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湯若望(上)

“第一天,耶和華創造了光;第二天,耶和華創造了天空、大地和海洋;第三天,耶和華創造了花草樹木;第四天,耶和華創造了太陽、月亮和星星;第五天,耶和華創造了各種魚和鳥;第六天,耶和華創造了牲畜、昆蟲和走獸。並且創造了兩個最初的人,並讓他們管理這一切;第七天耶和華對自己創造的一切十分滿意,於是坐下來休息。因此在佛朗機人的國家裡,就把第七天當作休息日。”

聽完了商毅的講說之後,葉瑤瑱到沒說什麼,但朱媺娖忍不住好奇的道:“耶和華不是神嗎?難道神也需要休息嗎?”

這時只聽有一個帶點捲舌的聲音道:“神當然也是需要休息的。” 商毅等三人循聲望去,只見在阿科尼亞的陪同下,一個身穿黑色袍子,一臉大鬍子,也看不出多大年紀的洋從教堂的大門口處走了出來。

原來這天商毅應阿科尼亞的邀請,來到位於北京宣武門附近的天主教教堂拜會著名的洋和尚湯若望。而他帶着葉瑤瑱正要出門的時候,正好朱媺娖微服出宮,來到館驛看他。聽商毅正要去佛朗機人的廟裡,朱媺娖也來了興趣,也要跟着一起去,於是商毅只好也帶上她,一起出發。其實湯若望是日耳曼人,不過當時的眀朝,基本把歐州人都看作佛朗機人。

來到教堂,阿科尼亞十分熱情的接待了他們,但這時湯若望正在司天監裡工作,不在教堂裡,於是阿科尼亞立刻帶人趕奔司天監,去請湯若望回來。而商毅等人在教堂裡遊覽等侯。

葉瑤瑱和朱媺娖都是第一次到教堂裡來,因此對這種充滿西方古典風格的建築都覺得十分新鮮,由其是對西方式的壁畫和雕塑,非常感興趣,在每一處牆壁、穹頂、柱頭都住足仔細觀望。

教堂裡雕塑和壁畫自然都是宗教題材,基本都是取材於[聖經],如創世紀,諾亞方舟、基督誕生之類等,當然爲了照顧中國人的情緒,人物都穿得比較齊整,就是需要全露身體,也比較隱晦的處理。

在另一時空裡,商毅雖然不是天主教的信徒,但對天主教和聖經也有一定的瞭解,這在現代社會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因此也給兩名少女當免費的講解員來。將相關的聖經故事向兩人講說。其實葉瑤瑱和朱媺娖都只不過是十六七歲年紀的少女,對世界還充滿了好奇心,因此聽商毅說明,就像是聽神話故事一樣。時間到是很好打發。

商毅一見阿科亞尼陪着另一個洋和尚回來,估計這人就是湯若望,立刻快步迎了上去,先鞠了一躬,然後又裝模作樣的在胸口比劃個十字,然後用法語道:“您就是約斡*亞當神父嗎?”

這個洋和尚確實就是湯若望,他的原名叫約翰?亞當,沙爾?馮?白爾。雖然他從阿科尼亞那裡得知,商毅會說法語,但卻沒有想到他竟然能夠一口叫出自己的本名,因此也十分驚訝,也向商毅鞠了一躬,用法語道:“尊敬的將軍閣下,我就是約翰,認識您很高興,不過我非常奇,您是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商毅微微一笑,道:“我在船上生活的時候,就聽說過神父的名字了。非常高興能夠在這裡見到神父。”

湯若望也笑了,他從阿科尼亞像自己彙報的情況中知道,商毅有過一段跑船的生活,而且還跟着一艘葡萄牙的商船到過歐州,去年纔剛剛返回中國——這當然是商毅對阿利尼亞吹牛。反正阿科尼亞離開歐州己有四五年的時間,而湯若望離開歐州的時間更久,以經有二十五年了。因此商毅找了一些歐州十七世紀中期的資料,胡收亂侃一番,就馬上把兩個洋和尚哄得深信無疑。

其實在聽完了阿科尼亞的彙報之後,湯若望就對商毅也非常感興趣,這個人不僅年輕,但和當代的歐州社會有比較深的接觸,對歐州近代取得科學成果非常瞭解,並且在教導他的士兵和屬民學習這些知識,在他的軍隊中明顯引入了歐州各國的訓練方法,他本人不僅會說法語,甚致會說在歐州大陸,也算是十分偏門的英語。雖然他還不是天主教的信徒,似乎也沒有接受洗禮的意像,卻對天主教有十分深刻的認識,也不排拆天主教,甚致還允許阿科尼亞在自己的領地上傳教。因此湯若望也和阿科尼亞一樣,認爲商毅是一個可以發展的對像。

剛纔回來的時候,湯若望也聽見商毅在對葉瑤瑱和朱媺娖講說[聖經]的故事,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撐握的[聖經]知識。因爲在這個時候,[聖經]還沒有中譯本出來,全靠傳教士的一張嘴來翻譯,而他們大多隻顧着宣傳“主的光輝”,而不是這些連自己都以經不大相信的神話傳說,卻想不到被商毅當故事一樣輕描淡寫的說了出來,這隻能說明,商毅對[聖經]的瞭解程度,遠在自己預料的之上。

