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

長江艦隊是在七月八日從通州的基地出擊, 在江陰、靖江等地匯合聚集,然後分成三隊,逆江而上,向南京方向駛進。同時成進、楊武丞兩路人馬也分別向鎮江、寧國府逼近。

坐鎮南京的多鐸也收到了尚善發回來的告急,在得知清軍在湖北戰區慘敗,就連黃州都岌岌可危,多鐸也覺得大爲震驚,但這時南京一帶的守備兵力己不足十萬,根本派不出援軍。

幸好就在這時鰲拜率領第二批援軍南下,多鐸也立刻下令鰲拜部在廬州、舒城、六安州一帶駐紮,準備進入湖北戰場,再一次對湖北地區的商家軍發動進攻。多鐸也估計到,商家軍雖然擊敗了清軍的第三次進剿,但自身也不可能一點損失都沒有,同時兵力也一定疲憊,如果這時鰲拜部加入湖北戰場之後,立刻對商家軍再次發動進攻,取勝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但就在這時,浙江的商家軍也又一次向南京發動了進攻。因此多鐸也不敢大意,只好先命鰲拜在廬州駐紮,靜觀其變。如果南京能夠抵抗得住商家軍的進攻,那麼鰲拜就仍然率軍進入湖北地區作戰,如果南京危急,就立刻調鰲拜渡江,増援南京。

同時他也立刻調兵遣將,命鑲藍旗固山額真屯齊率領三萬人馬,駐守寧國府,命貝孑滿達海,率兩萬人馬,駐守鎮江,同時也命水軍出擊,迎戰商家軍。

自從上一次水戰取勝之後,清軍也認識到火船進攻戰術確實是十分有效的一招,雖然在上一戰中,清軍自己也燒掉了二百多艘船,實際損失的戰船數量比商家軍還多,但仍然還是按這個思路備戰,因此從湖廣調來近大量的船隻,又湊齊了二百多艘船隻,還是按三艘一組, 用鐵鎖連起,組成了七十多組火船。只是由於火船屬於一次性用品,清軍不敢輕易出擊,只能等着商家軍主動進攻過來。

因爲這時洪承疇正在江西督戰,因此這次水戰也由水軍提督劉夢蛟親自指揮。不過在上一戰中清軍是如何取勝的,劉夢蛟跟洪承疇在一條船上坐鎮指揮,可是看得清清楚楚,回到南京之後,劉夢蛟也把這一戰的經也反覆思考研究,做到心裡有底。這一次出戰,劉夢蛟也自信可以再把商家軍的水軍燒一個落花流水。

清軍依然還是以火船爲先驅,每二十組火船一排,在江面上橫向展開,一共排了三排,最後纔是清軍的八十餘艘主力戰船。

但等劉夢蛟看到商家軍的戰船時,也不禁有點傻了眼,因爲商家軍一共只出動八艘戰船,排成了兩條縱隊,逆江而上,向清軍的陣列衝殺了過來。而在遠遠的數裡之外,隱隱約約還可以看到無數的帆蓬正在起伏晃動。

“商家軍怎麼就派出這麼幾條船來了呢?”

現在讓劉夢蛟感覺到左右爲難的是,自己到底該不該放火船呢?如果放出火船,眼前可就只有這麼八艘船,其他的大隊戰船都在數裡之外,就箅火船可以順着江遊飄,但等漂到商家軍的大隊戰船那裡,估計自己也先燒得差不多了,用二百多艘火船去燒這八艘船,值得嗎?

但如果不放火船,對方可馬上就要殺到自己的陣前了,自己怎麼應戰呢?雖然商家軍只來了八條船,但劉夢蛟可是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啊,因爲他可是記得十分清楚,在上一戰中,商家軍就是一艘戰船,競然就硬從清軍的一百多艘戰船的陣列中殺入,擊沉擊傷清軍的戰船達近三十艘,然後又平安的殺出重圍,順利返航,現在想起來,劉夢蛟都覺得有些不可思意。

雖然這八艘船比上一次突入清軍船隊的那艘戰船要小一些,但如果讓這八艘船都殺入自己陣中,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後果,劉夢蛟真的都不敢再想下去了。

但究竟放不放火船迎戰呢?這可真是一個難以選擇的問題。這個時候劉夢蛟也不禁有氣,商家軍打仗,怎麼就不按套路來呢?明明有那麼多戰船,爲什麼就只派出八艘船出戰呢?這不是爲難人嗎?

事實上這就是黃震和長江艦隊的各分艦隊指揮官想出的應對火船的戰術之一,因爲火船一但燒起來,必須是成片成排,只有這樣才能夠形成規模,讓敵人難以躲避,因此黃震首先只派出八艘逐驅艦,由第一分艦隊的指揮官何濱親自指揮,做爲第一批進攻戰船,看清軍怎麼辦?如果清軍放火船,商家軍最多也就是損失這八艘戰艦,主力仍在,等火船都燒光之後,再出動主力船隊與清軍決站。

