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

龍嘯大明

就在李本深、胡茂禎等人離開淮安之後的第三天,清軍的前部人馬,由李成棟率領的降軍也渡過了洪澤湖,殺到淮安城西北不到三十里的地方。而沿路睢寧、宿遷、桃源、清河等地的守軍本來都是高傑的餘部人馬,因此也都紛紛歸降李成棟,這時李成棟手下的人馬也達到三萬五千餘衆。

對李成棟這個人,商毅可不陌生,在這段時空的歷史中,李成棟是個極爲複雜的人物,他原本是農民起義出身,隨高傑投降了明朝,在高傑死後,他又投降清廷,成爲清廷平定江南的得力干將,三屠嘉定,除滅兩帝、掃平兩廣,爲清廷立下了赫赫成功,後來又由於對清廷的封賞不滿,良心發現,又反淸歸明,投效到南明永曆朝中,一生反覆大起大落,比著名的三姓家奴呂布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現在的歷史己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商毅也不知道,以後李成棟還有沒有機會再反淸歸明。不過現在商毅要做的就是擊敗李成棟。

雖然李成棟的人馬衆多,但不過都是高傑的餘部而己,商毅還真沒把他們放在心上,儘管在歷史中降清之後的李成棟,曾經在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他在反淸歸明以後卻毫無建樹,與清軍對敵中幾乎都是一戰擊潰,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反差,這也由此可見,李成棟的軍事能力其實並不算強,勝敗完全只受環境和局勢所控制,和這個時代的其他名將相比,還有很明顯的差距。

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帶領第一師第三團,第十六團的一半兵力,連同騎兵團和兩個偵察營,大約八千五百多人馬,從淮安城出擊,迎戰李成棟的人馬。

人馬出城之後,走了十五六里路,在淮安城西的武家敦和李成棟的大軍相遇。商毅登上指揮車,只見在遠方約千米以外,李成棟的大軍多如蟻蟲,黑壓壓的一大片,看上去到是頗爲嚇人。

這次出戰的商家軍第一師是在過去的三團基礎上擴編起來的,是商家軍南下平亂的主力人馬之一,而且第一師自從成立之後,就沒有打什麼大戰,二進北京,二次山東戰爭,都是第二師打的,看着人家在不斷的立功,第一師的官兵中也都攢足了氣,等待着出戰的機會。現在機會終於來了,雖然敵軍的人數明顯是自己的四五倍之多,但商家軍過去一向都是以少敵衆的,因此沒有人感到害怕,相反都希望敵人能夠進攻上來,好大幹一場,也揚一揚第一師的威名。

因爲雙方是狹路相逢,也不容商家軍有挖戰壕,壘泥土袋佈置陣地的時間,而商毅也不打算弄得那麼複雜,因此全軍也速度布好一個步兵在前,騎兵在後的陣列。

這次出戰,商家軍的步軍加上偵察兵,一共出動了六個營,共計有五千多人,這時也以四列縱深佈陣,第一列的士兵半蹲,以刺刀斜指前方,後排的三列橫隊以三段連射的方式佈置,四十門輕型火炮也都夾雜在步兵的橫列當中,而二十門中型火炮側分列在陣列的兩翼,而騎兵都排在步兵兩翼的陣列後面,暫時不動,待着出擊的時機。

這時李成棟也早收到消息,得知商家軍己向自己殺奔過來,要說李成棟不害怕,那是不可能,因此自從隨高傑南下以來,他也聽說過不少商家軍的戰績,也知通高傑在南京也吃了商毅一個大虧。甴其是最近幾個月,商家軍在山東連續打敗淸軍,在李成棟的頭腦裡也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像,自己有幾斤幾兩,李成棟心裡還是清楚的。

不過畢竟這些都是傳聞,李成棟並沒有親眼見到商家軍的戰鬥力,多少還有些半信半疑,而且現在李成棟剛剛降淸,也要有一些努力的表現才行。因此也只能硬着頭皮率軍迎戰上來。而等雙方見面之後,李成棟發現對方的人馬並不多,雖然有不少騎兵,但總兵力約在八千左右,心裡到是有了點底,緊接着看到商家軍所佈的陣式,整個陣列橫行展開足有一千多米,而縱深卻只有三四排,顯得又寬又薄,而且還把騎兵放在步兵的後面。

以李成棟的軍事素質,也覺得這樣的陣式,實在是太違背用兵的常識了,這麼薄的縱深,幾乎就是不堪一擊,實在想不通,商家軍爲什麼爲布出這樣一個陣式來。雖然李成棟還不敢肯定,商家軍是不是真的名不符實,但心裡卻完全放下心來, 認爲自己和商家軍還是有得一打的。因此也立刻調過三千人馬,向商家軍的中部發動進攻,一舉沖斷商家軍的陣列。

因爲李成棟的人馬是剛剛投降的清廷,雖然都已經薙髮梳辮,但豪格一時拿不出那麼多的衣甲來給他們換上,因此還是穿着明軍的盔甲和鴛鴦戰祅,顯得十分別扭。而商家軍的衣甲和明軍本來就有很大的區別,如果讓不知情的人看到,一定會以爲李成棟的人馬纔是明軍。

