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許婚

商毅聽完之後,笑道:“既然是王家大屯的村長王永迫提出的比武論輸贏,那麼他們村是不是比較有把握取勝呢?”

周世奇點了點頭,道:“王家大屯是我們這一帶最大的一個村子,一共有六百多戶人家,有一半都是王氏宗族,而目王興祖有四個兒子,叫王家勇、王家猛、王家剛、王家強,居說他的大兒子王家勇十幾歲時拜在濟南府的神拳門下,學了五年的武藝,回來之後教給他的幾個兄弟, 因此個個都有一身好本事,估計他是覺得這個團練總教師位置, 他們家可以十拿九穩搶到手裡,才這樣建議。”

商毅點了點頭,又問道:“十里屯、八角臺這二個村子又有多少戶人口呢?”

周世奇道:“這二個村子比我們村和王家大屯要小一些,但也有三百好幾十口。”

商毅略一估算,這四個村子加起來,差不多有接近兩千戶的人囗,幾乎等於是一個小縣城。因此商毅自然也知道,這個團練總教師的位置,自己一定要搶到手裡才行。因此也道:“周伯父,這個團練總教師我一定會爲清水村奪回來,否則,剛纔我們談定的所有條件全都作廢。”

周世奇也點了點頭,他現在對商毅也頗有信心了,又道:“商賢侄,我們商定在十月初六這一天,在沂水河青魚嘴渡口處進行比武,還有五天時間,你好好準備。”

商毅想了一想,道:“這兩天我想先回一趟小山村,把村裡的事情都處理一下,如果村中有人想出來,不知淸水村裡能不能收留。”

周世奇當然是願意收留這些人,因爲可以增加村子的戶口人數,而且現在荒地很多,也不愁沒有田地分給他們,因此微微笑道:“自然可以,村裡還有不少空地方,容納幾十戶人家都不成問題,不過你回去先統計一下,看有多少人打算出來,我這邊也好做些準備。如果趕得及,現在還可以種些冬麥,明年也能有些收成。”

然後他又轉頭對唐鎮道:“姨妹夫,我看你們一家住在山裡也不是個長久之計,現在少桓和絹兒的年紀也不小了,今年也該把他們的婚事辦了。我看你們一家也搬出來,就在村裡落個戶吧,趁着現在荒地多,開幾畝荒地,置些產業,曰後也好老有所依啊!還有你那些兄弟們,如果願意,也可以一起搬出來。他們的子女也都不小了,老是窩在山裡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唐鎮苦笑了一聲,自己這個姨姐到頭來還是不肯放過自己,不過他也看到了清水村現在的狀況,說實話也確實有些動心,能夠在這個村子裡安個家,再有自己的田地產業,對他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因此也道:“好吧,我回去和他們商議一下,再說吧。”

他雖然沒有做肯定的答覆,但話語也鬆動了不少,周世奇也十分高興,他知道唐鎮那幫兄弟們都是軍隊出身,現在村子聘請了商毅做團練教師,再把唐鎮那一幫人都招到村子裡來,那麼清水村的民團實力自然會大大增加了。

―――――――――分割線―――――――――分割線―――――――――

回到小山村之後,商毅立刻按照先前制定的撫卹標準,給戰死向村民家裡發放撫卹銀米。並且又給村裡的每一戶,包括逃難到村裡的鎮民每人,都放發了十銀白銀,兩石米做爲大家一起齊心協力打敗強盜的分紅獎勵。

不過甴於獲得了強盜的留下的所有物資,因此全部發放完之後,加上上一次運回村裡的東西,還剩餘白銀五千多兩,米三百多石,豬羊牲口也還有十餘隻。另外還有馬十九匹,驢二十六匹,大車二十七輛,完好的刀槍武器四百餘件,鐵甲十二套,皮甲二十七套,弓三十二張。

前後兩次都得了分給的白銀和米以及其他物資,可以說村裡每一戶都發了一筆不小的財。而死去親人的家庭也得到了很豐厚的憮恤,基本能夠保證在二三年內衣食無憂,因此也沖淡了不少親人去世的悲傷。全村人對商毅的分配也十分滿意。

隨後商毅又招集村民,說明了淸水村的情況,願意到清水村可以定居,並且可以自己開墾荒地,同時也招集願意參加民團的人。最後給村民一天的時間考慮,有願意出山或願意加入民團的,明天這個時候到唐鎮家裡登記。

林承業等鏢局的人聽了,也都感到十分失望,因爲商毅接受了民團教師的職位,肯定不會和他們一起去北京了。不過商毅並不是鏢局的人,願意保護他們去北京是人情,不願意是本份,這件事情也不能強求。於是林承業等人也馬上回去和田金貴商議下一步的打算。

商毅現在也沒功夫管他們的事,反正先前自己也還救過他們一次,做到仁至義盡。而且根據歷史的進程來看,陳圓圓是能夠平安到達北京的,沒有自己護送也應該沒關係。

等事情安排完之後,商毅才和唐鎮、周少桓告別,這纔回到葉星士的家裡。

在他們一起吃晚飯的時候,商毅才把自己接受了清水村團練教師的事情,告給他們祖孫兩人,並說明天自己就要離開了。

葉瑤瑱低着頭只顧扒飯,也不說話。葉星士卻微微笑道:“好啊!大丈夫志在四方,你如果總是窩在這個小山村裡,這一身好本事也就慌廢了。一個村裡的團練教師雖然不算什麼?但如今天下大亂,羣雄紛爭,自古亂世方顯英雄,漢高祖、明太祖不都是起身於草莽之輩嗎,因此你也未必不能從這一個團練教師開始,做出一番大事業來。”

