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

這時商毅收到琉球發來的消息時候,永安朝廷派來的代表張煌言和尚之孝己經到達了南京,紹武朝廷那一邊的代表鄭鴻逵和顧元鏡也己經出發了,而永曆朝廷也正式答覆,也將會派出使臣到南京來參加會談,現在就等着三方的代表到齊。

因此就趁着這個空閒的時候,商毅也開始佈置打擊日本的軍事計劃,前一段時間,曰本正式關閉了大阪的商館,同時又扣壓了中國的商船,抓捕了中國的商人和船員,經過了[杭州時報]的大力報導之後,在江浙一帶也引起了不小的憤慨。

這個時侯的中國人對日本雖然並不仇視,但都帶有一股天朝上國的敖視心裡,加上這幾年來商家軍在海上幾乎所向無敵,兩敗西班牙,收復臺灣,進軍琉球,大敗曰本薩摩藩,雖然沒有打出保護商人的旗幟,但也使在海外經商的中國商人揚眉吐氣,腰桿也直了不少。

而在連續開通了日本和馬尼拉的通商直航之後,雖然時間並不長,但卻給中國商人帶來了明顯的利益,有不少人都準備加大投資力度,大幹一場,而小小的日本雖然敢拒絕和中國通商,而且還敢扣壓中國的商船、抓捕人員,當然引起了不少人的憤怒。至少在民間,有不少人都認爲應該好好教訓日本一頓了。

另外在商毅的暗中安排下,被曰本抓捕的中國人的妻兒老小等家屬、以及家人、夥計、學徒等也聯合組織起來,到南京來商毅政府請願,請南京政府出來,幫忙救回自已的親人。而商毅也和行政部的官員們親自出面,接見了請願的代表們,並且表示南京政府將會盡全力解救被日本抓的人員。

再加上[杭州時報]在背後推波助瀾,對日本的反感情緒的進一步擴大起來。就連一部份官員也都覺得曰本人做得確實有些太過份了,不願和中國做生意就算了,幹嘛扣船抓人呢。

在商毅的政府內,正統士大夫出身的官員並不多,相反由於江浙地區的商業發達,大多數的官員都和商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在商毅的統治區內,商人有較高的政治地位,在商毅的政府裡,也有一批商人利益代言人,不過這股力量並不算大,還沒有能左右政局的地步。

雖然在這時,商毅己經下令海軍部開始準備對日作戰,但在南京政府中,還沒有提出對日本進行軍事,只是把這做爲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之一。而更多人則傾向於先向曰本幕府提出抗議,然後看日本幕府的態度,再作打算。

但就在這時,又傳來日軍襲擊琉球,佔領了首裡城,並且下令驅逐所有中國人的消息。

這一下在商毅的統制區裡頓時開了鍋,因爲現在的琉球相當於是商毅的藩屬,日本就這麼悍然的出兵,襲擊了琉球、佔領首裡城,還要驅逐中國人,實在是太有些是可忍、孰不可忍了。而且琉球與曰本直航不一樣,杭州和日本直航通商才三個多月,大部份的商人在這裡面都沒有什麼利益,但琉球己經被商毅控制了三年多,許多江浙商人都在琉球設立了自已的分店,不僅牽扯到巨大的經濟利益,同時還有大量的人身安全。

而且隨後又發回消息,大約有一千五百餘名中國人被困在琉球的軍營裡,被曰軍團團包圍,危在旦夕,急需援軍解救,而琉球被困人員的家屬再一次聯名向南京政府上書,這一次也明確提則,請求政府出兵琉球, 解救自己的家人。因爲這一次被困的人員數目更多,因此上書的人數是上一次的十數倍之多,同時在浙江還有一批商人也表示,只要商家軍出動,他們願意聯合承擔這次出兵的軍費。

[杭州時報]再一次扮演了搖旗吶喊,推波助瀾的角色,而且這次也直言不違,認爲商家軍應該出動,救援琉球,解救中國商人,並且狠狠教訓日本一頓。

[杭州時報]一直都是商毅政府的口舌,因此不少人都從中嗅到了一絲火藥味, 在行政都招開的會議上,也有人正式提出,如果條件允許,應該出兵。

費了這麼多事,其實商毅等的就是這一刻。儘管商毅決定,以武力打開日本的國門,迫使日本開國通商,這也是後世列強慣用的手法,而且還堂而皇之的冦以維護本國利益的名議。

但商毅知道,自己現在並不能以通商爲理由,對日本用兵。一來是現在中日直航通商的利益並不大,中國的損失也沒有到要用戰爭來解決的地步,二來雖然說在自己的政府內部,只會滿口仁義道德的衛道士並不多,而且在中國歷史上也不是沒有純侵略別國,而發動戰爭,但是爲了要和別國做生意而發動戰爭仗,在這個時代來說,是絕對不可想像的。