商毅站在指揮車上,看着清軍逐漸逼近,心裡也生出了一些異樣的感覺,因爲他十分清楚,對方並非滿八旗兵,也不是漢軍八旗或是旗兵的包衣、跟役,在不久以前,他們還都是明軍,現在搖身一變,居然就都成了清軍。而且在他們當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真心投降凊廷,不過是被裹挾在其中,不得己而投降了清軍,現在調轉過槍頭,與自己的同胞爲敵。

不過現在不是嘆惜的時候,等着清軍進入到二百步以內時,商毅也立刻下令:開炮。

“轟——轟——轟——轟——”

六十門火炮一起開動,噴出閃電般的火舌,發出雷鳴般的怒吼,將炮膛中的炮彈猛烈的激射而出,狠狠的砸像清軍而去。

在二百步的距離內,正中的四十門小型火炮是用直射的方式,而在兩翼的各十門火炮卻是釆用斜角交叉對射,將清軍的整個進攻隊伍都控制在火炮的打擊範圍之內。雖然商家軍是用的開花彈,但在炮彈爆炸之前,效果和實心彈實際是一樣的,因此一顆炮彈往往都是在撞倒了二三個人之後,纔會“轟”的一聲爆炸。

於是在清軍的陣中,立刻響起了一連串的爆炸聲,砂石四濺,飛土連天,淸軍的士兵立刻慘叫一片,不少人在爆炸聲中倒地身亡。

雖然這只是第一輪炮擊,但也讓李成棟和他手下的人馬都大吃了一驚,雖然李成棟也聽說過,商家軍善用火器,而且十分犀利,但親眼看到,才知道這一點到是明不虛傳。

不過儘管這一輪火炮轟擊造成了清軍四五百人的傷亡,但對清軍的總數來說,影響並不大。而且這個時代的明軍多少也都有一點火炮方面的知識,知道炮彈重新填裝,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因此雖然有少數士兵轉身逃跑,但大多數的清兵卻都趁着這個空隙,拼命向前奔跑,希望能在下一次炮擊之前,靠近商家軍的陣地,展開白刃格鬥。

但兩百步的距離也不是一擡腿就能穿過,何況商家軍還有更爲猛烈的打擊在等待着他們,隨着淸軍進入到離商家軍陣地百步以內之後,商家軍陣中的火槍也一起發射,密集而又連續不斷的槍擊聲音也在戰場中響起,將如雨點一般密集的孑彈傾泄到清軍的頭上。而且四十門輕型火炮也全都換上了霰彈,也使本來就密不透風的火力更是如虎添翼一般。

說實話李成棟的這支部隊雖然戰鬥力不怎麼樣,但卻絕對算得上身經百戰的,少說也是打了上十年的仗,也不是沒有見過火器,但像商家軍這樣兇猛而密集,又連續不絕的火力,卻還真的是第一次見到。在商家軍的強力打擊下,無數的清兵慘叫倒下,橫死在當場。

也就是短短的二三分鐘時間,清軍竟然就被商家軍猛烈的火力打死了二千五百多人,就在距離商家軍陣列五六十步的距離,地面己完全被屍體覆蓋起來,鮮血將大地染成一片紅褐色。

有不少清兵其實根本還沒有明白是怎麼回事,就只覺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忽然傳來了一陣劇烈的刺疼,然後就倒地不起,就算有些人還沒有立刻斃命,但這時也只能躺在地上翻滾哀號,然後等待着自己的生命慢慢的流失掉。

直到這時,剩下的清兵這才反應了過來,眼前的敵人,根本就不是自己所能匹敵的。自己遇上的己經不是一塊難啃的骨頭,而是一面堅不可催的鋼板,過去他們還是明軍的時候,來就是欺軟怕硬的主,現在明白過味來了,那裡還敢繼續支撐下去了,紛紛扔掉刀槍,轉頭就跑。

李成棟在陣中同樣也看得目瞠口呆,做夢也沒有想到,啇家軍的火力竟然兇猛到了這個地步,而且這樣的戰鬥模式,也完全超出了李成棟付戰爭的理解能力,現在他心裡只有一個想法,自己打得過這支軍隊嗎?

就在這時,忽然有一個士兵大聲叫了起來:“將軍,你看,他們向我們進攻過來了。

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268章 重逢(下)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72章 求和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68章 重逢(下)第84章 開戰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07章 哭諫(上)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45章 迴歸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207章 哭諫(上)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86章 講和(上)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309章 宣戰(下)第29章 授藝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42章 提案(上)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42章 海警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86章 意外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180章 出兵(上)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8章 蒐羅人材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193章 雷汞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35章 鄉鬥(下)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78章 力挽狂瀾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87章 人材(下)第27章 夜襲(下)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33章 荷蘭交涉(下)
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268章 重逢(下)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72章 求和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68章 重逢(下)第84章 開戰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07章 哭諫(上)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45章 迴歸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207章 哭諫(上)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86章 講和(上)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309章 宣戰(下)第29章 授藝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42章 提案(上)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42章 海警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86章 意外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180章 出兵(上)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8章 蒐羅人材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193章 雷汞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35章 鄉鬥(下)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78章 力挽狂瀾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87章 人材(下)第27章 夜襲(下)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33章 荷蘭交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