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

雖然商毅和黃宗義雖然沒有取得共識,但商毅仍然對黃宗羲十分禮敬,請黃宗羲在杭州盤桓幾天,並讓王夫之帶着他在杭州參觀。

黃宗羲本是紹興餘姚人,對杭州也不陌生,在這裡也有不少好友,因此也想逗留幾天。而且他對王夫之的文章頗爲讚許,而且在許多學術觀點上,兩人都有相似之處,也想借這個機會,和王夫之多交流一下,而王夫之也正有此意,自然也十分高興的接手這個差事。

這當然也是商毅有意這樣安排,因爲在另一時空裡,明末清初的三大宗師雖然在學術和思想上都有非凡的成就,但在互相之間基本沒有什麼交集,缺少類似與朱熹和陸九淵、陸九齡,朱熹和陳亮之間的那種交流和溝通,甚致是爭論。現在黃宗羲和王夫之陰錯陽差的見了面,商毅也希望看一看,他們在一起時能碰撞出什麼火花來。雖然兩人都還沒有達到自己思想大成的境界,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卻可以更好的取長補短,吸收對方的長處。致少商毅感覺得到,王夫之的思想觀念,和另一時空相比,己經有了一些新的東西。

於是從次曰開始,王夫之就領着黃宗羲一面在杭州城裡遊覽參觀,一面也交流了許多自己目前形成的觀點看法,雖然也發生了一些爭執,但互相之間都覺得受益非淺,都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其實如果排除政治立場之外,黃宗羲還是一個相當見識和氣度的人,否則也不可能成爲一代學術宗師。

當然在杭州城裡遊覽參觀的地方也是經過了商毅的安排,主要是目前商家軍在杭州開設的工廠、學校等地,參觀這些地方的時候,自然也免不了談到商毅,王夫之也趁機把商毅在浙江的所做所爲向黃宗羲都介紹了一番,也使黃宗羲對商毅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

商毅在浙江大張旗鼓的搞清理土地,徵收商業稅,設立海關,實際上都是得罪豪門大族的事情,這些豪門大族在浙江當然惹不起商毅,只好紛紛到南京去託人情找門路,希望把商毅給整下去,而南京朝廷現在一來是自顧不暇,二來也確實是拿商毅沒有辦法,無論是馬士英還是吳甡,都不會對也不敢對商毅動手,因此也只能不了了之。

但黃宗羲到還是能夠從中聽到一些關於商毅的風聲,不過多半都不是好事,豪門大族當然不會說商毅清理土地,徵收商業稅,設立海關這些事情做的不對,而是另找藉口,什麼危害地方、貪髒賣法、不尊朝廷、飛揚拔扈之類,反正就是亂扣大帽子。而黃宗羲來到杭州之後,也有不少朋友來找黃宗羲申訴商毅的罪行,因爲黃宗羲的官職雖然不高,但是東林的得力干將,很有影響力,因此也希望通過他向南京朝廷施壓,來管管商毅。

不過黃宗羲畢竟不是那種聽風就是雨的人,至少在目地的政治立場上,商毅還算是偏向於東林一方,而且這幾天在杭州城裡的見聞,還有聽王夫之的介紹解說,也澄清了不少關於商毅的錯誤言論。

其實對清理土地,黃宗羲還是相當贊成的,因爲黃宗羲熟知史料,知道土地兼併對國家財政、對社會生產的巨大破壞作用,而且清理土地也都是得罪人的事情,沒有相當的勇氣和責任感,一般人都輕易不敢去做。整個大明朝也只有兩個人敢在土地上下手,一個是張居正,一個是海瑞。

而徵收商業稅,設立海關這些工作,經過王夫之的解說之後,黃宗羲也明白,其實這是扶植工業商的做法,並非什麼與商爭利。因爲黃宗羲是持工商皆本的思想,傳統的重農抑商觀念。由其是商毅的那一套扶植產業型商人,限制流通型商人的理論,卻是黃宗羲從沒聽說過去,雖然黃宗羲對促進社會分工,瓦解小農經濟、社會化生產這些新詞還有些半懂不懂,但也承認,商毅的這種做法,還是相當有道理的。

還有在玻璃廠、印刷廠參觀之後,黃宗義也覺得自己大開眼界,雖然他不像宋應星那樣重視技術,但也不會對這些技術不屑一顧。畢竟這些技術對國家、對朝廷來說還是相當有用的。

因此黃宗羲也對商毅的印像大爲改觀,因爲原來黃宗羲只當商毅是一個普通的武將,最多也就是第二個戚繼光,但現在才發現,商毅的行爲做法,其實遠遠超出了一個武將的範圍,他不僅有很強的治理地方的能力,而且重視工商業,重視工匠技術,甚致還十分重視教育,可以說就是許多朝廷大臣,也未必能做到這些。由其是商毅制定的浙江學校建設規劃,更是令黃宗羲沒有想到,這確實是一件利在後世百代的好事,但卻是甴一個武將來完成後,也令黃宗羲心裡總覺得怪怪的。

