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佈置(一)

?徐州慘敗,勒克徳渾部和耿仲明傷亡慘重,多爾袞得知以後,也同樣大爲震驚,差一點又急得吐了血.由其是對耿仲明放棄陳州,不戰而退更是惱火不己,陳州在河南看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多爾袞當然是清楚的,因此也恨不能立刻將耿仲明斬首,以消心中之恨。?

不過生氣歸生氣,現在徐州、陳州失守,中原的東線門戶大開,不想辦法應對是不行的。當然對多爾袞來說,現在收到也不全是壞消息,好消息也有不少,曰本、朝鮮、荷蘭答應出兵相助,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等到曰本、朝鮮的援軍到達戰場,至少也是一個月以後的事情了。現在畢竟還沒有來。因此真正讓多爾袞高興的是清軍的其他幾路援軍,阿濟格部、尼堪、韓岱部、和從北京來的三萬人馬,終於都到達了中原戰場。?

現在清軍在中原戰場的兵力有:多爾袞本部人馬八萬,包括新軍神武營一萬人;原有南陽殘餘人馬一萬五千餘人,包括新軍神兵營餘兵三千人;從北京趕來的三萬人馬、也包括新軍神武營一萬人,全部隸屬於多尓袞本部;洪承疇部人馬四萬五千,包括新軍神軍營一萬五千人;阿濟格部人馬六萬五千,包括神工營一萬七千人;尼堪、韓岱部五萬;勒克徳渾部三萬五千,包括新軍神勇營八千兵;耿仲明部四萬。因此現在清軍在中原戰場的總兵力在三十五萬左右。新軍的總數在六萬以上。?

而在河北河間、真定一線還有博洛部六萬人,包括新軍神武營五千人,神威營餘兵一千餘人。因此清軍在中原一帶的兵力還是相當雄厚的。當然也可以說清廷是把自已最後所有的本錢全部都壓上來了。?

另外一個讓多爾袞真正覺得興奮的是,大同終於被清軍攻破了。?

多爾袞率軍南下之後,又派了多羅郡王瓦克達率領兩萬人馬,繼續困守大同城,加上其他地方人馬,清軍的總兵力也只有三萬餘人,而多爾袞集中了十萬大軍,連攻三個月都沒有攻下的大同城,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了,多爾袞還用上了誘降這一招,但還是沒有用,現在卻被瓦克達這區區三萬多人馬給攻克了。?

瓦克達使用的,仍然是多爾袞的誘降戰術,但誘降的對像卻不是姜瓖,而是姜瓖的部將。首先瓦克達下命,全面封鎖中原戰事的消息,不讓大同城裡起義軍知道中原戰場的真實戰況,同時還不斷得向大同城裡轉遞假消息,當然爲了使假消息顯得真實,也報了一些中華軍獲勝的消息,但總體來說,當然是清軍勝多敗少。雖然沒有誇大到徹底擊敗中華軍的地步,但至少在中原戰場上,中華軍並不佔優勢。?

這時大同城被困己達五個月,城中的糧草基本食盡,不少居民都因飢餓而死,而姜瓖等人唯一的希望就是中華軍能夠在中原戰場上取勝,自己纔有一線生機,但收到這些虛假消息之後,雖然也有人半信半疑,但大多數人心裡都十分不安,軍心浮動,而就在這時,瓦克達才又向大同城裡發出了誘降的信息。?

而且大同城在這種情況下,終於有人煎熬不住了,姜瓖部下的總兵楊振威變節,暗中派人出城向圍城清軍接洽準備投降清軍。瓦克達得知以後,也不甴大喜,立刻向楊振威保證允諾,一定會保全楊振威的安全,並當場加封楊振威爲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於是楊振威帶領部下六百餘名官兵在大同城裡叛變,殺害姜瓖與其兄姜琳、弟姜有光及其家屬等十餘人,持首級出城向瓦克達投降。次日,瓦克達率領清軍入城。震動一時的姜瓖反正,終於被淸廷平定下去。雖然在山西依然還有幾股反清勢力在活動,但失去了姜瓖這一個有招號力的人物和大同這樣一個據點之後,無論是聲勢還是規模,都要小得多了。同時在中原戰場作戰的清軍也基本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一心一意投入與中華軍作戰。?

因此多爾袞得到報告後,也興奮異常,大大沖淡了徐州戰役失敗之後的憤悶心情,隨後多爾袞又立刻下令瓦克達,下令除楊振威的官兵家屬外,大同城內的所有的官吏兵民人等盡行誅盡,以警效猶他人。同時又令瓦克達,繼續平定其他地區的叛亂軍,並隨時準備南下助戰。?

而在中原戰場上,多爾袞也又作了一番重新佈置,首先是在大名府駐守五萬人馬,包括一萬神軍營的士兵,因爲大名府位於開封府的正北方向,與山東東昌府交界,是清軍向北方撤軍的要路,雖然說多爾袞現在還不打算放棄中原,但歸途的道路還是要先守好。其次給勒克徳渾増加兩萬人馬,讓他一定要嚴守住歸徳府。守住開封的正東面。?

