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進取貴州

就在永曆朝廷和孫可望爲了封一字王、二字王扯皮拉筋的時候。*//* 南京政府將這場封王的風波也在報紙上進行了詳細的報導,一般的軍民人等也都當個笑語看,而官員們看了,只覺得又好笑又好氣,這都到了什麼時候了,還在爲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論不休,而向黃宗羲、史可法、吳甡等曽在明朝爲官的人看了,在好笑之餘,甚致還覺得可悲,看到眀朝真的是氣數已盡於。

不過這時中華軍在四川戰場己經攻取了重慶,而貴州戰場也不能再等了。因此統戰部也修改了計劃,決定在大酉王未出滇之前,先攻佔貴州,迫使大西軍出兵,在貴州、雲南的接壤地區和大西軍作戰。

而這時駐守在貴州邊境的中華軍江西軍區也都等得有些不奈煩了,因爲原本是江西軍區和南京軍區一起駐守在貴州、湖南、廣西邊境地區,而這時南京軍區已經被調入川作戰,而且連續立功,江西軍區的各部隊將心裡當然也都有些着急,什麼時侯才能輪到自己的。

司令員羅遠斌嘴裡雖然不說什麼,但心裡同樣也頗爲焦急,因爲江西軍區是唯一一個沒有參加中原大戰的軍區,現在其他四個軍區的司令員都因爲中原大戰和以前戰鬥功勞,晉升爲上將,只有自己還是一箇中將,也令羅遠斌覺得臉上無光。而且對南方作戰的第一階段,江西軍區只是攻取了廣西,還把永曆朝廷給放跑,而另一路以南京軍區爲主力的部隊卻連下福建、廣東兩省,抓住了紹武、永安兩個朝廷,相比之下,羅遠斌也頗覺自己還是差一些,因此也希望在第二階段的戰鬥中立幾個漂亮的戰功。

因此在接到了統戰部下達的命令之後,羅遠斌立刻下令全軍出擊,向貴州發動全面進攻。

在前一階段的戰鬥中,中華軍己經攻佔了貴州省北部的銅仁府, 因此中華軍對貴州的進攻分爲三路進行, 西路軍甴第十六軍擔任, 甴銅仁向西, 攻取貴州與四川接壤的播州宣憵司, 赤水衛, 切斷貴州省和四州省之間的聯繫; 東路軍甴第十二軍擔任廣西羅甸縣出兵,由南向北進攻貴陽府的南部,截斷永曆朝廷向雲南逃跑的路線;中路軍由羅遠斌親自指揮第二軍,由銅仁府出路,向西南進攻貴陽府,準備首先攻破貴陽府,消滅永曆朝廷,然後再平定整個貴州省。

在清廷的第二次南征失敗以後,永曆朝廷就一直擁有廣西、貴州二省,也是南明各朝中,地盤最大的。但永曆朝廷的重心一直都廣西,對貴州以原偏沅巡撫李乾德爲巡撫,派宗室朱容藩總督軍務,楊喬然、江而文爲布政使、按查使,主持貴州的地方政務。

但永曆朝廷對貴州省的控制並不強,貴州省實際是甴幾名地方武將各佔一方的控制,分別是錦江侯楊展,控制貴州北部的銅仁、思南、鎮遠等地區,貴州總兵皮熊,控制着貴州東部的黎平府、都勻府地區,參將王祥控制着貴州西部的普安州,安南衛地區,原明軍偏裨侯永錫,據守鎮寧州。原明朝遊擊將軍馬應試,佔據安順府。袁韜、李佔春佔領赤水衛、畢節衛;而永曆朝廷的撫臣官員能實際控制的,只有貴陽府、貴陽宣慰司等一帶地區。各軍閥擁兵多則數萬,少則數千,稱雄一方,永曆朝廷根本就管不着他們。

而貴州境內的大小軍閥割據自雄,再加上永曆朝派來的地方大員,互相爭權奪利,大打內戰。在三年多的時間裡,先後發生楊展攻殺馬應試,又被王祥擊敗之戰;王祥與皮熊之戰;袁韜、李佔春等攻殺朱容藩之戰等等,而永曆朝廷對此不聞不問,假作不知。而本是明朝的宗室,見永曆朝廷對貴州控制不利,也廕生了野心,打算拉隴貴州各大小軍閥,擁立自己在貴州稱帝。

幸好是貴州的各軍閥只認實權和利益,纔不管皇帝是誰,因化沒有幾個人理睬朱容藩,而且正好這時永曆朝廷被中華軍擊敗,逃到了貴州,發現朱容藩的陰謀,這纔將朱容藩擒拿誅殺,但貴州軍閥林立,朝廷指揮不動的局面,卻絲毫也沒有改觀。而且在永曆朝廷進入貴州之後,不少朝中大臣對與軍閥勾結,結成攻守同盟,又進一步助漲了軍閥割據的局面,在招撫大西軍,和給孫可望封王這件事情上,各軍閥的反對呼聲,也非常大。

