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

孫和鼎又從商毅手裡接過了新式的燧發槍, 仔細看了看, 又試了試, 對這支槍也讚不絕口:“西洋人精通巧技機關,果然不假。造的火銃也精緻得多。”

接着阿隆索又打開一隻箱子,從裡面拿出一把短槍,遞給商毅道:“千總大人,您看看這把轉輪連發槍。”

所謂轉輪連發槍,其實就是早期的左輪手槍。商毅當然知,第一種真正成功,並得到廣泛應用的轉輪手槍,是在1835年,由美國人塞纓爾?柯爾特於發明,在後來就成爲西部牛仔的標準武器。

不過在火繩槍和燧發槍時代,就出現過多種原始的轉輪手槍,但由於當時的工藝水平較差,價格昂貴,而且在使用的時候,還需用手撥動轉輪,使用相當不便,故未能獲得廣泛應用。 當然,早期轉輪手槍也具有結構簡單、動作可靠、使用安全等優點。直到1818年,美國人科利爾等3人發明成功一種燧發轉輪手槍,首次將擊發機構的動作與轉輪結合在一起,這才成爲應用較早的左輪手槍。

不過商毅知道任何新式武器,都有一個從不成熟逐步走向完善的過程,火繩槍,燧發槍、火炮都是如此,先弄幾次轉輪打火手槍回來,慢慢研究,慢慢完善,自己有幾張左輪手槍的結構圖,該是可以少走不少彎路。

接着阿隆索又領着商毅觀看了帶來的八門火炮,四大四小,每一門火炮都帶有一輛配套木質的炮車,不僅可以固定火炮,減小反作用力,而且也便於攜帶,一門重量在三四百公斤左右的火炮,只用一匹馬就能夠拉動了。

和火槍的不斷改進相比,火炮在結構上的改變並不多,主要是尺寸大小和配套的炮車、炮彈以及鑄炮材料等方面。和中國的火炮相比,同時期的歐州火炮具有管壁比較厚、炮管由前至後漸粗、且倍徑較大等優點,所以射程比較高、殺傷力增強且比較不容易膛炸。除此之外,西洋火炮的炮身有準星和照門,作爲瞄準之用。火炮兩旁有炮耳,讓火炮可以架設在炮車或炮架的上面,這樣調整射擊角度比較方便。

看完了這些火器的樣品之後,商毅也十分滿意,不過在倉庫裡,沒法試射,因此商毅又問阿隆索道:“每種火器一共帶來了多少?”

阿隆索答道:“舊式的燧發槍三百三十五支,毎支五十兩白銀,就是一萬六千七百五十兩白銀,新式的燧發槍五十七支,每支七十兩白銀,就是三千九百九十兩白銀,轉輪手槍十五支,毎支八十兩白銀,就是一千二百兩白銀。中型火炮四門和小型火炮四門,一共計價一萬兩白銀。共計是三萬二千一百四十兩白銀。另外毎一支火槍配送十五發的火藥。”

商毅點了點頭,從一個士兵手裡接過了一個大包,道:“很好,明天一早,我就派人來取貨,試槍,這裡有一萬兩白銀,加上我先付的三千兩訂金,一共是一萬三千兩。剩下的白銀等我點完了數量,試射完畢之後,馬上支付。”

阿隆索也露出了笑容,同時也鬆了一口氣,完成這一筆交易,他和科斯塔可以抽三成做爲佣金,兩人平分可以各得四千八百多兩白銀,刨除其他費用,盡賺也在四千兩白銀左右,用這筆錢再購買一些貨品運回歐州,少說也可以翻三四倍,賺錢還是其次,關建是做成這一單買賣之後,兩人的信用力也大大提高,對以後再做生意,也大有好處,這可是萬兩白銀也買不到的。

不過爲了做成這一筆生意,兩人也付出了不少代價,不僅弄到這一批火槍十分困難,而且他們兩人都不是大富商,因此想墊付這一筆資金湊不齊,最後把兩人在澳門的房產、店鋪都紿抵押了出去,同時還把斯科拉留在澳門,形同人質,總算才把這批槍炮湊齊,現在終於可以順利交貨了。

一行人走出了倉庫,正要吿別的時候,那個葡萄牙僱傭兵的隊長忽然用生硬的漢語對孫和鼎道:“這位先生,請問和孫元化大人怎麼稱呼?”

孫和鼎怔了一怔,道:“那是家父,您是……”說着上下打量這個老兵,忽然又驚又喜道:“你是……”

那僱傭兵的隊長也十分高興,抓住了孫和鼎的手,道:“您想來了吧,我就是科雷亞、特謝拉×科雷亞。真是沒有想到,還能夠再見到您,差不多有十年了吧?你的家人還好吧。”

孫和鼎也十分激動,道:“都很好,都很好!科雷亞先生,您這幾年過得還好吧!”

