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真像

出宮之後,趙從夫一直將商毅送到了館驛,並且告訴了商毅,這次發生事情的全部來龍去脈。

原來周延儒剛到通州,就得知了錦衣衛的密信送到了北京,他自然知道事情嚴重,因此人雖然還在通州,但立刻給朝廷發回公文,稱自己在通州並未收到任何山東戰事的奏報,而且清軍行進到河北的人馬軍容嚴肅,隊伍整齊,沒有經過大敗的樣子。

而周延儒留在北京的黨羽等人也紛紛上書朝延,彈亥曾化龍是爲了以邀恩賞;假冒戰功,強烈要求將曾化龍治罪。崇禎對登萊的勝績本來就是半信半疑,見說的人多了, 也不由相信,因此在一怒之下,立刻下令將曾化龍和商毅下獄,同時又將駱養性大罵了一通,說他用人不明,競然也敢謊報戰事。

駱養性也知道事情緊急,這一回鬧不好沒能扳倒周延儒,反而把自己還搭進去了,但到了這一步回頭是不行了,只能孤注一擲,因此也一口咬定沈揚等人絕不會說謊,堅持等沈揚等人回京之後,願意與皇帝當面對質,如果能夠證實是假冒戰功,自己也甘願領罪。

聽他這麼一說,崇禎才冷靜了一點,覺得駱養性說得有理,而且女兒也和錦衣衛在一起,現在崇禎也弄不清楚誰說的纔是真話,但女兒的話總是能夠相信的。於是命駱養性立刻調沈揚等人回來,而對關在牢裡的商毅和曾化龍暫時也不審問。

當然對於崇禎來說,把某個大臣因爲受到嫌疑,扔到牢裡關幾天,甚致是關幾個月幾年,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只要到時候把他們放出來,恢復官職,就是對他們很大的恩待了,就是候恂,孫傳庭這樣舉足重新的大臣,也都受過這樣的待遇。

不過現在雖然把商毅的事情弄明白了,但周延儒卻做得十分隱密,因爲彈亥曾化龍的都是周延儒的黨羽,周延儒本身卻在通州,衍然可以置身於事外,崇禎除了怪周延儒所傳回的消息不實之外,對周延儒到也沒有起疑心,而且周延儒在此之後,還連續發回了兩份報捷,均報獲得大捷,斬首過千,崇禎還對周延儒報以很大的希望,其待着他督師還能取得更大的戰功。因此僅憑現在的證據,還不足以扳倒周延儒。

商毅當然知道,周延儒的報捷才真正的僞報戰功,在另一時空裡,這纔是讓周延儒栽跟頭的主要原因。

這時商毅又問道:“那麼襲擊你們的那一夥強徒是什麼人,有沒有什麼別的線索呢?”

趙從夫搖了搖頭,從懷裡取出了三面銅牌,遞給商毅,道:“我們一共收集到了八十二俱屍體,但除了這個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發現了?”

商毅一看,見三面銅牌均有手掌大小,一指多厚,一面刻着一條盤龍,而在另一面則刻着不同“風”“虎”“地”三個字。而所刻的龍紋有兩面是一爪,一面是兩爪。也忍不住道:“是玄皇教?”

趙從夫對商毅也知道玄皇教有些意外,因爲玄皇教在江湖中也是一個比較隱密的門派,但在錦衣衛收集的與他們有關的擋案和資料也不多。因此問道:“商將軍也知道玄皇教嗎?”

商毅點了點頭,將自己與玄皇教的幾次接觸都告訴給趙從夫,但隱去了玄皇教企圖收納自己的事情。然後又道:“這麼看來,周延儒和玄皇教有什麼勾結嗎?

趙從夫苦笑了一聲,道:“現在只能確實襲擊我們的是玄皇教的人,但周延儒和玄皇教是否有勾結,還沒有真憑實證啊。想要扳到周延儒,沒有真正的證俱,是不行的。不過我們以經將這八十二個人全部畫影圖像,在京師一帶訊問,看看能不能找出一點線索來。不過商將軍有什麼好辦法嗎?”

商毅心裡想老子即不是福爾摩斯,又不是波洛,就連金田一都算不上,能夠有什麼好辦法,而且現在對於自己來說,扳不扳倒周延儒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趕緊離開北京,回到山東去上任。等回到山東以後,誰都不能再把自己怎麼樣了。

不過趙從夫問起來,也不能不回答,而且扳倒了周延儒,也能給自已出一口氣,反正有錦衣衛去出這個頭,也不用自己多操心。當然按錦衣衛現在的辦法,顯然不行,北京城裡城外,人口百萬,尋找區區八十二個人,那還不是大海撈針,只能靠撞大運。

但自己又能想出什麼辦法來呢?自己只知道周延儒是被駱養性告發假報戰功而被崇禎罷免,以致被迫自殺的,商毅心中忽然一動,有了辦法,立刻對趙從夫道:“趙鎮撫,你認爲周延儒發回朝中的捷報會是真的嗎?”

