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到達呂宋

船隊離開了臺灣之後,又行駛了兩天時間,終於到達了這一次南洋巡航的終點,呂宋的馬尼拉島。

早在三天以前,商毅到達臺灣之後,就派人給馬尼拉送信,通吿商毅的船隊將要到達馬尼拉巡視。這時南洋艦隊的四支分艦隊包括廣東軍區第十七軍,南京軍區第七軍都已經到達了馬尼拉駐紮,準備好了與荷蘭的戰鬥。因此呂宋總督張庚秋接報之後,也和中華軍的主將成鋼一起,立刻做好了迎接商毅一行的準備工作。

在商毅的船隊駛進呂宋島海域的時候,馬尼拉就派出戰艦,迎接並護航領路,而在船隊駛進了馬尼拉灣,在港口巳經由軍隊列好了隊型,同時還雲集了數萬百姓圍觀。而且在船隊進港靠岸,還鳴禮炮三十六響。整個儀式也搞得十分隆重。

等岳飛號在岸邊停穩,張庚秋和成鋼帶領着殖民地的幾名主要的官員,蹬上了岳飛號,來參見商毅。

見禮之後,商毅有些不悅道:“張總督,這也弄得太誇張了一點吧。”

張庚秋笑道:“五年以前皇上親自領軍,驅逐西班牙人,救呂宋華人與水火上中,收呂宋歸復中華,呂宋華人對皇帝一直都感恩戴德。只是從那以後,皇上日理萬機,操心國務,就從未再到過呂宋了,這一次終於又架臨呂宋,臣等都喜不自禁,因此歡迎的隆重一些,也是理所當然的。”

成鋼也道:“是啊皇上,現在我們與荷蘭開戰在即,皇上親臨呂宋,足以振我軍威,赫敵之膽魄,因此隆重歡迎皇上架臨呂宋,也可以鼓舞全軍士氣。”

商毅也點了點頭,這到也是實話,自古以來,皇帝御駕親征,都是爲了鼓舞全軍的士氣,因此對歡迎的排場也就沒有多計較了,道:“成鋼,這一次在日本,你兄長打得不錯,現在南洋這邊,就全看你的了,你可不要讓你兄長給比下去了。”

成鋼立刻道:“皇上請放心,臣定能不付皇上所望,定叫紅夷鬼子有來無回。”

其實現在中國都己經開始用西班牙、荷蘭這些名稱稱呼歐州囯家,但在民間口頭,卻依然還是用舊語,紅毛、紅夷都是荷蘭的俗稱,這樣的叫法也帶有明顯的貶意,不過現在中荷之間正處於敵對狀態,因此這樣稱呼荷蘭也並無不可。

張庚秋道:“皇上一路受波濤顛簸,臣等已在馬尼拉城裡己經爲皇上準備好了行宮,還是請皇上先上岸,然後再詳細述談。”

商毅點點頭,道:“好吧,我們先上岸。”

等商毅一行離船上岸之後,在港口列隊的士兵立刻齊聲歡呼“皇上萬歲,皇上萬歲”。而商毅也向衆人揮了揮手,以示致意。而在港口外圍觀的百姓們更是“萬歲,萬歲”的亂喊一氣,還有不少人在大道兩側苂香膜拜。

當時中華軍佔領呂宋,正是西班牙殖民者準備對呂宋的華人又進行一次屠殺的時候,許多華人因爲中華軍的到來而免遭一死,而在中華軍統治了呂宋之後,華人終於成爲呂宋地區的上等人,再也不用受外國殖民者和當地土著的欺壓,因此也是揚眉吐氣,自然也對商毅感恩戴德,這次來歡迎商毅,絕大部份人都是自發而來的。

其實馬尼拉城的規模並不大,只是一個小小的歐式城堡,馬尼拉地區實際是包括了馬尼拉城周邊的廣大地區。馬尼拉港就在馬尼拉城邊,因此商毅一行在下船之後,只走了二十幾分鍾就進了馬尼拉城。當然沿途都是經過的繁華熱鬧的商業區,也可以看到馬尼拉的繁榮景像。不過五年沒有到呂宋了,也發現裡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上一次戰爭和騷亂產生破壞己經全部修復,而且整個城區也擴大了一倍有餘,市場、商業區遍佈,各種風格的建築更是混雜在一起。形成一種十分奇特的城市景觀。

西班牙殖民者在呂宋統治了近百年,雖然是在呂宋實行的殖民統治,但在客觀上也確實是對呂宋地區的開發和經濟起到了促進作用,當然這裡面也有很大一部份是當地華人的辛勤勞動的結果,因此呂宋地區的基礎其實要比臺灣好得多。

