過,因此在一開始的時候,也都顯出了極不適應,於是戰鬥也很快就出現了各種混亂的局面。?

一開始雙方還都是在戰壕裡面作戰,但甴於戰壕裡的空間實在太狹窄,雙方的接觸面有限,於是很快就有人發現,如果這個時候爬出戰壕,到地面上去之後,可以對還在戰壕裡作戰的敵軍形成居高臨下的優勢,甴其是在這個時候用火槍向戰壕裡的敵軍射擊,或是扔下手榴彈,往往都能取得非常可觀的戰果,因此有不少士兵紛紛爬出戰壕,從地面上插入到敵軍戰壕的邊緣。?

但很快對手也發現了這一點,也都效仿起來,於是雙方都爬出戰壕來作戰,結果戰鬥迅速的從戰壕裡,擴大到戰壕外的地面上,形成地上地下的立體式作戰。?

而在激戰了一段時間之後,又有人發現,在士兵紛紛登上地面戰鬥之後,戰壕裡的空間頓時騰出了不少,有不少地段的戰壕甚致是完全空了出來,這樣一來,就可以利用戰壕的掩護,繞到地面敵軍的背後,在戰場的局部對敵軍進行夾擊或圍擊,結果又在不少地方的局部戰場上,雙方的士兵在戰壕裡和地面上不斷的交換位置,忽上忽下,忽隱忽現,也使整個戰鬥的局面變得更爲複雜化了。?

本來正在戰壕裡撕殺突進的士兵,突然一擡頭,就會發現在戰壕的外面,競會站滿了無數的敵軍,在地面的戰壕邊上對戰壕裡的敵人展開無情的打擊;而本來地面上作戰的士兵,忽然會發現,自己的背後不知什麼時候,突然會冒出一批敵人,把自己包圍。這時雙方己呈犬牙交錯狀,幾乎分不清敵我的陣線,分不清敵軍我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雙方的士兵都混雜交錯成一片了。?

因此整個戰場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亂,極端的混亂。到了這個時候,雙方的指揮根本就無法正常的傳達到戰鬥的各部隊裡,而且指揮官實際也己經失去了對戰局進展的瞭解和控制,沒有任何的作用。戰鬥只能依靠士兵的個人能力,小組配合和第一線小團隊指揮者的能力來完成。?

而在前線戰鬥的士兵們也因爲無法接到自己指揮部的任何指令,不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自己的目標,完全都是一頭霧水,只能在迷宮一樣的戰壕來回穿梭,有時也露頭去觀察一下戰場的情況,確定自己的位置,遇到敵軍就立刻展開戰鬥,打得也就打,打不過就立刻撤遲,在地面和戰壕裡來回的交換位蠱,完全陷入了亂戰當中。?

在這樣混亂的戰鬥中,對於雙方的士兵在精神和身體上都是一種殘酷的折磨,因爲許多戰場的常規常識,在這裡都會變得失效,在包圍敵人的時候,自己很可能己經被敵人包圍;本來無路可走的時候,說不定就能從地下戰壕裡逃脫;誰不弄清楚,敵軍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出現。而自己又會在什麼陷入敵人的包圍,或者是巳經插入到敵人的身後去了。?

甴於絕大部份戰鬥幾乎都是遭遇戰,雙方的士兵只要是一接觸,便立即進行近距離的接戰,短兵相接、火槍亂射、手榴彈亂炸。有些地方雖然被佔領,但發現不對之後,馬上又被放棄;有的地方雙方卻展開了反覆的爭奪,幾度易手。?

在戰壕裡,在地表上,雙方陣亡士兵的屍體混雜在一起,遍地都是,等到天罘下來的時候,雙方纔各自派出人員尋找和運回,開始還在相遇的時候再次爆發戰鬥,但後來便各行其事了,等到了第二天,新一輪的欺殺就又在這片血跡未乾的土地上重新開始。?

第61章 破局(上)第267章 重逢(上)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59章 保薦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332章 對持(二)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8章 朱印船(下)第246章 身世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178章 工匠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94章 撤兵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309章 宣戰(下)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46章 身世第37章 進攻南陽第267章 變數(三)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265章 變數(上)第147章 穿插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49章 皇太極(下)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88章 勸降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63章 剃髮令(下)第24章 天像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35章 南歸(上)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97章 困境(上)第145章 新年(下)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34章 勸說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8章 蒐羅人材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9章 安慰公主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146章 亂攤子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
第61章 破局(上)第267章 重逢(上)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59章 保薦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332章 對持(二)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8章 朱印船(下)第246章 身世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178章 工匠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94章 撤兵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309章 宣戰(下)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46章 身世第37章 進攻南陽第267章 變數(三)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265章 變數(上)第147章 穿插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49章 皇太極(下)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88章 勸降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63章 剃髮令(下)第24章 天像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35章 南歸(上)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97章 困境(上)第145章 新年(下)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34章 勸說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8章 蒐羅人材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9章 安慰公主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146章 亂攤子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