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

商家軍首先進攻是琵琶山和真武山,商家軍攻城的經驗有不少,但攻山的經驗卻不多,雖然曾在福建強攻過仙霞嶺,但那一次進攻的規模並不大,而且清軍的守軍也並不多。在打南京時,守衛齊寶山的郝郊忠將陣地拱手讓出來,因此沒有進行攻山戰,在南京城裡到是攻過清涼山和小五臺山,但那些都是城內的小山,其實也就是一個小土坡,真正的大規模攻山戰鬥,其實還是第一次。

同時清軍在毎一個山頭上都會派遣一部份士兵把守,多則千人,少則二三百人,儘管這樣會造成清軍向兵力分散,但因爲山頭太多,大大小小有二十多個,商家軍也不可能一個一個慢慢進攻,而且只進攻一個山頭的話,其他山頭的清兵會向從四面八久商家軍發動襲擊,由於對地勢不熟,商家軍也無法伏擊清軍,因此也只能把兵力分散成以營團爲單位,同時對四五個山頭一起發動進攻。

儘管對強攻修好了防禦工事的山頭有思想準備,但戰鬥真的打起來之後,商家軍的士兵才發現,困難遠比自己想像中的大。雖然山地不像城牆那垂直,可以向上攀爬,但遠比城牆高得多,而且山路十分陡峭,重中型火炮根本無法運上去,用霹靂火箭也因爲以下攻上,躲程大打扣。因此火力支援也小多,只能靠戰士們自己向上發動進攻。

而守在山上的清軍準備了大量的石塊和滾木,見商家軍的士兵攻上來也像雨點一樣的扔下來,商家軍的士兵們也被砸得頭破血流,筋斷骨拆。因此在進攻的每一個山頭,幾乎都會遇到挫拆,既使就衝近了清軍的陣地,但因爲清軍佔有據高臨下的優勢,發動白刃戰時也可以藉助山勢的衝力,將商家軍的進攻打退,結果攻了一天的時間,竟煞連一個山頭都沒有攻下來。而自己損失了近兩千的兵力,另外還有一千多人受傷。

第二天各路商家軍也改變了進攻的方法,不在是一味的強攻,有的帶上小型火炮,肩扛式火箭筒,在衝到清軍的陣地近前之後,冒着清軍扔下的石塊、滾木,向淸軍的陣地展開進攻;也有的佯作進攻,其實是引誘清軍向下扔石塊、滾木,等清軍扔得差不多了,才發動真正的進攻;或者是趁清軍不備,突然發起猛攻,迫使清軍殺出陣地,進行白刃戰,而後續的部隊也迅速的跟進,以人數的優勢,圍殲清軍。

在改進了戰術之後,啇家軍的進攻果然收到了一些效果,終於攻上幾個山頭,但儘管如此,戰鬥也仍然進行得十分艱難,幾乎毎一個山頭,都要經過二三次進攻才能攻下來,而且清軍在局部戰場,甚致還發動了幾次反擊作戰戰,有一個山頭曾反覆易手三四次,才被商家軍最終佔領。

而在李定國的大營中,演試戰鬥進程的沙盤上,有的山頭模型的表面因爲反覆換插旗幟標記,結果密密麻麻、盡是小眼,形如蜂窩一樣。

戰鬥一直進行到第三天,商家軍才攻下琵琶山和真武山的陣地,而這時還有鳳凰山、羊祜山、虎頭山、鐵帽山、文筆峰等好幾個山頭都在清軍的控制之中。但商家軍的受傷加陣亡,戰鬥減員己經超過了五千。同時駐守襄陽的勒克德渾也向南山戰場又派來三千援軍,進一步增強剩下的幾個山頭的防禦。

而這時在商家軍的大營中,幾名主將也在就是否重新考慮進攻襄陽的作戰計劃,在緊急討論着。

第七軍的軍長何衝就認爲,在清軍在城外的山地防守過於嚴密,而商家軍也缺少攻山的經驗,這樣與清軍逐一爭奪外圍的山地,既消耗時間又損耗彈藥和兵力,但不奪取城南諸山,就很難接近襄陽的城關,但在奪下山地之後,如果彈藥和兵力消耗過大,攻城又不夠了。因此建議讓忠貞營來攻山,一面消耗清軍的兵力,一面讓現在的進攻部隊休整一下,忠貞營投降了商家軍之後,也該有所表現纔對。

但李牟到不反對讓忠貞營出戰,但卻反對把忠貞營當消耗品使用,因爲忠貞營的戰鬥力和經驗還不如商家軍,讓他們攻山,只能徒增傷亡,同時也不利於前期爲了收降忠貞營所做的工作。不過李牟提出了另一個計劃,還是出動忠貞營,但對城南諸山發動詳攻,而將主攻的方向改在漢水北岸的樊城,等攻下了樊城之後,再由北面渡漢水進攻襄陽,這樣就可以繞開城南的諸山了。