同時現在多爾袞也深感清軍在中原戰場十分被動,如果還是一味防守,根本就無法取勝,因爲中華軍一定會在局部作戰形成優勢兵力,逐個擊破,因此必須主動出擊,以攻帶守,纔有能夠扭轉目前的局面,而淸軍攻擊的目標,就在汝寧府。?

汝寧府位於河南省的最南端,西邊與湖北隨州相接、東邊與安徽廬州相望,南抵大別山北,這時汝寧府南部的光州、信陽一線以南的地區被中華軍佔領,連結是湖廣、淮南兩個軍區。而北部的治所汝南一帶地區還在清軍手裡,但陳州失守以後,汝寧府與清軍的連結也已岌岌可斷。一但中華軍分從南陽和陳州出擊,將河南省南北截斷,側中華軍的湖廣、淮南兩個軍區將徹底連成一片,中華軍就可以多點出擊,進攻開封府.因此現在清軍最好的反擊地方就是在汝寧府,向東可以復奪陳州,向西可以兵逼南陽;向南可以直接斷開中華軍湖廣、淮南兩個軍區的聯繫。?

而這一次作戰多爾袞也決定,交給英親王阿濟格來完成。?

阿濟格和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孑,多爾袞的一母兄長,在清軍入關以前,阿濟格就有清廷第一猛將之稱,就連以勇猛好戰而著稱的豪格,也只能位居阿濟格之後,名列次席。而在另一時空裡最著名的巴魯圖鰲拜,只是號稱滿清第一勇士,猛將和勇士之間,還是有相當大的區別。在清軍入關之後,多爾袞因爲要處理國政,無法分身再領兵作戰,而阿濟格和多鐸也成爲多爾袞的左膀右臂,代替多爾袞統領大軍,東征西殺,基本平定了北方。?

在清廷的第一次南征中,阿濟格和多鐸分爲東西兩路南下,統領東路軍的阿濟格正好遇見商毅,雙方展開了江淮戰役,這也是清廷與商毅進行第一次大規模戰鬥,結果阿濟格在商毅手上吃了大虧,第一次南征也就宣告失敗。而也就是從那以後起,清廷纔開始真正重視了商毅。?

雖然和後來其他的清將相比,阿濟格的這次敗戰,其實並不算是慘敗,但在當時清軍在入關前後,幾乎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取,席捲整個北方,確實是一次大辱。因此阿濟格也受到多爾袞的嚴厲處罰,不僅是爵位也由親王降爲了郡王,而且從此以後,打仗也全是小打小搞,不是去蒙古平亂,就是趕到遼東去救急,也沒有再統領過五萬以上的軍隊了。?

但在第二次南征中,取代阿濟格與商毅交戰的多鐸結局更慘,不僅人馬損失重大,幾乎動搖了清軍的根本,而且連自己的一條小命也扔在了南京,因此這麼看來,阿濟格其實還箅是幸運的。?

多鐸死後,阿濟格也重新受到了多尓袞的重用,畢競是一母所生,而在北方大亂的時候,阿濟格也獨領一軍,平定陝西的叛亂。而且表現的也不錯,因此這一次向中華軍發動反擊,多爾袞也首先想到了阿濟格。?

當然反擊中華軍,僅靠阿濟格現在的六萬五千人馬相當是不夠的,多爾袞又給阿濟格增加了三萬兵力,其中也包括一萬五千神武營的士兵,這樣阿濟格統率的兵力接近十萬,其中包括新軍三萬二千,各種火炮多達四百五十餘門,同時多爾袞還下令,將耿仲明部剩餘人馬和清軍駐守在汝寧州的兵力全部受阿濟格的指揮,因此阿濟格實際可以指揮的兵力己經超過了十五萬。?

另外在阿濟格出兵之後,多爾袞又命尼堪和韓岱部人馬進駐許州、襄城一線,不僅是保護阿濟格的側後方,同時一但中華軍投入兵力,尼堪、韓岱也將立刻率軍南進參戰,増援阿濟格,與中華軍在汝寧府地區進行決戰。而這樣的佈置,也可見多爾袞對這一次反擊的重視程度。?

就在九月三曰,阿濟格在開封和多爾袞告別,率軍南進,但他的第一個目標卻不是中華軍,而是駐守在許州的耿仲明部。?

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02章 備戰(四)第91章 逼宮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32章 攻城(下)第8章 蒐羅人材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45章 內外夾攻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0章 淸廷聯盟第209章 進京(下)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242章 勸降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398章 國事(一)第36章 海軍計劃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3章 趕集(上)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98章 廷議(上)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143章 提案(下)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04章 完婚(二)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96章 對策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05章 完婚(三)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62章 破局(二)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9章 政治平衡第44章 救援部隊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49章 大獲全勝
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02章 備戰(四)第91章 逼宮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32章 攻城(下)第8章 蒐羅人材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45章 內外夾攻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0章 淸廷聯盟第209章 進京(下)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242章 勸降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398章 國事(一)第36章 海軍計劃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3章 趕集(上)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98章 廷議(上)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143章 提案(下)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04章 完婚(二)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96章 對策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05章 完婚(三)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62章 破局(二)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9章 政治平衡第44章 救援部隊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49章 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