趙從夫呆了一呆,立刻恍然大悟,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目光一直都侷限在京師,卻忘了真正的突破口其實是在通州,周延儒有多少斤量,他們可是淸清楚楚,他能打敗淸軍那纔是天方夜談,如果反過來抓到周延儒假報戰功的證據,也就不難一舉扳到周延儒了。因此連忙對商毅道:“好辦法,多謝商將軍了。” 說罷之後,也匆匆離去。

看着趙從夫匆匆離去,商毅心裡卻不知是什麼滋味,黨爭在崇禎一朝,尤爲激烈,像袁祟煥、盧象升等人生死,多少也都是和黨爭有些關糸。而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明朝的江山以是千創百孔,岌岌可危了,但大臣們似乎還沒有覺查到,依然在內鬥不止,向這一次,無論是駱養性也罷,周延儒也罷,他們所鬥爭、所關心的其實都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國家的利益,明朝的國力卻是在這一次一次的鬥爭中消耗掉,以致不可收拾。

不過商毅轉念一想,他們要鬥就讓他們鬥下去吧,和自己沒有任何關糸了,反正大明朝也只剩不到一年的壽命了,就抓緊這最後的時間繼續鬥吧。自己只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現在看來,自己以經是參將兼都指揮同知,身份以經有了,地位也有了,可以名正言順的開始擴充自己的力量。因爲先前自己的身份沒有確定,而且進京之後又發生了這些事情,商毅一直都沒來得及想以後的事情。現在到是可以好好規化一下了。

一年以後,李自成和清軍都會相繼攻入北京,明朝也將正式滅亡,而且清軍入關,再也不是隻爲劫掠,而且永久性的佔據中國,開朝立代。自己最多隻有一年多的時間來發展。

雖然在現在的基礎上,有一年的時間,到是能讓自己訓練出一支實力不錯的軍隊來。但自己走的是近代軍隊的路子,軍隊的戰鬥力雖然很高,卻對後勤供應要求極大。需要一個穩定而富足的後方支撐才行,但山東本身就不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而且連續遭到清軍兩次劫掠之後,農民社會生產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沒有五六年的時間,根本就恢復不了。因此很難供應自己軍隊的龐大開支,也許頂住清軍一兩年進攻還可以,但與清軍長期對抗,肯定消耗不起。沒有子彈的火槍,比一根燒火棍強不了多少。

因此最理想的結果是在長江流域一帶在建立一塊根據地,這裡經濟較爲發達,而且社會生產沒有遭到大的破壞,有巨大的潛力,如果是沿海就更好,還可以發展海外貿易。這樣就可以支付得了自己和清軍長期征戰的費用了。更爲重要的事,明亡之後,在南京建立的南明朝廷還能再撐一年時間,也能給自己又贏得不少準備的時間。就是南明亡滅,也有唐、桂、魯等政權可以牽制一部淸軍的力量,自己也能在其中混水摸魚,總要比死守山東一地好得多。

只是現在自己只是山東駐防參將,怎樣才能在長江流域一帶在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呢?商毅現在可是一點頭緒也沒有,也只能夠走一步看一步,等待機會了。

這時葉瑤瑱從內室出來,見商毅坐着呆呆發怔,不禁道:“相公,你在想什麼?”

商毅一怔,忽然想起來,明天葉瑤瑱也要進宮去參見周皇后和坤興公主,也該讓她準備一下。因此告訴了葉瑤瑱。

葉瑤瑱聽了之後,由其是知道周威原來就是坤興公主,也嚇了一跳,道:“要去見皇后娘娘和公主,應該穿什麼衣服,見了她們該行什麼禮呢?我可全都不知道啊?”

商毅聽了,也爲難了起來,這到真是一個問題,這個時代的禮儀確實太多太麻煩。

正在這時,忽然段鵬進來報告,說來了一羣太監宮女,要見商毅。

商毅也不知道是什麼事情,忙親自出去迎接。來到館驛門口,帶隊的正是在宮裡見過的劉公公,身後跟着小太監、宮女有十幾個人,商毅忙上前施禮道:“公公到此,不知有何賜教。”

劉公公笑道:“咱家是奉皇后之命來的,商將軍的夫人明天不是要晉見皇后嗎?娘娘怕你們進京匆忙,準備不及,特意着咱家來送幾件衣服給夫人,還有幾名宮裡的嬤嬤,教商夫人明天見了娘娘之後,如何演禮。”

商毅聽了,忙道:“多謝公公費心了。” 然後一面請他們進去,一面又叫段鵬去拿銀子來。

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205章 北上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3章 雙截棍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3章 反擊(一)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80章 報紙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308章 宣戰(上)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252章 對持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1章 婚姻(下)第161章 飛剪船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43章 提案(下)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165章 雨戰(一)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29章 授藝第92章 返程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242章 勸降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265章 變數(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4章 天像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3章 各懷鬼胎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01章 備戰(三)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37章 新武器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7章 朱印船(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247章 營救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49章 收復青州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103章 完婚(一)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36章 投靠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92章 返程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242章 勸降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
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205章 北上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3章 雙截棍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3章 反擊(一)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80章 報紙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308章 宣戰(上)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252章 對持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1章 婚姻(下)第161章 飛剪船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43章 提案(下)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165章 雨戰(一)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29章 授藝第92章 返程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242章 勸降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265章 變數(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4章 天像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3章 各懷鬼胎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01章 備戰(三)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37章 新武器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7章 朱印船(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247章 營救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49章 收復青州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103章 完婚(一)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36章 投靠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92章 返程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242章 勸降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