對李牟提出的這個建議,李定國到是有些動心,在目前的情況來說,這也不失爲一個變通的方法。

但第八軍的軍長黃慶文則認,戰鬥再艱難,比得上當初在湖北黃州嗎?那麼困難的局面都堅持過來了,還在乎眼前的嗎,再說困難對雙方都有,現在這種時候,就是看雙方的戰鬥意志,還是應該繼續進攻,不要顧慮傷亡,以求徹底的勝利。

就在幾個人還議論不定的時候,門口的衛兵進來報告,說是忠貞營的李過、高一功求見。

衆人也都覺得有些意外,不明白這個時候李過、高一功來有什麼事。但李定國還是下令,請他們進來。

李過和高一功進帳,向衆人見禮之後,李過才道:“李司令,參謀長,我看現在我們商家軍進攻襄陽的戰鬥打得非常艱苦。”

李定國也點了點頭,到也沒有隱瞞,畢竟仗打得怎麼樣,都是看得見的,因此把現在面臨的困境簡單說了一遍,同時也把李牟的建議也說了。

李過和高一功聽了之後,高一功上前一步,道:“司令員,參謀長,各位軍長,我知道有一條小路可以繞過現在的鳳凰山、羊祜山、虎頭山等山地,直通到襄陽的西門,不知道這對各位來說有沒有用。”

原來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襄陽封官設職的時候,高一功被任命駐守襄陽,在這裡駐守了近一年的時間,對這一帶的地形十分熟悉,因此也知道有這樣一條小路的存在。

李定國聽了也不禁精神一振,指着沙盤,道:“高將軍,你說的這條小路在那裡。”

高一功來到沙盤前,將這條小路的位置指了出來,是位於西南山區的邊緣到漢水之間的一帶地區,但確實可以繞過現在清軍守衛的山頭,而李牟不禁有些埋怨,道:“一功兄弟,有這樣一條小路,你怎麼不早說呢?”

高一功也有些尷尬,道:“這條小路十分崎嶇難行,萬一清軍在兩側埋伏下人馬,恐怕有全軍覆沒之險,我怕……”

李定國拍了拍高一功的肩頭,道:“高將軍,現在說出來也不遲,不過以後有什麼話儘管放心大膽的說,不必有什麼顧慮,行與不行大家都一起啇量着辦。”

隨後李定國又詳細的詢問了這條小路的情況,認爲在目前的情況下,清軍在這條小道上設重兵把守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只有少量兵力駐守,商家軍完全可以從這裡取得突破,打開局面,改變過去攻襄陽先攻山的舊例,而改用猛虎掏心的戰術,直接打擊襄陽守軍的要害。

因此李定國也重新開始佈置,忠貞營仍然出戰,對目前各山的清軍陣地進行佯攻,牽制清軍的城外兵力,然後命令出動一個特種兵團爲前哨,從高一功所指的小路直撲襄陽城的西門,三旅緊隨其後,帶上足夠的炸藥,全力爭取從西門打開突破口。同時又命十五師迂迴到襄陽的東側,從東面直接進攻襄陽城,吸引清軍的注意力。一但西面成功取得了突破,就可以立刻改佯攻爲強攻,在從東邊打開一個缺口,對襄陽形成鉗形合圍之勢。

果然就在第二天,商家軍的左右兩路人馬也分頭出擊,十五師首先迂迴到襄陽的東北面,向襄陽城發動了進攻。勒克徳渾對商家軍的這一舉動也早有準備,畢竟襄陽的東門是最容易受到攻擊的地方,因此也在這裡準備了足夠的守軍。但就在清軍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東城的時候,特種兵團和三旅在高一功的帶領下,從西南的小路突擊,殺到了襄陽城西門的大石橋前,通過大石橋,就可以直接進攻襄陽的西門。

到這個時候勒克徳渾也不禁大吃一驚,因爲這時襄陽城中的守軍只有五千多人,而且大部份都集中在東門防守,商家軍對東門的進攻也逐漸加強起來,實在抽不出多少兵力補防西門了。

而勒克徳渾在情急之下,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爲了加強城防兵力,下令尚善,將城外山頭上駐守的淸軍全部都撤回襄陽城裡來。

而正是這一個決定,儘管讓清軍及時的穩隹了西門的防守,但卻使南城的城外陣地卻全部告失,儘管勒克德渾很快就醒悟了過來,又趕忙緊急補救,命尚善立刻率軍返回,仍然留守住羊祜山、虎頭山這兩個城外陣地,但也爲時以晚,商家軍絕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搶先一步佔領了這兩座山頭的俥地。

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77章 火銃試射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80章 出兵(上)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56章 火船(二)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一章 安撫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8章 朱印船(下)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章 安撫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80章 辭職(上)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114章 優勢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403章 新年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97章 困境(上)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87章 挑戰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
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77章 火銃試射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80章 出兵(上)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56章 火船(二)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一章 安撫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8章 朱印船(下)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章 安撫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80章 辭職(上)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114章 優勢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403章 新年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97章 困境(上)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87章 挑戰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