雖然以現在商毅的權力,完全可以無視反對意見,強行直接下令出兵,誰也沒法阻攔。但商毅也知道,自己現在的身份已經不同了,不在只是一個普通的地方勢力,而是未來的皇帝,因此不管心理願不願,但一舉一行都必須做出一個虛心納諫、聽從勸告的樣子來,這才苻閤中國傳統的明君形像。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厶,那怕是做正確的事情,也必須尊重正確做事的原則和方法,否則就會變成一意孤行,不聽忠言。說白了皇帝也不是想幹啥就幹啥。由其是想當明君。

不過商毅是來自後世的人,當然懂得所謂輿論和民意,其實都是可以由自己控制和煸動的,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式,什麼事都可以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做。

這一招在後世那個號稱世界警察的國家,玩得爐火純青,每次要動武之前,都會開動宣傳機器,拼命的摸黑對方,把對方說成是無賴國家、恐怖份子,世界公敵,打他就爲民除世,除暴安良,維護世界和平等等,等把自己的國民都忽悠住了之後,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出手了。後世的英國文學家塞繆爾就一語中的:所謂愛國心,在大多數的場合,都是被流氓當做隱身衣來使用。

而現在的商毅當然還不至於做到那一步,不過曰本也根本就不需要商毅來抹黑,就主動提供了足夠動武的理由,只是需要商毅充份的利用起來,就可以達到煽動起宣戰輿論的目地了。何況商毅手裡還控制着這個時代最強大的宣傳工具[杭州時報],這麼一點小事,還不是手到擒來了嗎?因此這一次出兵也成了順應民意,維護中國利益的正義之舉。

在政府內部取得了統一意見之後,商毅立刻以保護海外商人,中華藩屬爲名,下令出兵琉球,對日本動武。而這一次出兵的目地,對外宣稱:一是保衛琉球、保護琉球的中國商人;二是打擊日本,使日本臣服,釋放商船、貨物,以賠償中國商人的損失。而潛在的目地,是迫使日本開通通商口岸,使中國的商品大規模打入日本的國內市場,邁出殖民曰本的第一步。

當然出兵的條件是完全俱備的,雖然現在商家軍沒有向清廷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但這是在陸地上的情況。而在海上,商家軍的海軍己有近三年沒有打過什麼像樣的海戰了,突襲遼東也主要是陸軍在作戰,海軍其實只是當了一回運輸大隊長,艦船士兵幾乎沒有受到任合的損失。

雖然在收復南京時長江艦隊到是打了幾場水場,商家軍也損失了相當一部份的戰船和兵力,但戰場是在長江裡,也同樣不是在海上,海軍部的五支分艦隊中,也只有實力最弱的第四、五分艦隊參戰,而損失的戰船大多都是小型的江船。因此在海面上的實力,仍然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另外一次出戰,商毅的目地只是進一步鞏固對琉球的控制,對曰作戰也不打算直接攻擊曰本的本土。因爲現在對日本進行登陸作戰的條件還不成熟,因此商毅的目地是以海戰爲主,封鎖日本的海岸線, 並且打擊沿海的城市,達到迫使幕府答應自己的條件的目地。因此以現在的海軍完全有足夠的實力,完成這一次戰爭。

商毅對琉球島上,安德烈想出的誘曰軍登島、然後截斷其歸路的戰術十分贊同,因爲這種戰術,很符合商毅的用兵之道, 因爲這樣一來,被困在琉球島上的日軍,也就等於是商家軍的人質了,在下一步和日本幕府進行談判的時候,等於又多了一大把籌碼。商毅甚致還認爲,只困住一萬多曰軍的先鋒部隊,實在是太少了,應該讓日軍的主力大軍也登上琉球島,然後在擊潰日軍的水軍,那就更好了。

但儘管如此,商毅也對這個小舅子頗有些刮目相看了,如果這小子再經過幾年經練,說不定真的又能成長爲一個名將。看來這一次把他派出琉球,到真是正確的。

強烈推薦:

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48章 皇太極(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55章 民嘯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206章 接頭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42章 海警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45章 內外夾攻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3章 各懷鬼胎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93章 合圍(四)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83章 佈置(四)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72章 清廷進京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36章 投靠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86章 意外第一章 真像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35章 追擊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36章 海軍計劃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04章 海商(下)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83章 游擊戰(二)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127章 追擊第6章 家事! 公事!第77章 火炮對攻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
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48章 皇太極(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55章 民嘯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206章 接頭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42章 海警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45章 內外夾攻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3章 各懷鬼胎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93章 合圍(四)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83章 佈置(四)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72章 清廷進京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36章 投靠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86章 意外第一章 真像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35章 追擊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36章 海軍計劃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04章 海商(下)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83章 游擊戰(二)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127章 追擊第6章 家事! 公事!第77章 火炮對攻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