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遷移(四)

經過了這一次驚險之後,村民們也發現, 留在野外實在太不安全了,還是早一些到達穆陵關纔好,因此人人都不在埋怨,全都自覺的加緊趕路。大隊人馬又走了三個多小時,居然一口氣走出了十多裡的路程。這時天色以晚,也以經走到了先頭人馬紮營做飯的地點。於是商毅下令,人馬就在這裡原地休息,明天再繼續趕路。

大隊人馬安頓下來之後,商毅一算,今天居然差不多走出了二十五六裡的路程,以經大大超出了自己昨天預計。現在離穆陵關只剩下十五六裡的路程,如果明天一早就加緊趕路,中午只吃點乾糧忍耐一下,到下午兩三點鐘時,就應該可以趕到穆陵關了。於是商毅又派人連夜趕到穆陵關,讓留守穆陵關的唐鎮明天派兵在路上接應。

而在楊武丞看來,卻又是另外一番感觸。他們一夥人今天下午也跟着隊伍走了三個多小時,左右觀察,發現整個隊伍雖然走得不快,但卻井然有秩,而且在前後左右都有人照應,雖然鬧哄哄的,卻一點也不混亂。四千多人的隊伍,還夾雜着一百多輛大車小車,但卻比自己帶的二三百團兵出行還要整齊有秩得多。

雖然楊武丞不擅於帶隊領兵。但也看得出,這纔是一支真正軍隊的樣子,自己過去帶的,真就是一邦烏合之衆。在下午剛開始說要追隨商毅,多少還有一些衝動報恩的情緒,但現在覺得從此真跟着商毅,到也不是壞事。

這時飯菜都端了上來,商毅也招呼楊武丞坐在一起吃飯。楊武丞一開始還有些放不開,但圍坐在一起的周少桓、童大勇、成進都是年輕人,大家也很容易相處,不一會兒,隔閡就少了大半。

商毅這才問起楊武丞的槍法。楊武丞到是個實在人,也沒有隱瞞,將自己的師承來歷全盤托出。原來他的槍法仍是祖宗,是宋代楊家槍。

商毅聽了,也不禁肅然起敬,他知道宋代楊家槍可不是評書中說的楊家將,而是南宋時期,“紅襖軍”首領楊安兒的妹妹,人稱四娘子的楊妙真所創的梨花槍,當時就號稱天下無敵手。

明中期的軍事家何良臣在《陣紀》中曾說:“馬家槍,沙家竿子,李家短槍,各有其妙……而天下無敵者,惟楊家梨花槍法也。” 而戚繼光在《紀效新書?長槍總說》中也評說:“長槍之法,始於楊氏,謂之曰梨花,天下鹹尚之,變幻莫測,神化無窮。” 對梨花槍法的評價都相當高。

楊妙真本是山東益都人,早年隨兄長楊安兒起事反金,後嫁於李全爲妻,楊安兒死後,楊妙真與李全一道迴歸南宋,後來又不見容於南宋朝廷,李全戰死之後,楊妙真晚年復回山東定居。因此梨花槍就在山東地區流傳下來。

楊武丞就是這一支楊氏的後人,所學的就是祖傳楊氏梨花槍。當年楊妙真縱橫山東,與金軍交戰,全是兩軍對陣,因此梨花槍無論是馬上步下,都有獨到之處。而楊武丞也教了一些給他的團兵,因此箕屋山的團兵論單兵能力,到是不弱。

這一夜也就這樣過去。第二天一早,大隊人馬又繼續上路出發。走了不到一個小時,就遇到了穆陵關派來的接應人馬,是趙英傑、馮峰的第五隊,以及第六隊和騎兵隊的另一半人馬,共計是三百多人。

雙方相見之後,自然十分高興。商毅見狀,也決定將大隊人馬交給趙英傑、馮峰等人統領,繼續向穆陵關前進,自己帶領第一隊、第三隊、火槍隊和一半的第七隊和騎兵隊,另有二十名偵察隊士兵,去救援箕屋村。同時還把從兗州弄來的三門佛朗炮也帶上了。

穆陵關出動的人馬,加上楊武丞手下的十七個人,共計只有六百五十多人。而攻佔箕屋村的匪賊至少有兩千人,因此楊武丞也不禁有些但心,這麼一點人馬夠嗎?但商毅能夠出兵就算不錯了,現在那裡還敢挑肥揀瘦。心裡也只能祈禱,希望商毅的威望真的是名副其實。

分兵之後,商毅人***而行,大約在正午時分,就到了箕屋村附近,這時昨天派出去的五名探子也與大隊人馬匯合,向商毅報告他們打聽到的情況。

原來在昨夜他們抓到兩個落單的匪賊,從他們嘴裡得到了不少可靠的消息。同時又聚隴了十多個戰敗逃散的團兵。

進攻箕屋村的,確實是白虎山老苗子的部下的頭目通山鷂,共計有匪賊兩千四五百人,打劫了附近的好幾個村子,將搶來的糧食和財物都存放在箕屋村裡。現在村子裡的村民基本都被抓住,不過暫時被看押起來,沒有被殺,而是在給匪賊們幹活。

而昨天被穆陵軍打敗的賊兵逃回了村裡之後,也引發了匪賊們不小的恐慌,因爲現在商毅和穆陵軍的名頭,在青州府境內,確實非常響亮,由其是匪賊,確實有些聞風喪膽。因此村裡的匪賊也猶豫不決,想撤退又捨不得搶來的東西,而繼續留守,又怕穆陵軍打過來。