商毅心裡一怔,這老頭說這話是什麼意思,那劉邦和朱元璋來和自己相比,莫非是暗喻自己想當皇帝,以前看過不少穿越小說也都是這樣寫的,不過現在商毅雖然是把團練教師當做自己起步的第一級臺階,但到是真的還沒想到過那麼遠。

這時葉瑤瑱突然放下碗筷,輕聲道:“我吃飽了,爺爺、商大哥,你們慢慢吃吧。” 說着起身走了出去。

其實從一進屋開始,商毅就看出葉瑤瑱的情緒有些不對勁,他當然知道是這是因爲自己要離開這個小山村的緣故,但又不知該怎麼去安慰她,也只好悶不作聲,看着她出去了。

葉星士的眼裡卻帶出了一絲笑意,道:“小毅,這次你把瑤瑱也帶去吧,有她在你身邊陪着,也好有個照應。”

商毅張大了嘴吧,一下子也說不出話來。葉星士的意思再明顯也不過了,這是打算把寶貝孫女嫁給自己了。

葉星士繼續道:“瑤瑱從小就沒有父母,是我把她拉扯大的。她的婚事我能夠做主,只是她從小跟着我,也吃了不少苦,我看得出來,她也很喜歡你,因此希望你以後能好好愛護她……”

商毅忙擺了擺手道:“等一等,葉爺爺,我不能……”

葉星士怔了一怔,道:“不能?難道你不喜歡瑤瑱嗎?”

商毅忙搖了搖頭,道:“瑤瑱是個很好的姑娘,我怎麼會不喜歡她呢?只是……”商毅頓了一頓,才道:“就像您剛纔所說,現在正是亂世,天下紛爭,連我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步會是怎樣,也許朝不保久,也許一生飄泊動盪。瑤瑱跟着我,未必就能夠過得幸褔,因此我不想連累了她一輩子。”

葉星士呵呵一笑,道:“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你又憑什麼能夠斷定,瑤瑱會不願意你過這樣的日子,又或許,她會認爲這樣就不是幸福。”

商毅怔了一怔,他雖然不算學識淵博,但“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是非常有名的一句話,出自《莊子.秋水》,喻意是不能以自己的主觀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葉星士的意思自然就是指不要用自己想法,去猜測葉瑤瑱的想法。

葉星士接着道:“現在天下盡是亂世,就連大明天子,恐怕也保證不了幾年,因此誰又能夠保證,他能在這個亂世裡完全安穩的生存下去。與其去追求那種根本不存在的安穩生活,不如抓住眼前實實在在的日子。”

商毅這才恍然大悟,他本來也是十分乾脆的人,立刻道:“好,葉爺爺,我答應你,瑤瑱跟我在一起,會盡我最大的努力,給瑤瑱帶來她認爲是最幸福的生活。”

這時就聽屋外“咣噹”一聲,也不知是什麼東西倒下了。商毅回頭看時,門口己空無一人。葉星士拈着鬍鬚,大笑道:“這傻丫頭,幹嘛躲在門外偷聽,這陣一定是躲回屋裡偷着樂去了。”

商毅也不覺有些好笑。葉星士又道:“小毅,你去看看她去吧!”

商毅點點頭,這才起身來到葉瑤瑱的房間,只見小姑娘把雙手扒在桌子上,腦袋埋在手臂上,不知在做什麼?

商毅走到她身後,把雙手放在她的肩上。葉瑤瑱的身子一震,這才擡起頭來,回頭一看,道:“商大哥……”忽然臉一紅,又轉了過去。

商毅一把把她抱了起來,放到自己的腿上,將她整個身子都摟在自己懷裡,道:“瑤瑱,你跟着我,也許會吃很多苦,也許會一直飄泊不定,也許會……”

葉瑤瑱伸手掩住商毅的嘴,道:“商大哥,你不要再說了,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我就喜歡。別的什麼都不重要。”

商毅心裡也一陣激動,微微低頭,吻上了她的櫻脣,貪婪的吮吸着。 葉瑤瑱嚶嚀一聲,頓時腦袋轟的一聲響,感覺大腦瞬間一片空白,那從未嘗試過的噬骨銷魂的溫柔滋味,給她一種莫名的震撼,下意識的摟住了商毅的勃子,慢慢的開始生澀的迴應……

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80章 洋人(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334章 突襲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52章 山東巡撫第80章 佈置(一)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207章 哭諫(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14章 優勢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332章 對持(一)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35章 追擊第80章 放棄青州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84章 夜襲(二)第369章 交易第192章 勸進(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37章 新武器第202章 夜奔(上)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63章 破局(三)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5章 受勳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45章 新年(下)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46章 制度(上)第95章 進攻南京第27章 夜襲(下)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90章 金陵風月第45章 內外夾攻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141章 造船廠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95章 遷移(二)
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80章 洋人(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334章 突襲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52章 山東巡撫第80章 佈置(一)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207章 哭諫(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14章 優勢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332章 對持(一)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35章 追擊第80章 放棄青州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84章 夜襲(二)第369章 交易第192章 勸進(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37章 新武器第202章 夜奔(上)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63章 破局(三)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5章 受勳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45章 新年(下)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46章 制度(上)第95章 進攻南京第27章 夜襲(下)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90章 金陵風月第45章 內外夾攻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141章 造船廠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95章 遷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