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完成包圍

?尚善首先是釆用中央突破的戰術,對中華軍設在的官道陣地發動進攻.因爲只要是能夠突破中華軍設在官道上的防線,那麼清軍就大有希望平安的退進碭山縣,而只要清軍退進了碭山縣,無論是再向歸德撤退,還是堅守待援,也就都要容易得多了。?

不過中華軍設在官道上防線只有一百多步寬,清軍能夠獲得進攻面並不多,因此一次無法投入大量的兵力,而尚善派以三個千人隊爲一組,不間斷的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動進攻,而且不計傷亡損失,等這一組兵力的傷亡超過一半之後,就立刻換上另外一組,繼續進攻,總之一定不能讓進攻停止下來。那怕就是拿人墊,也一定要突破中華軍的防線。同時尚善還親自持刀,在後面督戰,有退縮不前,畏槍避彈者,當場斬首。當然有罰自然也有獎,第一次殺入中華軍陣地的士兵,獎白銀千兩,升三級,而隨後殺入中華軍陣前一百人,均獎白銀一百兩,並且就在陣前支好一張大桌,將白花花的銀子就放在桌子上,當場兌現。?

其實這時清軍的士兵也都知道目前的局面,想要平安的退到歸徳府,就要先突破眼前的防線,否則就有被中華軍殲滅在這裡的危險。因此也都知道現在一定要奮力作戰,再加上又有白銀刺激,當然也有軍法的恐嚇,於是在尚善下令上後,一個個都奮不顧身,拼命向中華軍的陣地衝鋒而去。?

中華軍早己經在陣地裡做好了準備,由兩個連的士兵,在用砂袋堆成的掩體後面站成三排,輪番向清軍開槍射擊,而炮兵營的士兵也架好火炮、以及各種連發槍,都向清軍一起開火。?

一時間炮聲轟鳴,槍聲大作,各種彈丸密如暴雨一樣,向清軍射擊過去,戰鬥剛一開始,就進行得十分激烈,在這樣密集的火力打擊下,清軍就像是割麥子一樣,一茬一茬的倒下,傷亡十分慘重。但無論中華軍火力網多麼猛烈嚴密,無論清軍的傷亡有多人,但進攻的清軍卻毫無退縮,仍然拼命向中華軍進攻,有不少清軍在中彈倒地之後,還在奮力向中華軍的陣地爬行。?

而且清軍也將火炮在陣地前架好,不顧有可能會誤傷自己人的危險,也對中華軍的陣地進行猛烈的轟擊。中華軍雖然沒有重型火炮,但依然使用霹靂火箭,對清軍的火炮陣地進行還擊。而清軍同樣也有霹靂火箭,也都一骨腦的全部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射過來,雙方根本就沒有任何的保留,就將各自的王牌武器全都用了出來。不一會兒的時間,在雙方陣地之間的官道上、田野裡都躺遍了清兵的屍體。而在中華軍的陣地裡,傷亡的數量也不少,大部份的士兵都是被清軍的霹靂火箭所傷,還有不少士兵身上濺到了燃燒的火油,被燒得滿地打滾,慘叫不止。戰鬥一下子就進入到十分慘烈的局面。?

不過相對來說,清軍是進攻的一方,而且使用的就是拿人向上墊的打法,因此遭受的損失也遠遠要大於中華軍,第一個進攻組竟然連一個時辰都沒有堅持住,就因爲損失近半,而換了第二個進攻組。?

而就在這時,在中華軍的陣地背後,也響起了密集的槍聲,這是碭山縣的清軍趕來支援來了。?

原來勒克德渾是擔心尚善在撤退的時候,受到中華軍的追擊,纔在碭山縣派漢軍將領張國柱率領五千人馬駐守,加上從沛縣、豐縣撤到碭山縣的清軍,總計兵力也超過一萬,不過人數雖然是不少,但擁有火槍的數量不足五百,火炮更是一門都沒有,因此戰鬥力並不強。而張國柱收到尚善要求他出兵,夾擊中華軍的防線之後,也十分爲難,但尚善可是愛新覺羅的宗室,而且己經受封貝勒,他可不敢坐視尚善的成敗而不理,也只好硬着頭皮,帶領五千人寫從碭山縣裡出擊。?

不過張國柱也耍了一個滑頭,雖然已經帶兵出擊了,但他打算等尚善首先從東面發起進攻之後,自己再從西面進攻。張國柱的如意算盤是,尚善發動進攻之後,中華軍的注意力自然都被尚善吸引過去了,而自己再從中華軍的背後進攻,正好可以打中華軍一個措手不及。?

果然尚善首先發動了進攻,槍聲如爆豆一樣,十分密集,因此張國柱也下令士兵,向中華軍發動進攻。但中華軍對碭山縣的清軍也早有防備,同樣在西線也佈置下了嚴密的防線,結果清軍的進攻一開始,就遭到猛烈的打擊,而張國柱帶來士兵並沒有那種必須突破中華軍防線的決心,他們只是爲了幫助支援尚善部而來,自然不願拼命了,於是一遭到打擊,就立刻退了下去。而張國柱也不敢就此退兵,只好就這麼敷衍着。?