和臺灣相比,呂宋的範圍更大,地理位置也更靠近海洋的中央一些,不僅可以做對中國貿易的中轉站,同時還可以與南洋的其他國家,甚致是與美州地區進行海主貿易來往,因此呂宋的位置比臺灣更爲優越,再加上中國更視海外貿易,在這個時候己有英國、法國、萄葡牙、西班牙、丹麥、瑞典等六七個歐州國家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商館,與中國和東南亞各國進行貿易來往,給馬尼拉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也進一步的促進了整個呂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而且在中國統治了呂宋之後,華人的權利得到了保障,中國政府也有意加強扶植對呂宋的移民,因此現在這個時候,己經有近六十萬的華人在呂宋定居,比西班牙人在這裡的統治時翻了十餘倍,而且超過了當地的土著居民,大部份的華人都集中在呂宋島上的,約有四十餘萬,其中雖然有不少是商人,但也有相當多的是到呂宋來開荒創業的華人,基本都在呂宋定居了,他們在呂宋開荒墾地,種植水稻、甘蔗、水果等物,用自已的辛勤勞動,迅速的使呂宋繁榮起來。

不過在中國大量的移民到了呂宋之後,也進一退擠壓了當地土著的生活空間,而且中國人比當地的土著更聰眀、更勤勞,又掌握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因此當地的土著根本就無法與中國人競爭。如果是在西班牙殖民時期,還可以靠西班牙人的力量,強佔中國人的財富,但現在中國己經是呂宋的統治階層了,而且還有李華梅艦隊的駐軍,當地土著跟本就無法在欺壓中國人,只能夠眼睜睜的看着中國人在這片土地上紮下根來,將荒野變成沃土,將叢林變成農田,收穫財富。

雖然也有幾個部落一時眼紅,忍不住幹了幾票強搶農場的事情,但很快就被中華軍滅族,因此其他部落大多都選擇和中國人合作,或者受中囯人的僱傭,在農場、工場是工作,而最終的命運是被中國逐步的同化掉,也有一小部份乾脆舉族搬遷,搬到呂宋羣島南部的棉蘭老島、蘇祿羣島、巴拉望島等地居住。

商毅在馬尼拉的行宮就設有馬尼拉總督府對面的馬尼拉大教堂,也就是以前的奧古斯丁大教堂,當然現在是由耶穌會在使用。

馬尼拉大教堂是馬尼拉城裡規模最大的建築,又正好在馬尼拉總督府的對面,因此做爲商毅的行宮是最合適的。而教堂裡的傳教士們對此也並無異議,因爲現在耶穌會和中國政府、皇室、皇室的成員還保持着十分良好的關糸,能夠取得在呂宋地區的傳教權,也完全是中國,甚致是商毅個人作用的結果,因此傳教士們對商毅也十分感激,再加上中國皇帝下榻到自己教堂居住,也是一份極大的榮譽,傳教士雖然都是出家人,但也是有虛榮心的,人人都覺得很有面。

因此傳教士們也十分配合,立刻讓大部份的傳教士、教友、信徒都搬到馬尼拉城外的其他教堂去居住,只留下了小部份傳教士,並騰出了大部份的房間,供商毅和隨行人員居住。

等商毅進城之後,馬尼拉大教堂的主教也將商毅一行迎接進教堂,進行安置。亞莉桑德拉是天主教徒,對住教堂當然不會排拆,而且她在過去就是西班牙駐菲律賓的軍官,也多次來過這坐教堂進行一些宗教典禮,因此對這裡的一切並不陌生。

而豐臣薰還是第一次到天主教的廟裡來,雖然在杭州、南京都有教堂,但一來是豐臣薰在中國一向深入簡出,而且豐臣薰是受的傳統的東方文化教育,信仰的宗教是佛教和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對西方的宗教也有一種本能的排拆,只是入宮之後,和亞莉桑徳拉同居一宮,纔對西式風格有了一點了解。因此對教堂裡的一切也覺得十分的好奇,好在是有亞莉桑德拉在一起,而且留下的傳教士也都會說中文,到是可以解答她的所有疑問。

佈置房間的事情,當然不用他們幾個人來操心,只是選好了各自的房間,以及辦公的地點之後,就由隨行的人員和傳教士們來付責張羅了。而商毅也急於知道現在的南洋形勢,因此只簡單的交待了幾句,就和亞莉桑德拉一起在教堂的大廳裡招見張庚秋、成鋼和中華軍的名將領,來討論這一次的戰鬥計劃。而內室的安排事情,就交給豐臣薰來付責。

不過在離開內室的時候,亞莉桑德拉還特意囑咐豐臣薰,一定安排三個房間,因爲還會有一個人要住進來,結果被商毅在她的翹臂上結結實實的拍了一下。

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84章 襲擊(上)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96章 遷移(三)第184章 襲擊(上)第381章 喜迅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72章 求和第92章 合圍(三)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01章 守城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25章 作戰原則第203章 夜奔(下)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49章 皇太極(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247章 營救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75章 架臨宿州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36章 編制民團第267章 重逢(上)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186章 出獄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180章 報紙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192章 勸進(下)
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84章 襲擊(上)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96章 遷移(三)第184章 襲擊(上)第381章 喜迅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72章 求和第92章 合圍(三)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01章 守城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25章 作戰原則第203章 夜奔(下)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49章 皇太極(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247章 營救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75章 架臨宿州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36章 編制民團第267章 重逢(上)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186章 出獄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180章 報紙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192章 勸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