而且湯若望在欽天監工作,又奉朝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戰炮,因此對朝廷的消息也十分靈通,以經知道商毅現在以經升到了參將,這在歐州,差不多也是一個將軍的級別。如今天主教在中國傳教以經有了近百年,但在最初的幾十年裡,一直沒有多少成效,只到利瑪竇神父開創了“合儒超儒”的傳教策略,並利用傳教士們掌握的歐州科技成果,嬴得了一批有識之士的好感和信任,纔開始逐漸打開局面。

湯若望也繼承了利瑪竇神父的傳教策略,成功的打入到明朝官場,發展了一批文人士大夫,甚致還發展了御馬監太監龐天壽等都受洗入教,但對明朝的重臣,由其是類似於徐光啓這樣的重量級人物,一直都無所建樹,更不要說是軍方系統。

雖然說湯若望知道,在中國的南部,有一位教名叫尼古拉斯*一官的明朝將軍信奉天主教,但這位將軍是海盜出身,還是在被明朝招撫之前就以經接受了洗禮,而且居湯苦望瞭解,這位將軍對主的瞭解和信仰似乎並不很純正,接受洗禮的原因更多是爲了和葡萄牙人交往更方便一些而己。這一點和商毅大不相同。因此湯若望認爲如果把商毅發展接受洗禮,才能真正是轉播主的福音。

幾個人寒喧了幾句之後,湯若望帶着商毅到自己的工作室裡去詳談,而讓阿科尼亞陪着葉瑤瑱和朱媺娖在教堂裡遊覽,並負責解說。

來到了湯若望的工作室,兩人分賓主坐下,湯若望直接了當的道:“剛纔在進教堂的時候,聽到將軍再講創世紀的故事,看來將軍閣下對[聖經]非常熟悉了。”

商毅笑了一笑,道:“神父,我雖然看過[聖經]但並沒有接受洗禮的打算。”

湯若望也沒有想到他這麼快就一口拒絕,雖然在明朝勸人信教接受洗充被拒絕是常有的事情,傳教士們早己經習慣了,但這一次湯若望還是感覺十分失望。

雖然只是和商毅接觸了這麼一小會的時間,在湯若望看來,商毅和他所見過的中國人有明顯的不同,他對歐州、對天主教的瞭解遠在其他的中國人之上,對於歐州的科技知識十分推崇,而且他這麼年輕就以經做到了中囩的將軍,以目前明朝的局勢來看,他的未來似乎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這一點如果商毅接受了洗禮而加入天主教,對於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一定會大有益處。可以說這作用甚致比徐光啓更大。

看到湯若望一臉掩藏不住失望的祥子,商毅也不禁有些好笑,老外果然都是直腸子的人。又道:“神父,請你不要誤會,我雖然沒有接受洗禮的打算,但並不表示我對天主教和教皇大人就不尊敬,只要是在朝廷法令允許的情況下,我可以爲神父指派的傳教士在我的管轄區內傳播主的福音創造一切的有利條件。”

湯若望聽了,也不由精神一振,這到也是一個不錯的條件,通過學習天主教在中國傳播的經歷來看,湯若望總結了兩點,天主教想要在中國取得大的發展,一是要得到朝廷的允許,甚少不能反對;二是要得到地方有實力大官的支持。而且後一點實際上比前一點更爲重要。

因爲在中國生活了二十五年,湯若望所見太多明朝官員上瞞下矇,明裡支持,暗裡反對,在不知不覺中,就讓朝廷的法令成爲一張廢紙,甚致是爲自己當藉口,而且朝廷居然還找不出一點錯來的事情。有不少時候,湯若望都不得不感嘆,中國人實在是太聰明瞭,聰明得就連裝起糊塗來,比真糊塗還像糊塗。

因此就算商毅不接受洗禮,但只要是支持天主教的傳教事業,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不過湯若望還是有些奇怪,道:“商將軍,您的好意我非常感激,但我還是有一點不明白,即然您支持我們的傳教事業,但爲什麼又不願意接受洗禮,正式信奉主呢?”

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17章 海盜(一)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183章 下獄(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148章 新政(一)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309章 宣戰(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34章 迎頭痛擊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55章 插曲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36章 投靠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33章 互不相干第94章 遷移(二)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2章 清廷(下)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94章 勸降(下)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92章 勸進(下)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145章 新年(下)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269章 召見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49章 收復青州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04章 海商(下)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146章 制度(上)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
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17章 海盜(一)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183章 下獄(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148章 新政(一)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309章 宣戰(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34章 迎頭痛擊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55章 插曲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36章 投靠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33章 互不相干第94章 遷移(二)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2章 清廷(下)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94章 勸降(下)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92章 勸進(下)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145章 新年(下)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269章 召見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49章 收復青州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04章 海商(下)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146章 制度(上)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