在第三天,王夫之又帶着黃宗羲出城參觀了剛剛兵工廠和成立的軍校。

到了軍校之後,黃宗羲就十分驚訖,因爲這所軍校佔地極廣,足有數裡方圓,操場平整,一應設施齊全,而且學生的宿舍、教學的教室都是一色的紅磚瓦屋,不少房間的窗戶居然都是用的透明玻璃,顯得既整齊統一,又氣派美觀,可見商毅對這所軍校是下了不小的投資。

而且學生的年紀雖然都不大,但卻都是昂首闊步,精神煥發,就連走路的姿式也是虎虎生威,不過有不少學生們見了王夫之卻都十分尊敬,都立正站行禮,然後叫一聲:王先生或是王首長。雖然在黃宗羲看來,敬禮的姿式非常古怪,但卻顯得不僅是訓練有素,而且十分懂禮守紀。就是正規的軍隊,也做不到這一點。

隨後在王夫之的陪同下,黃宗羲還參觀了兩堂軍事課,黃宗羲對教授的軍事理論聽得似懂非懂,但看另一堂實戰技能訓練課卻看得十分認真,雖然都是十五六歲的少年,但一個個卻是生龍活虎,神情專注,態度極爲認真,完成動作也是一絲不苟,絲毫也絕不遜色於正規的軍隊。黃宗羲甚致覺得,就是自己在南京所見過的精銳明軍,也未必打得過這批娃娃兵。

王夫之一邊陪着黃宗羲看着,一邊也把軍校的組織結構,學校制度,教學內容等都像黃宗羲一一做了介紹。

看完了軍校之後,王夫之又帶着黃宗羲來到了兵工廠,廠長孫和鼎也早就收到了通知,親自出城迎接他們兩人,並且領着他們在廠區裡參觀,同時還付責向黃宗羲介紹兵工廠的情況。

原來以爲軍校就己經出乎於自己的想像了,見到了兵工廠的全貌之後,還是讓黃宗羲又大大的震驚了一次,兵工廠的規模不僅比學校更大,人數也更多,而且還有爲數不少的外國工匠在裡面做事。還有許多黃宗羲根本就叫不上名來的器械設備。同時生活設施幾乎是一應俱全,幾乎就是一座小城。

當然在這裡參觀可就不像在學校或是其他工廠裡那麼隨便了,有許多地方都有衛兵把守,進出都需要特定的證件,如果沒有證件,連王夫之也不能進入,孫和鼎雖然可以通行無阻,但也不能帶無證人員進入。另外雖然孫和鼎對黃宗羲的提問都回答得十分詳細,但涉及到兵工廠規模、產量、人數等問題,卻都告之不能回答。可見管理相當嚴格。

因此王夫之也只能向黃宗羲連連道賺。好在黃宗羲對此也不做強求,不讓進就不進了,不回答也就不打聽。當然看一看兵工廠的製成品到是不禁止,也是在兵工廠裡重點參觀的一項。在倉庫裡放置着百餘門各式各樣的火炮,一尊尊青光嶄亮,沉重而威嚴,還有數千杆火槍,排列的整整齊齊,還有其他霹靂火箭、手榴彈,甚至是刀槍盔甲,也使倉庫裡的氣氛不自覺的變得有些沉重起來。

參觀完兵工廠之後,己是下午吋分,黃宗羲和王夫之這才返回杭州。而在一路上,黃宗羲卻是沉默寡言,遠不如來時那麼談笑風生,顯得心事重重的樣子。如果說在杭州城裡參觀工廠、學校的時候,黃宗羲還是站在傍觀者的立場,而且多少還有一些讚賞這些做法的心態。但在參觀完了兵工廠和軍校之後,黃宗羲卻本能的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對勁了。

軍校的作用十分明顯,就是陪養軍事人材,而兵工廠的規模製度之嚴、生產出來的武器數量之多,就是南京也大大不及,。如果軍校和兵工廠是甴朝廷來付責興建,那怕是委任商毅付責,到也是無可厚非,但現在卻是完全商毅的私人行爲,那可就大不一樣了。

而陪養的軍事人材、生產出的武器自然都是供商家軍使用,因此黃宗羲心裡也不能不冒出這樣一個念頭,軍校和兵工廠的規模和作用,己經遠遠超出了一個巡撫的行爲權力範圍,商毅這是打算幹什麼呢?

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69章 召見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49章 新政(三)第90章 武昌擴軍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31章 攻城(上)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34章 宣戰(上)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38章 家事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91章 合圍(二)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236章 隱密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309章 宣戰(下)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381章 喜迅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1章 婚姻(下)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98章 僱傭兵(下)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307章 民意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84章 四徵湖北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45章 貨幣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93章 雷汞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78章 工匠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78章 力挽狂瀾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20章 浙江巡撫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04章 海商(下)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90章 清軍撤軍(上)
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69章 召見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149章 新政(三)第90章 武昌擴軍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31章 攻城(上)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34章 宣戰(上)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38章 家事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91章 合圍(二)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236章 隱密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309章 宣戰(下)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381章 喜迅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1章 婚姻(下)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98章 僱傭兵(下)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307章 民意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84章 四徵湖北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45章 貨幣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93章 雷汞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78章 工匠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78章 力挽狂瀾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20章 浙江巡撫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04章 海商(下)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90章 清軍撤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