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

突破了火船的陣列的五艘驅逐艦己經來不及組成縱隊,只能各自爲戰,分別殺入到清軍的主力船隊的陣列中。

驅逐艦的噸位大約在六百到七百噸之間,一般都是二層甲板,裝配的火炮約有四十到六十門左右,其中重炮爲六到八門。無論是噸位還是火力都比巡洋艦差一個等級,但操作更爲靈活。

其實清軍的戰船中,三四百噸級的戰船也有十餘艘,論噸位和這幾艘驅逐艦的差距並算不太大,但雙方裝配的火炮數量可就差得遠了,可以說清軍所有戰船的火炮數量相加,也沒有這五艘驅逐艦裝配的多。因此在五艘驅逐艦同時殺入清軍的船陣中,左右船舷的火炮一齊開火轟擊,立刻就將清軍的主力船陣給攪亂了。

在火船戰術失敗以後,清軍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依靠船的優勢,靠近商家軍的戰船,實行蹬船作戰。由於驅逐艦在噸位上的優勢並不大,因此在清軍的這種圍攻戰術下,有兩艘船分別都被六七艘清軍的戰船纏住,動彈不得。但商家軍戰船上的士兵們都裝配了步槍手榴彈,還有管風琴槍,而且就是在船上進行白刃作戰,淸兵也沒有任何的優拷,因此清軍想要殺上商家軍的戰船,可沒那麼容易。雙方就在戰船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不過這個時候,第一分艦隊的第二梯隊也趕到了戰場,他們穿越火船陣列的時侯,僅僅只損失了兩艘護衛艦,一共有十五艘戰船趕了過來,其中還有兩艘噸位超過八百噸,火力兇猛的巡洋艦,他們加入了戰鬥之後,立刻改變了戰場的局面,清軍的戰船被一艘艘的擊沉,勝利已經開始轉向商家軍這一邊來。

其實清軍唯一依靠的就是火船,其他用商船貨船改造的戰船根本不可能是商家軍這樣專業戰船的對手,因此一但火船戰失效了,失敗也就是遲早的事情。

結果在第二梯隊加入戰鬥之後,清軍很快就招架不住,紛紛敗退。而商家軍又乘勝追擊,俘虜了清軍二十餘艘戰船,終於獲得了全面的勝利。

這一戰最後的結果是清軍一共損失各種戰船二百五十七艘,損失兵力達一千一百多人,逃回龍山船廠的戰船不足五十艘,而商家軍的長江艦隊僅僅只損失了四艘驅逐艦,三艘護衛艦,戰死一百六十七人,另外還俘虜了二十二艘戰船,俘虜清兵四百零七人。

因此在這一戰之後,長江艦隊不僅僅是報了上一次敗陣的一箭之仇,而且重創了清軍的水師,重新奪回長江水道的控制權。更爲重要的是,長江艦隊己經找到了對付火船戰術的辦法,就算清軍的水師還能再湊出一支艦隊來,也己經沒有辦法再製約住長江艦隊了。

這時在南京周邊的地區中,商家軍和淸軍正在寧國府、鎮江兩地將持不下,而水戰獲勝以後,長江艦隊立刻乘勝進軍,一直殺到南京附近的江面上,第一、三分艦隊炮轟南京的金川門,而第二分艦隊帶着增援湖北的彈藥物資,逆江而上,向湖北駛進。

而在南京的多鐸得知水師慘敗,商家軍的戰艦一直開到南京附近的江面上,炮轟金川門,也不禁大爲震驚,還以爲這一次商家軍是要全力進攻長江了。因爲這時淸軍在南京城內的守軍不足三萬,根本防不住南京漫長的城牆,如果商家軍派出一支部隊在南京附近登陸,攻入南京城裡來,也不是不可能的。

雖然這並不意味着南京就一定失守了,但如果讓商家軍在南京城裡站穩腳跟,再想把他們趕出去,可就不那麼容易了。多鐸可是知道,在阿濟格攻取南京的時候,商家軍以不足三萬的兵力,守在南京城裡,和近十萬清軍對抗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因此多鐸可是說什麼也不敢讓商家軍殺入南京城裡來。

於是多鐸也做出了商毅最希望他做出的選擇,下令命鰲拜率部渡江,進駐南京駐守。

而就在鰲拜部從廬州重新開拔之後,這一次作戰的目地也達到了,於是商毅也下令成進、楊武丞收兵回浙江,暫時駐紮。等待最後的時機。

不過就在這時,福建又傳來了最新的消息:隆武帝朱聿鍵被清軍抓獲。

原來朱聿鍵一行離開福州以後,沿海邊北進,趕往福寧州。這時清軍的兵鋒己經到達離福州不足四十里的竹琦鎮。但甴於鄭芝龍將所有軍隊幾乎全都帶來,因此朱聿鍵等一行對清軍實際已經接近了自己,還一點都沒有查覺到。

而這時朱聿鍵身邊只有鄭成功留給他的不到五百名士兵保護,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朱聿鍵還帶了大批書籍和宗室、內待、宮人、隨駕官員一起出發,根本沒有輕裝前進。結果一行人走得極慢,走了一天才到達羅源縣,連福州府境內都沒有走出去。