當然這第一批的八艘戰船都需耍冒很大的風險,爲了方便穿透火船的陣列,全部都是使用的操縱更加靈治的逐驅艦,第一分艦隊的兩艘巡洋艦,都被放在第二梯隊中。

如果清軍不放火船,那麼這八艘戰艦就直接殺入清軍隊中,和清軍展開混戰,主力船隊再隨後跟上,讓清軍根本就沒有施放火船的機會。

果然這一招使出之後,馬上就讓清軍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不過最後劉夢龍還是決定,施放火船,這到不是說劉夢龍下定了某種決心,而是因爲除了施放火船以外,劉夢龍沒有別的招可用。他到是想派出戰船去迎戰商家軍,可惜清軍的戰船都被火船擋在後面,根本沒法上前來迎戰。

但由於這麼一猶豫,等火船開始出動的時侯,雙方之間的距離只有不到三百步了。而就在這時,商家軍搶先出招。第一分艦隊的指揮官何濱乘坐着旗艦天威號,這時正位爲左則縱隊的最前方,見清軍的火船終於被逼得出動了,立刻下令,開始發射霹靂火箭。

於是在兩列縱隊當頭的兩艘驅逐艦上,連續不斷的發射出霹靂火箭,盡向清軍的火船射了過來。

一支一支霹靂火箭噴射出燦爛的火焰,帶出一道道黑煙,呼嘯着跨過了雙方之間的距離,大部份都落到了江水中,但也有一部份射中了清軍的火船。本來火船上就裝滿了引火之物,隨着一聲聲爆炸的響動,霹靂火箭裡灌注的火油也四散激射而出,落到甲板上、船樓上、帆蓬上,立刻就燃起了大火,不可收拾。

兩艘巡洋艦上毎艘都發射了二五型和三六型火箭發射箱各十個,一共射出的霹靂火箭達一千二百餘支,儘管霹靂火箭的精確度不高,但這樣密集的打擊,還是讓大部火船都被擊中燃燒起來。

因爲火船在燃燒起來之後,船上的水手就會跳船逃走,這樣一來火船的方向就無法控制,因此從原則上說火船上的火點得越晚越好,在有些戰鬥中,甚致是在撞到了對敵人的戰船之後,纔會開始點火。當然清軍現在不可能做到這一步,但一般都是要等火船駛離到離敵人船隊五十到六十步的距離以內纔開始點火。

但對長江艦隊來說,這火反正都是要點的,那麼晚點火不如早點火,因此就在雙方離得還有二三百步的距離時,商家軍就搶先出手,用霹靂火箭先把火船都點着,結果火船上的水手們也被迫提前跳船逃命,這樣火船就無人控制,只能隨着江流,漂成啥樣就是啥樣。

這也是商家軍對付火船戰術的第二招。

而這時在數裡外的江面上,黃震也已經發現淸軍的火船大部份都己經被提前點燃,也知道前二個戰術都己經取得了成功,這也就意味着這一戰己經成功了一半,因此立刻下令第一分艦隊剩下的戰船立刻跟上去,加入戰鬥。

不過要等到剩下的戰船都到達戰場,至少還要大半個小時,在這段時間裡,還是要靠前面八艘戰船來支撐着。

商家軍向八艘戰船和對方火船的距離也在逐漸的拉近,而何濱也下令打出旗語,讓各艘戰船自由作戰,穿透清軍的火船隊列,攻擊清軍的主力船隊。而且也是建立在商家軍戰船的單艦戰鬥力超強的基礎上。

這也是商家軍對付火船戰術的第三招。

當然這一招完全就是看各船的水手們的操船技術,這也是這兩個多月來,商家軍的着重訓練項目。不過戰事進行到這一步,就算這八艘戰船全都被清軍的火船燒燬,商家軍依然還是有較大的取勝把握,因爲這個時候,清軍的火船都己經用光了,而第一分艦隊還有十七艘戰船,後面還有第二、三分艦隊。

這時在戰場上,商家軍的八艘逐驅艦都己經衝入了清軍的火船陣列中,依靠自己苦練了兩個多月的駕船技術,在火船的陣中騰挪閃轉,左躲右閃。

不過想要順利衝過火船的陣列,技術嫺熟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運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上一次巡洋艦天威號能夠順利穿過火船的陣列,運氣也佔了很大的一部份因素。

結果有三艘戰船因爲種種原因,被火船撞上,燃燒了起來,但另外五艘卻都順利的穿過火船的陣列,向清軍的主力船陣中衝殺了過去。

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35章 鄉鬥(下)第268章 變數(四)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2章 應對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92章 返航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01章 守城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209章 進京(下)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54章 激戰(下)第145章 迴歸第82章 佈置(三)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1章 清廷(上)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60章 民心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61章 破局(上)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35章 追擊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81章 出兵(下)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177章 鑄炮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147章 制度(下)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50章 再攻濟南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79章 強攻臨朐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24章 天像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2章 李巖入鄂第90章 遇刺(上)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80章 出兵(上)
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35章 鄉鬥(下)第268章 變數(四)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2章 應對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92章 返航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01章 守城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209章 進京(下)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54章 激戰(下)第145章 迴歸第82章 佈置(三)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1章 清廷(上)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60章 民心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61章 破局(上)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35章 追擊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81章 出兵(下)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177章 鑄炮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147章 制度(下)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50章 再攻濟南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79章 強攻臨朐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24章 天像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2章 李巖入鄂第90章 遇刺(上)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80章 出兵(上)