聽完了他們的講說之後,楊武丞等人知道村民們大部份還沒有被殺,也都鬆了一囗氣。而偵察兵還繪製了一張簡單的箕屋村地圖, 也令商毅十分滿意, 這纔是偵察兵的樣子。隨後商毅立刻下令,全軍整隊,向箕屋村進發。

不一會兒,大軍就到達了箕屋村前,列好了陣式。而村裡的匪賊們也知道穆陵軍真的殺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不輕。由其是昨天和穆陵軍交戰過的匪賊,早己被嚇破了膽,立刻就叫嚷着要撤。

但通山鷂到底是大匪賊,也見過一些世面,首先制止了手下的慌亂情緒,來到村牆上向外一看,穆陵軍居然只有五六百人,也不禁鬆了一口氣。指着村牆外,大罵那些主張逃走的匪賊道:“就這麼一點人,有什麼好怕的,虧你們還是帶把的,還不如個老孃們。都跟我出去,給他們一定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知道,咱們白虎山的好漢的厲害。”

儘管有些匪賊不願意,但也不敢違拗通山鷂,而且村外的穆陵軍的人馬確實也不鄉。因此匪賊們打了村門,跟着通山鷂一窩蜂似的都殺出了村子。不過一個村門能有多大,兩千四五百人從一個村門裡擠出,推推擁擁,也花了老半天時間。總算纔是都出了村子,在村外聚集。

他們的人數本來就是穆陵軍的四五倍,現在站得又散,因此顯得雙方的對比更爲懸殊。穆陵軍的士兵現在也算見過大陣仗,到是沒什麼?只有那二十多名箕屋村的團兵,都嚇得臉色發白,就連楊武丞臉上,也有些不自在。只是現在別人來援救自己的村子到不害怕,自巳也不能裝聳,也只好咬牙撐着。

這時穆陵軍早己架好了佛朗機炮,只是藏在大隊人馬的身後,不讓匪賊們看見。而商毅見匪賊都出了村,也拿出GPS,先掃描了一下匪賊的人數,又測試了一下雙方的距離,大約是兩百米,合約一百三十多步。商毅轉頭問羅遠斌道:“霰彈能打多遠?”

羅遠斌道:“回稟大人,一百到一百二十步。”

商毅點了點頭,道:“好,等一會賊兵向我們進攻過來,就用霰彈攻擊他們。”

羅遠斌答應了一聲,立刻向炮手們下令,開始填彈。同時,匪賊也在通山鷂的指揮下,向穆陵軍推進過來。而就在這時,穆陵軍的士兵向左右一分,中間露出了三門佛朗機炮來。

匪賊們還沒有明白是怎麼回事,只聽“轟——轟——轟——” 從炮口中吐出三道火舌,三聲驚天動地般的轟鳴聲幾乎是同時響起,震的大地似乎都在發顫。

而在匪賊陣中,以經倒下了一大片。霰彈也就是炸藥中含有大量的鋼球鐵片,穿透性雖然不及實心彈,但打擊範圍卻出實心彈要大得多,雖然現在並不是霰彈的最佳發射距離,但給匪賊造成的殺傷力也十分才觀,至少超過一百人喪命,另有五十人以上,或多或少的受傷。一時間慘叫哀號聲響成了一片。有不少人都開始向後退卻。

通山鷂因爲聽敗兵說過,穆陵軍有火銃,因此也刻意躲在隊伍裡,並沒有衝在最前面。他也沒想到穆陵軍還帶着火炮來,也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不過他也有些見識,知道火炮這玩意雖然厲害,但填裝的速度很慢,兩次發射的間隔時間很長,因此也立刻下令,讓匪賊們不許後退,***在穆陵軍第二次開炮之前,快攻上去,和穆陵軍展開短兵相接的白刃戰,發揮自己人數多的選勢,就可以戰勝穆陵軍了。

但這時以經匪賊以經進入了穆陵軍的長弓和火槍的攻擊範圍。這一次商毅一共帶來了一百四十名長弓手,因此發射出的箭枝遠比昨天密集得多,再加上火槍這時也開姑輪流射擊,一時弓箭破空的呼嘯聲和火槍發射的轟鳴聲交相響起,而匪賊們則被打得慘叫連聲,相繼倒地。

儘管匪賊們在通山鷂的逼迫下,仍然前仆後繼的向前衝。但在穆陵軍強力的打擊下,跟本就無法在短時間內衝到穆陵軍的近前去。

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187章 講和(下)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90章 遇刺(上)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52章 派遣內應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34章 開業(一)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80章 報紙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山東戰役二第41章 火炮對決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52章 談判第73章 阻擊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8章 立威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一章 真像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一章 真像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41章 火炮對決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65章 出兵第404章 新年(下)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93章 追擊海盜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73章 勸進(下)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308章 宣戰(上)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55章 插曲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251章 調兵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94章 勸降(下)第27章 南京風雲(三)
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187章 講和(下)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90章 遇刺(上)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52章 派遣內應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34章 開業(一)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80章 報紙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山東戰役二第41章 火炮對決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52章 談判第73章 阻擊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8章 立威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一章 真像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一章 真像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41章 火炮對決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65章 出兵第404章 新年(下)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93章 追擊海盜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73章 勸進(下)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308章 宣戰(上)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55章 插曲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251章 調兵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94章 勸降(下)第27章 南京風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