就在朱聿鍵剛離開福州不到兩個時辰,覺羅巴哈納就率軍攻入了福州,從投降的官員那裡得知朱聿鍵己經北逃,準備進入浙江去投奔商毅。覺羅巴哈納當然不知道,商毅根本就沒打算接納朱聿鍵,再他看來,現在商毅本來就己經很難對付了,如果讓朱聿鍵逃進浙江,讓商毅獲得了擁立皇帝的正統名議,說不定就能以此號招整個南方,共同來抵抗清軍。因此說什麼也不能讓朱聿鍵進入浙江。

於是覺羅巴哈納也連夜派人飛報駐守在邵武府的尚可喜,讓他立刻出兵攻佔建寧、政和等地,封鎖住從福建通向浙江的各條道路。而自已也帶領着人馬,從福州出擊,追擊朱聿鍵一行。

而朱聿鍵尚不知大難就在眼前,當夜就在羅源縣休息,因爲隨行攜帶的東西太多,因此朱聿鍵在晚上招見羅源知縣吳德操,讓他招集民役千名,馬驢牲口二百匹聽用。但這時羅源縣的百姓聽說清軍殺到福州府,早就嚇待四處逃竄,誰還願意給朱聿鍵當民役,而馬驢牲口更是一匹都找不着,結果到了第二天,吳徳操也只能兩手空空來見朱聿鍵交差。

朱聿鍵自然不高興,正要申訴吳徳操幾句,就在這旪,隨行的忠誠伯周之藩來報,清軍己經追來了,離羅源縣已不足十里。朱聿鍵聞迅之後,也不由大驚失色,也顧不得再責備吳徳操,趕忙帶着曾皇后、沈嬪、陳嬪,在大學士何吾騶、忠誠伯周之藩、給事中熊偉、錦衣衛陸昆亨等人的保護下,出城向北狂奔。其他的隨行官員、士兵、內待等等也都作鳥獸散了。

何吾騶十分滑頭,估計跟着朱聿鍵一起沒有好結果了,因此假裝墜馬垂死,然後在山林裡躲了幾天,從小道逃脫,返回自己的原籍廣東。而朱聿鍵一行慌不驛路,逃進了霍童山裡,結果朦頭轉向,分不出方向來。

而在一天之後,覺羅巴哈納率領大軍趕到,分兵搜山,在一處山凹中發現了朱聿鍵一行,結果朱聿鍵、曾皇后、沈嬪、陳嬪都被清軍抓獲,周之藩、熊偉力戰而亡,只有陸昆亨殺出了重圍,僥倖逃脫。

雖然這時鄭成功終於在泉州府一帶招集到一批人馬,並且找到十幾艘大船,沿着閩江溯江而上,想到解救朱聿鍵,可惜遭遇到清軍的大軍,被一戰擊敗,只好退回到安平城。

覺羅巴哈納帶着抓住朱聿鍵一行返回福州時,勒克徳渾、洪承疇也都到達福州,同時在福建被抓的明朝宗氏還有陽曲王朱盛渡、西河王朱盛佺、鬆滋王朱演漢、西城王朱通簡等人,在幾天以後,都被勒克徳渾下令,就在福州一同處斬。

南明的隆武朝廷,也被清軍滅亡。

隨後清軍乘機進軍,又連續佔領福寧州、汀州府、興化州、漳州府等地,整個福建省只剩泉州府一地還未被清軍佔領了。

福建省雖然不能和浙江、廣東這些地方相比,也算是中國比較畗裕的地區,由其是福州,也是中國古代主要的對外貿易港口之一,加上鄭芝龍在這裡經營了多年,因此雲集了不少商人,富豪之家。而且這時朱聿鍵也已被抓,鄭芝龍又有投降之意,整個福建也算是大局己定,於是勒克德渾也下令在福建搜刮財物、糧食、物資供南京所用。

於是清軍立刻在福建省境內燒殺搶掠,無惡不做,無所不爲,一開始還是在州府縣城裡面,但很快就發展到鎮鄉村落之中,只要是稍反抗,動輒就將全村、全鄉的人都殺光。不少地方都被清軍屠殺殆盡了。

在短短几天的時間裡,清軍也立刻掠奪到了鉅額的財富。雖然洪承疇也知道,這樣的掠奪方式無異於飲鴆止渴,但一來這是清軍的傳統,二來南京的財政確實十分緊張,就連北京都盯着南方,因此也就默然不語。

而就在這時,鄭芝龍寫信給洪承疇,大臺老少牢騷,認爲自己將軍隊都撤出險要,讓清軍得以順利進軍福建、並擒殺了朱聿鍵,己經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而清軍現在還對自己步步緊逼,做得實在太過份了。

第145章 迴歸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10章 淸廷聯盟第160章 民心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85章 襲擊(下)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99章 廷議(下)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52章 對持第43章 拿人墊吧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82章 佈置(三)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19章 投效(上)第143章 提案(下)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400章 國事(三)第165章 出兵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269章 召見第187章 講和(下)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91章 遇刺(下)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198章 廷議(上)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55章 插曲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19章 政治平衡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
第145章 迴歸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10章 淸廷聯盟第160章 民心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85章 襲擊(下)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99章 廷議(下)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52章 對持第43章 拿人墊吧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82章 佈置(三)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19章 投效(上)第143章 提案(下)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400章 國事(三)第165章 出兵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269章 召見第187章 講和(下)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91章 遇刺(下)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198章 廷議(上)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55章 插曲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19章 政治平衡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