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

龍嘯大明

商毅這時也頗有些左右爲難,因爲兩種方案都各有道理,到底是先打南方、還是先打北方,確實都有些難以取捨。因此商毅也越想越頭痛,好在是現在纔是十一月下旬,時候還早,就算是用兵,也要等到明年開年,如果是對北方用兵,還有可能要等到二月以後,還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於是商毅首先下令,從南京軍區抽調第二十一軍,趕奔湖南,曽強湖南的守備兵力,畢竟無論向那個方向用兵,也先把南方的邊境線守住再說。

回到王府的內宅,這時離晚飯還早,商莞帶着弟妹正在遊樂園裡玩耍,其他妻妾們也都各忙各的事情,都還沒有回來。只有葉瑤瑱在家裡,整理今天的公務。

見商毅回來了,葉瑤瑱立刻放下手頭上的事情,笑道:“哥哥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

兩人己經成親了七八年,商毅都己年過三十了,而葉瑤瑱也從當年亭亭玉立的少女長成風韻動人的少婦,但在兩人私下相處的時候,葉瑤瑱還是用最初兩人相遇時的稱呼。

商毅搖了搖頭,道:“有些事情想得我頭痛,所以今天偷了個懶,早一點回來。” 說着在牀榻上一躺,雙手放在腦後。

葉瑤瑱當然知道,商毅是在爲什麼頭痛,不過中原大戰獲得了完勝,商毅的心情放鬆,因此纔會偷個懶,要是在中原大戰期間,估計商毅會在辦公室裡呆上一整,不想出解決的辦法,決不罷休。因此也起身來到榻巡,笑道:“是爲南北用兵的事情嗎?”

商毅道:“當然,現在還有別的事情嗎?”

葉瑤瑱在榻邊坐下,道:“我到是也聽說一些呀,王府裡都有不少人說,都希望我們繼續向北用兵,爭取能夠早日打下北京,只要是我們打下了北京,哥哥就可以正式稱帝了,哥哥難到不想早一點當上皇帝嗎?”

商毅伸手輕輕攬着她的纖腰,笑道:“要說一點也不動心,那肯定是假話。我當然也想早一點當上皇帝,等當了皇帝之後,就可以設三宮六院,立七十二妃,然後從民間挑選釆女,充實後宮,這是多好的曰子啊。”

葉瑤瑱聽了,也忍不住笑着在他額頭上點了一下,嗔道:“說得我好像是河東獅一樣,你要充實後宮,誰又攔着過,現在王府裡就有我們姊妹六個,還有沒過門媺婕,和海外的李華梅,也差不多夠上了三宮六院了,就是不用當上皇帝,七十二妃也可以湊得齊啊。”

商毅微微用力,讓她伏在自己的身上,在她臉頰上親了一下,笑道:“好了,好了,有你們姊妹幾個,我也就足夠了,要是再多了,我可也吃不消,到時候弄得精盡人亡,可就糟了。”

葉瑤瑱臉色飛紅,在商毅的胳膞上擰了一下,嗔道:“什麼亂七八糟的話。” 說着就要從商毅身上起來。

但商毅雙手把她抱住,道:“別動,讓我再抱你一會。”

葉瑤瑱含羞道:“這還大白天呢,要是讓莞兒看見了,成什麼樣了,最多到了晚上,隨你想怎麼樣都可以,行了吧。”

商毅道:“我只是想多抱你一會,讓她看見了也沒事,再說這丫頭有了玩的,不到吃晚飯的時候是不會停的。不過到了晚上,可就全聽我的了,這回我們再玩兩個新花樣,好不此。”

葉瑤瑱聽了,雖然又嬌嗔了幾聲,但也就沒有再要起身,安靜的伏在商毅身上,過了一會兒,又問道:“哥哥對南北用兵,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商毅一手放在腦後,一手摟着她,在她背後輕輕撫摸着,道:“我當然是希望能夠早曰結束國內的戰爭,南京己的在我們手裡,如果在攻下北京,國內的大局也就可以基本確實了,但打敗滿清,統一國內,僅僅只是第一步,而既然我決定要取代明朝,又打敗清廷,目標就絕不是隻到這一步,而是要讓中國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建立成一個真正強大、富裕、文明的國家。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我來當這個皇帝,又有什麼意義。”

葉瑤瑱伏在商毅身上,也不禁有些好奇,道:“哥哥說的建立一個強大、富裕、文明的國家,我到是明白,但什麼叫‘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

商毅笑道:“現在我在浙江統治了七年的時間,在南京也差不多快三年了,這些年來我們一直都在促進工商業、鼓勵創辦實業,發展海外貿易,而且還引入蒸汽機器,新辦新學科技,並且和海外各國進行交流來往,這些事情如果以傳統的觀念來看,都不是正途。如果是在太平年月,恐怕早就引起了不少鴻儒博士,道學文士口誅筆伐了。”

葉瑤瑱笑道:“其實也不用等到太平年月,現在南京就有不人在批評哥哥的這些做法,說促進工商教民求利,創辦實業是與民爭利,海外貿易是捨本逐未,蒸汽機器,興辦新學科技是隻好奇淫巧技,和海外各國交流來往有損天朝上國之威,總之都不是治國的正道。”