科雷亞笑道:“還算可以把,我在澳門又拉了一支僱傭兵,這次就是我們押送的資物。沒想到還能遇你。”

兩人又說了兩句,孫和鼎纔回頭告訴商毅,原來這個特謝拉*科雷亞就是當初孫元化在登州僱請的一支葡萄牙士兵的隊長,當時他們付責教導明軍使用並鑄造火器。只是孔有徳、耿仲明等人在山東叛亂之後,這支葡萄牙士兵大部份都在戰亂中喪生,只剩下科雷亞和另外兩名士兵,一個叫本託*讓*戈麥斯,另一個叫旺熱*保羅。

山東的叛亂平息之後,科雷亞一度回到了葡萄國,又入伍加了三年戰爭,之後就從軍隊中退役,開了一家小店。但科雷亞不善經營,也沒有多少積蓄,退役幾年之後就弄得一貧如洗,妻子也生病死了。爲了生計,科雷亞只好又從操舊業,帶着二個兒子、一個女兒和兩名舊部又來到東方冒險。在澳門拉扯起一支僱傭兵,其實就是幹保鏢的事情,這次被阿隆索僱來護航。

隨後孫和鼎又向科雷亞介紹了商毅,兩人也互相打了招呼,商毅也請科雷亞明天也一起到自己的兵營裡來,一起試射火槍火炮。

第二天一早,商毅就以操練士兵爲由,帶着阿隆索、科雷亞等人,把隊伍拉出城外的郊區,進行試射。孟宏恭等人對此到沒有多心,只是想到,商毅治軍果然嚴格,看來能打這麼多勝仗,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在錦衣衛中,聽說穆陵軍是操演火器,周威也想去看,因此拉着趙從夫,兩個人一起跟着來了。商毅也道,這事瞞不過錦衣衛,反衛大家心裡都明白,面子上不說破就是了。

來到了郊外,首先由萄葡牙士兵來試射,然後教給穆陵軍試射。將所有的火槍火炮都一一試過,每支火槍都發射了六次,火炮發射了三次,質量確實都過關,而周威一時也來了興趣,想放一放火槍玩。出於同錦衣衛搞好關糸的角度,商毅也沒有拒絕,讓羅遠斌去教周威發射火銃,不過不敢讓她玩燧發槍,因爲這種槍的性能,現在穆陵軍也沒有掌握好,因此只敢給她打幾發鳥銃。

而借這個機會,商毅去和科雷亞聊天,到底接受的都是歐州軍事思想,科雷亞對穆陵兵重視使用火銃的觀點十分讚賞。並且對穆陵兵的隊列、軍容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爲在現在的歐州,只有日耳曼軍隊能夠有這樣的組織紀律性。

自己一手訓練出來的穆陵軍居然可以與後世徳軍的先輩相比,商毅也頗爲自豪。不過老外說話就是直,科雷亞接着說穆陵軍的火槍和火炮都以過時的產品,在這個時候的歐州,以經開始普及使用燧發槍了。同時穆陵軍的火槍陣式非常出色,但火炮運用卻相當落後,這也和火炮本身的問題有關,射程太近,沒有專備的炮車,雖然以經使用了標尺,但還不熟練。

不過科雷亞也穆陵軍使用刺刀十分讚揚,認爲這個發明雖然微小,但意義卻十分重大,它使火槍兵有了近戰中保衛自己的能力,對想出這個創意的商毅也贊不絕囗,但令商毅汗顏不止。

談了一陣之後,兩人因爲有共同的話題,因此也頗爲投機,商毅這才問:“科雷亞先生,您這一次護航任務,有多少收入?”

科雷亞道:“按你們的計算方法,大約裡三百兩白銀。”

商毅點點頭,六十名僱傭兵,三百兩白銀,平均合一名僱傭兵才五兩白銀,又問道:“那麼在你的手下,一個普通的僱傭兵,一年的收入是多少?”

科雷亞道:“大概在三十兩白銀。”

商毅又點了點頭,這個價格和明軍差不多,守邊境的明軍,每月的餉銀也就是二到三兩白銀左右,於是道:“如果我要僱傭你們,願意到我這裡來打仗嗎?”

科雷亞怔了一怔,道:“打什麼仗?”

商毅道:“當然是和清軍,我可以長期僱傭你們。普通士兵毎月三兩白銀,小隊長級七兩,而你可以給十五兩。當然俱體的佣金怎樣分配,甴你來決定,我只按人數付給你一個總數,而且在打了勝仗之後,還有額外的獎金,你覺得這個條件怎麼樣?”

科雷亞聽了也頗爲心動,按這樣的價格,一個士兵一年的固定收入是三十六兩白銀,就算自己從中抽十分之一,也超過了三十兩,而且收入還十分穩定,還有另外的獎金。而自己的佣金加上搜成,一年多說也有三百兩白銀,這樣的條件,確實十分誘人。

因此科雷亞想了一想,道:“那麼您希望僱多少人?”

商毅道:“人數當然是越多越好,但一定要符合我的要求,能打仗,聽從我的命令,沒用的人或是不聽話的人,我可不要。”

科雷亞也點了點頭,道:“好,我把阿隆索送回澳門,然後就招集人手,再來找您。”

商毅呵呵一笑,道:“好,成交。”

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42章 海警第156章 奪船(上)第278章 回航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99章 廷議(下)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67章 建設(下)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400章 國事(三)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181章 出兵(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35章 南歸(上)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51章 調兵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32章 碧華軒(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134章 開業(一)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4章 趕集(下)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149章 新政(三)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31章 攻城(上)第一章 真像第81章 洋人(下)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44章 救援部隊第147章 制度(下)第2章 喜迅(下)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86章 意外第40章 匪賊來了(一)
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42章 海警第156章 奪船(上)第278章 回航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99章 廷議(下)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67章 建設(下)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400章 國事(三)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181章 出兵(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35章 南歸(上)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51章 調兵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32章 碧華軒(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134章 開業(一)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4章 趕集(下)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149章 新政(三)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31章 攻城(上)第一章 真像第81章 洋人(下)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44章 救援部隊第147章 制度(下)第2章 喜迅(下)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86章 意外第40章 匪賊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