雖然尚善部的清軍並不知道在西線的戰鬥局面是怎麼樣的,但也知道碭山縣的清軍出擊來支援自己,因此也不由士氣大増,剛換上的第二個進攻組也抖擻精神,又一次向中華軍的防線發動進攻。?

但中華軍並沒有受到自己身後被清軍進攻的影響,依然從容不迫的迎擊着清軍的進攻,結果第二個進攻組依然沒有取得多少突破,戰鬥一共進行了兩個多時辰,第二個進攻組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也快到了要更換的地方步,當然這時中華軍的損失,也接近到五百人,師長何彪也派出二個營進行了替換。?

而在這個時候,東西兩線的清軍之間相距僅僅只有二三裡的距離,但偏偏就是無法接上頭。?

等第二個進攻小組也要更換的時候,尚善終於發現,這樣進攻下去,可不是辦法,照這麼攻下去,自巳這二萬五千人全墊上去,也未必能攻開中華軍的防線。?

這時清軍的車仗大隊也趕到了文莊附近,尚善下令人馬就地駐紮,並且馬上修建防禦工事,做好固守待援的準備,而跟在清軍後面的那些人這才知道,原來中華軍己經追到這裡來了,而且把清軍給堵在碭山縣前,因此也都紛紛打算轉回去。但這時己經晚了,清軍派出人馬,將他們全部都抓了起來,在駐營的地方挖戰壕,堆土牆,修建防禦工事。而他們隨身攜帶的財物,當然也都被淸軍沒收。而且還有不少人帶着妻妾侍女、年輕的當然都被清兵各自搶走,而年長的扔在伙房裡燒火做飯。?

那些家丁、僕從大多都幹慣了粗活重活,這時被抓來挖土堆牆到也沒什麼,可惜的是一些商人、鄉紳、地方豪強,平素不說是養尊處優,也是錦衣玉食,那幹過這樣的活計,而且動作稍慢一點,還會挨打受罵,結果一個個都叫苦不迭,後悔不該逃離徐州。?

安排好修築陣地的事情之後,尚善也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進攻中華軍的戰鬥中,正面強攻顯然不是辦法,因此尚善也打算在側翼迂迴,官道的北面是文莊,中華軍在這裡佈下了嚴密的防線,當然不可能從這裡迂迴,那麼就只能選擇在官道的南面迂迴。?

但中華軍在官道南面同樣也佈置下了防線,一同佔領了三個高地,每一個高地都有一個營的守軍,保護官道防線的側翼,因此想要對中華軍進行迂迴包抄,就必須攻克這三個高地。於是清軍一面繼續向官道的防線發動進攻,一面又派出一支人馬,同時對官道南面的三個高地也發動了進攻。?

戰鬥的範圍也在逐漸擴大,同時也更爲激烈,儘管清軍又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猛烈進攻,但一直激戰到晚上,中華軍依然牢牢的守住了各處陣地,清軍的進攻沒有任何的進展,而且又損失了大量的兵力。而這時在戰場的西面,張國柱也早就撤軍回了碭山縣裡,並派人給勒克徳渾送信,請求他派兵來支援。而尚善見況,也只能下令收兵罷戰,等明天再繼續進攻。不過還是命令其他人連夜搶修防禦工事,這可不能停下來。?

就在這一天的戰鬥中,清軍戰死三千五百餘人,另有一千七百餘人受傷,減員達到五千以上,而中華軍陣亡的人數是六百二十七人,受傷四百一十二人。?

雖然尚善打算第二天繼續進攻,但一夜的時間,足以改變許多事情,當天晚上四更時分,蘇建林率領第一軍另一個師、一個旅趕到文莊,使中華軍徹底守住了防線。而就在第二天上午八時左右,尚善還在猶豫,今天是否繼續進攻的時俁,山東軍區第五軍的第十師、第七旅渡過了黃河,也趕到戰場,在清軍的北部駐紮。這時尚善也完全斷絕了繼續出戰的念頭,一心一意的修築陣地,全力防守。?

而在下午二時左右,淮南軍區第十五軍也從清軍的背後趕了上來,在尚善部的東部、南部駐紮,這樣中華軍以三個軍,近七萬的兵力,完成了對尚善部的全面包圍。?

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92章 合圍(三)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269章 召見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45章 內外夾攻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05章 完婚(三)第86章 意外第85章 地雷陣第302章 造勢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74章 完成包圍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3章 雙截棍第406章 國策(下)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45章 新年(下)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36章 海軍計劃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265章 變數(上)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267章 重逢(上)第187章 講和(下)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63章 烈火焚城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176章 鹽場(下)第206章 接頭第92章 返航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309章 宣戰(下)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43章 拿人墊吧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93章 追擊海盜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92章 局勢嚴峻第63章 爭奪山東(七)
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92章 合圍(三)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269章 召見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45章 內外夾攻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05章 完婚(三)第86章 意外第85章 地雷陣第302章 造勢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74章 完成包圍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3章 雙截棍第406章 國策(下)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45章 新年(下)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36章 海軍計劃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265章 變數(上)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267章 重逢(上)第187章 講和(下)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63章 烈火焚城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176章 鹽場(下)第206章 接頭第92章 返航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309章 宣戰(下)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43章 拿人墊吧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93章 追擊海盜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92章 局勢嚴峻第63章 爭奪山東(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