商毅苦笑一聲,道:“治國的正道是什麼?在他們看來,就是什麼誠心正意,尊守聖人之道這些空話、套話而己,都不過是井底之蛙,不知道真正的天下有多大,中國就算是國土龐大,但也不過是其中之一,現在歐州各國都在大力發展工商業,興辦新學科技,如果我們還是固步自封,恐怕不出一百年,就會全面落後於歐州各國了。”

葉瑤瑱輕輕笑道:“其實哥哥也不用和他們慪氣,說這些話的人不過都是一些迂腐儒士,真正的有識之士,像內閣的王先生、參政院的黃先生、顧先生他們都是支持哥哥的這些決策,而且這幾年以來,在南京、浙江地區也卓有成效,如果不是依靠這些新策,我們也不可能這麼順利的就打敗滿清。”

商毅也點了點頭,道:“可惜還不夠啊,首先這些新政本來還不夠完善,因爲目前我們的重點還是在軍事戰爭方面,因此還有一些政策現在還無法實施,另外雖然這幾年以來,新政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主要是集中在南京、浙江,江蘇的沿海一帶地區,在兩湖、安徽、江西等地的推廣都還不夠,更不用說是在其他不屬於我的地方,但想要把這些新政進一步推廣,一是儘快結束內戰,纔能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來推進新政,二是必須統一全國,才能將這些新政在大範圍內推行。”

葉瑤瑱道:“既然是這樣,那麼就繼續北伐呀,打下了北京,不就大局以定了嗎?”

商毅搖了搖頭,道:“以前我也是這樣想,但打下北京,最多隻能讓我馬上稱帝,並不等於整個北方都平定下來,還有陝西、山西等地,而且與北方相鄰,還有蒙古、清廷也有可能退出關外,繼續和我們爲敵,因此只打下一個北京,只是政治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要想徹底平定北方,還需要花一番大功夫。”

葉瑤瑱道:“那麼先把南方平定下來呢?”

商毅道:“福建、兩廣都好說,但貴州和四川兩省地勢險要,山多林密, 也不好打。”

葉瑤瑱笑道:“我看你是鑽了牛角尖了。以我們現在的實力來說,無論是北清還是南明,都不是我們的對手,因此無論是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都無所謂,最多也不過是早一二年或是遲一二年的事情,哥哥心繫天下,希望國家早曰實現穩定,好休養生息,推廣新政的心情我能理解,但凡事欲速則不達,還是循序漸進得好啊,而且哥哥今年也不過才三十出頭,這以後的日子還長着呢,也不用急於這一時。正如哥哥所說,征戰之事最忌猶豫不決,舉棋不定,那怕選的並不是最好的,但也比不選要好啊。”

商毅聽了之後,也點了點頭,這才覺得在向南向北的問題上,自己確實有些患得患失,以前是因爲有清廷這個強大的對手存在,離真正統一中國還早,因此在南北問題上首選自然是全力對付清朝,沒有那麼多其他的想法。而現在清廷基本已被徹底失敗,結果想法反而多了起來。就像是一場球賽,在0比0的時候,全隊的思想還都能保持統一,但在1比0領先之後,往往容易出現混亂,有人想乘勝進攻,擴大戰果,也有人想全線退守,保住領先優勢,結果反而自亂陣腳。這種情況在中國隊身上可是經常出現的。

葉瑤瑱所說的並沒有錯,現在自己己經佔有絕對的優勢,無論南北,說滅誰就滅誰,因此現在最要的不是選擇,而是儘快決定,這樣才能讓官員、士兵、南京各界的人士統一思想,不致於出現思想混亂的局面。因此商毅也點了點頭, 道:“你說的有道理,反正先打誰後打誰都差不多,總是都要打的。”

說着商毅用力抱着葉瑤瑱,在她臉頰上親了一下,道:“看來我要好好獎勵獎勵你哦。”

葉瑤瑱聽了,趕忙從他懷中掙出來,臉色飛紅,道:“誰稀罕你的獎勵,現在差不多也到晚飯的時侯了,我去看看莞兒怎麼樣。”說着,逃似的離開商毅身邊。

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1章 深夜靜思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93章 遷移(一)第197章 困境(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75章 架臨宿州第87章 人材(下)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1章 安撫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83章 游擊戰(二)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42章 勸降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271章 妙手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48章 新政(二)第一章 安撫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96章 對策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245章 獻投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91章 勸進(上)第49章 收復青州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48章 新政(一)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61章 破局(上)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334章 突襲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23章 震盪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22章 靈活作戰(一)
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1章 深夜靜思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93章 遷移(一)第197章 困境(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75章 架臨宿州第87章 人材(下)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1章 安撫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83章 游擊戰(二)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42章 勸降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271章 妙手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48章 新政(二)第一章 安撫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96章 對策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245章 獻投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91章 勸進(上)第49章 收復青州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48章 新政(一)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61章 破局(上)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334章 突襲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23章 震盪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22章 靈活作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