而就在這時,中華軍也向貴州發動了進攻。

雖然貴州的大小軍閥在內鬥中大打出手, 打得不亦樂乎, 但在中華軍面前, 跟本就是不坩一擊。

西路軍首先攻入播州宣憵司,在這裡駐守的,是貴州軍閥中頗有實力的楊展,他本來是佔據着銅仁,但中華軍攻到了銅仁,把他趕到於播州宣憵司。因爲和中華軍交過手,因此楊展深知中華軍的厲害,根本就不敢和中華軍交戰,只好領兵逃到了赤水衛,和袁韜、李佔春合兵。結果中華軍兵不血刃,就佔領了播州宣憵司,然後繼續向西,進攻赤水衛。

楊展和袁韜、李佔春本來在貴州的軍閥亂戰中交過戰,互相有仇,但現在大敵當前,雙方只好放下恩仇,一致對外。三人合兵也湊出了三萬多大軍,在赤水河邊與中華軍展開激戰,結果十六軍只出動了一個旅,就將三人的聯軍殺得大敗,人馬被追趕到赤水河,踐踏淹死,不計其數。楊展和李佔春都死在亂軍之中,袁韜帶領殘兵,想逃回赤水衛,那知中華軍早已分兵攻佔了赤水衛。

袁韜只好又逃到畢節衛,但中華軍緊跟着就殺到了畢節衛,結果袁韜在無奈之下,只好向中華軍投降,而貴州與四川邊境,也被中華軍切斷。

不過在中華軍的中路、和西路合擊,進攻貴陽的時候,朱由榔再次發揮自己善於逃跑的特長,還不等中華軍殺到,立刻再次放棄貴陽,逃到了安南衛躲避。

中華軍再次撲空,沒有抓到朱由榔,羅遠斌雖然十分惱火,但不費一兵一卒,就得下了貴陽,也算不錯。不過安南衛在貴州省的南端,中華軍一時也不敢孤軍深入,當然這也是因爲中華軍計算軍功,是以實際的戰果來計算,對於生擒敵軍的主將,或是君主,並不會算特殊大功,因此中華軍的各部隊重視的是殲滅和俘虜敵軍的數量,佔領的地區等等,朱由榔跑就跑了吧,等下一次再說。

貴陽大體位於貴州的中間位置,現在貴州還有大部地區被永曆朝廷的各軍閥把持着。因此中華軍也以貴陽爲核心,開始對貴州省的其他地區進攻清理。

十二軍付責收復貴州東部的黎平府、都勻府,這一帶是貴州總兵皮熊的地盤,他也是貴州實力最強的軍閥,佔領的地盤也最大,手下共計約有五萬多人馬。皮熊也知道自已不是中華軍的對手,因此派人向中華軍請降,但要求保留軍隊,仍然駐守貴州。

到這個時候還講這些條件,十二軍的軍長劉遠報把派來請降的使者大罵了一頓,讓他回去告訴皮熊,除了能夠保住他這一條命之外,什麼條件都沒有了,不然就等着挨槍子吧。

皮熊也是個不到黃河不死心的主,見中華軍拒絕了自己的條件,也有些羞惱成怒,立刻準備人馬,和中華軍決戰,但皮熊的人馬雖多,都是招募的地痞無懶,無業遊民,再不就是抓壯丁抓來,全是一批烏合之衆,不僅軍紀極差,而且戰鬥力也極抵,平時撕壓百姓到是可以,和其他軍閥爭一爭,也能靠人數的優勢取勝。但遇動了中華軍,就不行了。

十二軍是江西軍區裡配了騎兵師的軍隊, 雖然貴州的地勢並不適合騎系馳騁, 但在局部戰場, 騎軍還是能夠發揮大用, 而且中華軍的騎軍是配了火槍的騎兵。結果皮熊的大軍被中華軍的騎兵一衝,立刻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人馬四散敗逃,而騎兵立刻分散追擊,只殺得皮熊的人馬死傷無數,紛紛投降,結果皮能只帶着數百騎兵,逃出了戰場,躲進黎平府裡駐守。

中華軍隨後就追到了黎平府,架起火炮,對城牆一陣猛轟,將黎平府的城牆轟開,殺進城裡,結果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攻佔了黎平府,並在城中活捉了皮熊。

眼看着永曆朝廷又跑了,實力最強的皮熊,到了中華軍手裡,就像抓小雞一樣的容易就給滅了,貴州其他各地的軍閥,官員們也都明白,這一次是真的大勢已去了,中華軍可不是永曆朝廷那麼好糊弄了,還是要保住自已的小命要緊,因此像侯永錫,馬應試這樣的小軍閥紛紛打開城門,主動向中華軍請降,而實力稍強的王祥還有些不甘心,帶着人馬也退到了安南衛,和永曆朝廷匯合。

第4章 趕集(下)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13章 出兵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37章 新武器第103章 海商(上)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23章 震盪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144章 新年(上)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93章 勸降(上)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81章 佈置(二)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104章 完婚(二)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398章 國事(一)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92章 勸進(下)第35章 南歸(上)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406章 國策(下)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74章 清廷議事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333章 對持(三)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187章 講和(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334章 突襲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69章 召見第2章 應對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95章 豫北戰場(一)
第4章 趕集(下)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13章 出兵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37章 新武器第103章 海商(上)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23章 震盪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144章 新年(上)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93章 勸降(上)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81章 佈置(二)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104章 完婚(二)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398章 國事(一)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92章 勸進(下)第35章 南歸(上)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406章 國策(下)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74章 清廷議事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333章 對持(三)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187章 講和(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334章 突襲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69章 召見第2章 應對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95章 豫北戰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